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齐萧长懋生平简介 南齐萧长懋是怎么死的

南齐萧长懋生平简介 南齐萧长懋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35 更新时间:2023/12/16 17:12:14

萧长懋(458年―493年2月26日),字云乔,小字白泽,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太子。齐高帝萧道成之孙,齐武帝萧赜长子,母武穆皇后裴惠昭。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之父。升明三年(479年),出为持节、都督雍梁二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军事、左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建元元年(479年),封南郡王,邑二千户,为东晋、南朝以来嫡皇孙封王之始。进号征虏将军。征为侍中、中军将军,镇石头。建元四年(482年),立为皇太子。永明十年(492年)去世,终年三十六岁,谥号文惠太子,葬于崇安陵。其子郁林王萧昭业即位后,追尊为文皇帝,庙号世宗。

南齐萧长懋生平简介

祖父喜爱

萧长懋,字云乔,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齐武帝萧赜长子,母武穆皇后裴惠昭。萧长懋的父亲萧赜生他时年龄还不到二十岁,其祖父齐高帝萧道成十分喜爱他。萧长懋姿容丰润,小字叫做“白泽”。南朝宋元徽末年,跟随父亲萧赜在郢州城,萧赜回来镇守盆城拒挡沈攸之的反叛期间,便让萧长懋慰劳并接待将帅,并让他参与军队工作。朝廷任他为秘书郎,他没去到任。授他为辅国将军,迁任晋熙王抚军主簿。沈攸之事件平息之后,萧赜便命他回到都城,萧道成当时正值创建霸业之际,对嫡传子孙特别留意,对萧长懋说:“你这一回来,我的事情也就办妥了。”安排他住在府东斋,让他和文武宾客接触。指示荀伯玉说:“在我出行的时候,城中的军队都由萧长懋指挥。就是在我不出行的时候,府城内外的警卫部队和各门武装,也都要经常交给萧长懋调遣。”朝廷任命他为秘书丞,他因为此官名和曾祖父萧承之的名字同音,不去到任,改授中书郎,迁黄门侍郎,也没接受。升明三年(479年),萧道成准备受禅为帝,萧赜已经回到京师,他们因为襄阳乃是军事重镇,不想让别的家族来指挥,于是便让萧长懋出来,任命他为持节、都督雍、梁二州和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诸军事、左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杀范柏年

建元元年(479年),萧道成受禅称帝,封萧长懋为南郡王,食邑二千户。当时东晋、南朝还没有嫡皇孙被封为王的,萧长懋开了先例。进号征虏将军。在此之前,梁州刺史范柏年诱降了晋寿逃亡者李乌奴,讨平氐贼杨城、苏道炽等,很有些威名。沈攸之事件暴发,范柏年派遣部将阴广宗领军出魏兴声援京师,同时观望形势,事件平息后,朝廷派王玄邈前去取代范柏年。李乌奴劝范柏年占据汉中不接受命令,范柏年还没拿定主意,王玄邈便已赶到,范柏年在魏兴犹豫不愿下来,萧长懋担心他要发动事变,便派人去说服范柏年,答应建议他为府长史,范柏年才进驻襄阳,萧长懋遂把他擒杀。

建元二年(480年),调任萧长懋为侍中、中军将军,设立将军府,镇守石头。

母亲去世

建元三年(481年),萧长懋的母亲太子妃裴惠昭去世,行成服(死者亲属穿着一定的丧服)礼那天,齐高帝出来临丧,朝廷中讨论萧长懋是否应该出迎的问题。左仆射王俭说:“根据《礼记·服问》‘君所主夫人、妻、太子嫡妇’,是说国君为此三人主持丧礼。现在皇上驾临,就是以主丧的身份而来的,虽然从事情上说应该抚慰,但从义理上讲则不应行吊,南郡王萧长懋以下都不应出门奉迎。但最高人物的出临之礼,也是允许变革的,可以从权取消杖绖,移到门外敬立,便足以表达感情了,不必到跟前哭临。至于皇太子萧赜既是一宫之主,自然应按照皇上驾临宫中,依据通常礼节来奉候。既然属于成服的日子,而吉礼凶礼又不能互相干扰,因而可以衰帻(用丧巾包头)行事。而望拜止哭等,都可按常规进行。自己不必临吊,但奉迎只按常规,于情于礼,都无不妥。”萧长懋解除侍中之职。皇上考虑到萧长懋因哀伤而生病,不宜居住在石头的山障中,便让他移镇西州。

立为太子

建元四年(482年),迁任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同年三月,祖父萧道成去世,其父萧赜即位,立萧长懋为皇太子。

