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安国与胡宏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们是什么关系

胡安国与胡宏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们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90 更新时间:2023/12/10 14:35:20

胡安国与胡宏两人是父子关系,胡安国是胡宏的父亲,胡宏是胡安国的小儿子。胡宏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他的父亲胡安国学习理学思想,之后拜程颢程颐的弟子杨时和侯忠良为师,与他父亲一样,他在理学思想方面的成就也颇大。

胡宏集

胡宏,字仁仲,号五峰,世人称其为五峰先生,家乡位于现今的福建崇安。胡宏在理学方面的成就非常大,是理学的一代宗师,并且还开创了湖湘学派,为南宋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胡宏此人不慕名利富贵,不与世俗随波逐流,曾因不愿与秦侩为伍而严词拒绝了他的邀请。

胡宏在做学问、研究理学的同时也相当具有爱国精神,并且颇有救国救世的远大志向。虽然不在朝廷中做官,但是却身系国家社会,关心百姓疾苦,惦记着如何抵抗金国,收回国土。对于如何抗金和治国,胡宏有着他自己的一番见解。胡宏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出兵北伐,以报曾经受到的耻辱,之后就要整顿朝廷,慎重选用朝廷官吏,并且施行仁政,以收拢民心,同时,还要减少税收,减轻百姓负担。胡宏还建议皇帝应该选贤举能,重视人才对治国的重要性。

胡宏在理学方面也颇有成就,他的理学思想虽然基本上继承了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所探究的也不过都是道、理、性等内容,但是胡宏对于这些内容的探究和理解也非常有他的独到之处。与二程认为“理”是本体不同,胡宏认为宇宙是以“性”为本体;认为人性不能简简单单用善恶去区分,人性是非常奥妙的东西,只用善恶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它的特性;胡宏还提出了“缘事物而知”与“循道而行”的认识论。

胡安国 胡宪

胡安国与胡宪两人是亲属关系,胡安国是胡宪的叔父,胡宪是胡安国的侄子。胡宪,字原仲,性格沉稳安静,为人忠诚谨慎,在长大后就跟随他的叔父胡安国学习,颇受胡安国的赞赏。

胡宪此人性格极为沉静谨慎,不随便与人说说笑笑,日常生活中就算在家里坐姿也非常端正笔直,该说话的时候才会开口说话,不管遇到多么急促忙碌的情况,胡宪也不会使用粗暴的语言,甚至不会有一丝急躁,就算被人触犯,他也不会与人过于计较。

绍兴年间,胡宪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乡试得以进入太学就读。之后他曾向谯定学习《易》,然而学了很久依旧没有什么大的收获,对此,谯定告诉胡宪人的内心被很多利欲功名之类的身外之物所包围,所以不能有所见解,只有一直学习才能够明白其中之理。胡宪听后感叹谯定先生所说的学习说的不就是约束自己言行举止和欲望的素养吗。自此之后,胡宪专心谦虚地学习,不追求大名声。直到有一天,他辞别了众人回归故乡,下地耕作劳动、采卖药草来奉养自己的父母。之后因为他这些行为道义被朝廷知晓后,多次被征召为官,然而都被胡宪拒绝了,最后虽然还是出仕了,但也是出于无奈之下。

总的来说,胡宪是个沉稳谨慎的人,不慕富贵名声,淡泊名利,从他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中就能看出来,同时,他也是非常孝顺父母的人,能够放弃学习,回乡耕作采药养活父母。

胡安国简介

胡安国,字康候,号青山,又名为胡迪,被学者们称为武夷先生,后世之人则常常称他胡文定公,因为胡安国的谥号是文定。胡安国是北宋时期颇为有名的学者、理学家、经学家、政治家,家乡位于现今的福建武夷山市。

胡安国画像

胡安国从小时候开始就非常聪明,年幼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训童蒙韵语》,十五岁的时候就就读于州学。胡安国为人非常勤奋努力,有一次州学前面有大戏演出,州学中的其他学生都放弃学习纷纷出去外面看热闹,只有胡安国一个人留在了室内专心看书诵读。早年的时候,胡安国曾拜程颢程颐的徒弟杨时为师学习探究性命之学。在北宋哲宗时期,胡安国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第三名,被任命为太学博士这一职位,自此踏上仕途,后还曾出任过中书舍人等官职。然而胡安国的仕途并不顺遂,因此在后期,他就辞去了官职,专心于学术研究。

胡安国一生成就颇大,除了创作了《春秋传》、《宋史》等著作之外,最主要的成就还是在于他的理学思想。胡安国尊崇理学中的体元和正心,认为“元”就是仁,“体元”就是要以身去实践仁,强调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尽自己所能;认为良知具有先知先能的作用等。

除了思想方面的成就,胡安国还非常重视经世务实。他主张不要只是理论上空谈,提倡要实际生产劳作,空谈经世理论的人不如自己去动手做一做;认为君子之学最重要的还是讲究实际,除了经史之外,还应该将精力放于兵、农等经世实学上。

