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倾国倾城的杨贤妃被武宗赐死之谜 杨贤妃怎么死的

倾国倾城的杨贤妃被武宗赐死之谜 杨贤妃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66 更新时间:2023/12/26 5:07:34

花容月貌、倾国倾城的杨贤妃,是受到唐文宗专宠的妃子,是让唐文宗爱若至宝的女人,这样一个让唐文宗痴迷的宠妃,为何会在唐文宗去世不久,就被甫即位的唐武宗赐死呢?这是一个谜。其实,就连杨贤妃本人也是一个谜一样的妃嫔。在《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后妃传记中,都没有关于杨贤妃的传记,杨贤妃的故事,只是散记在唐文宗和唐武宗的本纪与《资治通鉴》中。

关于唐武宗赐死杨贤妃的原因,即位后的唐武宗说,宰相杨嗣复曾写信给杨贤妃,希望她成为摄政皇太后,并在信中称她为姑母。若唐武宗所言属实,那么她就是杨嗣复的祖父单父县尉杨太清的女儿辈,与唐穆宗年间的名臣,杨嗣复之父杨于陵同辈。根据唐武宗的说法,杨贤妃还有一个弟弟叫杨玄思,在杨贤妃生病时入宫探望,并暗通消息。唐文宗的八弟安王李溶的生母杨贤妃(另一个杨贤妃),与她应当是本家姐妹的关系。这既是杨贤妃为何卖力向唐文宗推荐李溶为皇太弟的原因,也是唐武宗赐死杨贤妃的原由。李唐皇室的关系好复杂哦!

杨贤妃何时成为唐文宗的妃子已不可考,但在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她已经成为唐文宗的九嫔之一的昭容,这是后妃中的第三等。同年,她被晋升为四妃中的贤妃,而太子李永的生母王昭仪,则升为四妃中的德妃。杨贤妃生得花容月貌,姿质丰艳,俐齿伶牙,唐文宗爱若掌上明珠,几乎言听计从。杨嗣复于开成三年擢为宰相,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杨贤妃是促成她侄子辈杨嗣复当宰相的推手。

唐文宗生有二子,长子李永,为王德妃所生;次子李宗俭,十岁即殇。李永最初被封为鲁王,朝中大臣曾多次上表,请立鲁王李永为皇太子。可不知何故,唐文宗喜欢的却是唐敬宗之子李普,故而立储之事,迁延未决。不料,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李普夭逝,唐文宗很是悲伤,追赠李普为悼怀太子。余悲未了,又将立储之事搁置了四年。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唐文宗不得已立长子李永为皇太子。

因太子生母王德妃姿貌不过中人,唐文宗不喜欢,故而素来失宠。但深受皇帝宠爱的杨贤妃,却很妒忌排位在自己前面的王德妃。不久,王德妃在失宠中忧郁死去,宫中传言,她是被杨贤妃谮死的。

李永是个顽童,继承了唐朝后期李氏皇室的基因,狎近小人,颇好游宴。杨贤妃日夕进谗,对文宗屡言太子的短处(杨贤妃未生子,是妒母及子)。久而久之,唐文宗怒气积胸,有了废太子的念头。开成三年(公元838年)九月,文宗欲废太子李永,召见群臣说:“太子行多过失,不堪承统,应废立为是。”群臣俱认为不可,顿首谏道:“太子年少,近虽有过,将来自能知改。况且储君关系国本,不可轻动,还望陛下矜全!”给事中韦温向文宗奏道:“陛下只有一子,不善教导,乃至陷入狎邪,这岂尽太子的过失?”御史中丞狄兼漠也痛哭流涕,伏阙固争强谏。由于群臣的力争,唐文宗才不便决议,怏怏退朝。接着,群臣又连章论救。于是,唐文宗下诏太子回少阳院,并敕侍读窦宗直、周敬复二人到少阳院为太子讲经授义,申明是非。

但是,太子李永人虽小,却秉性难移,始终未能尽改前非,仍颇好游宴,狎近小人。杨贤妃又密嘱坊工刘楚才等及禁中女优张十十等人,诋毁太子。唐文宗每有所闻,便召太子面责,唯有废立之事,始终未能成行。又过了一个多月,太子在少阳院中留宿,宿前未曾得病,不料夜间猝毙,五官流血,四肢发青。唐文宗前来验视,见李永死状甚惨,不觉悲从中来,泪涌如泉,默思暴毙原因,好似中毒(唐皇室的惯用手段),但无从觅证,只好殓葬了事。

