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铁勒族大将契苾何力:希望为唐太宗殉葬的义士

铁勒族大将契苾何力:希望为唐太宗殉葬的义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15 更新时间:2023/12/28 7:52:27

契苾何力(?--677年),铁勒族人,祖与父都为可汗。“契苾”是他所属部落的名称,而“何力”则是他的名字。契苾部落在迁入内地之前,主要活动在阿尔泰山及天山一带。契苾何力九岁那年父亲去世,632年?贞观六年,他与母亲率领本部一千余众内属,唐太宗将他们安置在甘凉二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并任命契苾何力为左领军将军。他很快就表现出优秀的品质和过人的军事才能。

贞观十六年(642年)十月,契苾何力奉诣回凉州省亲(其母亲和弟弟都在凉州),并视察其部落。当时薛延陀逐渐强盛起来(薛延陀与契苾相同,为铁勒族一部,但却是铁勒诸部中最强悍的部落,习俗与突厥相近。东丯突厥灭亡后,漠北空虚,其首领夷男率其部众东返故地,建牙于都尉犍山北、独罗河以南,正式建立薛延陀汗国,其辖区东至室韦,西到金山,南接沙碛,北界瀚海,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等部皆臣服,拥兵20万,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汗国,并伺机南侵。十五年十一月攻唐,十二月十七日,唐兵部尚书李绩击败薛延陀主力,使其无力南侵,其众撤至漠北),契苾部落中不少首领愿归附薛延陀,并挟持了契苾何力的母亲和弟弟。契苾何力回到部落后便知道了这件事,不觉大吃一惊。便对首领们说:“主上于汝有厚恩,任我又重,何忍而图叛逆!”诸首领却说:“可敦及都督已去,何故不行 ?”契苾何力答道:“我弟沙门孝而能养,我以身许国,终不能去也。”但蓄谋已久的首领不听契苾何力的劝阻,反把他绑起来,挟持至薛延陀可汗夷男的牙帐。

消息传到大唐后,唐太宗只知道契苾何力到了薛延陀处,却不知如何去的,但深知契苾何力不会叛唐,还说:“必非何力之意。”朝廷上下一时议论纷纷,有人趁机陷害契苾何力,说他:“人心各乐其土,何力今入延陀,犹鱼之得水也 。”但唐太宗却不这样认为:“不然,此人心如铁石,必不背我 。”果然不出唐太宗所料,契苾何力到夷男的牙帐后,严辞拒绝招降。他箕踞而坐,然后拔出佩刀向东方(唐朝所在的方向)大呼:“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说罢,将左耳割下,以此表明宁死不叛大唐的决心。夷男见契苾何力如此,大怒不已,欲杀契苾何力,后在其妻的劝说下才作罢。消息传到大唐,唐太宗感动不已,哭著对群臣说:“契苾何力竟如何?”并当即派兵部侍郎崔敦礼持节至薛延陀,同意以下嫁公主为条件,换回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因此回到大唐,被授予右骁卫大将军之职。

贞观十九年二月十二日,唐太宗亲率唐军进攻高丽。五月二十八日,唐军进至白岩城(今辽宁辽阳东太子河北岸)。乌骨城(今辽宁凤城东南)的高丽军万余人前来增援,契苾何力时任前军总管,率800名精骑前去阻击援军。由于兵力相差悬殊,契苾何力所部被高丽军包围,契苾何力率军奋战,腰部被高丽军的长矛刺中,伤势严重,被部将薛万备(薛万均的弟弟)救回。契苾何力情绪更为激愤,简装包扎一下伤口又出去激战,终于大败高丽军,随后乘胜追击几十里,斩千余人,直到天黑才收兵。战后,唐太宗亲自为契苾何力敷药。

六月初一,唐军攻下白岩城。唐太宗派人查出刺伤契苾何力的人叫高突勃,并把高突勃交给契苾何力,让他亲自杀掉,以报一矛之仇。但契苾何力却认为:“犬马犹为其主,况于人乎?彼为其主,况致命冒白刃而刺臣,是其义勇士也。本不相识,岂是冤仇?”于是将高突勃释放。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契苾何力所具有的宽广胸襟。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去世,契苾何力与阿史那社尔出于对恩主的感谢和深厚的情谊,请求以身殉葬,以侍卫陵寝,唐高宗李治派人向他说明太宗的遗嘱,不许殉葬,这才作罢。

仪凤二年(677年),为大唐征战一生,立下赫赫战功的契苾何力因病去世。唐高宗追赐他为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阿史那社尔与契苾何力分别仕唐二十年和四十年,为唐朝的统一和安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修《旧唐书》和《新唐书》,均为他们立传,使他们的英名永留青史。

【点评】:

何力作为一个外族将领,在部众叛乱的时候,宁愿割下耳朵也不愿意叛变,那份对唐朝,对李世民的忠诚,几乎可以写进文天祥的《正气歌》了。。唐朝种族歧视几乎不存在,外族将领之多,堪称中国王朝之冠,也是中国史上最自信最开放的王朝,这是否说明了一些问题呢?