总的来说,胡安国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标签: 宋朝胡安国

更多文章

  • 胡安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小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

    我们知道,在宋朝,有很多的理学大家,他们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他们研究出的理论成果,至今非常的有用的。在理学方面的理学成就,可是非常的多的,有很多的人去研究。相信程颢程颐大家肯定是知道的吧,毕竟他们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理学大家,他们在理学方面的成就非常的大,这相信就不用我多说了,在高中我们就有所

  • 胡安国曾被多次授官 为什么他还要辞官回乡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进士

    胡安国,字康侯,北宋教育家,宋建宁(今福建建瓯)崇安人,生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死于朱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活了六十四岁。宋哲宗绍圣四年中进士,被授予太学博士,后又提举湖南学事。当时蔡京当权,借故陷害胡安国,因此被免职。不久,又恢复原官职。宋徽宗正和元年,调为成都学事,因父亲

  • 胡瑗在教育上的成就有哪些 他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宋,教育家

    成就教书育人胡瑗毕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泰州、苏州、湖州和京师太学执教三十年左右,受教育者不下数千人,对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很有特色和首创精神,不愧为一代宗师。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成就,经受了千年历史检验,依然熠熠生辉。概言之,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注重教育胡瑗在《松滋县学

  • 宋高宗赵构宪圣慈烈皇后简介 宋高宗吴皇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高宗赵构,宪圣慈烈皇后,吴皇后

    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1115年-1197年),开封人。吴氏14岁入宫侍奉康王赵构,赵构登基后封吴氏为义郡夫人,又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1143年(绍兴十三年)被册立为皇后。83岁去世,谥曰宪圣慈烈皇后,攒祔于永思陵。吴氏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

  • 朱见深吴皇后简介 吴皇后为何仅一月就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宪宗,朱见深,吴皇后,明朝皇后

    明宪宗朱见深的结发妻、废后,顺天人。天顺八年(1464年)七月立为皇后,仅一个月后就谋冤被废。史称“吴废后”。明孝宗在冷宫出生后,吴氏曾偷偷抚养过几年。孝宗即位念及吴氏的恩情,命服膳皆如母后礼。正德四年(1509年)吴氏逝世。刘瑾欲焚之。大学士王鏊力持不可,以妃礼下葬,无谥号。英宗选淑吴氏是顺天(今

  • 耶律南仙:绝食身亡的西夏崇宗李乾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耶律南仙

    在中国古代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宫闱生活中,皇后们这个群体虽说是鲜亮光泽,万人瞩目,但终究逃脱不了悲剧性的命运底色。其间曾出现了一位绝食身亡的皇后,她就是西夏第四任皇帝崇宗李乾顺的皇后耶律南仙。耶律南仙,出生于辽国的一个宗室家庭,处在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统治时期。她是一位天生丽质、貌美如花的女子。西夏崇宗李

  • 李秋水的儿子是谁?李秋水儿子李乾顺个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天龙八部,历史剧,李秋水,李乾顺

    李乾顺(1083年—1139年),即西夏崇宗,西夏第四位皇帝,夏惠宗李秉常长子,母亲昭简文穆皇后梁氏和祖母毅宗皇后梁氏都为汉族。 1086年到1139年在位。西夏杰出的君主、政治家。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李秉常去世后李乾顺即位,年仅三岁,母党专政。梁氏统治期间,西夏政治腐败,军队衰弱,北宋趁机来

  • 李青萝的弟弟是谁?李青萝弟弟李乾顺个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天龙八部,历史剧,李青萝,李乾顺

    李乾顺(1083年—1139年),即西夏崇宗,西夏第四位皇帝,夏惠宗李秉常长子,母亲昭简文穆皇后梁氏和祖母毅宗皇后梁氏都为汉族。 1086年到1139年在位。西夏杰出的君主、政治家。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李秉常去世后李乾顺即位,年仅三岁,母党专政。梁氏统治期间,西夏政治腐败,军队衰弱,北宋趁机来

  • 史学家胡三省:一生都在为“资治通鉴”做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学家胡三省

    关于胡三省生平简介具体如下,他是华夏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出生在书香门第,曾经担任过县令等官职。胡三省画像胡三省画像在胡三省生平简介中,不可或缺的是他对《资治通鉴》的注解。胡三省的父亲是胡笃非常的喜欢史学,胡三省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在功课之余便开始 攻读《资治通鉴》,他的父亲对于胡三省的好学感到非常欣

  • 胡三省是谁?胡三省为《资治通鉴》做过注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三省,《资治通鉴》

    关于胡三省生平简介具体如下,他是华夏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出生在书香门第,曾经担任过县令等官职。在胡三省生平简介中,不可或缺的是他对《资治通鉴》的注解。胡三省的父亲是胡笃非常的喜欢史学,胡三省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在功课之余便开始 攻读《资治通鉴》,他的父亲对于胡三省的好学感到非常欣慰。加之历来对于《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