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二代柳永被众叛亲离,只因一个风尘女子谢玉英

官二代柳永被众叛亲离,只因一个风尘女子谢玉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3/12/9 10:48:03

柳永自小聪明,跟着父亲读书识字,采十分了得,可是,学的却不是国家政治上的正经学问,就像《红楼梦》里的政老爷讽刺宝玉的一句话:不过学了些精致的淘气而已——诗词歌赋都学得好,却对仕途学问不感兴趣。

柳永的情况也差不多,家里条件优越,锦衣玉食,呼奴唤婢,使他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思维也得到了空前的自由发挥。这样家庭的男孩子,生下来就带着某种使命,出来做官是唯一的成功标准,所以,他家教严格。在父亲和哥哥叔叔们的管教下,那个读书的过程非无趣。柳永这样感性的少年便生出了叛逆,且一叛到底。

进京赶考的时候,见京城处处繁华盛景,笙歌曼舞,他犹如脱笼的鸟儿,早把诗书抛在脑后,甚至忘了自己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烟雨楼下,他痴痴聆听着楼上筝音渺渺,曲调幽怨,如燕过水面,风入帘栊。楼上这个弹琴的女子,正是误入青楼的北名妓谢玉英。

此时,柳永是十五岁的翩翩少年,谢玉英亦是十五岁的青葱少女,浪漫多情。一个楼下迎风立,一个琴声诉衷情,因缘际会。也正是这一场相逢,使两人的命运偏离了轨道。因为有了红颜知己,柳永常常流连在秦楼楚馆。他每天给谢玉英填词作曲,玩得不亦乐乎,两人也很快地陷入了浪漫的爱情。一旦相爱,便再也没有力量可以阻挡。功名利禄不行,家族阻力也不行。结果就是,早把科举的事情忘记在脑后的柳永考试失败了,不但前三甲没进,连光荣榜都没上。

作为一名早就闻名的才子,居然名落孙山,这使柳永的自尊心严重受挫。于是,天天夜店喝酒,大醉不归,或者干脆宿在妓院里,与谢玉英相伴在一起。而谢玉英呢?是一个美貌兼具才情,清雅又有清高的人。她爱的是柳永这个人,爱的是他的才。她早就见多了官场男人的虚伪浮华。因此,即便柳永考不上公务员,她还是这么爱他。柳永也大为感动,从此,夜夜良宵,缠绵在谢玉英身边,俩人也写诗唱和,把酒高歌。

然而,即使柳永不愿为功名所累,谢玉英也是得了郎才不问繁华,两人却依然不能幸福。

柳永科举失败,流连于妓院的消息传到了福建老家,家族一气之下断了他的财路。柳永也不为所动,索性住在了妓院里,每日和谢玉英相守相知,过起了夫妻生活。但是,没有物质支撑的爱情都是折磨人的。柳永被家里断了财路,连生存都成困难,别说安置家业,娶老婆了。后来,柳永名声渐大,因一首词得罪了皇帝,被放逐江南,临行和谢玉英依依惜别,离愁别绪涌上心头。他不惧流放之苦,唯独舍不下红颜知己,便提笔写下了这首《雨霖铃》相赠。

一别之后,再见竟然遥遥无期,谢玉英因闭门谢客,被老鸨嫌弃,生活也是每况愈下。于是,她南下寻找柳永。而此时的柳永,遭到放逐之后,进朝廷做公务员的心也凉了。但他是守候着对谢玉英的誓言却不因任而改变,无论如何,非她不娶!

可是,哪有什么天意弄人。爱情一次又一次的反方行走,所有的错过,都是你离开的事实。

其实,谢玉英并不知道,她离开烟雨楼之后,柳永回来找过她。只是此时谢玉英已经不是昔日风光名妓,因为不再接客已经变得生活潦倒,出门南下江南寻找他了。两个人就这样错过了。回到烟雨楼的柳永因为找不到谢玉英而万分沮丧,愈加颓废,流连妓馆,拟把疏狂图一醉。脱离了红楼的谢玉英就像无根浮萍,柳永根本不知道她漂到哪里去了。于是他试图用最简单的方式给谢玉英送去消息,告诉她,他如今在哪里。

之后,他流连在妓馆里,大肆给名妓们填词传唱,当时的妓馆传唱新词,相当于现在的当红歌手演唱流行歌曲,杀伤力相当大。柳永心想:既然这么出名了,谢玉英无论在天下的哪个地方,也能找到我了吧?可是柳永文采虽不错,却不了解女人。谢玉英听到那么多关于柳永的绯闻,而且还都来自青楼,别说找他了,心里简直绝望死了,陷在爱情中的女子,也容易陷进偏执里,所以,她刻意躲避他,将伤心思念独自承担。你风流去吧,负情的男人!