起先,萧道成喜欢《左氏春秋》,让萧长懋讽诵,此事传为口实。萧长懋做了太子以后,便努力树立名誉,礼接文士,蓄养武人,他们都成了他的亲近左右,他的美德传遍朝廷及各部门。

永明三年(485年),萧长懋在崇正殿里讲解《孝经》,少傅王俭拿些摘句让太子仆周颙撰写义疏。

论敬谈孝

永明五年(487年)冬,萧长懋来到国学,亲自策试学生,在座位上问少傅王俭说:“《曲礼》上说‘无不敬’。但细究起来,下级事奉上级,是应当按礼恭敬的,但上级对待下级,应该慈而不是敬。现在都说成是敬,不是太笼统了么?”王俭说:“郑玄说‘礼主于敬’,就应该是尊卑一样都要用敬的。”萧长懋说:“如果这样可以的话,那么忠与惠也可以用一个概念,孝和慈也不必分开来说了。”王俭说:“尊和卑是等级称谓,不能一样,爱和敬的名目,有时是并称的。而忠和惠的区别,的确象您所说的那样,至于孝和慈是一种互相关系,我这里有根据。《礼》上说‘不胜丧比于不慈不孝’,这便是它的含义。”萧长懋说:“本着敬的原则来事奉君王,本着爱的原则来事奉父母,要二者兼行,只能就一方对一方来说的。现在又说要用敬来对待下级,这不是又生出第三个意义了么?”王俭说:“本着敬的原则事奉君主,是要求下级尽心竭力,而上级用敬待下,只是要他不要轻慢而已。”萧长懋说:“同是一个‘敬’,文字上没有不同,但实行上有深有浅,这便令人不解。”王俭说:“这么复杂的含义不可能都有专门的文字来表达,只能大概地表达其中的深浅罢了。《传》上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书》上说‘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这都是经典上明白写着的,可以互相参照。”萧长懋又去问金紫光禄大夫张绪,张绪说:“我认为恭敬是立身的根本,不论是尊是卑都应当遵守。”萧长懋说:“敬虽说是立身之本,但并不是对待下级的概念。《尚书》上说‘惠鲜鳏寡’,为什么不说恭敬鳏寡呢?”张绪说:“现在是分别来说,才有恭和惠的不同,当初是统一表述,因而大家都是这么讲的。”竟陵王萧子良说:“所有礼无非都是强调敬而已,我觉得没有什么疑问。”萧长懋说:“我本来也不是说有疑问,我这样做正是要使概念和实际相符合,分出轻重来。”临川王萧映说:“先提出必敬,是要申明大的原则,尊卑是具体落实的问题,所以放在后面,所以也不必因为有总有略而受影响。”萧长懋又拿这个问题去问各位国学生,谢几卿等十一人都作了笔答。

萧长懋问王俭说:“《周易·乾卦》本来是要推布天位的,而《说卦》却说‘帝出乎《震》’。《震》本来并不是天,这意思岂能互相统贯?”王俭说:“《乾》主健,《震》主动,而运动是天的大德,所以说‘帝出《震》’”。萧长懋说:“既然天以运动为德,那么君主自然是体现天德而成其位的,《震》的象是雷,这难道是体现天德而出现的结果?”王俭说:“主持神器的人最好是长子,所以与《震》相呼应,万物都是出于《震》,所以也是和帝有联系的。”

王俭又来问萧长懋说:“《孝经》有‘仲尼居,曾子侍’的说法。孝理这东西可谓博大精深,只有大贤之人才能懂得其中的奥妙,为什么孔子不对颜回传授,而要寄托给曾参呢?”萧长懋说:“曾参虽然德惭体二,但孝养侍奉父母能够尽礼,所谓丢开东西要从近处着手,接引人物中间不能有阻隔,要弘宣规教,意义也是这样。”王俭说:“接引不能有阻隔,弘宣虽然也不难,但我们离开圣人的时代已是越来越远,后人便把这事看得很轻。既有‘人能弘道’之说,我倒是担心由于人们的轻视而把道废弃了。”萧长懋说:“既然理是存在的,就不能因人废言,何况让中贤之才的人,来弘扬上圣的教义,岂会有壅塞之嫌?”临川王萧映又问萧长懋说:“孝是德的根本,我就有些弄不通,德存在普遍的善中,而孝是由于天性,是一种自然属性,难道会是习惯的积累?”萧长懋说:“正因为孝不是由于积习所至,才可以作为德的根本。”萧映说:“在不经意中就可以合乎孝了,并不须要懂得德的原则,大孝能够荣亲,这便什么德都有了,照这样说来,孝怎么能是德本呢?”萧长懋说:“孝有深浅,德有大小,在一定的程度上孝便成了本,你又何必发生疑问呢?”

