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君立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康君立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98 更新时间:2023/12/7 11:07:05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康君立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十二太保,与八太保李存璋两人是十三太保里最早跟随李克用起兵的功臣。康君立在帮助李克用崛起的过程中立了很大功劳,最后仅因为说错一句话就被李克用赐死。为何立下大功的康君立会因为一句话被杀呢

一,早年从军

康君立出身蔚州大族,在当地很有势力,因为喜欢军事,所以早年投身军旅,担任云州牙校。唐末天下大乱,各地盗贼蜂拥而起,代北之地也是连年饥荒,因此当地豪杰都想趁机建功立业。乾符三年(876年),云州防御使段文楚见军粮不足,于是扣减每天的粮食配给量,但引起部下的普遍不满。

康君立便与薛铁山、程怀信、王行审、李存璋等人商量说:“段文楚为人懦弱,难以成就大事。现在天下动荡不安,大丈夫要是不能在此时建功立业,那就不是人中豪杰。现在沙陀部以骁勇善战闻名在外,而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又勇冠三军,要是我们推举他们为首领,凭借代北之地,完全可以成就大事,取得富贵。”

二,投靠李克用

当天夜里,康君立他们便去找李克用,对他说:“如今四海不宁,天子把边事交付给各地将帅。今年偶然发生饥荒,段文楚就克扣军粮,我们这些人怎么能为他拼死效力。令尊父子素来在军中颇有威信,应该共同带领大家除掉残暴不仁的段文楚以安定代北。”

李克用听了推辞说:“天子素来圣明,做事也应该遵循法度,不是我们随便能够议论的。家父远在代北,要是你们非要起事,等我向他请示了再说。”康君立回答说:“事情已经泄露,迟了就会有灾祸降临,怎么能等到千里请命。”

然后康君立等人就聚集军士,拥立李克用为主,起兵攻打云州。段文楚听闻李克用拥兵万人作乱,驻军斗鸡台,急命城中军士抵御。结果云州军士投靠李克用,捉了段文楚献城投降。然后李克用入云州,被众人推举为大同军防御留后。然后众人把此事上奏朝廷,结果引起朝廷大怒,导致官军讨伐。

三,东征西讨

乾符六年(879年),唐僖宗命昭义节度使李钧与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共同讨伐李克用。康君立便随李克用抵御唐军,多次获胜,打得李钧惨败而逃。广明元年(880年),唐僖宗又派李涿出征,结果李国昌、李克用父子不敌,只得北逃鞑靼。康君立则想办法保住了李克用余部,为他以后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

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因为黄巢攻克长安,只得赦免李克用父子之罪,还任命他为雁门节度使,命其勤王。李克用便任命康君立为左都押牙,带他入关攻打黄巢。康君立随李克用击败齐军,收复长安,立下不少功劳。最后李克用讨灭黄巢,因功升任河东节度使。康君立则获封检校工部尚书、先锋军使。

文德元年(888年),河阳节度使李罕之遭部下张全义背叛,只得出逃河东投靠李克用,向其借兵求助。李克用便任命康君立为南面招讨使、李存孝为南面招讨副使,让二人率领2万精兵攻打河阳,河阳节度使张全义不敌,只得向宣武节度使朱温求救。朱温便派丁会、牛存节救援河阳,与晋军在沇河大战。结果晋将安休休在临阵之时叛变投降,康君立只得撤军。

不久,李克用任命康君立为汾州刺史,大顺元年(890年),潞州小校安居受作乱,康君立于是奉命将其消灭,得以升任检校左仆射、昭义节度使。然后李克用就经常率军攻打昭义节度使孟方立,同他争夺昭义军的辖地,康君立则率泽潞两州的军队从旁协助。

四,惨遭杀害

景福二年(893年),李存孝因为遭李存信排挤,于是占据邢州反叛。李克用于是任命康君立为检校太保,让他前去讨伐,乾宁元年(894年),李存孝弹尽粮绝,只得开城投降。由于李存孝为人骁勇善战,因此遭受诸将嫉妒,没人肯为他求情,李克用只得将这个义子处死。事后李克用后悔不已,埋怨诸将不能容下李存孝。

康君立素来与李存信交好,因此一直帮他打压李存孝,李克用因此嫉恨二人。不久,李克用召集诸将饮宴,又谈及李存孝之死,不仅叹息起来还痛哭流涕。康君立听了有些不是滋味,便说李存孝该死。李克用大怒,于是一气之下处死了康君立。