太子李永神秘地暴死后,又过了一年,储君之事再次提到日事议程。杨贤妃乘机不断地进言,请立穆宗之子安王李溶为皇太弟(事后唐武宗断言,与杨贤妃有亲戚关系的李溶依附了杨贤妃)。但当唐文宗咨询宰相们的意见时,宰相李珏认为立弟不如立侄更为合宜。由是,唐文宗于开成四年(公元839年),立唐敬宗少子陈王李成美为皇太子,并让有关方面准备册封仪式。

懦弱的唐文宗对太子李永之死,还是常记于心的。有一次,宫中表演杂技,有一小儿缘杆而上,众人兴高采烈地拍手称绝,只见一中年男子在竿下走视,状甚惊惶。唐文宗见状很奇怪,便问左右,左右回答说,那个在竿下心神异常紧张的男子,是那个爬竿小孩的父亲。文宗听后,骤然想起死去的太子,悲戚怅触,泫然流涕道:"朕贵为天子,却不能保全自己的儿子,难道不可悲吗?"随即命驾返宫,即召坊工刘楚才等四人及女优张十十等数人,当面叱责:“构害太子,统出尔曹,今太子已死,须尔曹偿命。”刘楚才等伏地痛哭求饶,文宗不许,并以构害太子罪,命左右执付京兆尹,将其杖毙。嗣是感伤成疾,寝馈不安。从此,唐文宗病重日甚一日。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病重的唐文宗自知不能维持多久,便命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宰相杨嗣复、李珏入宫,嘱咐奉太子监国。唐文宗病剧,朝廷内外惶惶不安,仇士良等唯恐立太子之功,不在自己,因而时刻注意朝臣的动向。当宰相大臣们一入禁中,仇士良、鱼弘志便接踵而至,闯入御寝,面对临死的文宗及辅政的重臣,仇士良口吐狂言:“太子年幼,且尝有疾,须另议所立。”宰相李珏当即批驳道:“皇上已立陈王为太子,岂可中途更变?”坚决反对仇士良更立太子。仇士良、鱼弘志气得脸色发紫,鼻孔一哼,拂袖离去。杨嗣复与李珏也知道他们不好惹,敷衍数语也退了出去。不料是夜,仇士良等竟伪造诏书,立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弟颖王李炎(原名李瀍)为皇太弟,权勾当军国事。翌晨,派兵迎颖王进宫,主持国政。同时,把文宗刚立的皇太子李成美复贬为陈王。仙韶院副使尉迟璋对立皇太弟之事不满,企图起兵作乱,仇士良遂将其捕拿斩首。两天后,三十二岁的唐文宗病死。仇士良等在唐文宗灵柩前,拥立皇太弟李炎继位称帝,是为唐武宗。

唐武宗即位后,拥有翊立之功的仇士良被封为楚国公,鱼弘志封为韩国公。仇士良为了显示自己的拥立之功,装出一副关心的样子对武宗说:"杨贤妃曾谋立穆宗子安王李溶,虽然由于我等发现才未能成功,但安王、成王仍有很大影响。请陛下除掉杨贤妃及安王、成王,以绝其他人拥立之望。"这一奏请正合唐武宗心意。武宗立下诏令,赐三人自尽。可怜安王李溶、陈王李成美,就这样平白无辜地死于非命了。就是那个倾国倾城的杨贤妃,也因求生无门,只得饮毒自尽,可怜渺渺芳魂,同归黄泉,仍陪伴文宗皇帝去了。

由此可见,后妃干政是一件极危险的事情,那怕你长得宛若天仙,弄不好,照样会把小命就会弄丢的!

