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人在城在,人死城破!最牛守城将军羊侃!

人在城在,人死城破!最牛守城将军羊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48 更新时间:2023/12/31 2:42:01

人在城在,人死城破!最牛守城将军羊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南北朝时代是一个乱世纷纭的时代,南朝宋、齐、梁、陈朝代更迭,北朝诸魏、周、齐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被隋文帝捡了最后的胜利果实,成为圣人可汗天子。在三百多年的混乱征战中,名将荟萃,有善攻的,有善守的,有善谋的,有善说的。今天说的这位将军,可说是史上最善守的将军,有他在,叛军不能前进一步;他因病去世,叛军终归破城。为了守城,他铁石心肠,不顾儿子生死;为了守城,他绞尽脑汁,使敌谋屡屡失败。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大将羊侃。

遵父遗命,辞魏归梁

羊侃可谓官宦世家,其祖辈多为朝廷大臣,羊侵在汉安帝刘祜时担任司隶校尉,羊儒在汉桓帝刘志时任太常,羊续在汉灵帝时当南阳太守,是著名的廉吏,有“悬鱼太守”之誉,穷得连妻子都养不起;羊祜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献伐吴之策;羊耽,官至曹魏太常之职;羊琇,西晋中护军、太仆之职;羊侃的爷爷羊规之,担任刘宋王朝的任城县令,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伐刘宋,羊规之与鲁郡太守崔邪利及其属县官吏徐逊、爱猛之等人一起投降,羊规之被赐爵为钜平子,任雁门太守,从此羊家在南北朝时期由南入北;羊侃的父亲羊祉,袭父爵,担任北魏司空令、辅国长史、光禄大夫、益州刺史等职,羊侃自幼随父南征北战,文武双全,因功被封为尚书郎,后随齐王萧宝夤平叛时,一箭射死叛将莫折天生,威震敌胆,由偏将直接升为征东大将军、东道行台、泰山太守,赐爵钜平侯。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羊侃很有可能成为北魏名将。不过,羊侃侍奉的皇帝,可不象他爷爷投降的皇帝一样。北魏第三位皇帝太武帝拓拔焘,那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其文治武功可比三国时的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所以羊规之“望风而降”,得遇明主。而到了羊祉、羊侃时,北魏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孝明帝元诩在位时,其母胡氏擅权乱政,毒杀元诩;权臣尔朱荣和后汉董卓一样,拥立、挟持孝庄帝专断朝政,自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太原王等职,借口丞相高阳王元雍谋反,围杀王公、百官两千余人,面对北魏日趋败坏的朝政,羊祉久有思归之意,他对儿子羊侃说:“一个人怎能长久滞留在异国,你们以后一定要回归南朝”。

所以,虽然从羊规之开始,羊家就成了魏人,但羊氏族人终归是汉人,与鲜卑人为帝的北魏朝廷总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羊氏虽三代北魏居官,却将北魏视做异国他乡。孝文帝元宏虽然在全国进行了汉化改革,但也终究没有终止北人南归的脚步,朝政的败坏,更成为了北人南归的导火索。羊侃南归的决心是坚定的,从他决心遵从先人遗志南归附梁的那一天起,什么也挡不住他前进的脚步。

令羊侃没有想到的是,最先阻止他南归的,是他的堂兄羊敦。羊敦既是他的堂兄,又是父亲羊祉的弟子,在朝廷担任兖州刺史一职。羊敦“治有能名,奸吏局蹐”,是一个清官,同时又是一个忠于北魏王朝的羊氏族亲。兄弟政见不同,刀兵相见,酿成一场骨肉相残的悲剧。羊侃率精兵三万袭击羊敦,羊敦拚死抵抗,羊侃未能破城。接着,梁朝与北魏争先拉拢羊侃,高官厚禄封个不停。为表归梁决心,羊侃杀了封他高官的魏吏,彻底断绝了北魏招降他的希望。一场大战来临了,北魏几十万大军围困羊侃三万余人,一场激战后羊侃军损失兵将三分之二。对羊侃更为不利的情况是,他率领的精兵,有很多是北人,这些北人和他南归梁朝的心情一样,岂愿背井离乡去南梁效命?于是,羊侃做出了一个非常符合人性的决定,遣散兵士,愿留的跟他归梁,不愿留的自便。于是军队解散,羊侃和少数愿意跟随他的部队拚死突围,南归大梁。

