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程颢两字怎么读?和程颐是什么关系?程颢书院在哪里

程颢两字怎么读?和程颐是什么关系?程颢书院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91 更新时间:2023/12/6 3:15:53

程颢读音是什么?程颢读音一直是会被后人误读的东西,“程颢”的“程”是常见字,和“成功”的“成”同音,而“程颢”的“颢”则与“浩然正气”的“浩”同音。程颢是北宋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同为奠基人的是程颢的弟弟程颐,后人一般称呼这两兄弟为“二程”。

程颢画像

程颢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中世代为官,儒学气氛浓厚,因此程颢、程颐两兄弟从小就对儒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这也是他们两人在日后成为第二次儒学复兴重要人物的原因之一。程颢出生在北宋年间,除了理学之外,他还是一个诗人和教育家。在北宋神宗年间,得势的是王安石,主张变法,但是从小受到传统儒学熏陶的程颢不同意王安石变法的意见,因此不被当时的皇帝神宗重用。政途失意的程颢便潜心研究学问,将自己放空在儒学经典中。

因为当时程颢和程颐一起居住在洛阳,因此他们的学说也被人们称为“洛学”,这也是北宋理学的基础。之后程颢又潜心教育,把自己的思想著成书册,并且用自己的毕生所得开设学庠,自己创造了一套打着“程颢”风格的教育体系,以儒家经典书籍为课本,再加上自己对于儒学经典高深的理解,以让受教育者循天理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1085年的时候,程颢去世了,年仅54岁,之后在宋宁宗年间给了程颢一个谥号叫做“纯公”,追谥他的弟弟程颐为“正公”。

程颐程颢的关系

程颢程颐两人是兄弟关系,并且都是著名人物周敦颐的徒弟。程颢程颐两人同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开创了“洛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被世人称为“二程”。

程颐画像

程颐,字正叔,被世人称为伊川先生,与他的兄长程颢一样,同是北宋时期颇为著名的理学家与教育家。程颐从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慧,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和兄长程颢两人拜著名的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为师。与程颢一样,程颐也自小就深受家学的熏陶影响,年少时就已胸怀大志,在政治思想上也因受到父亲的影响而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程颐一生成就颇多,他在理学方面的建树颇高。在北宋神宗时期,程颐就建立了自己的理学体系,与程颢开创了“洛学”,奠定了宋代理学的基础,使理学有了完整的形态。程颢程颐两人的学说虽然在一些方面有所差异,但是学说的基本内容上并没有多大的出入。两人学说的基础都是理或道,都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并且理先于世间万物出现;认为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都是由天理所定,违反秩序或违背道德都是违逆天理;与此同时,程颢程颐两人还认为人类的本性是为善,在后天才有了善恶之分;他们还认为天道与人道应该相统一,也就是宇宙自然与社会之间相统一。

程颐还相当重视教育,是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曾与兄长程颢一起四处讲学。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圣人,以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另外还主张学习需要自我思考。

程颢书院在哪里

程颢书院是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程颢所创办的学堂,创办于公元1065年,程颢出任泽州晋城令的时候。程颢非常重视教育,因此创办了七十二所乡校、数十所社学。程颢书院就坐落于晋城市的古书院社区,是程颢创办的第一所书院,曾因战火而遭到毁坏,现在看到的书院是明清时期在原来的基础上重修的,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程颢书院

程颢书院主要有四个院落,现今能够看到的只有两个院落,二院和四院,这两个院落呈相对布局,四院在书院的北面,二院则在书院的南面,至于另外两个院落一院和三院早已经被毁于战火。为了重现书院原来的风貌,在2013年开始晋城开始了修缮工程。

由于书院内曾有住户,所以四院院内堆满了杂物,现今院内的住户已经搬出,东西两间侧方已经无人居住,院内西边的屋子二楼的楼梯口因为被杂物阻塞而很难上去二楼。据传,院内的西屋曾被抗日战争牺盟会驻扎过。

