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理学家程颐是哪个时代的?他与他哥哥有何不同

理学家程颐是哪个时代的?他与他哥哥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09 更新时间:2024/1/6 21:53:39

程颐是湖北人,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还没到双十年华他就敢以布衣的身份给皇帝上书,足见他的雄心壮志。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到北宋最高学府念书,写得文章常常受到老师的赞赏。他给皇帝上书指出了朝廷的危机并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这样一来,他的名声就更大了。程颐没有考中进士,他出生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有庇荫子孙的特权,可以推荐考不上科举的后代入朝为官。但是程颐常常把这个机会让给家族中其他子弟,他专心于讲学,一讲就讲了二十年。王安石变法失败,程颐被授为崇政殿说书,责任是教皇帝读书。之所以那些权臣选择他为皇帝教书,就是希望他能够改变皇帝承自先帝的改革意愿。

他在当老师之前曾经给皇帝写过奏章,认为皇帝应该注重德行,要亲近贤臣。他还提出应该让给皇帝讲书的人坐着讲,以此表现皇帝尊师爱道。在程颐简介中,不仅只有他得势的一面,他也曾遭受打击。

在正式成为帝师后,他常常借着授课的机会在皇帝面前分析政局。他这样做的好处是他的名声越来越盛,来找他授课的人越来越多。但坏处就是引起了朝臣的不满,纷纷要求他回乡。以苏东坡为首的蜀派常常攻击以他为首的洛派,这引起了朝局动荡。在这种压力下,程颐不得不辞职。在公元1088年他基本上脱离了政治。后来新党执政,他被划为反对派,皇帝下令烧掉他所有的书作,在这种打击下,他很快就因病去世了。他的学生们还不敢给他送葬,所以在他的墓碑上只留了四个人的祭文。关于程颐简介就是这些内容。

程颐在中国儒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与他哥哥并称二程,他们两人创造的学派可以说是北宋时期最典型的理学派。但是程颐与哥哥还是有不同,他哥哥强调内心修养之法,但是他主张积极探求事物,由外在的事实得出本质的结论。后来的朱熹沿着程颐的想法发展了理学,所以程朱理学中的程指的是程颐。

在世上一直流传着关于程颐出生的传说。程颐的妈妈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和丈夫一起游玩赏花。不多久就来到了一颗梧桐树下,发现树上有个鸟窝,妇人连忙让丈夫去掏雀蛋。忽然两只凤凰向梧桐树飞来,凤栖梧桐,两人惊奇于看到这样的场景,但让他们更加惊讶的事发生了。那两只凤凰越飞越低没有栖在树上,反而在妇人身边盘旋并朝她扑去,程颐的母亲连忙把它们搂住。她丈夫见状哈哈大笑,妇人被惊醒了。过了没多久,那妇人就接连生下了两个大胖小子,弟弟就是程颐。程颐和凤凰很有缘,还有一个关于他在凤凰台的故事。他的父亲看中凤凰台的清静特意送他来念书。程颐念书很用功,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也没有休息。突然一个女子闯入,自称是遵照嫦娥仙子的指令,为文曲星掌灯。说完就凌空变化出一盏光亮的灯,照着程颐在夜间读书。说了这么多,不仅可以知道程颐怎么读,应该还知道关于他不少传说了吧。

程颢程颐两人是兄弟关系,并且都是著名人物周敦颐的徒弟。程颢程颐两人同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开创了“洛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被世人称为“二程”。程颐,字正叔,被世人称为伊川先生,与他的兄长程颢一样,同是北宋时期颇为著名的理学家与教育家。程颐从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慧,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和兄长程颢两人拜著名的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为师。与程颢一样,程颐也自小就深受家学的熏陶影响,年少时就已胸怀大志,在政治思想上也因受到父亲的影响而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程颐一生成就颇多,他在理学方面的建树颇高。在北宋神宗时期,程颐就建立了自己的理学体系,与程颢开创了“洛学”,奠定了宋代理学的基础,使理学有了完整的形态。程颢程颐两人的学说虽然在一些方面有所差异,但是学说的基本内容上并没有多大的出入。两人学说的基础都是理或道,都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并且理先于世间万物出现;认为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都是由天理所定,违反秩序或违背道德都是违逆天理;与此同时,程颢程颐两人还认为人类的本性是为善,在后天才有了善恶之分;他们还认为天道与人道应该相统一,也就是宇宙自然与社会之间相统一。程颐还相当重视教育,是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曾与兄长程颢一起四处讲学。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圣人,以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另外还主张学习需要自我思考。

