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君立是什么人?十三太保之一的他是什么结局

康君立是什么人?十三太保之一的他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90 更新时间:2023/12/7 12:49:20

康君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且说李存孝死后,李克用怅然若失,痛恨诸将之间不能和睦相处,为此事更是十多日未处理军机政务。

每每和诸将赌博,谈到李存孝都流泪不止。894年十月,昭义节度使康君立前赴晋阳拜见李克用。已未(三十日),李克用会聚属下各位将领尽情饮酒,喝到兴头上,李克用谈起李存孝,泪水不停地往下流。

而君立则不以为然一言忤之,李克用勃然大怒,赐毒酒鸩杀了他。

那年他四十八岁。

“然太祖惜其材,怅然恨诸将之不能容也,为之不视事者十馀日。康君立素与存信相善,方二人之交恶也,君立每左右存信以倾之。存孝已死,太祖与诸将博,语及存孝,流涕不已,君立以为不然,太祖怒,鸩杀君立。君立初为云州牙将,唐僖宗时,逐段文楚,与太祖俱起云中,盖君立首事。其后累立战功,表昭义节度使,以存孝故之。”

《新五代史卷三十六义传》

康君立,十三太保中排行十二,出身于边境地区的豪杰之家,乾符年间,出任云州牙校,时任防御使段文楚的部下。

那时,诸侯并起,烽火不断,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而段文楚则因为削减士兵的粮饷供给,而将士们,本身身处边塞代北苦寒之地,这更导致了兵士怨声四起。

康君立,王兴审等人便想趁此机会能举大事,立功建业。几人相约,便找到了时任蔚州刺史李克用。李克用的父亲还远在振武,心里十分犹豫。但众人不断劝进,机密以泄,迟则生变。

于是共同举李克用为主帅。而这看似历史偶然的事件更为后唐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为李克用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增色。

而康君立更是一路为李克用招兵买马,扩充兵力。返回云州时,云州兵卒更是应声而起,遂捆绑段文楚来献。

攻取云州城之后,大家一致推举李克用为大同军防御留后。篡夺节度使之位,杀害防御使,唐朝朝廷自然是不能容忍,下诏征兵前来讨伐。

此时李克用部,接连丢失振武,云州。朝廷命招讨使李钧、幽州李可举继续进军,在蔚州攻击李克用。康君立在与李可举的部队的战争中屡屡得胜,最终保住了李克用的队伍。此为其功一,可以说他绝对是李克用成军初期的肱股之臣。没有他就没有李克用的以后。

时值黄巢攻克长安,唐朝廷下诏各地起兵擒贼。李克用被任命为雁门节度使,而康俊立自然是追随其入关讨伐黄巢,助力其攻克长安,战功彪炳。此其功二。

河阳之战他为南面招讨使,我们上文所书十三太保李存孝(王不过霸,将不过李——这位与项羽并列的将军又是何许人也?)为副帅,攻取河阳。890年,潞州叛乱,也是其平乱,更在李克用攻取邢、洺,打败孟方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为其功三。

其功四,也正是其丢命所在,由人主所决定的事件对错,以个人喜恶作为生杀予夺的准绳。

景福二年(893年)李存孝叛乱。李克用更是委任康君立前去讨伐。其以军工立为检校太保。894年,李存孝被平定,被车裂而死。

而正是此,却要了他的性命。李克用可以说非常惋惜自己的义子李存孝,痛哭流涕,伤心至极。但康君立的不以为然一言忤之,直接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这件事,你说是谁之过?自然是李克用。但又是谁之死?康君立。

在五代十国这样一个彻底的打破旧有门阀政治,士绅豪族统治惯性,由武人治理的朝廷,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如此频繁的弑杀枉杀乱象。父子,叔侄,亲属旧部彼此倾轧更是见多不怪。

除了彼此间用武力相劫夺、怀恶心相猜忌以外,他们几无信任。

他们眼中没有关系纽带,没有廉耻概念,无论你是谁,都只能在绝对权利面前退后,无论你是战功彪炳,亦或者是开朝栋梁。

李存孝之死是也,康君立亦是如此。

标签: 康君立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是谁?冯道官场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冯道,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

