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名将之契苾何力: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

大唐名将之契苾何力: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79 更新时间:2023/12/28 7:23:01

他是唐朝最著名的蕃将,生为大唐人,死为大唐鬼,其忠贞不渝,令人荡气回肠,“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他精通汉文,让饱学之士发出“礼失求之于野”的感慨,他以德报怨,让朋友和对手都为之动容,他勇猛绝伦,让敌人闻风丧胆,望风而逃,他就是契苾何力,他就是大唐高大伟岸的男人。

契苾何力大约生于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突厥人,祖先曾是铁勒别部的酋长,“契苾”是他所属部落的名称,“何力”是他自己的名字。祖父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父亲契苾葛,隋大业中继位莫贺咄特勒。因为部落与吐谷浑相邻,地域狭窄,又多瘴疠,遂迁居于热海(今苏联吉尔吉斯伊塞克湖),契苾葛去世时,契苾何力年方九岁,降号大俟利发。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契苾何力和母亲一起,率领本部落千余家到达沙州(今甘肃敦煌西),奉表内附,唐太宗将契苾部落安置在甘(今甘肃张掖)、凉(今甘肃武威)二州,隶属燕然都护府(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南),契苾何力的弟弟契苾沙门当上了贺兰州都督,契苾何力的母亲被授予姑臧夫人的封号。契苾何力本人奉诏来到了长安,当上了左领军将军,开始了他极富传奇色彩的征战生涯。

贞观八年,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侵扰唐廓(今青海化隆西南)、兰州,威胁河西走廓,遭到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的反击后,逃之夭夭,没过多久,吐谷浑又卷土重来,再次侵扰凉州,唐太宗十分震怒,他要好好教训吐谷浑。契苾何力率领所部作为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的部下,听从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指挥,向吐谷浑进发。唐军所向披靡,捷报频传,使军中上下都产生了轻敌思想,这个时候,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在赤水源(今青海兴海东南)遇险,陷入了吐谷浑军的包围圈。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中枪落马,只能徒步与敌人作战,强敌环伺之下,两人险象环生,手下兵士死者十之六七。契苾何力得到消息,率领数百骑前往援救,拼死力战,“贼兵披靡”,终于将薛氏兄弟救出。

当时,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准备渡过突伦川(又称图伦碛,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投奔于阗,契苾何力认为机不可失,主张穷追猛打,薛万均鉴于上次遇险的教训,坚决反对这么做。契苾何力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吐谷浑人逐水草而居,没有定居的城郭,一旦他们作鸟兽散,想倾其巢穴就很困难了”,他亲自挑选上千名精锐骑兵,直扑突伦川,沙漠中干旱无水,唐军刺马饮血,昼夜兼程,终于追上了慕容伏允,斩首数千级,缴获驼马牛羊二十多万头,慕容伏允只身逃脱,妻子都被唐军俘虏。慕容伏允后来走投无路,自缢身亡,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顺向唐军投降,被册封为西平郡王,吐谷浑归附唐朝,西北边境得以安宁。

唐太宗听闻大捷,派使者到大斗拔谷(今祁连山扁都口)慰劳诸将。薛万均想要独揽大功,竟然恩将仇报,诽谤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气愤难当,拔刀而起,要杀薛万均,众将极力劝阻,才没有酿成流血冲突。唐太宗弄清了事实真相后,非常生气,他决定剥夺薛万均的官职,转授给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此时表现得十分大度,侃侃而谈,向唐太宗讲出了一番大道理,“如果因为我的缘故,解除薛万均的官职,别人会认为陛下重夷轻汉,这样一来,诬告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夷狄无知,会以为汉族将领都是如此,这对国家相当不利”,唐太宗十分感慨,从此对契苾何力亲睐有加,任命他为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宿卫,检校屯营事,并把临洮县主嫁给他作妻子。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为葱山道副大总管,率领步骑数万征讨高昌。高昌国王鞠文泰依附西突厥,阻挠西域各国与大唐的交通,还悍然发兵攻打依附大唐的伊吾(今新疆哈密)、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鞠文泰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是因为高昌距离大唐有七千里之遥,沙碛纵横二千里,数万唐军若要穿过没有水草的荒漠之地,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契苾何力将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熟悉当地地形,充当大军向导,引导唐军顺利到达碛口(今新疆轮台地区),鞠文泰得知消息,竟然活活吓死,鞠文泰的儿子鞠智盛即位高昌国王。唐军等高昌丧礼结束,展开了雷霆攻势,一路势如破竹,直趋高昌都城,赶来救援高昌的西突厥援军不敌唐军攻势,被迫在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向唐军投降。