人在城在,人死城破

羊侃是一位能武有谋的人才。论武,他能用六石强弓,膂力过人。古代大约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六石就是720斤重量。宋代的英雄岳飞才拉三石弓,羊侃超出岳飞一半,说明其力之大。羊侃能够一箭射死敌酋莫折天生,说明其射箭的准确度也有百步穿杨的本事。羊侃还有类似“鹰爪力”的硬功,曾经应北魏宣武帝之邀表演老虎抓地的工夫,坚硬的土地被他抓出十个洞穴。大殿上有两个石像,他能双手抡起,砸个粉碎,其力如牛;羊侃的轻功也非常好,纵身能上三丈高的城墙。可以说,不管是在北魏还是南梁,羊侃都算顶级武林高手了。论谋,羊侃喜读文史,爱好发明,这在后面的抵御侯景叛乱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羊侃归梁后,梁武帝萧衍非常高兴,先后任命羊侃为都督北讨诸军事、云麾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都督瑕丘诸军事、安北将军、兖州刺史、晋安太守、高昌县侯、司徒左长史、侍中、太子左卫率、都官尚书、壮武将军、衡州刺史、冠军将军等职务,对内平叛,对外北伐。不过,梁武帝并不是十分信任羊侃,对羊侃之谋也并不是言听计从,而且,羊侃随军征战,多为副职,所以并没有发挥出其优秀的军事才能,直到侯景叛乱,叛军围困梁都首都建康城,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城,此时梁朝无将可派,“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将”,关键时刻羊侃担当起守城大任,与侯景你来我往,这时才充分展现出羊侃卓越的守城才能。

叛将侯景是羯族人,这是一个“吃人”的民族,后赵石勒、石虎父子专政时,曾经将汉人称作“两脚羊”,打仗时他们不带军粮,而将“两脚羊”充作军粮。汉人妇女晚上供他们蹂躏,白天就杀之充饥,完全泯灭了人性,和野兽无异。侯景初叛乱时,只有兵八千,到围攻建康时,竟然拥兵十万。而反观梁朝,因为境内和平了四十七年,久不动兵戈,面对叛乱惊慌失措,各地勤王不力,倾举国之力竟然阻挡不住叛军的进攻,放任叛军直抵建康城下。羊侃之谋在前期未被采纳,造成严重的后果。直到叛军到了城下,梁武帝才在危难之中,加封羊侃为侍中、军师将军,赏黄金五千两、白银万两、绢帛万匹,让他激励士兵迎敌。

春秋战国时期,曾有鲁班与墨子两位大师攻守战的故事,鲁班善攻,墨子善守,你来我往,最后墨子胜,一代大师鲁班竟然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不过,鲁班与墨子的攻守是纸上谈兵。而侯景与羊侃的攻守战,却发生在血淋淋的战场。面对十万羯族“野兽军”的进攻,城内惊慌失措,羊侃最需要的是稳定军心、民心,所以他用了第一招,诈称刚刚接到飞箭传书,邵陵王萧纶、西昌侯萧渊藻的援军已到近郊,于是军心大振、民心稍安;侯景用火攻,大火烧门,羊侃用水灭,将大门凿洞喷水灭火;侯景军用大斧砍门,羊侃派人用长矛洞中乱刺;侯景军用“木驴”掩护攻门,羊侃派人用滚木擂石砸驴护门;侯景军将木驴改成尖的刺门,羊侃改用火箭烧驴;侯景造出十丈高的移动楼房,试图接近城墙向城里射箭,羊侃预测移动楼房接近不了城墙就会倒塌,因为城墙附近根基太软;侯景俘虏了出城迎战的羊侃儿子羊鷟,用羊鷟的生命安全威胁羊侃,面对危在旦夕的爱子,羊侃心如铁石,对侯景说:“我羊氏豁出整个宗族报效君主,尚且不够,怎么会在乎一个儿子,希望你早点杀掉他!”,擅会射箭的羊侃举起六石强弓,虽心如刀绞,但还是射向了儿子。吓得侯景赶紧将羊鷟撤走。事情就是这么怪,羊侃越舍得儿子的性命,侯景越不杀羊鷟,羊鷟因为父亲的绝情,反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这是一场“人在城在,人破城破”的战争。可惜的是,羊侃殚精竭虑,竟然在侯景困城之时病逝了。失去羊侃的建康城如同失去了顶梁柱,瞬间城破。这是一场悲剧,八十多岁的梁武帝萧衍被侯景活活饿死,因果循环,侯景也未得好报,诈降侯景的羊侃之子羊鹍在侯景兵败时,亲手将侯景一槊刺死,报了父亲羊侃建康被困之仇。