标签: 杨贤妃唐朝唐武宗

更多文章

  • 唐文宗最宠爱的妃子杨贤妃简介 杨贤妃为何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文宗,杨贤妃,唐朝妃子

    杨贤妃 ( ? - 840年2月12日),是唐文宗最宠爱的妃子,本名失传。她介入唐文宗的立储纷争,最终招来杀身之祸。身世《唐书》和《新唐书》的后妃传记中都没有杨贤妃的传。唐武宗称宰相杨嗣复曾写信给杨贤妃,希望她成为摄政皇太后,并在信中称她为姑母。如武宗所言属实,那么她就是杨嗣复的祖父县官杨太清的女儿

  • 唐朝将领李君羡简介 李君羡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将领,李君羡

    唐朝将领李君羡简介 李君羡是怎么死的?李君羡(593年-公元648年8月7日),唐朝将领,洺州武安(今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武安县)人。初为瓦岗寨李密下属,后成为王世充的骠骑。因厌恶王世充的为人,率领其部属归附李渊,授其轻车都尉。李世民以其为左右,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刚于介休,从讨王世充,为马军副总管。

  • 唐朝历史上真的有李牧吗?和李君羡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李牧,李君羡

    导读: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里武媚娘和李牧青梅竹马,电视剧《至尊红颜》中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唐太宗的侄子李君羡演绎了一段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那么历史上唐朝真的有李牧吗?和李君羡是同一个人吗?只能说李牧的原型是李君羡,但是历史上唐初确有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叫李君羡,不过他和李建成根本不是父子,与武则天也扯不

  • 大将李君羡遭唐太宗错杀 小名"娘子"被疑篡权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君羡,唐太宗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当属咸阳城外的鸿门宴。楚汉相争,项羽在鸿门设下饭局,宴请刘邦。他有大把的机会杀掉对手,结果呢,先是项庄舞剑,后是樊哙闯帐,接着是张良献玉,最终活生生放走了对手。如果那次饭局上项羽的心再狠一点,就没有汉朝了,历史将完全变成另外一副面孔。一顿饭成就一个朝代的事情,还发生在晋朝

  • 唐代明征君碑与明崇俨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征君碑,明崇俨,唐高宗

    南京栖霞寺的千佛崖和明征君碑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日媒体报道:“明征君碑正在接受全面维修和保护”,“待御碑亭修缮出新以后,将拆除碑亭周围的封闭式栏杆,今后游人再也不用隔着栏杆和窗棂观赏明征君碑”。那么,明征君碑究竟是怎么样的一块碑石呢?几度兴衰的千年遗存明征君碑立于栖

  • 仙术士明崇俨简介 历史上明崇俨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崇俨,唐朝

    明崇俨,洛州偃师人,唐高宗时期的政治人物,其祖先是平原士族,世代在南朝为官,南朝梁国子祭酒明山宾五世孙。父亲明恪,豫州刺史。其人容貌俊秀,风姿神异,出身士族,却精通巫术、相术和医术。年少时,父明恪任安喜县令,县吏有个会召鬼神法术的,明崇俨学会了他的法术。入仕途后,最初担任县丞一职,唐高宗时代,皇帝总

  • 武则天长子李弘死亡之谜:武则天杀了亲生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李世民

    女皇武则天曾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长子吗?自唐朝开始的史书上大多是这样认为的,这是真的吗?有人认为武则天并没有杀自己的儿子,而是另有原因,这可信吗?孝敬皇帝二十四岁就完成了他的人生路,留给了后人无法破解的谜团。孝敬皇帝李弘是唐高宗第五子,武则天所生长子。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太子,数次受命监国。然而,

  • 李弘是怎么死的?武则天的长子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弘,武则天

    李弘是怎么死的?李弘,唐高宗与武则天的长子,生前被封为监国太子,英年早逝后更是被追封为皇帝,那么李弘为何会英年早逝呢? 李弘(652年-675年),中国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妻永徽六年(655年)时,被封为代王;显庆元年(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上元二年暴卒,高

  • 武则天长子李弘简介 李弘是被武则天毒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武则天的儿子

    导读:李弘(652年-675年),中国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妻永徽六年(655年)时,被封为代王;显庆元年(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上元二年暴卒,高宗破例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从而使李弘成为唐代第一位死后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李弘曾经向率更令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当

  • 薛怀义之死:武则天首任“二爷”薛怀义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薛怀义,武则天

    导读:冯小宝是武则天的第一任男宠,原本是江湖小混混出身。当年为了抬高他的身份,武则天曾给他改名为薛怀义,还让太平公主的前夫薛绍认他做叔叔。可是,冯小宝得宠时间一长,就渐渐恃宠而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为了跟武则天撒娇赌气,他甚至放火烧了武则天得天命的象征——明堂。事情还要先从唐高宗说起。唐高宗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