标签: 程颐理学家朱熹宋朝

更多文章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晏几道

    原文: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蘋 通:苹)译文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

  • 晏几道《点绛唇·花信来时》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晏几道

    原文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译文应花期而来的风哟,你虽来了,但人已离散去,全不像那花儿依旧。人到春来瘦,等候着心上人,倚门盼归,折断了门前杨柳。上天赋予了人多情的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自你我分别后,伴随我的,只是相思的

  • 晏几道简介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晏几道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晏几道,宋朝,北宋词人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

  • 陕西蓝田发现考古鼻祖北宋吕大临家族墓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大临

    北宋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兄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并称“蓝田吕氏四贤”。1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蕴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考古学论坛上详细汇报了陕西蓝田县“中国考古学鼻祖”吕大临家族墓地的发掘情况。吕大临是中国最早的金石学家(青铜器专家),他的大部分著作已散佚,只留下《易章句》和

  • 著名的金石学家吕大临是身处哪一个朝代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大临

    吕大临哪个朝代吕大临是宋朝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先祖为河南人,吕大临的祖父曾经出任太常博士。吕大临总共有五个兄弟,除了一个早夭之外,其他五人全都等科及第,在当时也算是满门荣耀。现在有史可考的就有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还有吕大临四人,吕大临是他们的幼弟。当时吕氏兄弟四人都在朝为官,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影响,

  • 宋英宗之女宝安公主的悲剧婚姻:宝安公主与王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宝安公主,王诜,宋朝

    宝安公主是宋英宗的第二女,母亲是皇后。宋英宗只在位四年就死了,后由公主的亲哥哥宋神宗即位。出于手足之情,皇帝对妹妹特别爱护,公主宅第的装修家具器玩园林,都是最好最华美的。魏国大长公主(1050年—1080年),宋英宗第二女,母高皇后。嘉祐八年(1063年),封宝安公主。宋神宗登基,进舒国长公主,后改

  • 王诜简介 北宋时画家左卫将军驸马都尉王诜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诜,宋朝,北宋画师

    王诜(1048-1104后),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开封(今属河南)。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

  • 北宋六贼之朱勔简介 奸臣朱勔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六贼,朱勔,宋朝

    朱勔(1075—1126),苏州(今属江苏)人。北宋大臣,为“六贼”之一。因父亲朱冲谄事蔡京、童贯,父子都任有官职。当时宋徽宗垂意于奇花异石,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进献,并逐年增加。政和年间,在苏州设应奉局,摩费官钱,百计求索,勒取花石,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入京城,号称“花石纲”。此役连年不绝

  • 方腊起义简介 北宋末年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方腊起义,宋代,战争

    方腊起义简介:北宋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宋徽宗赵佶和“六贼”蔡京、王黺、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结成最反动的集团,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自己则过着纵情声色,荒淫无耻的生活。1114年宋徽宗修建延福宫、万岁山,耗尽人力物力。他还崇信道教,宫观遍天下,广占土地。为在宫殿林苑中布置各种奇花异石供其玩

  • 方腊是否真有其人? 北宋农民起义领袖方腊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方腊,北宋,农民起义,领袖

    方腊简介:方腊(?-公元1121年)又名方十三,宋代歙州人,后迁至睦州青溪县万年乡堨村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宋史记载,方腊是青溪县一家漆园的主人(一说漆园佣工),信奉摩尼教。青溪地势险要,境内林木茂密,山谷幽险,有梓桐洞、帮源洞等天然山洞,是富饶之地。方腊家里有漆园,朝廷设立的造作局屡次强行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