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直臣高允:激怒皇帝却因实话实说被当场赦免

北魏直臣高允:激怒皇帝却因实话实说被当场赦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46 更新时间:2024/1/1 9:43:28

北魏太武帝当政时期,司徒崔浩奉旨率领众位史官编修国史,太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允也参加了国史的编辑工作,因为这些史官把北魏朝廷的许多丑事都不加避讳地写在了史书上,还把这些字刻在了石碑上,因而惹怒了那些皇族人员,他们认为此史官给皇族丢了面子,就太武帝告发,要求太武帝追究崔浩等人的责任。太武帝大怒,便兴起了一场文字狱,下令将参与编写史书的崔浩等人全部逮捕下狱。

太子闻讯后,立即把高允接到自己府中保护起来,第二天早上,他亲自带着高允去见太武帝,以便当面向太武帝求情。路上,他叮嘱高允说:“如果皇上问你话,你一定要按照我的口径回答!”

见到太武帝后,太子说:“我在东宫老师(指高允)相处多年,知道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他虽然也参与了国史的编辑工作,但他地位低,在其中起的作用不大,主事的全是崔浩,请您赦免他吧!”见太子替高允求情了,太武帝也有心想要赦免高允,便问他道:“国史都是崔浩写的吗?”显然,太武帝这是在给高允找了个台阶,只要高允顺着他意思说“是”,也就万事大吉了。可没想到,高允竟然说:“不是,《太祖纪》是邓渊写的,《先帝纪》和《今纪》是我和崔浩合写的。但崔浩管的事多,只抓纲要,至于具体注疏,我写得比崔浩多。”太武帝一听,鼻子差点儿气歪了,大怒道:“照这么说,你的罪过比崔浩还要大,我怎么能饶了你呢!”

太子连忙替高允辩解道:“高允是被吓坏了,所以才胡言乱语,我之前问过他,他说全是崔浩写的!”太武帝便又问高允:“是这样的吗?”等于再次给了他一次机会。哪知高允竟然说:“太子是为了救我的命才这样说的,其实他从没问过我修史的事,我说的全是真话,我并没有被吓傻。”按理说,高允如此不通情理、不懂得变通,太子想救他也救不了了,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了。但没想到,高允的这种诚实、大无畏的精神,感动了太武帝,他没有坚持追究高允的责任,当场下令赦免了他。

太子和高允往回走时,太子责怪高允不知见机行事,以致一再激怒皇上,给自己找麻烦;但高允却回答:“按照历史事实撰写国史论述朝政得失,这并没有错。我和崔浩一起编写史书,应当共享生死荣辱,出了事,我怎么能全推给他呢?您一心想救我,我很感激,但我不能为了活命而说违背良心的话啊!”

趋利避害是人的一种本能,很多人在灾祸到来时,出于自保的本能,都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不惜落井下石,以此来漂白自己。但高允的做法却恰恰相反,大难当头之际,高允并没有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是宁可被杀头也不肯污蔑他人,表现出了令人敬仰的人生担当。“不能为了活命而说违背良心的话”,是高允精神风骨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处世原则。

标签: 北魏拓跋焘历史

更多文章

  • 北魏名臣高允:历经五位皇帝到80岁才被允许退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允,北魏,退休,

    高允 (390年―487年),字伯恭,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历仕郡功曹、中书博士、侍郎,修国记,以经授太子,以修史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太子营救获免。后拜中书令、封咸阳公。高允历仕北魏五帝,以太和十一年(487年)去世,享年九十八岁。死后追赠为侍中、司空公、冀州刺史、将军,谥号

  • 高允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中书博士高允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允,南北朝,魏大臣

    高允(390年―487年),字伯恭,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历仕郡功曹、中书博士、侍郎,修国记,以经授太子,以修史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太子营救获免。后拜中书令、封咸阳公。高允历仕北魏五帝,以太和十一年(487年)去世,享年九十八岁。死后追赠为侍中、司空公、冀州刺史、将军,谥号文

  • 北魏大臣古弼如何让太武帝拓跋焘虚心认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弼,拓跋焘

    公元444年春,北魏大臣古弼接到了一封上谷地区(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群众来信,信中反映:“(上谷皇家)苑囿过度,民无,乞减太半,以赐贫人。”由这短短十六字里,不难想象上谷皇家园林多么硕大多么繁华多么绮丽,不难听到失地贫民的呼声多么悲怆多么急切多么强烈!皇家园林的“过度”膨胀,使得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

  • 被称国宝的北魏大臣古弼为何敢当面顶撞皇帝 ?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弼,拓跋焘,北魏

    北魏皇帝拓跋焘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任期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还攻取了南方不少地盘,算是一代雄主。他手下有位名叫古弼的大臣,是一位刚直之辈,做事很有原则,甚至敢顶撞拓跋焘。据《北史》记载,某年,拓跋焘在西河狩猎,下令主管官吏提供狩猎的马匹,古弼居然上了一匹比较瘦弱的战马,这分明是跟皇上抠门。

  • 《梁书》中记载的顾宪之是个怎么样的人?详解顾宪之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梁书,姚思廉

    讲解南北朝梁朝历史的《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那么其中记载的顾宪之是个怎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顾宪之字士思,是吴郡吴县人。顾宪之不到二十岁,被州里任命为议曹从事,推举为秀才,历任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

  • 南北朝诗词代表人物生平简介:何承天,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何承天

    何承天(370-447),东海郯人(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人 ),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和天文学家和音乐家。南朝任尚书载丞。何承天曾奏改《元嘉历》,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于宋、齐及梁天监中叶,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

  • 何承天简介 南朝宋大臣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何承天,南北朝,宋国大臣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大臣、著名天文学家、无神论思想家,汉族,东海郯(今郯城)人。五岁丧父,赖母徐氏抚孤成人。承天自幼聪明好学,诸子百家,莫不博览,幼年从学于当时的学者徐广。历官街阳内史,御史中丞等。世称何衡阳。元嘉时为著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卒。承天通览儒史百家,经史子集,知识渊博。精天

  • 西魏权臣贺拔岳最后是被自己的部下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西魏权臣贺拔岳

    贺拔岳是北魏时的一个权臣,在当时的朝廷上,贺拔岳有着非常大的权利。他还曾经参加了多次北魏的对外战争,并且因为用兵出奇让敌人闻风丧胆,还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好评,。作为这样一位大将军,贺拔岳生平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年轻时候的贺拔岳是一名太学生,在太学里专心学习知识,他胸怀大志,并且爱结识朋友,这样的性格

  • 西魏权臣贺拔岳居然是被自己的部下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贺拔岳

    贺拔岳是北魏时的一个权臣,在当时的朝廷上,贺拔岳有着非常大的权利。他还曾经参加了多次北魏的对外战争,并且因为用兵出奇让敌人闻风丧胆,还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好评,。作为这样一位大将军,贺拔岳生平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贺拔岳像年轻时候的贺拔岳是一名太学生,在太学里专心学习知识,他胸怀大志,并且爱结识朋友,这

  • 贺拔岳简介 中国北魏将领阿斗泥都督贺拔岳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贺拔岳,南北朝,北魏将领

    贺拔岳(?~534),中国北魏将领。一名阿斗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州)人,敕勒族。父为武川豪强贺拔度拔。在家中排行第三,贺拔允是他的大哥,贺拔胜是他的二哥,初从父兄参加镇压破六韩拔陵起义,后转投尔朱荣,为别将、都督。永熙三年(534),在高欢的挑唆下,在平凉(今甘肃平凉西南)被侯莫陈悦所杀,部众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