标签: 南北朝

更多文章

  • 羊侃:南北朝的文武全才将领,最后却被坑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羊侃,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羊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代评书戏曲野史里,时常吸引观众眼球的,就是武功爆表的强人。几乎每次出场,都看得观众连连惊呼,当然惊呼完后也怀疑:真实历史上,有没有这种功力逆天的人物?至少,风云壮阔的南北朝历史上,确有这么一位。这位梁朝战将,比起评书里

  • 山水诗人谢灵运和谢朓两人的诗歌风格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谢灵运,谢朓

    在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山水诗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形式,可以说如果没有山水诗,中国的诗歌文化会暗淡不少,而提到山水诗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谢灵运。谢灵运的画像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名将谢玄的后人,在东晋的时候就被世袭了祖上康乐公的爵位,后来先后担任过诸

  • 谢灵运山水诗有什么特点 谢灵运和谢朓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谢灵运,谢朓

    众所周知。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大诗人,在他之前,山水都是作为诗歌的点缀出现的,而他则是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规模创作的人,他用精致细腻的言语,将自然界的美景融入到诗词之中,是我国山水诗的重要开创者,下面就简要的分析一下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谢灵运山水诗景色首先,魏晋时期是一个玄学昌盛的时候,山水

  • 文采非凡的谢宣城谢朓的作品有哪些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谢朓

    谢朓是是中国南齐时期的文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因曾经担任安徽宣城的太守、尚书礼部郎,所以世人也称呼谢朓为“谢宣城”,齐东永元年间,遭到安王的陷害入狱而死。谢朓的作品集谢朓年少的时候便文采非凡,《南齐书》中称谢朓是“少年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是竟陵王萧子良的八友之一。谢朓楼还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

  • 分析谢灵运与谢朓谢徵曹植诗歌的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谢灵运

    山水诗的诞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贡献,提供了一种新的题材,而且带来了一种新的诗歌风采,而在山水诗的发展过程中,谢灵运和谢眺这两个人是比较重要的,这里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的关系和两人的诗歌风格。著名诗人谢灵运首先从关系上来说,两人确实是亲戚,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嫡孙,谢眺的关系相对

  • 谢朓因告密有功被朝廷赏赐,为何又因告密被关进大牢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五代十国,谢朓

    齐明帝萧鸾临死前安排后事,立次子萧宝卷为皇太子,同时作为补偿,让身有残疾的长子萧宝兴到南徐州做晋安王。萧宝兴自知难以胜任,便向父亲提出需要谢朓做“镇北谘议”。就在谢朓到任不久的一个晚上,他的小舅子前来看他,还带来了其父会稽太守王敬则的口信。原来齐明帝在临死前要为他的儿子扫清障碍,在杀掉一大批前朝皇室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⑴李白江城如画里⑵,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⑶,双桥落彩虹⑷。人烟寒橘柚⑸,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⑹,临风怀谢公⑺?[1]词句注释⑴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南朝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诗人。⑵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江”并

  • 《陈书•谢贞传》原文翻译,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谢贞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

  • 谢贞是怎么死的?谢贞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谢贞

    字元正,生于梁武帝中大通六年(534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七岁时,祖母阮氏患病不能饮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后主即位,命谢贞为南平王友,掌管记室府事。至德三年(585年),加封招远将军名号、掌管宫中管室。大部分文集,正值乱事之秋而没有保存下来。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

  • 范缜:一生坎坷,当时南北朝时期最清醒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缜,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无佛之人范缜,一生坎坷,当时南北朝时期最清醒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范缜,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无神论的思想家,是唯物主义者。18岁就在有名的儒家大使刘献下求学。虽说,范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贫寒。但他自身自律性特别高,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以至于老师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