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末西秦霸王薛举:曾大败李世民差一点攻取长安

隋末西秦霸王薛举:曾大败李世民差一点攻取长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30 更新时间:2023/12/24 17:24:12

薛举(?-618年),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其父薛汪时徙居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初任金城府校尉。

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举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称帝,迁都秦州。武德元年(618年),薛举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其大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正欲乘胜直取长安,却突然病逝。

起兵称王

薛举本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其父薛汪,徙居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其家钱财巨万,喜欢交结边地豪杰,称雄于北方边地。

隋朝大业(605年—618年)末年,薛举担任金城府校尉。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时逢年荒民饥,陇西盗贼蜂起,金城县令郝瑗为讨伐贼寇招募兵卒数千人,任命薛举为将。分发铠甲,大集官民,置酒飨士,薛举和儿子薛仁杲及其徒党于座中劫持郝瑗,假称收捕谋反之人,随即起兵,囚禁郡县官员,开仓散粮以赈济贫乏。自称西秦霸王,建年号为秦兴,封薛仁杲为齐公,小儿子薛仁越为晋公。别处贼寇宗罗睺率其众归附,封为义兴公。继而招附群盗,劫掠官马。兵锋甚锐,所至之处城池皆被攻下。

隋将皇甫绾率兵一万人屯驻枹罕,薛举选精兵二千人前往袭击,与皇甫绾在赤岸相遇。战前风雨突至,起初薛举一方逆风,而皇甫绾不出击。不久反风吹向对方,天色又很昏暗,军中队伍不整,薛举骑乘甲马率先出击,皇甫绾兵队大败而逃,薛举乘势攻陷枹罕。岷山羌钟利俗率众二万人归降,薛举兵势大振。进封薛仁杲为齐王,授职东道行军元帅,宗罗睺为义兴王,以辅佐薛仁杲;薛仁越为晋王,兼领河州刺史。接着又略取鄯、廓二州之地。不过十天,尽据陇西之地,拥兵十三万人。

称帝迁都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在兰州称帝,封妻子鞠氏为皇后,儿子薛仁杲为太子,尊母亲为皇太后。在其祖先墓地建置陵邑,立庙于城南,陈兵数万人,出巡扫墓,然后大飨士卒。派薛仁杲围攻秦州(即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薛仁越前往剑口,攻掠河池郡,被河池太守萧瑀击退。薛举又派遣部将常仲兴渡过黄河进击李轨,与李轨部将李赟战于昌松,常仲兴战败,全军陷没于李轨。薛仁杲攻克秦州,薛举便将都城从兰州迁至秦州。

计未成功

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二月,薛举派薛仁杲进犯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凤翔),汧源贼寇唐弼抵御,兵不能前进。起初,唐弼拥立李弘芝为天子,有众十万人。薛举派遣使者诏谕唐弼,唐弼杀害李弘芝依附薛举。薛仁杲趁唐弼不备,袭破其军,尽收其众,唐弼仅率数百名骑兵逃走。薛举军势益盛,号为二十万众,筹划攻取长安。时逢唐王李渊拥立隋朝代王杨侑为隋帝,入据长安。薛举便留兵攻打扶风,李渊派遣次子李世民率军击讨薛仁杲,双方及战,薛仁杲大败,唐军斩首薛仁杲军数千首级,薛仁杲撤回陇右,唐军追击至陇坻而还。

薛举畏惧李世民,便越陇逃走,问其属下说:“古时有投降的天子吗?”黄门侍郎褚亮说:“从前赵佗以南粤归降汉朝,蜀汉刘禅也出仕晋朝,近代萧琮,其家族至今仍在,转祸为福,自古皆有。”卫尉卿郝瑗说:“褚亮之言不对。从前汉高祖兵马屡败,蜀先主曾亡失妻小。作战本来就有胜负,怎能因一战不胜就言亡国之计呢?”薛举也后悔其问话,便说:“不过是试试各位而已。”便重赏郝瑗,用他做谋主。郝瑗建议与梁师都连兵,送厚礼给突厥,合兵并力,东逼京师。薛举接受此议,与突厥莫贺咄设共犯京师。时逢都水监宇文歆出使突厥,劝说莫贺咄设停止出兵,因此薛举的计划未能成功。

病逝灭亡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唐朝丰州总管张长逊进击宗罗睺,薛举率全部兵力前往救援并进击泾州,屯驻于析墌(今甘肃泾川县东)城 ,派出游军劫掠岐州、豳州。唐朝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军予以抗击,进驻于高墌(陕西长武北)城,李世民认为薛举军粮少,急于速战速决,于是决定守城不战,以拖垮他们。 时逢李世民生病,卧床不出,而薛举多次挑战。

