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后萧观音哪个朝代的?历史上萧观音怎么死的?

萧后萧观音哪个朝代的?历史上萧观音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4/2/1 6:52:13

萧观音(1040~1075)辽代女作家,辽道宗耶律洪基懿德皇后,也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重熙(1032年~1055年)年间,被燕赵国王耶律洪基纳为妃,清宁元年(1055年)十二月立为皇后,尊号懿德皇后。

后因萧观音对辽道宗不顾死活的狩猎活动十分担扰,常常谏劝辽道宗停止田猎活动,而使辽道宗渐渐疏远了萧观音,萧观音从此深宫孤寂。在百无聊赖中,她希望以一曲《回心院词》打动丈夫的心,重拾往日的欢乐。

萧观音叫宫廷乐师赵惟一谱上音乐,赵惟一殚精虑智,把《回心院词》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萧观音与赵惟一丝竹相合,每每使听的人怦然心动,后宫盛传她两人情投意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又利用那纷纷谣琢,恶意中伤,有意陷害萧观音。

辽国皇太叔造反作乱,皇族耶律乙辛平乱有功而加封太子太傅,辽道宗长期打猎,耶律乙辛渐渐地大权独揽,朝臣无不阿附,野心便日益增大。萧观音的儿子即太子耶律睿颇为英明,耶律乙辛对他有些忌惮,于是就想利用萧观音与赵惟一之间出现的谣传予以打击,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在帐中狗头军师的参赞下,暗中派人作《十香词》,进一步构陷。

生平简介

萧观音,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父萧惠为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萧观音爱好音乐,善琵琶,工诗,能自制歌词。曾作《伏虎林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等,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重熙(1032年~1055年)年间,被燕赵国王耶律洪基纳为妃,生三位公主:耶律撒葛只、耶律纠里和耶律特里,一位太子耶律浚(有的史料又作耶律濬)。清宁元年(1055年)十二月立为皇后,尊号懿德皇后。皇太叔耶律重元妻,艳冶自矜,萧观音告诫她说:“为贵家妇,何必如此!”

后来,由于谏猎秋山被皇帝疏远,作《回心院》词十首,抒发幽怨怅惘之情。大康元年(1075年)十一月,宰相耶律乙辛、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等人向辽道宗进《十香词》诬陷萧后和伶官赵惟一私通。萧观音被道宗赐死,其尸送回萧家。乾统元年(1101年)六月天祚帝追谥祖母为宣懿皇后,葬于庆陵。

人物小传

辽国习俗

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欧洲人把它叫震旦,并认为就是中国。辽国主要由两大部落组成,一是皇帝族的耶律部落,一是皇后族的萧部落,这两大部落仍保留着上古初民互婚的习惯,世代相配。辽国虽然自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开始,命大臣制出契丹文字,但相对中原来说还是比较野蛮。辽帝国宫廷内,一向严禁读书,他们认为读书不但浪费时间,还会把一个人的脑筋弄得太复杂,所以皇后也大都温柔不足,英爽有余。辽国皇后多能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过一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生活。

萧后才华

辽道宗的皇后叫萧观音,是辽国萧后系列中的一个例外。契丹人都保持着尚武的习俗,喜欢打猎,辽道宗时常骑着号称“飞电”的宝马,瞬息万里,出入深山幽谷,这天萧观音陪着丈夫出猎,豪气勃发,漫声吟道: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借打猎为题,表现出雄心万里,威震四方,辽道宗大为高兴,当即把那个地方命名为伏虎林。但总的来讲萧观音还是属于哪种颖慧透逸,娇艳动人的女性,她的才华主要表现在诗词,书法,音律方面。”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这种才华与辽国的风俗习惯便格格不入,再加上她个性内向纤柔,对于驰马射箭,动辄鲜血淋漓的场面无法适应,便注定了她的人生悲剧。清代的朱彝尊纳兰性德都对她这种悲剧寄予了莫大的同情。朱彝尊在咏萧观音的洗妆中说:细草含茸,圆荷倚盖,犹与舞衫相似。回心院子,问殿脚香泥,可留萧字?怀古情深,焚椒寻梦纸。纳兰性德写道: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一镜空潆,鸳鸯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

