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十国时期寿州之战:南唐李璟不听劝告误国事

五代十国时期寿州之战:南唐李璟不听劝告误国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89 更新时间:2023/12/28 11:07:34

自公元955年以来,南唐军队屡败于后周,中主李璟数次遣使求和,都得不到答复。

李璟不得不任命弟弟齐王李景达为诸道兵马元帅,以陈觉为监军使,率大军抵御周军。

李璟,字伯玉,初名李景通,徐州(今江苏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母元敬皇后宋氏。网络图

韩熙载十分了解陈觉这个人:志大才疏,忌贤妒能。前几次率军进攻福州时,损兵折将,严重削弱南唐国力,所以韩熙载向李璟建议不要用陈觉这个人,说:“亲莫过亲王,重莫过元帅,何必再任命监军使!”

其实李璟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他想起父亲李昪在世时,曾有意立弟弟李景达为太子,这件事虽然没有公开,但毕竟在李璟心中已形成了阴影,把兵权交给弟弟不放心,派陈觉是为了牵制。

在这种情况下,韩熙载的劝谏自然不会被采纳,然李璟的固执己见,却为南唐军事的惨败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这一时期南唐军队虽然屡败,但由于后周军队军纪败坏,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激起了淮南人民的反抗,他们自动拿起武器,四处袭击周军;加之周世宗一度返回汴梁,南唐失去的州县又有不少相继被收复。

南唐的寿州守将刘仁赡出兵攻击围城的周军得手,杀伤数万,焚毁其器械无数。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刘仁赡派人至李景达驻扎的濠州,请求派大将边镐来守寿州,自己乘胜率军出城与周军决战。

由于陈觉的干扰,刘仁赡的请求没有被批准,刘仁赡愤郁得疾。

这时各地周军纷纷撤退,准备集中兵力攻取寿州,南唐诸将请求乘机据险邀击周军,而朝中权要担心事态扩大,不许行动,致使周军安然退至正阳,使寿州之围更加难以解救。

李景达虽为元帅,却处处受到陈觉的牵制,军政大权实际控制在陈觉手中,而陈觉拥兵五万,无意决战,将吏畏其权势,无人敢言。

正在双方相持不下之时,却发生了南唐大将朱元临阵叛变降敌的事件,致使局面不可收拾。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朱元奉命担任淮南西北面应接都监,他连下舒、和二州,驻军紫金山。

朱元善抚士卒,与之同甘苦,每战誓众,慷慨陈词,流涕被面,士卒皆有效死之意。

陈觉与朱元不和,密奏朱元不可信,不可付以兵权,中主李璟于是命杨守忠前往代替朱元统军。

杨守忠到前线后,陈觉以李景达的名义,召朱元至濠州议事,谋夺其兵权。

朱元闻知,悲愤欲自杀,其门客劝他投降后周,朱元遂率本部万馀人归降了后周。

朱元的投降引起南唐诸军崩溃,纷纷沿淮河东逃,被事先埋伏的周军截击,死伤及投降的达四万馀众,抛弃的船舰器械不计其数。

李景达、陈觉狼狈逃回金陵,大将边镐、许文稹、杨守忠被俘。寿州援兵断绝,守将刘仁赡忧愤而死,寿州失守。其馀各州守将纷纷弃城而逃,后周战舰直入长江,布列江面。南唐彻底战败,只好割让淮南十四州给后周,并称臣纳贡。

中主李璟不听韩熙载的劝谏,终于酿成战败的大祸。从此南唐积贫积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了躲避中原王朝的威胁,李璟被迫迁都洪州(今江西南昌),郁郁寡欢,终于一病而亡。(微信号:songshugonghui)

标签: 南唐寿州中主

更多文章

  • 决定南唐存亡的两对父子:李璟父子和皇甫晖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唐,皇甫晖,李煜,

    南唐(937年-975年),属于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

  • 李璟简介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李璟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璟,五代,南唐皇帝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

  • 高览仅仅用三合就解决了刘辟,为何却赵云一枪秒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览,赵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览三合斩刘辟,为何被赵云一枪秒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览,武功虽然比不上四庭柱中的颜良、文丑,也不如张郃,那也是堂堂的河北

  • 刘昫:五代时期政治家,《旧唐书》的署名作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昫,五代

    刘昫 (xù)(888年—947年),字耀远,冀州归义县人,五代时期政治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风仪优美,勤奋好学。后唐庄宗时,出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唐明宗即位,累迁兵部侍郎、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唐废帝即位,授

  • 有哪些与李迥秀相关的轶事典故?刘昫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迥秀,唐朝

    李迥秀(?—?),字茂之,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李大亮族孙。初为相州参军,后累官凤阁舍人。长安中,同平章事。中宗朝,当过宰相,终兵部尚书。卒赠侍中。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陇西李氏武阳房。初考中进士科,又考中英才杰出科。调任相州参军事。后来改任考功

  • 有哪些与李敬玄相关的轶事典故?刘昫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敬玄,唐朝

    李敬玄,唐朝时期宰相,将领,谷州长史李孝卿之子,联宗于赵郡李氏南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敬玄因得到中书令马周的推荐,成为唐高宗李治侍读。历任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尚书右丞、太子右庶子,转中书侍郎、吏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主持铨选。累迁中书令,封赵国公

  • 五代词人李珣的作品:《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珣,五代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李珣的《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五代)李珣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注释红藕:红莲的别称。槛(jiàn):栏杆,这里指亭栏

  • 五代词人李珣的诗歌有哪些?他的作品主要描绘什么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五代,李珣

    李珣诗歌作品有哪些?诗歌作品主要描绘了哪些内容?诗词作品有哪些主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

  • 《唐朝诡事录》李约为什么以洛阳人自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诡事录》

    通过剧情,我们会知道李约并非中原人,他的先祖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因仰慕中原文化,最终来到了大唐。而洛阳留守这一官职,便是大唐皇帝赐给他们的官爵。他们这一支族人,在大唐已经生活了几代人。而李约更是以“洛阳人”自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李约的自我介绍真的很诡异。李约的自我介绍真的很诡异为什么说李约的自我

  • 唐朝诗人李约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约,唐朝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的那些作诗作赋的文人雅士一般都是无法抵挡女色的,连天生潇洒不羁的诗仙李白甚至都有过好几任妻子,还曾经因为女子拒绝自己而写下过酸诗,出身于唐朝宗室的诗人李约,却将近一生都不近女色,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