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孝文帝拓跋宏简介 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大融合

魏孝文帝拓跋宏简介 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大融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98 更新时间:2023/12/9 1:54:52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4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生平事迹

魏北孝文帝拓拔宏于公元467年10月13日(皇兴元年八月二十九日),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紫宫,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3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5岁时受父禅即帝位。由于子贵母死制度,拓拔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

拓拔宏即位时年纪太小,由祖母冯皇太后执政。公元490年(太和十七年),24岁的拓拔宏开始亲政。由于拓拔宏深受祖母冯皇太后汉化改革的影响,亲政后继续推行汉化改革。

他先整顿吏治,颁布俸禄制,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以“南征”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汉化改革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中兴”。公元499年初(太和二十三年),拓拔宏引兵南征,染疾北返,途中卒于谷塘原行宫。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大事年表

公元467年10月13日,拓跋弘长子拓跋宏出生于平城。公元469年,年仅三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

公元471年,拓跋弘禅位,拓跋宏登基为帝。

公元476年,拓跋弘被冯太后毒死。

公元484年,拓跋宏下令实施“俸禄制”。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

公元486年,推行“三长制”,替代“宗主督护制”。

公元490年,太皇太后冯氏死。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开始亲政。

公元491年,魏更定律令,命李冲议定轻重,孝文帝执笔书之。

公元493年,下令迁都洛阳。

公元494年,实行全面汉化。推行汉服、汉语。同年,龙门石窟开始建造。

公元495年,拓跋宏将鲜卑族的复姓改为单姓。自己改姓“元”。同年,清江瞻出山。

公元496年,太子元恂发动叛乱,叛乱平息后元恂被赐死。公元497年,立皇子元恪为太子。

公元497-499年,元宏多次南征南齐,虽取得胜利,但是没有灭掉南齐。

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路上。葬于北邙长陵。太子元恪即位,是为宣武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斛律光:北齐战将可不止有个兰陵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兰陵王,段韶,斛律光

    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人们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人物,一定是那个英武不凡的兰陵王,其实北齐那个时代良将辈出,兰陵王,段韶,斛律光并称北齐三杰,若非高纬过于昏庸,周灭齐还是齐灭周实在是难说。落雕都督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而以武艺闻名于世。北魏末年,跟随父亲斛律金西征,宇文泰(北周文帝

  • 斛律光简介 南北朝北齐名将咸阳王斛律光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斛律光,南北朝,北齐名将

    斛律光(515年―572年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北齐名将。祖父斛律大那瓌,为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曾为北魏武卫大将军、左丞相。初任都督,善于骑射,号称“落雕都督”。后拜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阳王。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

  • 北齐斛律光怎么死的?兰陵王中斛律光将军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齐,兰陵王,北齐将军

    斛律光(515~572年),中国北齐名将。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出身将门,斛律金之子。初任都督,善骑射,号称“落雕都督”。后拜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阳王。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人物简介一

  • 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因为玉璧防御战脱颖而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北朝,名将,韦孝宽,

    堂堂中华五千文明史,若论各朝各代将星,真个是灿若天上星辰,不能一一枚举。吾之幸事乃列其中出类拔萃者,作其小传,以聊我向来之愿望。在名将如林的中国历史中,有三人最让我为之心醉,当年读《二十四史》时,读其人其传,每每都是神而往之,一股热情油然而起,仿佛已经身临到了那个年代。三人中,中华名将各引风骚,最奇

  • 史上最靠谱的“离间计”:韦孝宽离间斛律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韦孝宽,斛律光,段琛

    我以为,所谓“离间”之计,前提是敌方必须有“间”可“离”,即存在可以离间的基础。假如敌方亲密无间,上下同欲,离间计断难成功。史上最有名的离间计故事,莫若周瑜利用“蒋干盗书”,让聪明绝顶的曹孟德着了道,智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此事《三国志》没有记载,完全是罗贯中杜撰的。事实上蔡瑁、张允随刘琮降曹后,曹

  • 萧摩诃简介 南朝第一武将南朝名将萧摩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萧摩诃,南朝名将,名将

    萧摩诃简介 南朝第一武将南朝名将萧摩诃萧摩诃(532年-604年),字元胤,兰陵(今山东峄县)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萧摩诃自幼随父亲在始兴郡生活,后被姑夫蔡路养抚养长大。侯景之乱后,追随侯安都征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巴山太守。此后,萧摩诃跟随吴明彻,屡破北齐军,升任武毅将军、谯州刺史。后来,吴明彻在

  • 斩将夺旗历史上的第一人:南朝陈国大将萧摩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萧摩诃,大将,陈叔宝,

    ★18岁初阵,“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披靡。★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馀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齐军“大力”十馀人出战,摩诃又斩之,于是齐军退走。★与齐人大战,摩诃率七骑先入,手夺齐军大旗,齐众大溃。★时忻有精骑数千,摩诃领十二骑

  • 一代骁将萧摩诃的传奇人生:隋文帝赞其"壮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北朝,萧摩诃,陈叔宝

    南朝陈兰陵人萧摩诃果敢坚毅,勇气可嘉。他爷爷萧靓,父亲萧谅都在梁朝做官,他从小随父亲在始兴郡官府生活,父亲病故后,由他姐夫蔡路养收养,随着年龄的增大,勇敢善战的风格逐渐显现。梁末侯景之乱,陈霸先率兵去增援京都健康,蔡路养发兵去阻止,萧摩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大眼,北魏名将,名将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眼睛比较大,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战

  • 北魏名将杨大眼有几个儿子 杨大眼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大眼,北魏名将,名将

    北魏名将杨大眼有几个儿子 杨大眼的儿子是谁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眼睛比较大,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