更多文章

  • 岳飞的儿子岳云:岳飞长子岳云是亲生还是养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岳飞,岳飞儿子,岳云

    岳云(1119─1142年),南宋抗金将领,岳云在民间传说中一直是白马银锤、英俊小生的形象。《说岳全传》里关于岳云出世、牛头山投军、结拜关铃、大战金弹子、结拜韩彦直、八锤大闹朱仙镇都有着详细的描写。《宋史》记载为岳飞养子,但是还有史料说他不是养子,而是岳飞的亲生儿子。一。岳云是“养子”1。《建炎以来

  • 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王维

    古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年代:唐作者:王维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 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萍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萍池,王维

    古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萍池》年代:唐作者:王维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 杨家将的真相:杨六郎非老六潘美曾立赫赫军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家将,杨六郎,宋朝

    阴风凄惨鬼声呼啸,地府中一派恐怖,阎罗夜审潘仁美,潘在刀山油锅前招供了为报打子仇恨,害死杨继业、射死杨七郎的种种罪行。突然灯光大亮,原来这一切都是八贤王和寇准设下的巧计。这是人们在戏曲中所见到的。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杨家四代都是优秀的将领。杨业(又名杨继业)出身在神木县北,当地至今仍有杨家城遗址。他

  • 杨业与潘美的真实关系:潘美与杨业究竟有无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业,潘美,杨家将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戏剧或小说中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代州判官,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

  • 揭秘史上真实的潘美:杨业究竟是不是被潘美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潘美,杨业,宋朝

    1000多年前的宋朝,潘家出了个名将,叫潘美,因战功卓著,屡受皇封。死后的牌位,还跟皇帝的放在一起供后人祭祀。后来的《杨家将演义》小说中,却把潘美写成谋害杨家将的“大奸臣”,导致潘姓族人遭人追杀,还被杨家列为“永远仇人”,世代不通婚。1000多年来,潘姓后人一直对此不爽,希望为潘美“平反”,恢复名誉

  • 史上真实的雁门之战 被诬陷千年的名将潘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雁门之战,古代战争

    历史上真实的雁门之战:杨业被契丹称呼为杨无敌是因为雁门关战役,而此次的战役是潘美领导策划并指派杨业敌后奇袭的,但很多专家、网友甚至度娘都扭曲历史说成杨业自己策划奇袭而潘美拒不出兵,真不知道这帮人扭曲历史楞能扭曲成这样。让我们看看真实的历史是什么。关于此次战役共有3处可信的历史记载:1、 《续资治通鉴

  • 荒唐皇帝朱厚照:竟摆酒劝和刘瑾与张永的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厚照,刘瑾,张永,

    张永(1465—1529),御用监太监。字德延,别号守庵。洪武初年,其曾祖父迁居至保定新城(今河北省新城县),遂成了新城人。成化十一年(1475)选入宫,在乾清宫侍候宪宗,当时年仅十岁。后升为内官监右监丞。成化二十三年(1487)宪宗去世,孝宗派他到茂陵司香。弘治九年(1496),调到东宫侍候太

  • 后周名将驸马张永德:因为一块木牌给赵匡胤背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永德,驸马,后周,

    张永德(928-1000),字抱一,五代并州阳曲人。家世饶财,娶郭威的第四女为妻,早年随郭威起兵,屡建战功。郭威称帝,封女儿为寿安公主,张永德封驸马都尉。周世宗时,征北汉、南唐,擢殿前都点检。高平之战中,与赵匡胤打败北汉军,又从周世宗攻契丹。回军途中,周世宗发现一个韦编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

  • 《叶问》张永成一套服装演10集 不换衣遭吐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叶问,张永成

    日前,由郑嘉颖、韩雪、刘小锋、元华、梁小龙等人联袂主演的电视剧《叶问》,正在贵州、河南、四川、新疆四大卫视上星热播。近日,该剧又因“着装问题”引发热议,剧中女主角韩雪自开播以来,白色长袖上衣加米色军装裤的一套衣服,一直没有“离身”,惹得网友直呼:张永成,你是在弘扬我大中华朴素精神么?韩雪一直没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