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竟是王羲之粉丝:曾派卧底骗走兰亭序

唐太宗竟是王羲之粉丝:曾派卧底骗走兰亭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95 更新时间:2024/1/20 9:48:42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叫《兰亭序》、《临河序》、《楔序》、《楔帖》)是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它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有关它的轶闻趣事就接连不断,如今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一幅《萧翼赚兰亭图》,就记载了其中的一个传奇故事。

在唐代,“萧翼计赚辩才”的故事就已经是当时画家喜欢的题材,唐代画家阎立本将之绘成《萧翼赚兰亭图》。有人认为,辽宁省博物馆现藏的《萧翼赚兰亭图》就是北宋摹本,而台北所藏的是南宋摹本。在这幅画中一共有5个人,辩才和尚居中,他对面是萧翼。辩才口沫横飞,萧翼恭谨露阴险,表现的是当时萧翼欺骗辩才和尚、取得其信任的一个场面。

“萧翼计赚兰亭”的故事最先出现在唐代何延之所撰的《兰亭始末记》一文中,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搞到《兰亭集序》,竟然派官员从当事人手中骗取重宝的故事。

李世民念念不忘《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自写成之后,王羲之自己十分宝爱,决意将其传之子孙。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继承了王羲之的衣钵,精勤书法,一直活了将近百岁才去世。临去世的时候,将《兰亭集序》墨迹传给了弟子辩才。辩才俗姓袁,是梁朝司空袁昂的玄孙,博学多才,精于琴棋书画,他得到《兰亭集序》后,十分珍视,密不示人,在自己居住的房间房梁上掏了一个暗龛,专门用来贮藏《兰亭集序》。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十分推崇,还为此诏令天下,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对《兰亭集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来,李世民得知,《兰亭集序》真迹在辩才和尚手中,李世民马上将辩才请到长安,委以官职,热情款待,然后借机向辩才打听《兰亭集序》的下落。但无论李世民怎样百般盛情,辩才只是装憨作痴,推说自己年轻时在侍候先师智永的时候确实见过《兰亭集序》,但经过几十年的战乱,早已不知去向。

如此几次三番,辩才就是不承认自己手中有《兰亭集序》,李世民无奈只好放辩才回去。但李世民并不死心。他不止一次地和心腹大臣们说起这件事:“《兰亭序》真迹肯定在辩才和尚手里,可以找个聪明有计谋的人,从辩才那里设法取来。

”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就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

萧翼是梁元帝萧绎的曾孙,为人狡黠多诈。当唐太宗要他去取《兰亭序》时,他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不要公开派他去,二是请皇上借给他三四件王羲之的真迹字帖,以便见机行事。唐太宗欣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御史扮卧底骗倒老和尚

萧翼就乔装打扮成一个穷愁潦倒的山东书生,搭乘商船来到浙江绍兴,日落时分,他来到了辩才和尚所在的永欣寺,故意在庙廊里观看壁画。辩才看见萧翼一派落魄书生的模样,顿生怜悯之心,便主动打招呼。

萧翼说他是北方人,这次是带了蚕种到南方来卖,凡有寺庙的地方,都顺便来观看一下。辩才邀他入房交谈,两人很投机,下棋、弹琴、谈诗论文,相见恨晚,辩才还命人打开新酿的酒待客,酒酣耳热之际,二人诗酒唱和,通霄达旦,一直玩到天亮。萧翼离开时,辩才和尚还依依不舍地说:“施主有空就来玩儿啊!

于是,萧翼过了两天就“自带酒水”,再次来到永欣寺,专门找辩才喝酒谈诗。这样一来二去,俩人厮混了好几个月,慢慢熟络了起来。有一天,萧翼拿出了自己模仿梁元帝画的一幅《职贡图》,辩才十分欣赏,并就此和萧翼谈论起了书画。萧翼趁机说:“我从小就跟家父练习二王的书法,现在虽然流落他乡,身边还带了两幅二王真迹呢。

”辩才说:“明天带过来瞧瞧。 ”

后来,萧翼果然带来了两幅二王真迹,辩才反反复复看了好半天,然后说:“真迹倒是真迹,但却不是最好的。我也有一个真迹,而且绝对是最好的!

”辩才告诉萧翼,自己藏有《兰亭集序》,萧翼听了,假装不相信,哈哈大笑说:“《兰亭序》早就在兵荒马乱中烧毁了,现在哪儿还有?你就是有,也一定是假的!

