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武元衡之死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唐朝宰相武元衡之死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44 更新时间:2024/1/1 9:08:58

武元衡简介

武元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字伯苍,缑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建中四年时,武元衡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武元衡的主要成就有他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临淮集》,《赠道者》。元和八年,征还秉政的时候,在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刺死,谥号为忠湣。

武元衡图

武元衡从小就天资聪明,才华横溢,在建中四年,他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的诗赋文佳,因此被金榜题名,位列进士榜首。后因为他工作出色,连升三级,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德宗称赞他说:“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后来武元衡确实成为了铁血宰相。

武元衡不仅在政治上很有成就,他在文学同样也大有成就,武元衡擅长写诗,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诗人宰相。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武元衡擅长五言诗,很多人都喜欢传抄他的诗篇,并且配上乐曲传唱。武元衡的一生写了很多诗,列如:《武元衡集》、《唐诗二十立家》、《唐五十家诗集》等等,武元衡的诗,以藻丽绮丽、琢名精妙著称。元和十年,武元衡赶赴大明宫上早朝,刚进入靖安坊东门,就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跟他一起的还有同样上早朝的副手裴度遇刺受伤。武元衡去世后,赠司徒,谥忠愍。

武元衡遇刺案

武元衡,公元758年出生在河南缑氏,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也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为人忠诚,对于他的评价都是肯定以及赞赏的,那么武元衡遇刺案是怎么一回事呢?

武元衡遇刺

在元和八年,也就是814年,治蜀七年的武元衡重新返回朝廷,仍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当时的宰相李吉普和李绛不和,不断争吵,而武元衡对二人的这种做法不偏不向,宪宗称赞他为忠厚长辈。元和十年时候,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宪宗就让武元衡率军对淮西蔡州进行清剿。这一举动引起了淮西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等人割据势力的恐慌,于是决定刺杀武元衡等主战派的大臣。李师道认为:“皇上一心想要声讨蔡州的根由,是在于有武元衡辅佐他,如果我前去将他刺死,武元衡死了之后,其他宰相就不敢出来主持讨伐蔡州的谋划,只会争着劝说皇上停止用兵。”

于是在元和十年的六月三日,早晨的鼓刚敲过,天色还没有亮,大唐宰相武元衡就开门,出了他自己在长安城靖良坊的府第车门,沿着宽147米左右的道路左侧行进,赶赴大明宫去上早朝,刚出靖安坊东门,就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同时被刺伤的还有同样上朝的副手裴度。公元815年,武元衡被刺死,在他逝世后,赠司徒,谥忠愍。这就是著名的武元衡遇刺案的故事。

武元衡评价

武元衡,字伯苍,缑氏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同时也是宰相,武元衡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可见他的成就不少,那么大家对于武元衡评价是怎样的呢?现在就来看看吧。

武元衡与薛涛

建中四年,武元衡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的诗赋文佳,因此被金榜题名,任命他为华原县令。之后德宗李适召见武元衡,并表示很欣赏他的才能,还给他升职。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又连升三级,常常与德宗商议国事,德宗称赞他说:“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从这可见,德宗对于武元衡的评价还是极其高的,古代的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德宗这样评价他,说明武元衡是真的很有才能。

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评价武元衡说:“武元衡律诗胜古,五字句又胜七字。”从他的评价中能够看出武元衡在文学的成就也是很高的,特别是武元衡的五言诗,常常被很多人所传抄,并配上乐曲传唱。

晚唐的诗人张为在他所著的《诗人主客图》中评价武元衡与白居易齐名,而刘禹锡还在他们的下面,可见张为对武元衡的评价是多么的高。在他这本著作中,评论诗人的流派,其中以白居易、孟云卿、李益孟郊、鲍容、武元衡6人为主,其余为客,每人名下摘句举例,各有标目,他把武元衡奉为“瑰奇美丽为主。”所以说大家对于武元衡评价都是肯定的,以及给予那么高的评价。

标签: 武元衡

更多文章

  • 大唐帝国宰相武元衡竟当街被杀 谁是幕后主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武元衡

    大唐元和十年(815年)6月3日早晨,当朝宰相武元衡从靖安里的宅邸出来,像往常一样乘坐车轿前去上朝。当时天还蒙蒙亮,当车轿走到靖安坊东门时,突然从路边闪出一群黑衣蒙面人,他们射灭侍从的灯烛后,向车轿中的武元衡扑来。先是一箭射中武元衡的肩膀,然后一刀砍中了他的左腿。这些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身手极好,

  • 郑余庆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曾与堂叔郑絪同朝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余庆,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郑余庆(74

  • 杜黄裳:不会用人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杜黄裳

    网上有一则管理热文《三个和尚是怎么被管理折腾死的》,大致内容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三个和尚。但是,却遇到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难题。寺庙总寺得知此情,派来一名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经过

  • 杜佑:唐朝时期宰相、史学家,创立史书编纂的新体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佑,唐朝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诗人杜牧的祖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佑出身京兆杜氏,门荫入仕,起家济南参军,历任剡县县丞,后投奔润州刺史韦元甫并随其赴浙西、淮南任职。大历六年(771年),入为工部郎中

  • 解梦故事之王播梦高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解梦,故事,王播梦高升

    导读:王播少年时十分贫苦,住在扬州,没有人知道他。只有一个军官常来接济他,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当时,一位姓杜名亚的仆射来在淮南。端午节那天,举行盛大的赛龙舟表演,各州均征招参赛人员,两个县争胜负。各种颜色的棚子鲜艳夺目,照耀着江水,几十年都没这么热闹过。凡旅居扬州的外地人,无论是有才还是无德无能之辈

  • 杜元颖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名相杜如晦的五世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杜元颖,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元颖(77

  • 窦易直:唐朝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窦易直,唐朝

    窦易直(?~833年),本名窦秘,字宗玄,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 唐朝时期宰相,庐州刺史窦彧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经及第,起家校书郎,授蓝田县尉,累迁吏部郎中。元和年间,历任御史中丞、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京兆尹、金州刺史、宣歙观察使、浙西观

  • 崔植:唐朝时期宰相,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崔植,唐朝

    崔植(772—829年) ,字公修,唐朝时期宰相,庐江县令崔婴甫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出继伯父崔祐甫。门荫入仕,选为弘文馆学生。博览经史,精通《易经》。起家右补阙,匡正朝廷得失。元和年间,授给事中。唐穆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处理

  • 路随:唐朝中期宰相,为谏官能直言,以鲠亮著称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路随,唐朝

    路随(776—835年),一作路隋,字南式,魏州阳平(今山东莘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御史中丞路泌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德宗年间,举明经出身,授润州录事参军。元和五年(810年),擢左补阙、史馆修撰,迁司勋员外郎。唐穆宗即位,迁侍讲学士,转谏议大夫。唐敬宗即

  • 路随简介:唐朝中期众多宰相之一,以鲠亮著称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路随,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路随(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