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阮孝绪

阮孝绪--南朝梁

阮孝绪

阮孝绪的资料

中文名:阮孝绪【ruǎn xiào xù】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

职 业:目录学家

阮孝绪的介绍

阮孝绪(479~536)南朝齐、梁学者、目录学家。字士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省)人。年十二遍通五经。性沉静,终身不仕。谥文贞处士。曾广泛搜集宋、齐以来王公捂绅所藏图书的目录及遗文隐记.把当时四万余卷图书分为“经典”、“记传”、“子兵”、“文集”、“术伎”、“佛法”、“仙道”7个部类.撰成《七录》.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成了《隋书·经籍志》的重要依据。他有儒学的深厚根柢:“少爱坟籍.长而弗倦”(《七录序》),并肯定儒家思想的巨夫作用。他说:“非夫丘素坟典、诗书礼乐,何以成穆穆之功.致荡荡之化也哉?”(同上)。但他在哲学上,却倾向于道家,以道家的无为思想为本,以儒家思想为末。他说:“夫至道之本.贵在无为;圣人之迹.存乎拯弊弊拯由迹,迹用有乖于本.本既无为.为非道之至,”(《梁书·阮孝绪传》)认为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本与迹的关系.即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道家的无为是根本.儒家补偏救弊.只解决社会的现象问题。又把本与迹、明本与救世截然分开.认为救世就不应明奉.明本就不应过问世事。他说:“丘、日.(指孔产和周公)将存其迹,故宜权晦其本;老.庄但明其本.亦宦深抑其迹”(同上)。阮孝绪所说的。本”具有先验的、神秘的性质。有事实表明,他的道家思想早在少年时代已开始形成。他在1

5岁时就向其父明确表示遥世保生的道家意向:“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耷累”(同上)。他终身隐居的事实正好表明他后来一直坚持少年时代所确定的志向。《梁书》卷五一有传。著有《高隐传》10卷、《七录》12卷。《全梁文》卷六六辑有其部分著作。

有关“阮孝绪”的历史故事

  • 阮孝绪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目录学家阮孝绪生平

    南朝梁目录学家。字士宗,南朝梁陈留尉氏(河南尉氏)人。生于齐高祖建元元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年五十八。阮事迹入《梁书·处士传》。幼以孝闻,性沈静,年十三通五经。既冠,已有超然远引之志,遂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亲友因呼为居士。喜坟籍。是外兄王晏为显贵,屡次到他家,不与相见穿篱而逃。任昉叹道:“其

  • 阮孝绪文言文原文翻译,阮孝绪,陈留尉氏人也

    阮孝绪,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乳人怜其传重辛苦,辄窃玉羊金兽等物与之。孝绪见而骇愕,启其父彦之送还王氏。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彦之诫曰:“三加以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勖,以兹尔躬。”答曰:“愿迹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