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抗金名将刘锜的故事 刘锜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抗金名将刘锜的故事 刘锜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86 更新时间:2023/12/27 5:45:19

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静宁)人。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南宋抗金名将。刘锜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于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兀术军,官至太尉、威武军节度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刘锜去世,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武穆(一说谥武忠)。宋孝宗时追封为吴王,加太子太保。死后被尊为神。著有《清溪诗集》,已佚。《全宋诗》中录其诗七首。

其后,朝廷命召刘锜回朝,命他提举万寿观,刘锜借建康都亭驿居住。金朝议和使者将要到来,留守汤思退清理驿馆等待金使,派人劝刘锜移居别试院,刘锜认为庭院会洒扫以待,且朝廷另有安排,到院后却发现“粪壤堆积”,致使其忧愤交加,病情加剧,吐血数升而死,时为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二月初十(2月25日)。获赠开府仪同三司,朝廷赐其家属银三百两、帛三百匹。后获谥“武穆”。宋孝宗追封为吴王,加太子太保。

刘锜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虫王

虫王是中国农村驱灭害虫呵护庄家的保护神,也称虫神。 这个保护神是鸟,还是人,若干年来质疑颇多,大体有两种说法,一为鸟说,一为人说。

1、鸟说

鸟名叫鹙(qiu),是水鸟,头和颈都没毛。古书上的一种水鸟,头部和颈上都没有长毛,据《夷坚支志》的记载,某地发生巨大的蝗灾,蝗虫遮天蔽日,庄稼危殆,人们都束手无策,突然水鸟飞来,成千上万,勇状空前,所向无前,纷纷啄虫,不到几天,蝗无孑遗,岁以大熟,这样消灭了蝗虫,人们得到了大丰收,鹙鸟立下了汗马功劳,朝廷闻之,敕封鹙鸟为护国大将军,人们纷纷尊称其为虫王。人们把鹙鸟当成保护神,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洋溢出人类对自然的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

2、人说

有的说虫王是人,他是刘猛将军,此说法出自清代著名学者袁枚,他说:虫鱼皆是八蜡神所管理,只需向刘猛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这里的八蜡神中的蜡读音为(zha),为古代一种年终祭祀,也指农历十二月举行的祭祀活动,刘锜,传说中灭蝗保穑之神。特指宋代刘锜。宋景定四年,旱蝗,上敕刘锜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敕云“飞蝗入境,渐食嘉禾,赖尔神灵,剪灭无余。”蝗遂殄灭。见罗振玉《俗说》引朱坤《灵泉笔记》。

刘锜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率兵打败了金兀术的金兵,取得丰硕战果,但却遭到秦桧的打击,排挤到地方做官,在任上,适逢百年不遇蝗灾,他千方百计灭蝗,取得成绩,《恰庵杂录》记载道:淮南、淮东、浙西制置使刘锜驱蝗有功,宋理宗敕封他“扬威侯暨天曹猛将之神”。刘锜将军庙有一对联道:“卧虎保岩疆,狂寇不教匹马还。驱蝗成稔(ren)岁,将军合号百虫来。”

相传农历正月十三日为刘锜(刘猛将军)寿诞,这一天,官府正式祭祀,百姓还要举行迎神活动,届时,各乡民肩抬刘猛将军像游街,称“待猛将”。人们将这一天搞得相当热闹,用来虔诚的表达对刘锜本人的纪念和对来年大丰收的期盼。

鹧鸪天

刘锜在声名最盛的时候,挂印归隐后写的一首词《鹧鸪天》。相传,刘锜归隐后,寄居湖南湘潭,由于其不爱财,归隐后家道贫寒,时常到村中小店吃酒,店中人不识刘锜,屡屡对他呵四唣五的。刘锜叹道:“百万番人,只如等闲。如今却被他们诬罔。”于是便作了《鹧鸪天》一词:竹引牵牛花满街。

疏篱茅舍月光筛。 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 休懊恼,且开怀。 平生赢得笑颜开。 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标签: 刘锜南宋

更多文章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高宗麾下名将武忠王刘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名将,刘锜,

    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静宁)人。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南宋抗金名将。刘锜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于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兀术军,官至太尉、威武军节度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刘锜去世,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武穆(一说谥武忠)。宋孝宗时追封为

  • 南宋初年将领刘正彦简介:发动苗刘兵变而被宋高宗寸磔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刘正彦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军事将领刘正彦生平简介 刘正彦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正彦,宋朝

    刘正彦(?——1129年),籍贯不详,南宋初年军事将领。其父刘法,宋徽宗政和年间曾任熙河路经略使,在金国入侵南宋之际,发动苗刘兵变,后被宋高宗寸磔而死。刘正彦是南宋将领,没有政治远见,发动苗刘兵变失败后,被宋高宗寸磔而死。由阁门祗候易文资至朝奉大夫,后以事责降。当时王渊为御营都统制,刘正彦归之。王渊

  • 刘正彦是谁?刘正彦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正彦,苗刘兵变,宋朝

    刘正彦(?——1129年),籍贯不详,南宋初年军事将领。其父刘法,宋徽宗政和年间曾任熙河路经略使,在金国入侵南宋之际,发动苗刘兵变,后被宋高宗寸磔而死。刘正彦简介:刘正彦是南宋将领,没有政治远见,发动苗刘兵变失败后,被宋高宗寸磔而死。由阁门祗候易文资至朝奉大夫,后以事责降。当时王渊为御营都统制,刘正

  • 李宝:岳飞弃之不用的一个武将称为了南宋“定海神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宝,宋朝

    你们知道岳飞弃之不用的一个武将,日后却成长为南宋“定海神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岳飞是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大将,在南宋危急存亡之时,他以满腔热血豪情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南宋的中流砥柱,在极度困难的局面下,连续击败凶悍强大的金国骑兵,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宋金战局,使得南宋转危为安,他的功

  • 现代火焰喷射器的鼻祖 宋朝名将李宝发明的猛油火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宋朝,狄青,岳飞,李宝

    宋朝应该是历史上最“重文轻武”的朝代了吧,虽然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但他登上皇位之后,却实行了“杯酒释兵权”。宋朝确实文人墨客众多,但神奇的是依然有许多名将活跃在宋朝的政坛上。比较为人所熟知的有大将军狄青、岳飞,韩世忠,张庭芝等等,他们名气很大,可谓是妇孺皆知。但让人遗憾的是宋朝还有一些虽然名气不大,打

  • 南宋名将李宝生平简介 泼李三李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宝,宋朝

    李宝(生卒年不详),外号“泼李三” 。南宋名将。乘氏(今山东菏泽)人。出身农家,重气节,有胆略。南宋名将李宝生平简介绍兴九年(1139),在濮州(今山东鄄城北)聚众抗金,失败后,南下投奔岳飞,奉命以河北路统领忠义军马名义,潜回山东联络抗金义军。次年,金军背盟南下,李宝为配合岳飞反攻,在山东多次袭击金

  • 抗金名将李纲为什么从备受重视到被罢免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纲,抗金,张邦昌,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

  • 李纲简介 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兵部侍郎李纲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纲,简介,南宋

    李纲简介: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

  • 坚持抗金的中坚力量北宋名臣:李纲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抗金,名臣,李纲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福建邵武人,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