像萧长懋这么年长还参加学习,也是以前不曾有过的。

审理狱案

第二年(永明六年,488年),齐武帝准备审理丹阳地区的囚徒以及南北二百里以内的狱案,下诏说:“审理狱讼是很重要的工作,这是政化的首要问题。太子已到而立之年又是皇帝的助手,应当随时详细阅览,这次审讯工作就交给他来亲手决断。”于是萧长懋便在玄圃园宣猷堂审理三署囚犯,各有不同程度的宽大处理。齐武帝晚年喜欢游宴,尚书省的一些工作也分送给萧长懋处理。

违建越制

萧长懋和竟陵王萧子良都好佛,设立了六疾馆来收养穷苦人。萧长懋风韵甚和,只是很喜欢奢侈华丽。他宫里的殿堂,雕饰得精巧绮丽,有过于皇帝的宫殿。拓建玄圃园和台城北堑等,内中楼观塔宇,奇石处处,妙极山水。怕被皇上宫中望见,便在靠近门处栽列修竹,里面设置高障,又造活动墙壁数百间,安装上机巧,如果需要障蔽,转眼间便遮挡起来,如果需要撤,随手就可以搬走。善于制办珍玩之物,用孔雀毛织为裘,光彩金翠,远远胜过雉头裘。借口晋明帝为太子时建造了西池,便请求齐武帝援引前例,为他开辟东田造小苑,皇上批准了。永明年间,二宫兵力充实,太子便驱使宫中将吏轮番参加筑造建筑,于是宫城苑巷,规模盛大,京师倾城前来观看。

齐武帝虽然性格严密,到处都安排了耳目,但萧长懋的所作所为,没人敢去报告。后来齐武帝到豫章王家去,回来时路过萧长懋的东田,才看到这里的建筑连绵华远,壮丽极目,于是齐武帝大怒,把监作主帅收留审查,萧长懋这才害怕,把有关人员和东西都藏匿起来,从此不断受到齐武帝的指责。萧长懋平时经常生病,但身体又过壮,常在宫内傲慢遨游。他搞的仪仗队,往往超越本分,齐武帝的宫禁虽然近在咫尺,但终不知实情。

南齐萧长懋是怎么死的

永明十年(492年),豫章王萧嶷去世,萧长懋看到齐武帝的兄弟们都到了,便造碑文奏上,但没来得及镌刻树立。永明十一年(493年)正月,萧长懋生疾,齐武帝来看,很是担忧。萧长懋病重了,上表给齐武帝说:“儿臣虽位居太子,却在对待君亲民三个方面做的都不够,没有能够光扬大道树立风范,因此日夜不安,如同临渊。不幸我的养生出了问题,染上了疾病,现在已经卧床不起,只能等待死亡了,不能够继承父王的事业,也不能尽孝道,我留恋您啊我的父王,心中感伤以至于哽咽。不过我想生与死都是有定分的,从道理上说不足悲痛,不要为儿臣伤悼,保卫圣体,江山永固,儿臣虽在九泉,也没什么遗憾了。”不久萧长懋去世,终年三十六岁。

萧长懋年龄刚过而立之年,又长期身居储官,得以参与朝政,朝廷内外各部门,都认为他即将继承皇位,他的去世,令朝野惊惋。齐武帝来到东宫,临哭尽哀,下诏用衮冕服为萧长懋入殓,谥号文惠太子,安葬在崇安陵。齐武帝在东宫里步行,看到萧长懋服装玩好越过本分,大怒,命令有关部门将过分的东西全都毁掉或撤除,把东田改为崇虚馆。其子郁林王萧昭业即位后,追尊萧长懋为文皇帝,庙号世宗。

标签: 萧长懋南北朝皇帝

更多文章

  • 萧赜怎么读 萧赜生平简介 萧赜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萧赜,南北朝,皇帝

    齐武帝萧赜[zé](440年—493年),字宣远,小名龙儿,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昭皇后刘智容,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二任皇帝,482年―493年在位。建元元年(479年),被立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齐高帝去世,萧赜即位,是为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齐武帝去世,终年五十四岁,庙号世祖,谥

  • 齐武帝萧赜简介 与北魏通好,南朝齐第二任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北朝皇帝,齐武帝

