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名字中都有之字, 难道不要避讳吗?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名字中都有之字, 难道不要避讳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4/1/7 14:02:27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名字中都有之字, 难道不要避讳吗?

在古代,孩子起名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在避讳这方面,必须要避祖先的名讳。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却非常奇怪,那就是书圣王羲之所属的琅琊王氏,这一家人的名字后面几乎都带着一个“之”字,比如王羲之的七个儿子全带,如王焕之、王徽之、王献之,王羲之的胞兄叫王籍之,而王献之的儿子叫王靖之。一家人好几代都带着“之”字,难道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不注意避讳吗?

当然不是,当时人们非常注意避讳。《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曾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只因为“温”是自己父亲的名字。王家那是世家大族,起名的时候一定会避讳。那这个之字是什么意思呢?

陈寅恪

这件事早就引起了史学家的注意,陈寅恪先生就曾经专门指出过。陈寅恪先生在论文《崔浩与寇谦之》中指出,当时的人们起名一般起单名,比如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堂伯父王导、王敦。但还有很多人,起的是两个字的名,并且最后一个字是“之”字,比如南朝名将陈庆之、著名天文学家祖冲之、著名画家顾恺之、注《三国志》的裴松之等等。其实,最后一个“之”字,只是其身份标志,标志着他们都信仰一个宗教——天师道。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道教早期流派之一,由道教祖天师张道陵所创立,后来张道陵的四代孙张盛,将传教的地区从青城山迁至到江西龙虎山,从此道教开始向东南地区发展。

王氏家族以及其他很多大家族,都是天师道的信徒。所以,这个“之”字,代表的是这个人是天师道信徒。在魏书中记载有一个人叫做寇谦之,而在其他史书中则称为“寇谦”,其实,两人是一个人。因此,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名字中都有“之”,并不犯讳。还有一件事或许可做王家信道的佐证。

黄庭经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认为养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形态中悟到书理。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打听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商量。道士听说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是书成换白鹅的佳话。这里提到的《黄庭经》,这部经书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由此可见当时道教的影响力,而王家信奉道教也是很正常,甚至很主流的了。

标签: 东晋王羲之书法

更多文章

  • “东床”为何指的是女婿?且看王羲之如何推销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王羲之,书法

    大学生越来越多,找工作就成了一个难题,怎样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呢?王羲之坦腹东床的故事也许可以给人几丝启发。要把自己推销出去,或者说让别人于“万绿从中”发现你,那么你就要“红”,也就是说,你就要与众不同,就要有自己的“个性”,王羲之这点是做的非常好的,非常有创新意识的。坦腹东床当时,王羲之正值意气风发

  • 王羲之学书法有哪些技巧?王羲之给儿子的信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王羲之

    王羲之学书法有哪些技巧?王羲之给儿子的信写了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的书法家大都非常重视保密工作。以书圣王羲之为例,他的笔法就长期在家族内部流传,不肯传播于外。王羲之晚年在给儿子传授书论时反复告诫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那么,这篇被王羲之如此珍视的书论,都讲了什么内容呢?今天我

  • 颜真卿为什么能和王羲之分庭抗礼?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颜真卿,唐朝

    你真的了解颜真卿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书法是汉字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汉字在先,书法在后。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包括出土的大量简帛文字,主要是代替语言作为文化、思想交流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工具。虽然我们今天也把它们称之为书法,但在

  • 书圣王羲之的作品有哪些?王羲之的“帖”子里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王羲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书圣王羲之的作品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宰相山东琅琊王方庆献出包括王羲之在内数代祖先的真迹合集十卷本,献给武则天。唐太宗曾搜罗尽王氏法帖,武则天喜得墨宝却命宫中制作摹本然后归还给了王家。对于王羲之,学者蒋勋在紫禁城杂志《万岁通天帖(

  • 王福畤是什么人?王羲之的后裔七个儿子个个不同凡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王福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福畤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琅邪临沂王氏家族代有才人,风骚一时,最为著名的人物当属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六世孙王肃有个后裔叫王份,在南北朝时期任南梁左光禄大夫,其子王琳曾任司徒左长史,迎娶了梁武帝的妹妹义兴长公主萧令嫕[yì]。

  • 此人与王羲之水火不容,还导致他辞官回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述,东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果你曾经有了解到王羲之这个人你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一个人,他饱读诗书,是当时的大文豪,写下了名扬天下的《兰亭集序》。却在官场中遇到了一个与他同姓的人,两人产生矛盾最后带只王羲之直接辞官,悲愤致死。这个与他同姓的人名叫王述

  •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行书:《奉橘帖》书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羲之,《奉橘帖》

    《奉橘帖》是东晋王羲之创作的书法作品。王羲之行书《奉橘帖》,与《何如帖》、《平安帖》连为一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释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大意奉送上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备注关于橘子待到霜降后采摘,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副研究

  • 《十七帖》: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现传世作品为刻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十七帖》,王羲之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

  • 王羲之《十七帖》在书法上有何地位?其章法如何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十七帖》在书法史有何地位?其章法如何解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书法地位此帖前人评价甚高。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认为此帖“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

  • 王羲之听到伯父要造反,他是怎么保住性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羲之,东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羲之,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先贤无数,但能被称为“圣”的人,少之又少。例如西汉司马迁被称为“史圣”,唐朝杜甫被称为“诗圣”。因为“圣”者,必然在特定的领域有杰出的贡献。东晋时期,王羲之书法造诣冠绝天下,被后人推崇备至,因此王羲之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