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羲之:书法功力之深到连皇帝都视为传世至宝

王羲之:书法功力之深到连皇帝都视为传世至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95 更新时间:2024/1/19 19:38:10

王羲之的书法同他那本就是书法大家的王氏家族分不开,他先是像自己的父亲王旷学习。好学的他还将父亲视为家传之宝的《笔论》偷取自己研习。后来又师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在卫夫人那里王羲之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形成了一种媚妍之风。

王羲之

不过王羲之从卫夫人那里学到除了书法,还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处世之道。所以王羲之才会不满足于现状。心怀大志遍访名胜古迹,通过观摩前代书法名家李斯钟繇、张芝等人的书法篆刻,王羲之博采众长,归纳创造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风格。

王羲之一改秦汉时期的书法只重视实用的风格,他在一种历史的层面之上,在书法史上开拓出了以个广袤而雄阔的新天地。王羲之见钟家的飞鸟高远之势的书法,自己则是翻直为曲,笔法内抵。他学张芝的书法之后,又改其狂放为曼舞,进而折衷。因而没有照画葫芦的王羲之在将前人的长处融入到自己的行草之中后,又以不同于前人的笔法,创造出东晋之时最为完美的体态。

王羲之的书法字字仿佛天成,其中的结构变化和笔法的转换都后人称道,虽然是有着独到的匠心,但是没有矫揉造作。成文的字体筋骨深厚,刚柔相济,点画之间是简洁凝练。古时孔夫子推崇做人做到文质彬彬才是最佳,而王羲之的书法就是文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彬彬正好。

王羲之书法值多少钱

王羲之有着“书圣”的称号,可见王羲之书法功力之深。王羲之书法在当时便已经非常地受推崇,那么到了现在,王羲之书法值多少钱呢?

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成交的41字《平安帖》

王羲之书法汇集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个书法的长处,从而形成了王羲之独有的王羲之书法。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历朝以来的书法家均对王羲之书法心悦诚服,也是因此,王羲之有了“书圣”的美誉。

由“书圣”王羲之所写的书法更是可遇不可求,更何况王羲之的真迹早就在这个世上不存在了,有的之后唐代的那些精摹本,光是这些精摹本,就已经价值不菲了。在2010年11月20日的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王羲之的一幅41字的《平安帖》便已经拍出了3.08亿的价格,而且只是《平安帖》的上半部分,并不是完整的《平安帖》。

这还不是王羲之的真迹,可想而知王羲之的真迹价格更是不菲了。然而因为王羲之真迹的缺失,王羲之书法值多少钱根本就无法估量,倘若还存有王羲之的真迹,相比即使出价再高,也未必会有人愿意出售。

而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有着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一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有人说光是这《兰亭序》中的一个字,便已经售价8200万亿人民币了,可见王羲之《兰亭序》的价值不菲。

王羲之兰亭序真迹

王羲之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兰亭一聚中,写下了亘古的“神书”《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的写成就连作者王羲之本人都是极为喜爱,后来已经可以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来了。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那里,《兰亭集序》更是被视为至宝,到了宋朝被称为是“天下第一行书”。这么一部绝世的佳作,其真迹自然是被世人所关心的。

后人临摹的《兰亭集序》

根据唐朝史家刘悚刘悚所写的《隋唐嘉话》中记载,《兰亭集序》真迹经历这么一段传奇的历程。在王羲之去世后的将近二百年间的时光里,《兰亭集序》真迹都是被王家人是为传家至宝世代相传的。到了公元548年,南方的梁朝政权在经历了五十余年后,因为侯景之乱而被四分五裂,《兰亭集序》第一次流失在外。

之后《兰亭集序》被南朝的一个叫智永的僧人获得,而他就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兰亭集序》在智永手中妥善保管了几十年,后被献给了南朝的陈宣帝。到了公元589年,陈朝被隋杨广灭了,陈朝的宝物尽归隋杨所有,其中自然包括《兰亭集序》。不过杨广并没有将其当作宝物,不在乎的他被智永的徒弟智果以拓本为由借走了。杨广做了皇帝后,也就没有向智果要回真迹,所以就轮到智果收藏。

李世民也是个喜欢欣赏书法的人,极为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当他看到当年智果所拓的《兰亭集序》拓本时,极为激动。于是命人花重金向智果购来。当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时,命人临摹出了十本。因为唐太宗太过喜爱《兰亭集序》,所以在其驾崩之后,真迹也就随着他被葬在昭陵之中。