标签: 契苾何力契丹薛延陀

更多文章

  • 契苾何力简介 唐朝名将辽东道大总管契苾何力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契苾何力,唐朝,唐朝名将

    契苾何力(?-677年)甘肃张掖人,铁勒族契苾部人,契苾氏,唐朝名将。出身铁勒可汗世家,后率部归唐。在对吐谷浑的战争中,力俘吐谷浑王,以功尚宗室女。贞观六年(632年),何力与母率领一千多帐人畜迁徙沙州归顺唐朝,被安置于甘州境内驻牧,建铁勒城(今民乐南丰乡铁城村)。后进京朝见太宗,被任为左领军将军。

  • 卫国文懿公主是什么身份?为何出嫁一年后便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卫国文懿公主,唐朝

    皇帝自古以来便有九五之尊之称,权倾天下的同时也名缰利锁,皇家的亲情也非常的淡薄。尤其在玄武门之变后,皇帝与皇子之间关系十分紧张,相比随时可能取而代之登上皇位的儿子,皇帝更愿意亲近“无害”的女儿。同昌公主又称卫国文懿公主,生于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她的父亲是唐懿宗李漼,母亲则是郭淑妃。同昌公主虽然

  • 解析唐朝许敬宗为何会被列为奸臣传第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许敬宗

    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朝的时候就重进士为朝廷卖力。到了唐朝,他参与了诸多书籍的编纂工作,修编国史。唐高宗即位后,提拔许敬宗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国史的编著工作,晚年退休病逝。许敬宗剧照早年的许敬宗在隋朝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父亲被杀后苟求得不死,他投奔瓦岗军和魏征一起管文书。李密失败后,许敬宗归顺唐朝

  • 许敬宗为何会被列为奸臣传第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许敬宗

    唐朝许敬宗简介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朝的时候就重进士为朝廷卖力。到了唐朝,他参与了诸多书籍的编纂工作,修编国史。唐高宗即位后,提拔许敬宗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国史的编著工作,晚年退休病逝。许敬宗剧照早年的许敬宗在隋朝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父亲被杀后苟求得不死,他投奔瓦岗军和魏征一起管文书。李密失败后,

  • 右相许敬宗为什么被列为奸臣传的第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许敬宗,右相,唐朝

    许敬宗是奸臣吗,不说大奸大恶,但许敬宗和忠臣这两个字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了,许敬宗被列为奸臣传第一名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事。丑事一,许敬宗篡改历史,当年许敬宗的父亲被宇文化及杀害,许敬宗为了保自己不死,父亲被杀的时候手舞足蹈,这最为儿子是大不孝,都说百善孝为先,这样的臣子,帝王怎么能放心将它安排在身边。许

  • 大唐女将樊梨花简介:樊梨花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樊梨花,唐代人物

    樊梨花简介: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樊梨花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巾帼英雄。和

  • 薛丁山与樊梨花 薛丁山与三请樊梨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丁山,樊梨花,唐代

    薛丁山与樊梨花:传说中的薜仁贵与樊梨花,是唐代同一个时期,一老一少,一男一女,驻守边关,出塞西征,为维护大唐统一事业,有过卓越战功的两员名将。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曾有许多描述,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薜仁贵与樊梨花在东天山一带留下的故事,在民间一直流传很久。隋末唐初,唐王李渊夺取隋朝政权,建立了唐朝。由

  • 大唐女将樊梨花简介 中国古代有名的女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樊梨花,唐朝人物,女将,古代女将

    导读:樊梨花,大唐女将,是中国文学作品《征西全传》、《三请樊梨花》等中的虚构的一位初西凉国(西突厥)巾帼英雄,与花木兰、穆桂英相比,她身上具有更浓厚的神话色彩。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朝皇帝宝座之后,以现在甘肃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

  • 刘长卿《听弹琴》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长卿

    【原文】听弹琴泠泠七弦上⑴,静听松风寒⑵。古调虽自爱⑶,今人多不弹。【注释】⑴泠(líng)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丝:一作“弦”。⑵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⑶古调:古时的曲调。【白话译文】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很

  • 刘长卿《过贾谊宅》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长卿

    【原文】长沙过贾谊宅⑴三年谪宦此栖迟⑵,万古惟留楚客悲⑶。秋草独寻人去后⑷,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⑸,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⑹,怜君何事到天涯!【注释】⑴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⑵谪宦:贬官。栖迟:淹留。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⑶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