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望江南·幽州九日】作者汪元量,原文翻译赏析

【望江南·幽州九日】作者汪元量,原文翻译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86 更新时间:2023/12/7 20:39:41

《望江南·幽州九日》是宋末元初词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即景生情,叙写囚禁客馆,长夜无眠,含悲忍泪,思念遥远的家乡和亲人。下片搔首长叹,将家国之恨融入身世之感,时逢重九,更加使人肠断肝裂,无可奈何,只得“和泪捻琵琶”,聊以一曲表达佳节思亲之情。此词朴实自然,语极沉痛,表达了阶下之囚的心声,读来凄恻动人。

望江南⑴·幽州九日⑵

官舍悄⑶,坐到月西斜⑷。永夜角声悲自语⑸,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⑹。绮席象床寒玉枕⑺,美人何处醉黄花⑻。和泪捻琵琶⑼。

词句注释

⑴望江南:词牌名,此体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⑵幽州:古九州之一,辖境在今河北、辽宁一带。这里是指元大都燕京(今北京市)。九日: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

⑶官舍:官方的馆舍。作者初到燕京时,被拘留于会同馆内。

⑷月西斜:指拂晓时分月将落。

⑸永夜:长夜。角声:军中号角声。

⑹搔首:用手挠头。嗟(jiē):叹息。

⑺绮(qǐ)席:华丽的卧具。象床:镶有象牙的床,床的美称。寒玉枕:用碧玉做的枕头。

⑻黄花:指菊花。

⑼捻(niǎn):弹奏琵琶的一种指法。

白话译文

官方馆舍里十分静悄,夜晚难眠一直坐到明月西斜。漫漫长夜里阵阵角声,凄厉悲凉好像是在自语;这亡国被俘的幽囚之客,愁破了心胆正在日夜思家。可是南方北方各自是天涯。

愁苦的肝肠断裂,心中烦乱不禁搔首一声长叹。想那旧日宫殿里绮丽的席子、象牙床和碧玉枕,君九九重阳何处与臣下醉饮黄花下。只好和着泪水弹琵琶。

文学赏析

每逢重阳节,人们都要怀念远出在外的游子,异地做客的游子也思念家乡的父老兄弟。中国古代诗人也屡屡在诗中表达重阳节思亲的情怀。如杜甫《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脍炙人口之作。而汪元量由重阳节感发的就不仅仅是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更为深情的,是对故国的无限眷恋。

小令分上下片。上片主要是对思念故国的情绪和气氛的渲染。开头:“官舍悄,坐到月西斜。”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而作者心绪如麻,不能成寐,面对一弯明月沉思默想,一直到月沉西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汪元量举头望月的所思所想就不仅仅是故乡,而要广泛、深沉得多。“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这两句紧承上面,进一步表达一种悲痛的情怀。长夜漫漫,角声时起,给人一种绝域苍茫的肃杀气氛,在这阴森恐怖的陌生之地,作者只有悲愤地喃喃自语,聊以排遣内心的痛苦于万一。这种悲痛的来源就是对“家”的无限思念。这个“家”主要是指已经沦丧于蒙古铁蹄之下的南宋王朝,一个大“家”,当然其中也包含有自己的小“家”。“南北各天涯”。从南宋临安到元大都,重山叠水,遥距数千里,真可谓天各一方。即作者对故国、对家乡的怀念,正是在这样的近乎绝望的境地中,才显得更加悲壮,更加沉重。

词入下片,作者对故国、对家乡的思念,由抽象的情绪变为具象的行为。“肠断裂,搔首一长嗟。”作者虽有回天之愿,却无回天之力。作者思念国家、以至肝肠寸断,却只能以搔首长叹作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这只是一种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的举动。“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这两句涉及到了作者思家的具体内容。作者想到,往年南宋宫中那些拥金枕玉的美女们,在重阳节总是开怀畅饮,醉赏菊花,尽情欢笑。而今国破家亡,她们就不能象往年那样了。即使她们陪着征服者饮酒赏花,强颜欢笑,但由于物是人非,她们的心情也一定是十分痛苦的。末句“和泪捻琵琶”再次把内在感情化为具体行动。悲愤交集,热泪长流,但又不能跃马扬鞭,奋战沙场,只能捻动琵琶。弹上一曲曲悲歌。在这如泣如诉的琵琶曲中,会有多少作者不敢或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后人在评价汪元量的诗词时说:“唐之事记于草堂,后以‘诗史’目之,水云之诗,亦宋亡之诗史也,其诗亦鼓吹草堂者也。其愁思壹郁,又可复伸,则又有甚于草堂者也。”(李珏《书汪水云诗后》)确实,汪元量诗词中对国破家亡的沉痛感,比之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南宋灭亡这段历史,比起安史之乱来更为沉痛。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被元军俘虏的宋室昭仪王清惠和宫廷乐师汪元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汪元量

    南宋灭亡,文天祥就义,谢枋得自尽,而汪元量选择了北上。(一)亡国之际,可以逃走的他没有躲避宋德佑二年二月,元军入临安。宋帝后三宫被俘北迁。汪元量也在这支三千人的队伍中。这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选择:作为一个宫廷乐师,他完全可以不加入这个队伍,

  • 古代奇女子谭意哥写出千古名句,最后得不到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

    古代大多数的时候,女子的地位不高。尽管有许多女子才貌双全,但都得不到幸福的结局。谭意哥就是这样一个命运坎坷的奇女子。谭意哥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流落到了长沙,被一户人家收留。后来谭意哥被青楼老板看中,高价从收养人那里购买了谭意哥作为青楼的头牌。谭意哥虽然是青楼歌姬,但是非常有素养,看过很多书,也能写诗画

  • 南宋诗人徐照生平主要成就简介,诗词作品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人物成就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

  • 胡则: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骑木驴”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男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祖赵匡胤在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后,志在一统天下,他采用“先南后北”的战略,在攻灭了南平、湖南、南汉等割据势力后,随即把矛头指向了南唐。当时,南唐皇帝为后主李煜。开宝七年(974年)九月,赵匡胤发兵十万,三路并进,对南唐发起总攻。十月,宋军渡过长江,经过数次激战,

  • 卢祖皋简介 南宋时诗人校书郎著书郎卢祖皋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卢祖皋,宋朝,南宋诗人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书郎、累官至权直学士院。。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

  • 宋朝词人曹冠生平简介,代表作品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

    曹冠字宗臣,号双溪,东阳(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先天地,勋业冠古今”后数日,以右正言张修等论罢。明年,又被论为秦埙假手驳

  • 《凤栖梧·兰溪》曹冠,原文翻译及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

    《凤栖梧·兰溪》曹冠桂棹悠悠分浪稳。烟幂层峦,绿水连天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翠竹谁家门可款?舣舟闲上斜阳岸。作者简介:曹冠(生卒年不详),字宗臣,号双溪居士,东阳(今浙江金华)人。以乡

  • 宋代词人刘过的作品:《念奴娇·留别辛稼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过,宋朝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刘过的《念奴娇·留别辛稼轩》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念奴娇·留别辛稼轩(宋)刘过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

  • 南宋诗人林升的主要作品是什么?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

  • 《题临安邸》林升原文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

    题临安邸宋代: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韵译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散译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