程颢书院不管是对晋城还是历史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程颢书院是晋城的文脉,特别是书院内的壁画和标语不仅展现了晋城拥有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见证了晋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那些壁画和标语使早已过去很久的历史重新鲜活了起来,让世人看到了更加真实鲜活的战争,因此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已被国家纳入文物保护范围。程颢读音是什么?程颢读音一直是会被后人误读的东西,“程颢”的“程”是常见字,和“成功”的“成”同音,而“程颢”的“颢”则与“浩然正气”的“浩”同音。程颢是北宋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同为奠基人的是程颢的弟弟程颐,后人一般称呼这两兄弟为“二程”。

更多文章

  • 理学家程颐是哪个时代的?他与他哥哥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程颐,理学家,朱熹,宋朝

    程颐是湖北人,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还没到双十年华他就敢以布衣的身份给皇帝上书,足见他的雄心壮志。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到北宋最高学府念书,写得文章常常受到老师的赞赏。他给皇帝上书指出了朝廷的危机并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这样一来,他的名声就更大了。程颐没有考中进士,他出生官宦世家,他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晏几道

    原文: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蘋 通:苹)译文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

  • 晏几道《点绛唇·花信来时》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晏几道

    原文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译文应花期而来的风哟,你虽来了,但人已离散去,全不像那花儿依旧。人到春来瘦,等候着心上人,倚门盼归,折断了门前杨柳。上天赋予了人多情的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自你我分别后,伴随我的,只是相思的

  • 晏几道简介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晏几道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晏几道,宋朝,北宋词人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

  • 陕西蓝田发现考古鼻祖北宋吕大临家族墓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大临

    北宋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兄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并称“蓝田吕氏四贤”。1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蕴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考古学论坛上详细汇报了陕西蓝田县“中国考古学鼻祖”吕大临家族墓地的发掘情况。吕大临是中国最早的金石学家(青铜器专家),他的大部分著作已散佚,只留下《易章句》和

  • 著名的金石学家吕大临是身处哪一个朝代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大临

    吕大临哪个朝代吕大临是宋朝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先祖为河南人,吕大临的祖父曾经出任太常博士。吕大临总共有五个兄弟,除了一个早夭之外,其他五人全都等科及第,在当时也算是满门荣耀。现在有史可考的就有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还有吕大临四人,吕大临是他们的幼弟。当时吕氏兄弟四人都在朝为官,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影响,

  • 宋英宗之女宝安公主的悲剧婚姻:宝安公主与王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宝安公主,王诜,宋朝

    宝安公主是宋英宗的第二女,母亲是皇后。宋英宗只在位四年就死了,后由公主的亲哥哥宋神宗即位。出于手足之情,皇帝对妹妹特别爱护,公主宅第的装修家具器玩园林,都是最好最华美的。魏国大长公主(1050年—1080年),宋英宗第二女,母高皇后。嘉祐八年(1063年),封宝安公主。宋神宗登基,进舒国长公主,后改

  • 王诜简介 北宋时画家左卫将军驸马都尉王诜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诜,宋朝,北宋画师

    王诜(1048-1104后),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开封(今属河南)。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

  • 北宋六贼之朱勔简介 奸臣朱勔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六贼,朱勔,宋朝

    朱勔(1075—1126),苏州(今属江苏)人。北宋大臣,为“六贼”之一。因父亲朱冲谄事蔡京、童贯,父子都任有官职。当时宋徽宗垂意于奇花异石,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进献,并逐年增加。政和年间,在苏州设应奉局,摩费官钱,百计求索,勒取花石,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入京城,号称“花石纲”。此役连年不绝

  • 方腊起义简介 北宋末年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方腊起义,宋代,战争

    方腊起义简介:北宋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宋徽宗赵佶和“六贼”蔡京、王黺、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结成最反动的集团,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自己则过着纵情声色,荒淫无耻的生活。1114年宋徽宗修建延福宫、万岁山,耗尽人力物力。他还崇信道教,宫观遍天下,广占土地。为在宫殿林苑中布置各种奇花异石供其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