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因为玉璧防御战脱颖而出

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因为玉璧防御战脱颖而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09 更新时间:2023/12/31 4:19:34

堂堂中华五千文明史,若论各朝各代将星,真个是灿若天上星辰,不能一一枚举。吾之幸事乃列其中出类拔萃者,作其小传,以聊我向来之愿望。

在名将如林的中国历史中,有三人最让我为之心醉,当年读《二十四史》时,读其人其传,每每都是神而往之,一股热情油然而起,仿佛已经身临到了那个年代。三人中,中华名将各引风骚,最奇者当属陈庆之,其人我已经做过一番介绍了,白袍铁骑笑傲沙场,就不再多论了;最崇敬者乃是大唐开国元勋李靖李卫公,每次提到这个名字就充满了神奇,绝世功勋盖无后人能及,即论前人,若英雄如白起霍去病,当犹未能及,不过好笑的是,李靖留给民间的倒是另外一种形象,《隋唐演义》中的李药师,仙风道骨,而且还颇是风流,拐走了杨素府中的绝顶美女红拂女,那段脍炙人口的情节,王小波的《红拂夜奔》写的也极是曲折好看,还有高阳的《风尘三侠》也有很多描述,总之李靖留给民间的绝对不是那种绝世名将的角色,倒是一种军师或者名士的形象。不过民间也罢,正史也罢,比起陈庆之,两人的知名度可是判若云泥。不过这次不是讲的李靖,不想叉的太远。

我最喜欢的却是北朝名将韦孝宽,庆之虽奇,但功勋不著;卫公虽英,似乎传奇性还不如韦孝宽。当初第一次看到《北史。韦孝宽传》就不自觉的喜欢上了这个人物。

不过一样可惜的是,韦孝宽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同样也很是一般,在民间流传的名将中绝对找不到他的影子。很是可惜,不过如有幸看过《北史》或者《周书》,就知道这个人有多么的了不得。

韦孝宽在军事所涉及的多项领域中,无一不是达到了顶峰,不仅能攻能守,而且是一个不世出的谋略家。善用谋略,在中国各个时代的名将中,当是个中翘楚,以我观之,无人能及;惯于使用间谍,北史有记载,只要是韦孝宽认为的假想敌人中,没有一处没有他的谍报人员,而且这些间谍忠心耿耿,从无有二心,韦孝宽的情报战的能力无人能出其右。论防守,玉壁大战被认为是军事史中教科书般的防守案例,东魏之主高欢(陈庆之篇中有介绍,不世豪杰)倾全国之众以攻玉壁小城,用尽百般轁略,不能克城,最终无功而返,不久因玉壁之战困恼而殁,间接导致了东魏即以后北齐的衰落;后以反间计谋害了北齐第一大将,柱国重臣斛律光,就直接导致了北齐的灭亡,应该说北周吞并北齐,韦孝宽当是首功;论攻坚,北周末年,国丈杨坚(隋文帝,大隋创立者,著名的皇帝,隋炀帝的老爸)欲自代北周而替之,导致了北周大将尉迟炯的叛乱,响应者四方,一时风烟四起,杨坚碰到了最大的难题,当时已经很可能解不开,但是杨坚争取到了韦孝宽,随后,韦孝宽以北周兵马大元帅,节制天下兵马,与统领百万大军的尉迟炯展开了决战,三个月内荡平尉迟,廓平宇内,为杨坚建立隋朝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这只是举了几个例子,韦孝宽一生的传奇很难一笔道尽,从西魏(北周)初期在军事上的被动,到后期并强齐,平南陈,统一天下,进而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多国时代,重归一统,韦孝宽是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其中的重要贡献者。

此等人物,能不为之列传?

标签: 北朝名将韦孝宽

更多文章

  • 史上最靠谱的“离间计”:韦孝宽离间斛律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韦孝宽,斛律光,段琛

    我以为,所谓“离间”之计,前提是敌方必须有“间”可“离”,即存在可以离间的基础。假如敌方亲密无间,上下同欲,离间计断难成功。史上最有名的离间计故事,莫若周瑜利用“蒋干盗书”,让聪明绝顶的曹孟德着了道,智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此事《三国志》没有记载,完全是罗贯中杜撰的。事实上蔡瑁、张允随刘琮降曹后,曹

  • 萧摩诃简介 南朝第一武将南朝名将萧摩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萧摩诃,南朝名将,名将

    萧摩诃简介 南朝第一武将南朝名将萧摩诃萧摩诃(532年-604年),字元胤,兰陵(今山东峄县)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萧摩诃自幼随父亲在始兴郡生活,后被姑夫蔡路养抚养长大。侯景之乱后,追随侯安都征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巴山太守。此后,萧摩诃跟随吴明彻,屡破北齐军,升任武毅将军、谯州刺史。后来,吴明彻在

  • 斩将夺旗历史上的第一人:南朝陈国大将萧摩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萧摩诃,大将,陈叔宝,

    ★18岁初阵,“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披靡。★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馀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齐军“大力”十馀人出战,摩诃又斩之,于是齐军退走。★与齐人大战,摩诃率七骑先入,手夺齐军大旗,齐众大溃。★时忻有精骑数千,摩诃领十二骑

  • 一代骁将萧摩诃的传奇人生:隋文帝赞其"壮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北朝,萧摩诃,陈叔宝

    南朝陈兰陵人萧摩诃果敢坚毅,勇气可嘉。他爷爷萧靓,父亲萧谅都在梁朝做官,他从小随父亲在始兴郡官府生活,父亲病故后,由他姐夫蔡路养收养,随着年龄的增大,勇敢善战的风格逐渐显现。梁末侯景之乱,陈霸先率兵去增援京都健康,蔡路养发兵去阻止,萧摩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大眼,北魏名将,名将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眼睛比较大,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战

  • 北魏名将杨大眼有几个儿子 杨大眼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大眼,北魏名将,名将

    北魏名将杨大眼有几个儿子 杨大眼的儿子是谁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眼睛比较大,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

  • 杨大眼简介 北朝北魏名将征南大将军杨大眼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大眼,南北朝,北魏名将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今甘肃西和县西南),生卒不详。其祖父杨难当,为氐豪,先称蕃于南朝宋,封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因与宋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不和,遂投北魏,拜征南大将军、秦、梁二州牧、南秦王。杨大眼出生在一个豪强家族。但是,因为庶出,杨大眼在这样的家庭里却并没有尊贵地位。北魏太和中

  • 解密:《三十六计》的作者或许是檀道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智谋书,是我国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长期以来,很多人把《三十六计》的作者想当然的认为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甚至这只是个美丽的幻想,其实《三十六计》另有其人。《孙子兵法》中提出了一条特别重要的智谋原则,即“兵者,诡道也”。其《计篇

  • 南国长城檀道济:将军何苦搀和帝王家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檀道济,刘义隆,徐羡之

    南朝刘宋王朝第一个皇帝武帝刘裕死了以后,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等人废掉少帝刘义符,迎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即皇帝位,史称刘宋文帝。在这件事情上,徐羡之等人“黜昏立明”本没有错,但是,在做这件事的过程当中,这帮人不仅杀掉了少帝刘义符,而且还杀掉了没有一点过错的庐陵王刘义真,仅仅因为刘义真是老二,这个天然的排

  • 檀道济简介 南朝时期宋将领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檀道济,南北朝,宋朝将领

    檀道济,南朝宋将领。汉族,高平金乡人。祖籍高平金乡,出生于京口。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