标签: 王羲之

更多文章

  • 王羲之为何放着大官不做:只因瞧不起上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羲之

    宋人洪迈《容斋四笔》中有“王逸少为艺所累”一条,他认为,论操守见识和议论口才,整个东晋时期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王羲之,王羲之是跟温峤、蔡谟、谢安等相当的人物。但是因为王羲之有出世思想,不愿意被人使唤,因此“功名成就,无一可言”。网络配图 结果是,包括《晋书》在内的后代文献,都只能称赞他的书法造诣,“

  • 唐太宗竟是王羲之粉丝:曾派卧底骗走兰亭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太宗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叫《兰亭序》、《临河序》、《楔序》、《楔帖》)是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它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有关它的轶闻趣事就接连不断,如今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一幅《萧翼赚兰亭图》,就记载了其中的一个传奇故事。在唐代,“萧翼计赚辩才”的故事就已经是当时画家喜欢的题材,唐代画家阎立本将之绘成《萧翼

  • 他是王羲之后人,狄仁杰帮助他从武则天手里要回传家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方庆

    《万岁通天帖》是唐代流传下来的王羲之家族书法的临摹品。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王氏后裔王方庆将王羲之、王献之等七位家属的十通书翰进献。王方庆将传世法帖进献武则天后,夜不能寐,茶饭不思,后悔把自家法帖进献给了武则天。担心武则天会死后把法帖带到地下,那么这样他就是家族罪人,这是他就想办法把法帖要

  • 王羲之儿子是谁?王徽之奇特的死法却让人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徽之

    东晋宰相谢安在为自己的侄女,著名才女谢道韫选丈夫时,先看中的是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王徽之。可是,考虑到王徽之太不着调,才换成了相对稳重的王凝之。那么,王徽之真的不着调吗?从才华上来说,王徽之绝对是杠杠的。他的书法不仅得到父亲的真传,还被后人评价为“徽之得其(王羲之)势”。气势是书法的灵魂,这等于是说,

  • “书圣”王羲之的孙女王神爱 才华出众却嫁给了个傻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王羲之,王神爱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的美称。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继承了父亲高超的书法技艺,父子二人在中国书法史上并称为“二王”。王献之早年丧妻,第二次结婚娶的是当时东晋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公元384年,新安公主为王献之生了一个女儿,爷爷王羲之看到孙女之后非常喜欢,亲自给她取名——王神爱!由于爷爷

  • 书圣王羲之之子,东晋名士王徽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王子猷;王徽之

    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曾历任车骑参军、大司马参军、黄门侍郎,但生性高傲,放诞不羁,对公务并不热忱,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其书法有"徽之得其(王羲之)势"的评价,后世传帖《承嫂病不减帖》《新月帖》等。司马参军

  •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名字中都有之字, 难道不要避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名字中都有之字, 难道不要避讳吗?在古代,孩子起名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在避讳这方面,必须要避祖先的名讳。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却非常奇怪,那就是书圣王羲之所属的琅琊王氏,这一家人的名字后面几乎都带着一个“之”字,比如王羲之的七个儿子全带,如王焕之、王徽之、王献之,王羲之的胞

  • “东床”为何指的是女婿?且看王羲之如何推销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王羲之,书法

    大学生越来越多,找工作就成了一个难题,怎样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呢?王羲之坦腹东床的故事也许可以给人几丝启发。要把自己推销出去,或者说让别人于“万绿从中”发现你,那么你就要“红”,也就是说,你就要与众不同,就要有自己的“个性”,王羲之这点是做的非常好的,非常有创新意识的。坦腹东床当时,王羲之正值意气风发

  • 王羲之学书法有哪些技巧?王羲之给儿子的信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王羲之

    王羲之学书法有哪些技巧?王羲之给儿子的信写了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的书法家大都非常重视保密工作。以书圣王羲之为例,他的笔法就长期在家族内部流传,不肯传播于外。王羲之晚年在给儿子传授书论时反复告诫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那么,这篇被王羲之如此珍视的书论,都讲了什么内容呢?今天我

  • 颜真卿为什么能和王羲之分庭抗礼?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颜真卿,唐朝

    你真的了解颜真卿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书法是汉字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汉字在先,书法在后。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包括出土的大量简帛文字,主要是代替语言作为文化、思想交流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工具。虽然我们今天也把它们称之为书法,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