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宰相魏杞简介:著有《山房集》、《魏文节遗书》

南宋宰相魏杞简介:著有《山房集》、《魏文节遗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73 更新时间:2023/12/29 23:56:58

(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杞(1121—1184)南宋官员。字南夫,一字道弼,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移居明州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十二年进士。受经于明州赵敦临。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不辱使命,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后出知平江府,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

人物经历

魏杞,以祖恩补官。1142年(南宋绍兴十二年)进士,任姚尉,后调泾县,罢无名科费,有能声,升大理寺主簿。后擢太傅寺主薄、宗正少卿。1163年(隆兴元年)出使金国,不辱使命,隆兴二年(1164),金兵南犯,以礼部尚书衔任金国通问使。十月至盱眙,金方拥兵攻淮,问宋使来意,欲求观国书,割商秦地及增输岁币20万等事,他一概不许。抵高邮时,金复索信使面议,又抗辞不挠。乾道元年(1165)至燕山,金主以国书不称臣而称侄大怒,绝其饮食。杞慷慨陈义,气劲词直,金主终以礼待。隆兴和议成,受孝宗褒奖,历任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次年罢相,后知平江府。终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归居鄞县小溪,人称碧溪先生。1184年(淳熙十一年)卒,追封鲁国公,谥文节,葬奉化溪口翠屏山,郑清之书神道碑,今存。

个人作品

著有《山房集》、《魏文节遗书》等。

宋史文载

魏杞,字南夫,寿春人。祖荫入官。绍兴十二年,登进士第。知宣州泾县。从臣钱端礼荐其才,召对,擢太府寺主簿,进丞。端礼宣谕淮东,杞以考功员外郎为参议官,迁宗正少卿。

汤思退建和议,命杞为金通问使,孝宗面谕:“今遣使,一正名,二退师,三减岁币,四不发归附人。”杞条上十七事拟问对,上随事画可。陛辞,奏曰:“臣若将指出疆,其敢不勉。万一无厌,愿速加兵。”上善之。

行次盱眙,金所遣大将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等方拥兵闯淮,遣权泗州赵房长问所以来意,求观国书,杞曰:“书御封也,见主当廷授。”房长驰白仆散忠义,疑国书不如式,又求割商、秦地及归正人,且欲岁币二十万。杞以闻,上命尽依初式,再易国书,岁币亦如其数。忠义以未如所欲,遂与志宁分兵犯山阳。战不利,骁将魏胜死之。

上怒金反覆,诏以礼物犒督府师,杞奏:“金若从约,而金缯不具,岂不瘠国体、格事机乎?”乃以礼物行。至燕,见金主褒,具言:“天子神圣,才杰奋起,人人有敌忾意,北朝用兵能保必胜乎?和则两国享其福,战则将士蒙其利,昔人论之甚悉。”金君臣环听拱竦。馆伴张恭愈以国书称“大宋”,胁去“大”字,杞拒之,卒正敌国体,损岁币五万,不发归正人北还。上慰藉甚渥。

守起居舍人,迁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时方借职田助边,降人萧鹧巴赐淮南田,意不惬,以职田请,杞言:“圭租食功养廉,借之尚可,夺之不可。”上是其言。杞以使金不辱命,繇庶官一岁至相位。上锐意恢复,杞左右其论。会郊祀冬雷,用汉制灾异策免,守左谏议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六年,授观文殿学士、知平江府。谏官希吕论杞贪墨,夺职。后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复资政殿大学士。淳熙十一年十一月薨,赠特进。嘉泰中,谥文节。

标签: 南宋魏杞

更多文章

  • 引力波是否存在有争议!爱因斯坦本人也曾怀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引力波

    据《连线》网站报道,“没有引力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引力波因此可能被发现...引力波不存在...引力波存在么?结果是存在严格解...”这些话都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的。有20年他对引力波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他在1915年创立的广义相对论预测到了这些时空构造中的波动,但他一直不能确定。虽然这

  • 北宋宰相叶衡简介:对盐政、马政、兵籍有诸多革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叶衡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叶衡的生平简介 叶衡是的个人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叶衡,南宋,宰相

    叶衡(1114—1175),字梦锡,金华城区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授宁德县主簿兼摄县尉。调任於潜知县。任间,整顿户籍、赋税,查征富户隐漏,减轻贫户负担,而库入增加。考绩第一。升常州知州。适遇水灾,发常平仓米烧粥赈饥。有人劝说常平仓不可轻发,叶衡说:“ 储蓄正备缓急,民饥怎可不救?”灾后疫

  • 孝宗时右丞相赵雄生平简介 赵雄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雄,南宋,宰相

    赵雄,1128-1193,字温叔,四川省资中县江渡人。宋孝宗时官至右丞相。光宗时,进封卫国公。他直言敢谏,御国,终遭诽谤而去职。孝宗时右丞相赵雄生平简介赵雄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163年4月,到成都乡试考中第一名。时左丞相虞允文宣抚西蜀,任用他办理公事。1169年,他受诏在便殿面见孝宗,应对称旨,被委

  • 太平广记·卷九十九·释证·王淮之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广记,北宋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

  • 南宋名相王淮简介:宋孝宗称其“不党无私,刚直不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王淮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名相王淮生平简介 南宋名相王淮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淮,南宋,宰相

    王淮(1126年—1189年),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 。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南宋名相王淮生平简介王淮于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

  • 南宋宰相留正简介:五代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宋,留正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大臣留正生平简介 南宋大臣留正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留正,南宋,宰相

    留正,谥忠宣,南宋永春昭善里留湾(今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乃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生于宋高宗建炎三年,卒于宁宗开禧二年,年七十八岁。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南宋大臣留正生平简介从之。主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累官签书枢密院院事、右丞相、左丞相、少师、观文殿学士等职

  • 南宋宰相葛邲简介:被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葛邲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