总的来说康君立是晚唐名将,在帮助李克用崛起的过程中立了很大功劳。骁勇善战的李存孝素来得李克用喜爱,因为遭人诬陷被迫谋反。虽然李克用将李存孝杀死但一直痛心不已,康君立对此不满因此出言反驳,结果触怒李克用被杀。

标签: 康君立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康君立是什么人?十三太保之一的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君立,五代十国

    康君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且说李存孝死后,李克用怅然若失,痛恨诸将之间不能和睦相处,为此事更是十多日未处理军机政务。每每和诸将赌博,谈到李存孝都流泪不止。894年十月,昭义节度使康君立前赴晋阳拜见李克用。已未(三十日),李克用会聚属下各位将领尽情饮酒,喝到兴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是谁?冯道官场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冯道,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

  • “官场不倒翁”冯道:一生侍奉五朝十三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道,侍奉

    冯道一生曾侍奉五朝、八姓(八个家族)、十三帝,前后为官四十多年,拜相二十余年,而且官越做越大,爵越封越高,上耀祖宗,下荫子弟,人称“官场不倒翁”。历史上,多数人对冯道这个人非常不齿,史料中每每提到他,往往都只有负面的评价。宋代的欧阳修曾在《新五代史》中骂冯道“不知廉耻为何物”。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

  • 三朝岳父符彦卿:屹立七朝而不倒的五代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符彦卿,北宋,五代,

    为帝者,君临万邦;为后者,母仪天下。成为皇帝难,其实成为皇后也不容易,君不见武则天历经千辛万苦,施展各种手腕后,才如愿以偿。一门之内出一个皇后也许还不算太难,出两个则属少见,在小编的印象中,三国时期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后主刘禅。但如果能出三个皇后,那真是极为罕见了。 独孤信的三个女儿成了皇后,分别

  •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吴越第二位君主,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钱元瓘,吴越

    钱元瓘,即吴越文穆王,字明宝,原名传瓘,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七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第二位君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928年(天成三年),钱元瓘被钱镠立为继承人,被朝廷封为镇海、镇东节度使。932年(长兴三年),钱镠去世,钱元瓘继承父位。933年(长兴四年),后唐赐

  •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因宫殿失火惊吓而死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越王,惊吓,钱元瓘

    古代宫廷火灾现象屡有发生,可谓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长河。我国古代正史《二十五史》中的《五行志·灾火》,对古代火灾案例记录颇为精确,尤其以宫殿火灾记载最为详细。在中国历史这条5000多年奔流不止的长河中,据记载宫殿火灾就有一二百余起,伤亡现象也是层见叠出,其间就有一位大人物居然因宫殿失火而被惊吓而死,这

  • 吴越忠逊王钱倧:吴越第四位国君,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钱倧,吴越

    钱倧,即吴越忠逊王,原名钱弘倧,字隆道,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七子,吴越忠献王钱佐异母弟,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第四位国君,在位共九个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钱倧初任内衙指挥使、检校司空、丞相等。开运四年(947年),钱佐去世,钱倧继位。同年十二月,李孺赟反叛,钱倧命鲍

  • 钱倧生平简介 钱倧人物评价及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钱倧

    钱倧(929年—975年),原名钱弘倧,字隆道,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七子[1] ,吴越忠献王钱佐异母弟,母鲁国夫人鄜氏,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第四任君主,947年三月―947年十二月在位。钱倧初任内衙指挥使、检校司空、丞相等。开运四年(947年),钱佐去世,钱倧继位。同年十二月,李孺赟反叛,钱倧命鲍修让等

  • 精国不让须眉:三国中见识不输男子的将军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精国,三国,将军夫人

    战乱年代,打仗好像都是男人的事,要不然在那将军多如牛毛的三国时期,怎么就不见一个成名的女将军?这不是说明女人就不行,而是父权社会对女人的一种排斥和限制。要不然为什么男人掌权时要定规矩不让后宫干政,而亡国了要说是“红颜祸水”让这个君主不理朝政所致呢?实际上,男人的败亡怪不得别人,只能是怪自己,否则,即

  • 将军夫人悄悄放走两个逃兵,40年后一座城池免遭屠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章仔钧,练夫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很多人的人生信条,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毕竟无论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在物产丰富诱惑颇多的年代,敬善警恶都能让人更好的坚守行事底线。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种善因、得善果的故事。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闽国将军章仔钧得到闽王赏识,领命驻守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西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