宋代文人才子喜欢流连在秦楼楚馆,大多是抱着玩的心态,属于消遣,真正动情的几乎没有。柳永是个例外,他是个动了真情的人。如果柳永知道自己这一步棋走错,导致完全失去谢玉英,他当初不会这样走吧。

就这样,两个人生生错过,一个虽然在妓院里出了大名,却一直情深不娶,独自等待;一个闭门谢客,却再不曾追随他的脚步。若不多情,柳永娶妻纳妾也不是难事,若不多情,谢玉英凭自己的姿色找个好人家寄托终生也是可能的。两个人,皆是多情,却都是多情误此生!柳永因一个风尘女子,脱离了家族的物质,半生颓废,到晚年才取得一个功名,一辈子生活潦倒,死的时候,既无家室也无财产,谢玉英闻言赶来安葬,难掩伤怀,为他戴重孝守丧,以妻之礼。安葬之后,谢玉英哀伤不绝,触碑而亡。

柳永——倾一世、等一人,为你百转千回,却是无缘再会!

谢玉英——你说天意弄人,别留我一人孑然一身,却又是什么,直教人生死相许,凋零在梦中!

标签: 柳永

更多文章

  • 孙道绚《南乡子·春闺》:这首词以景开篇,又以景结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道绚,《南乡子·春闺》

    孙道绚,黄铢之母。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初(公元1131年前后)前后在世。三十岁丧夫,守志以终。生平著词甚富,晚以火毁。铢搜求流傅于人口者,仅得六首。张世南《游宦纪闻》录其悼亡一首,最为人所称。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了五首。赵万里辑本存词八首。《诗人玉屑》也记载了她的诗词片断。那么下面中国

  • 宋代文人孙道绚之作:赏析《清平乐·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道绚,宋朝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孙道绚的《清平乐·雪》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平乐·雪(宋)孙道绚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赏析雪,自古以来就一直备受着人们的青睐。自东晋谢家才女一句“未若

  • 孙道绚历史评价,宋代才女孙道绚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

    孙道绚,号冲虚居士,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善诗词,笔力甚高。遗词六首。孙道绚,黄铢之母。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初(公元1131年前后)前后在世。三十岁丧夫,守志以终。生平著词甚富,晚以火毁。铢搜求流傅于人口者,仅得六首。张世南《游宦纪闻》录其悼亡一首,最为人所称。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

  • 三篇咏雪的诗词,孙道绚的雪最轻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道绚

    大雪将至,整理三篇咏雪的诗词送给大家,一首雪很大,一首很女性,一首很顽皮,小编还是最喜欢末尾那首最顽皮的诗,直来直去,诙谐幽默!描写雪景的古诗词一:白居易的雪最大白居易《夜雪》—唐代: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词大意:老白我爬到床上顿时感到很惊讶,因为这被褥和枕头冰砸凉

  • 极为罕见的女子悼亡词,宋代女词人孙道绚所作的【醉思仙】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道绚

    说起悼亡诗词,大多数人印象中都是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贺铸的“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还有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纳兰性德的《蝶恋花》等等。这些悼亡诗词几乎都是男性诗人词人为悼念亡妻所作,而女子悼亡亡夫的悼亡诗词却

  • 梅尧臣《陶者》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梅尧臣,陶者

    陶者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原文: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注释⑴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⑵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⑶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 宋朝著名诗人梅尧臣简介:欧阳修唯一佩服的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梅尧臣,宋朝,欧阳修,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 解梦故事之段思平解梦建大理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解梦,故事,段思平解梦建大理国

    导读:通海节度使段思平,遭到篡国的杨干真的忌恨。他得悉杨要逮捕他,便逃跑了。路上捡到一个核桃,打开一看,见里面有“青昔”二字,他想:“青”是十二月,“昔”是廿一日,我应该在这一天起兵讨伐杨干真。于是借助于东方37部的兵力,来到河边,在准备渡河的前一天夜里,他梦见有人把他的头砍下来,又梦见玉瓶的瓶耳打

  • 老顽童周伯通和一灯大师段智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伯通和一灯大师段智兴

    在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周伯通和一灯大师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穿针引线人物。周伯通是全真教中神通王重阳的师弟,生性活泼诙谐,人称老顽童。一灯大师原名段智兴,曾是大理的皇帝,人称南帝,是天下武功五绝之一。周伯通和一灯大师有哪些渊源呢?在第一次华山论剑过后,中神通王重阳得到了《九阴真经》,

  • 南帝是谁?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南帝段智兴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帝,一灯大师,段智兴,存在

    南帝段智兴:段智兴,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人物,是为南帝,以大理一阳指自成一派,天下五绝之一。后因对刘瑛与老顽童周伯通的私生子周念通见死不救,心怀愧疚,于是出家为僧,法号一灯。段智兴生性好武,虽身为大理国的君主,却为了练武而可以废寝忘食;又喜欢和各大武林高手交流切磋武艺。全真教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