李世民的部将行军长史刘文静与殷开山示兵于高墌,倚仗人多而未设防范,薛举诱使唐军出战时进行突然袭击,最后将唐军击败,唐军死者达十分之六,并俘唐朝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李世民见大势已去,领军逃回长安,薛举于是夺取高墌城。 八月,薛举命薛仁杲进逼宁州(今甘肃宁县),郝瑗设谋说:“现在唐兵刚被击破,将士多被擒获,人心动摇,可乘胜直取长安。”薛举表示同意。将出兵时生病,征召巫师看视,巫师说是唐兵作祟,薛举恶闻此事,不久就去世了。其子薛仁杲继立,谥薛举为武皇帝,未及安葬,薛仁杲就被唐军消灭。

标签: 隋末西秦李世民

更多文章

  • 裴行俭的父亲是谁 裴行俭的父亲裴仁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裴行俭,唐朝名将

    裴行俭的父亲是谁 裴行俭的父亲裴仁基简介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将。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早年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高宗废王立武时,裴行俭因私议论,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665)拜安西大都护,在西域时,诸部多慕义归附。后来还

  • 裴行俭简介 唐高宗时名臣裴仁基之子裴行俭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裴行俭,唐朝,唐朝名将

    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臣。隋将裴仁基之子。著有《选谱》十卷,以及《草字杂体》,今均佚。唐高宗时大臣。高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高宗立武昭仪(见武则天),行俭私下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议论,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66

  • 裴仁基简介 隋朝时期著名的大将军裴仁基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裴仁基,隋朝,隋朝名将

    裴仁基,字德本,骁勇善战,精於骑马射箭,生年不详,卒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是隋末一名大将,后被王世充杀害。他的儿子裴行俨、裴行俭也是名将。裴仁基(?-619年),字德本。隋朝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隋文帝开皇初年为亲卫,后来从军参加灭南陈和攻打吐谷浑、靺鞨的战争。

  • 为何说没有王晊,就不会有玄武门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晊,唐朝

    还不知王晊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李渊的几个嫡子中,除了李玄霸早逝外,其余三个都是面和心不和。都说李元吉是站在大哥这边,可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李元吉既不是长子,也不是次子,他想要继位,就必须除掉前面两位哥哥,不然皇位很难轮到他头上。三个儿子中,李世

  • 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爆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火山

    在111年前的今天,1906年4月7日 (农历三月十四),维苏威火山爆发。网络配图1906年4月7日(距今111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爆发,数百人致死1906年4月7日(距今111年),一直沉睡的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流出的岩浆包围了奥塔维亚诺镇,使几百名意大利人伤亡。那不勒斯市被重重火山灰烬所

  • 开隋重臣苏威:主导编纂了隋朝的法律《开皇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隋朝,苏威,杨坚,

    苏威(542年-623年),字无畏,京兆武功(今陕西省)人,苏绰之子。苏威5岁时,父亲去世。継承美阳县公的爵位,任郡功曹。北周重臣宇文护礼遇他,想把女儿新兴主嫁给他。苏威知道宇文护専横,恐怕惹祸上身,逃亡山中。为叔父所迫只好承诺婚姻,但终日在山寺中读书励志。不久,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

  • 苏威简介 隋代美阳县公大理寺卿宰相苏威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威,隋朝,隋朝宰相

    苏威(534―623),隋代宰相。字无畏。其家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大族.父苏绰,西魏名臣。北周时,苏威袭爵美阳县公。隋代建立,隋文帝杨坚任他为太子少保,兼纳言、民部尚书。他建议减轻赋役,被采纳。后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苏威很有才能,历任要职,与高颎参掌朝政,齐心协力辅佐隋文帝。政刑

  • 北周一代名将于仲文为何最终忧愤而卒?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周一代名将于仲文

    于仲文,字次武,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545年,卒于613年,在这68年,于仲文的生平事迹都有哪些呢?他出身公卿之家,父亲于寔曾担任北周大左辅、燕国公;祖父于谨是北魏、西魏、北周的著名将领。于仲文小时候就聪明好学,诲人不倦。他父亲感到很惊奇,说:“这孩子肯定会振兴我们于家。”在他九岁的时候

  • 隋朝贤臣名将于仲文为何最终会忧愤而卒?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贤臣名将于仲文

    于仲文简介上提到于仲文是隋朝著名将领,生于公元545年,是鲜卑人,祖籍在河南洛阳。于仲文字次武,是北周台式于谨的孙子,其父亲是上柱国于寔。于仲文从小就非常聪明,非常喜爱读书。于仲文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去见宇文泰,宇文泰对于仲文也是赞赏有加。后来于仲文便跟随博士李祥学习《周易》、《三礼》。长大后的

  • 于仲文简介 隋朝时期名将东郡太守于仲文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于仲文,隋朝,隋朝名将

    于仲文(545—613年),字次武,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名将。鲜卑人。他出身公卿之家,祖父于谨为北魏、西魏、北周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父亲于寔为北周大左辅、燕国公。于仲文“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隋书·于仲文列传》),其父于寔见后,惊异地说:“此儿必兴吾宗矣”。长大后,于仲文“倜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