  • “官场不倒翁”冯道:一生侍奉五朝十三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道,侍奉

    冯道一生曾侍奉五朝、八姓(八个家族)、十三帝,前后为官四十多年,拜相二十余年,而且官越做越大,爵越封越高,上耀祖宗,下荫子弟,人称“官场不倒翁”。历史上,多数人对冯道这个人非常不齿,史料中每每提到他,往往都只有负面的评价。宋代的欧阳修曾在《新五代史》中骂冯道“不知廉耻为何物”。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

  • 三朝岳父符彦卿:屹立七朝而不倒的五代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符彦卿,北宋,五代,

    为帝者,君临万邦;为后者,母仪天下。成为皇帝难,其实成为皇后也不容易,君不见武则天历经千辛万苦,施展各种手腕后,才如愿以偿。一门之内出一个皇后也许还不算太难,出两个则属少见,在小编的印象中,三国时期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后主刘禅。但如果能出三个皇后,那真是极为罕见了。 独孤信的三个女儿成了皇后,分别

  •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吴越第二位君主,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钱元瓘,吴越

    钱元瓘,即吴越文穆王,字明宝,原名传瓘,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七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第二位君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928年(天成三年),钱元瓘被钱镠立为继承人,被朝廷封为镇海、镇东节度使。932年(长兴三年),钱镠去世,钱元瓘继承父位。933年(长兴四年),后唐赐

  •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因宫殿失火惊吓而死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越王,惊吓,钱元瓘

    古代宫廷火灾现象屡有发生,可谓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长河。我国古代正史《二十五史》中的《五行志·灾火》,对古代火灾案例记录颇为精确,尤其以宫殿火灾记载最为详细。在中国历史这条5000多年奔流不止的长河中,据记载宫殿火灾就有一二百余起,伤亡现象也是层见叠出,其间就有一位大人物居然因宫殿失火而被惊吓而死,这

  • 吴越忠逊王钱倧:吴越第四位国君,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钱倧,吴越

    钱倧,即吴越忠逊王,原名钱弘倧,字隆道,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七子,吴越忠献王钱佐异母弟,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第四位国君,在位共九个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钱倧初任内衙指挥使、检校司空、丞相等。开运四年(947年),钱佐去世,钱倧继位。同年十二月,李孺赟反叛,钱倧命鲍

  • 钱倧生平简介 钱倧人物评价及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钱倧

    钱倧(929年—975年),原名钱弘倧,字隆道,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七子[1] ,吴越忠献王钱佐异母弟,母鲁国夫人鄜氏,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第四任君主,947年三月―947年十二月在位。钱倧初任内衙指挥使、检校司空、丞相等。开运四年(947年),钱佐去世,钱倧继位。同年十二月,李孺赟反叛,钱倧命鲍修让等

  • 精国不让须眉:三国中见识不输男子的将军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精国,三国,将军夫人

    战乱年代,打仗好像都是男人的事,要不然在那将军多如牛毛的三国时期,怎么就不见一个成名的女将军?这不是说明女人就不行,而是父权社会对女人的一种排斥和限制。要不然为什么男人掌权时要定规矩不让后宫干政,而亡国了要说是“红颜祸水”让这个君主不理朝政所致呢?实际上,男人的败亡怪不得别人,只能是怪自己,否则,即

  • 将军夫人悄悄放走两个逃兵,40年后一座城池免遭屠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章仔钧,练夫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很多人的人生信条,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毕竟无论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在物产丰富诱惑颇多的年代,敬善警恶都能让人更好的坚守行事底线。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种善因、得善果的故事。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闽国将军章仔钧得到闽王赏识,领命驻守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西岩山

  • 五代十国后唐宰相马胤孙为什么被称为“三不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胤孙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后唐享国仅仅十四年,因为从未解决好皇位的继承问题,国家从建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埋下了动乱的伏笔。混乱的政局让石敬瑭这个野心家蠢蠢欲动,最终造成了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广袤的中原大地赤裸裸的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正因为国家经常处于动乱之中,因此官员们也非常谨慎,不敢轻易说话办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