鞠智盛眼见唐军用上了体型巨大的巢车和冲城车,城墙一片片坍塌,终于精神崩溃,出城投降。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的高昌国并入了大唐的版图,大唐得人口三万七千七百人,骏马四千三百匹,在高昌旧地设置了西州,在可汗浮图城设置了庭州,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打通了大唐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遏制了西突厥的嚣张气焰,这中间,契苾何力居功至伟,为大唐平定高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标签: 唐朝名将契苾何力

更多文章

  • 铁勒族大将契苾何力:希望为唐太宗殉葬的义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契苾何力,契丹,薛延陀,

    契苾何力(?--677年),铁勒族人,祖与父都为可汗。“契苾”是他所属部落的名称,而“何力”则是他的名字。契苾部落在迁入内地之前,主要活动在阿尔泰山及天山一带。契苾何力九岁那年父亲去世,632年?贞观六年,他与母亲率领本部一千余众内属,唐太宗将他们安置在甘凉二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并任命契苾何

  • 契苾何力简介 唐朝名将辽东道大总管契苾何力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契苾何力,唐朝,唐朝名将

    契苾何力(?-677年)甘肃张掖人,铁勒族契苾部人,契苾氏,唐朝名将。出身铁勒可汗世家,后率部归唐。在对吐谷浑的战争中,力俘吐谷浑王,以功尚宗室女。贞观六年(632年),何力与母率领一千多帐人畜迁徙沙州归顺唐朝,被安置于甘州境内驻牧,建铁勒城(今民乐南丰乡铁城村)。后进京朝见太宗,被任为左领军将军。

  • 卫国文懿公主是什么身份?为何出嫁一年后便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卫国文懿公主,唐朝

    皇帝自古以来便有九五之尊之称,权倾天下的同时也名缰利锁,皇家的亲情也非常的淡薄。尤其在玄武门之变后,皇帝与皇子之间关系十分紧张,相比随时可能取而代之登上皇位的儿子,皇帝更愿意亲近“无害”的女儿。同昌公主又称卫国文懿公主,生于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她的父亲是唐懿宗李漼,母亲则是郭淑妃。同昌公主虽然

  • 解析唐朝许敬宗为何会被列为奸臣传第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许敬宗

    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朝的时候就重进士为朝廷卖力。到了唐朝,他参与了诸多书籍的编纂工作,修编国史。唐高宗即位后,提拔许敬宗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国史的编著工作,晚年退休病逝。许敬宗剧照早年的许敬宗在隋朝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父亲被杀后苟求得不死,他投奔瓦岗军和魏征一起管文书。李密失败后,许敬宗归顺唐朝

  • 许敬宗为何会被列为奸臣传第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许敬宗

    唐朝许敬宗简介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朝的时候就重进士为朝廷卖力。到了唐朝,他参与了诸多书籍的编纂工作,修编国史。唐高宗即位后,提拔许敬宗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国史的编著工作,晚年退休病逝。许敬宗剧照早年的许敬宗在隋朝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父亲被杀后苟求得不死,他投奔瓦岗军和魏征一起管文书。李密失败后,

  • 右相许敬宗为什么被列为奸臣传的第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许敬宗,右相,唐朝

    许敬宗是奸臣吗,不说大奸大恶,但许敬宗和忠臣这两个字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了,许敬宗被列为奸臣传第一名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事。丑事一,许敬宗篡改历史,当年许敬宗的父亲被宇文化及杀害,许敬宗为了保自己不死,父亲被杀的时候手舞足蹈,这最为儿子是大不孝,都说百善孝为先,这样的臣子,帝王怎么能放心将它安排在身边。许

  • 大唐女将樊梨花简介:樊梨花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樊梨花,唐代人物

    樊梨花简介: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樊梨花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巾帼英雄。和

  • 薛丁山与樊梨花 薛丁山与三请樊梨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丁山,樊梨花,唐代

    薛丁山与樊梨花:传说中的薜仁贵与樊梨花,是唐代同一个时期,一老一少,一男一女,驻守边关,出塞西征,为维护大唐统一事业,有过卓越战功的两员名将。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曾有许多描述,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薜仁贵与樊梨花在东天山一带留下的故事,在民间一直流传很久。隋末唐初,唐王李渊夺取隋朝政权,建立了唐朝。由

  • 大唐女将樊梨花简介 中国古代有名的女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樊梨花,唐朝人物,女将,古代女将

    导读:樊梨花,大唐女将,是中国文学作品《征西全传》、《三请樊梨花》等中的虚构的一位初西凉国(西突厥)巾帼英雄,与花木兰、穆桂英相比,她身上具有更浓厚的神话色彩。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朝皇帝宝座之后,以现在甘肃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

  • 刘长卿《听弹琴》唐诗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长卿

    【原文】听弹琴泠泠七弦上⑴,静听松风寒⑵。古调虽自爱⑶,今人多不弹。【注释】⑴泠(líng)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丝:一作“弦”。⑵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⑶古调:古时的曲调。【白话译文】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