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福畤是什么人?王羲之的后裔七个儿子个个不同凡响!

王福畤是什么人?王羲之的后裔七个儿子个个不同凡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20 更新时间:2024/1/29 14:29:3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福畤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琅邪临沂王氏家族代有才人,风骚一时,最为著名的人物当属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王羲之六世孙王肃有个后裔叫王份,在南北朝时期任南梁左光禄大夫,其子王琳曾任司徒左长史,迎娶了梁武帝的妹妹义兴长公主萧令嫕[yì]。

王通有九子,个个都很有才华,其中的第三子(一说次子)王福畤[zhì]因编辑整理父亲遗著而闻名。

王通

王福畤,生于绛州龙门(今属山西万荣),自幼德才兼备,善写诗文,唐朝初年任职太常博士、雍州司户参军、济南长史等官职,因受儿子牵连贬为交趾令,后转任泽州长史。

王福畤的弟子众多,著名的有程元、仇璋、董常、薛收等四人。

王福畤教子有方,七个儿子“皆有文名”,其中出类拔萃者有三人,即王勔[miǎn]、王勮[jù]、王勃

三人中的佼佼者就是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唐代著名诗人、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

王勔、王勮、王勃三兄弟在唐初文坛号称“三珠树”,老爹王福畤和友人聊天,常常夸耀这三个儿子,倍感自豪。

曾给弘文馆待诏韩思彦写信说:“我有三个儿子,文章、词赋写得超赞,尤其是小一点的王勃,三人中最为出色。”

韩思彦的儿子韩琬也很出色,有些不服气,回信说:“晋朝的王济马成癖,先生有夸耀儿子之癖,你们王家人的癖好是不是太多了?我需要看过你儿子的文章,是好是坏,我才会决定他们值不值得赞美!”

王福畤收到回信后,就把三个儿子写的文章寄给韩思彦。

韩思彦和一些京城名流读罢文章,赞不绝口,韩思彦感叹说:“王福畤能生出这么优秀的三个儿子,确实值得夸耀啊!”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祖父杜审言的弟弟杜易简赞美王氏三兄弟为“三珠树”,后人以“三珠树”夸赞别人的兄弟。

南宋文学家楼钥有诗句:“伯仲三珠树,优为一世才。”夸赞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句的广南西路提点刑狱王正功。

王福畤的七个儿子个个都不同凡响;王勔官至泾州刺史,留有诗作被收录在《全唐诗》。王勮历任凤阁舍人、箕州刺史,能出口成章。

王勃,六岁就能写出流畅的文章,被誉为“神童”,十六岁考中进士,任职朝散郎。

王勃

写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九十多篇优美的文章,《王子安集》收录诗歌八十余首。

王勃的几个弟弟也很优秀,王助考取进士,任职监察御史,留有《雕虫集》;王劭,少年聪慧,曾任博士官,武后乱政时期隐居乡里;王劼[jié]、王劝均为当时的著名学者,文笔“著于天下”。

标签: 唐朝王福畤

更多文章

  • 此人与王羲之水火不容,还导致他辞官回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述,东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果你曾经有了解到王羲之这个人你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一个人,他饱读诗书,是当时的大文豪,写下了名扬天下的《兰亭集序》。却在官场中遇到了一个与他同姓的人,两人产生矛盾最后带只王羲之直接辞官,悲愤致死。这个与他同姓的人名叫王述

  •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行书:《奉橘帖》书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羲之,《奉橘帖》

    《奉橘帖》是东晋王羲之创作的书法作品。王羲之行书《奉橘帖》,与《何如帖》、《平安帖》连为一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释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大意奉送上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备注关于橘子待到霜降后采摘,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副研究

  • 《十七帖》: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现传世作品为刻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十七帖》,王羲之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

  • 王羲之《十七帖》在书法上有何地位?其章法如何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十七帖》在书法史有何地位?其章法如何解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书法地位此帖前人评价甚高。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认为此帖“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

  • 王羲之听到伯父要造反,他是怎么保住性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羲之,东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羲之,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先贤无数,但能被称为“圣”的人,少之又少。例如西汉司马迁被称为“史圣”,唐朝杜甫被称为“诗圣”。因为“圣”者,必然在特定的领域有杰出的贡献。东晋时期,王羲之书法造诣冠绝天下,被后人推崇备至,因此王羲之被

  • 王羲之的生平如何?为何他的书法这么受追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王羲之

    王羲之(约321—379年),字逸少,东晋琅玡临 。“沂(今山东临沂)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出身士族,初任秘书郎,后升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朝廷公卿爱慕他的才能,几次召他担任侍中、吏部尚书,他都不做。朝廷又授他为护军将军,他仍推辞不做,经过别人劝说,才答应入仕了。他最后做

  • 陶渊明简介资料 陶渊明的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渊明,资料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

  • 陶渊明质性自然 因强烈的道德感被体制所“淘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渊明,东晋,隐居,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为东晋重臣,官至大司马,封长沙公。祖父陶茂,为武昌太守。外祖父孟嘉,乃东晋名士。然至渊明父辈,家道逐渐衰落。渊明幼年仍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并受到那个时代玄风的影响,而“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晋书》)。渊明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闲静少言,不

  • 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渊明,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之所以这般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也是因为他也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般的,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骨气。那么,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若说只是凭骨气,那么,我们的这位大诗人,恐怕连发牢骚的力气都没了。陶渊明(352或3…陶渊明之所以这般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也是因为他也如李

  • 揭秘陶渊明为何离开官场喜欢采菊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最后终于退出官场,固有家族地位实际不高故而不致显达及对乱世的厌倦,而眼见刘裕日渐强大,不奈世间阶级与风习的转趋,也是观察陶渊明退隐田园不能不加以注意的大的历史背景。陶渊明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形象大概立刻就会浮现出来:这是一位遵从自己心愿而归隐田园的诗人。不过,就一定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