”这一激将法果然起了作用:辩才让萧翼明天过来看。

第二天,萧翼按时前往,辩才亲自登上木梯,从屋梁上的小洞里,把《兰亭集序》真迹取下来。萧翼看了之后,故意指出了几处“疑点”,并说:“果然是假的。

”俩人争论了半天,谁也没有说服谁。萧翼故意把他带来的那几件真帖,放在辩才那里,请老和尚随时比较参看。

从此以后,辩才就不再把《兰亭集序》放回暗盒,而是把它和萧翼拿来的几件王羲之墨宝,一齐放在书案上,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同时,萧翼也彻底取得辩才和他的弟子们的信任,可以自由来往。有一天,萧翼得知辩才外出,趁机来到寺里,对老和尚的徒弟说,有两本书,搁在老和尚屋里了,要取回去,那些徒弟就叫他自己去取。萧翼就把书桌上辩才的《兰亭集序》和他带来的那几件墨宝一起拿走了。

出了寺门,萧翼立即找到当地的官府,亮明了身份,说明了事由,并让人请来了辩才。此时的辩才还在别人家里作客,听说御史召见,连忙赶来,一看这位御史就是自己的好朋友萧翼,再一听圣旨,知道《兰亭集序》序已被偷走,当时就惊倒在地,很久才醒过来。

萧翼弄来了《兰亭集序》,唐太宗非常高兴,分别奖赏给房玄龄和萧翼许多珍宝器玩,还给他俩升了官儿。对于辩才,唐太宗油也没有打击报复,而是下令赐给他许多钱物作为补偿款。但辩才无心享用这笔巨款,而是用来造了三层精美的宝塔。

辩才因为这件事惊怒攻心,深感愧对先师,后来慢慢地吃不下饭,只能喝点粥,一年多之后,辩才就去世了。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他是王羲之后人,狄仁杰帮助他从武则天手里要回传家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方庆

    《万岁通天帖》是唐代流传下来的王羲之家族书法的临摹品。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王氏后裔王方庆将王羲之、王献之等七位家属的十通书翰进献。王方庆将传世法帖进献武则天后,夜不能寐,茶饭不思,后悔把自家法帖进献给了武则天。担心武则天会死后把法帖带到地下,那么这样他就是家族罪人,这是他就想办法把法帖要

  • 王羲之儿子是谁?王徽之奇特的死法却让人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徽之

    东晋宰相谢安在为自己的侄女,著名才女谢道韫选丈夫时,先看中的是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王徽之。可是,考虑到王徽之太不着调,才换成了相对稳重的王凝之。那么,王徽之真的不着调吗?从才华上来说,王徽之绝对是杠杠的。他的书法不仅得到父亲的真传,还被后人评价为“徽之得其(王羲之)势”。气势是书法的灵魂,这等于是说,

  • “书圣”王羲之的孙女王神爱 才华出众却嫁给了个傻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王羲之,王神爱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的美称。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继承了父亲高超的书法技艺,父子二人在中国书法史上并称为“二王”。王献之早年丧妻,第二次结婚娶的是当时东晋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公元384年,新安公主为王献之生了一个女儿,爷爷王羲之看到孙女之后非常喜欢,亲自给她取名——王神爱!由于爷爷

  • 书圣王羲之之子,东晋名士王徽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王子猷;王徽之

    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曾历任车骑参军、大司马参军、黄门侍郎,但生性高傲,放诞不羁,对公务并不热忱,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其书法有"徽之得其(王羲之)势"的评价,后世传帖《承嫂病不减帖》《新月帖》等。司马参军

  •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名字中都有之字, 难道不要避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名字中都有之字, 难道不要避讳吗?在古代,孩子起名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在避讳这方面,必须要避祖先的名讳。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却非常奇怪,那就是书圣王羲之所属的琅琊王氏,这一家人的名字后面几乎都带着一个“之”字,比如王羲之的七个儿子全带,如王焕之、王徽之、王献之,王羲之的胞

  • “东床”为何指的是女婿?且看王羲之如何推销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王羲之,书法

    大学生越来越多,找工作就成了一个难题,怎样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呢?王羲之坦腹东床的故事也许可以给人几丝启发。要把自己推销出去,或者说让别人于“万绿从中”发现你,那么你就要“红”,也就是说,你就要与众不同,就要有自己的“个性”,王羲之这点是做的非常好的,非常有创新意识的。坦腹东床当时,王羲之正值意气风发

  • 王羲之学书法有哪些技巧?王羲之给儿子的信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王羲之

    王羲之学书法有哪些技巧?王羲之给儿子的信写了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的书法家大都非常重视保密工作。以书圣王羲之为例,他的笔法就长期在家族内部流传,不肯传播于外。王羲之晚年在给儿子传授书论时反复告诫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那么,这篇被王羲之如此珍视的书论,都讲了什么内容呢?今天我

  • 颜真卿为什么能和王羲之分庭抗礼?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颜真卿,唐朝

    你真的了解颜真卿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书法是汉字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汉字在先,书法在后。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包括出土的大量简帛文字,主要是代替语言作为文化、思想交流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工具。虽然我们今天也把它们称之为书法,但在

  • 书圣王羲之的作品有哪些?王羲之的“帖”子里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王羲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书圣王羲之的作品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宰相山东琅琊王方庆献出包括王羲之在内数代祖先的真迹合集十卷本,献给武则天。唐太宗曾搜罗尽王氏法帖,武则天喜得墨宝却命宫中制作摹本然后归还给了王家。对于王羲之,学者蒋勋在紫禁城杂志《万岁通天帖(

  • 王福畤是什么人?王羲之的后裔七个儿子个个不同凡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王福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福畤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琅邪临沂王氏家族代有才人,风骚一时,最为著名的人物当属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六世孙王肃有个后裔叫王份,在南北朝时期任南梁左光禄大夫,其子王琳曾任司徒左长史,迎娶了梁武帝的妹妹义兴长公主萧令嫕[y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