    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小名龙儿,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刘智容。南朝齐第二任皇帝(482年―493年在位),病死,葬景安陵。年号永明。人物生平武帝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即位后,就下诏说:“比岁未稔,贫穷不少,京师二岸,多有其弊。遣中书舍人优量赈恤。”不久,再次下诏说,“水雨频降,潮流荐满

  • 历史上三位同朝同音名的皇帝:刘裕 刘彧 刘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朝,刘裕,宋国,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们向来对与自己同名,或者同音名者很是忌讳。他们认为这样不仅是对自己的不敬,而且还会对自己的统治有影响,严重破坏了自己的运势,不利于长久统治。因此,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帝王因同名、同音名之忌都曾经改过名字。笔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了。奇怪的是,历史上曾经在同一个朝代出现过三个同音名的皇帝,

  • 宋后废帝刘昱的身世:南朝宋明帝刘借腹生子之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皇帝,刘昱

    宋后废帝刘昱,(公元463年—公元477年),字德融,小字慧震,是刘宋第八任皇帝。他虽然是宋明帝刘彧与贵妃陈妙登的长子,但是由于陈妙登曾经为李道儿的侍妾,所以刘昱的身世也一直被人所质疑。对于后废帝刘昱的身世,史称刘昱是陈妙登与李道儿所生,所以民间都称呼刘昱为李氏子。刘昱后来也自称李将军或李统。说到宋

  • 宋后废帝刘昱简介 杀人成瘾的刘宋第八任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皇帝,后废帝刘昱

    宋后废帝刘昱,字德融,小字慧震,是刘宋第八任皇帝。虽然是宋明帝与贵妃陈妙登的长子,但是由于陈妙登曾经为李道儿的侍妾,所以刘昱的身世也一直被质疑。472年宋明帝死后,刘昱即帝位。虽然刘昱小时聪敏,但是个性相当残虐,常常亲手杀人,并到街巷中扰民,杀人成瘾,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而且刘昱喜怒无常,左右稍

  • 南朝皇帝刘彧:即位前因为过度肥胖而被当猪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皇帝,刘彧,

    刘彧估计是中国史上有记载的最胖的皇帝,在他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刘彧因身体肥壮,前皇帝刘子业称他为猪王,在地上掘坑注入泥水,把刘彧的衣服脱光扔进坑里。再用木槽盛饭拌以杂菜,命他像猪一样爬在地上吃。南朝的宋废帝刘子业因为酷虐被弑后,宋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湘东王刘彧继位,是为宋明帝。刘彧少年的时候风姿端雅,很早

  • 南朝皇帝刘彧:唯一向臣子借“种”生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昏君,刘彧,南北朝,

    自己生不出儿子,只好派心爱的女人去别处借种,这是宋明帝刘彧的无奈。如今科技发达,“借种”可以通过人工授精,从而避免男女之间的肉体接触。只可惜刘彧不是现代人,他生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所以为了得到儿子,只好让自己的女人与别的男人肉搏一番了。在正史记载中,“借种”生子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唯有刘彧。

  • 宋明帝刘彧简介 奢侈无度南朝宋王朝自此衰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皇帝,宋明帝

    宋明帝(439-472)即刘彧,汉族。小字荣期。庙号太宗。宋文帝第十一子。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前废帝时为南豫州刺史,入朝遣人刺杀前废帝,自立为帝。泰豫元年(472年)病卒。为藩王时好读书,曾撰《江左以来文章志》、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即位初任贤用能,故能平定四方叛乱,末年好鬼神,多忌讳,奢侈无

  • 刘厚德哭宋孝武帝刘骏殷淑仪:竟哭出个锦绣前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厚德,刘骏,南朝,

    南朝刘宋的第五个皇帝刘骏,虽说治国理政没啥本事,但若论起荒淫无耻来,却让人有惊掉下巴之感。刘骏于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被封为武陵王。史载他性格乖戾,举止轻佻、放荡,一直不得其父刘义隆宠信,因此长期郁郁不得志。后来他被其父宋文帝刘义隆改迁雍州刺史、江州刺史,此后一直镇守外州,算是远离了权力中心。他

  • 南朝的细柳营事件:谢庄拒绝给孝武帝刘骏开城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武帝,刘庄,南朝宋,

    话说谢庄任职时的皇帝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有才却很荒淫奢侈,因为喜欢狩猎,常荒废政事。有一天,皇帝打猎深夜归来,下旨命令开城门。当时的谢庄官居侍中,负责城门保卫,居然拒不奉旨,说皇帝的信物不可信,要亲笔命令。折腾了好一番后,他才为皇帝开了城门。上畋游无度,尝出,夜还,敕开门。侍中谢庄居守,以棨信或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