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官员田汝成简介:虽无重大政治建树,却有文学造诣

明朝官员田汝成简介:虽无重大政治建树,却有文学造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82 更新时间:2023/12/7 19:07:58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田汝成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田汝成(1503年~1557年),字叔禾,别号豫阳,约生于弘治末钱塘(今杭州市)一个书香之家,自幼继承家学,聪颖敏达,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诗词也作得很出色,他的诗词多被收入《皇明词林》、《历朝诗集》、 《明诗综》里面。 《钱塘县志》在为他作的传中赞誉道:“杭士自弘(治)正(德)以来,扬声艺苑者,汝成为最”。

生平经历

田汝成,字叔禾,别号豫阳,约生于弘治(1488~1505年)末钱塘(今杭州市)一个书香之家,自幼继承家学,聪颖敏达,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诗词也作得很出色,他的诗词多被收入《皇明词林》、《历朝诗集》、《明诗综》里面。《钱塘县志》在为他作的传中赞誉道:“杭士自弘(治)正(德)以来,扬声艺苑者,汝成为最”。

田汝成文章过人,科考也顺利,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被任为南京刑部主事,不久改任礼部仪制司员外郎。田汝成在仪制司任职期间,开始制定皇帝南郊祭祀籍田亲蚕、西苑省耕田采桑诸大礼的程式,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嘉靖十年(1531年),为求太子,嘉靖皇帝行放生之仁,释放在上林苑囚禁的动物。田汝成因此上言请求宽宥并释放在囚犯人,不料却触怒了嘉靖皇帝,被切责并停俸两月,调任祠祭郎中。嘉靖十三年,被放到广东任提学佥事。嘉靖十四年,贬为安徽滁州知州。次年,提拔为贵州按察司佥事,按察思南、石阡等府。嘉靖十七年(1538年),他从京师述职回乡后,不久就接到升迁广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分守左江的调令。田汝成回乡休假未满期,就奉命乘船南下广西履职。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历代封建朝曾采用了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一些特殊统治手段。元朝在原羁縻州县范围的基础上,设立行省、路、府、州,分设宣抚司、宣慰司、招讨、安抚司、长官司等,仍以少数民族首领司职,是为“土司”。另有汉人官员辅佐,这些汉人官员称“流官”。土司准予世袭,但必须朝贡和缴纳赋税,土司制度自此始。

明初,“踵元故事”,推行土司制度,凡各族来归者,即因原官授之,分别给他们主管郡、州、县,规定赋税数额,准予世袭,但普遍设置流官吏目及典史,对土司进行监督。明王朝对土司的任用、升迁、惩处、贡赋、教化、土兵的调遣作了一系列规定。

到了嘉靖年间,经过近二百年的经营,明王朝已建立起一套严格控制土司的制度。然而,这种控制,并不能消除土司与明王朝之间的矛盾,土司对抗朝廷,互相攻杀,扰乱地方的事常常发生。这不但影响了明王朝在广西地区统治的稳定,也影响到赋税征收,迫使明王朝不得不将一些不驯服的土司黜革,改为流官统治。同时,各级土司为了保持其半割据的世袭地位,顽固地保留落后习俗,越来越成为经济文化发展的障碍。

然而,另一方面,弘治、正德以来,明王朝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官吏及土司的双重剥削压迫,迫使人民不断起义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特别是广西大藤峡地区的起义,规模大,时间长,影响久远。镇压人民起义、防守边地,明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土司的力量。明初思恩、田州土司岑氏之乱,连续多年未能平定。直到嘉靖五年朝廷派重臣王守仁到广西,才以招抚形式把事件平息下来,并依靠招抚的土司兵镇压大藤峡瑶民起义。所以,明王朝在加强对土司控制的同时,又采取笼络手段,将许多已改流的府、州,重新恢复土司统治。但是不管改流还是改土,仍然不能使社会矛盾缓和,反而有激化的趋势。因此,对西南少数民族如何治理,成为明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

田汝成就在这种形势下来到广西。当时广西左江地区的龙州土官赵楷、凭祥土官李寰与族人争袭官位,先后擅杀朝廷所封土司自立,左江地区骚动。同时安南(越南旧称)的莫登庸篡位后,窥视中国领土,暗地派人与赵楷、李寰勾通。形势非常严峻。处理龙州土官变乱问题,稍不得法,将酿成边关大战。田汝成与广西按察司副使翁万达均认为赵楷、李寰弑主自立,只是想要朝廷封他们为土司,原无反叛之意,故未公开与莫氏勾结。倘若朝廷兴兵征讨,必使赵、李二人公开倒向莫登庸;如果就此承认他们袭位的合法化,又会助长土官家族内部争袭官位、互相残杀之风。田汝成、翁万达即设计稳住赵楷、李寰,然后伺机擒杀他们,龙凭之乱遂定。此举既安定了龙、凭二州,避免了一场干戈,又阻止了莫登庸势力的渗透,朝廷亦免兴师之劳。田汝成的政治才干,使他在同僚中享有一定的威信。当时,以右都御史衔参赞云南军事的毛伯温,曾称赞他“知谋善虑,宣博有本”,是个“文而知权者也”。

田汝成接着又跟随翁万达镇压大藤峡瑶民起义。他建议翁万达软硬兼施:用封官许愿的办法招抚土官,让他们为明王朝卖命;用土官队伍镇压起义。他还提出了平定起义后的治理方略。

嘉靖十九年(1540年),田汝成提升为福建提学副使,离开了广西。嘉靖二十年,他告病回乡,此后不再复出任官。

田汝成做官的日子并不很长,十五年间只做过两任京官,自忤旨被谪后,一直不再为朝廷重用,屡次被发放到边远的贵州、广西地区任职。他到过南海、夜郎、桂林等地。每到一处,他都访古抚今,找寻山川之源,探访形胜之周防,分析边关情势的真伪,判断军务的轻重缓急。尽管田汝成厌倦边疆生活,然而他对朝廷始终怀着耿耿忠心。因此,在贵州、广西为官期间,田汝成细察民情,留意吏事,悉心研究治理方略,积极地为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服务。

由于有亲身经历,田汝成逐渐形成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如何治理的看法。但因其官位不高,既不能直接上书皇帝,也不能将见解付诸实施,遂转而从事著述,以备有关官员“鉴昔慎今”,作从政参考。早在赴广西途中,他就立下了“追陈踪于畴曩,永唏叹於来兹”,“予既慨往事之莫稽,幸今游之可述”的心愿。此后,他将自己在广西、贵州所经历之事,“载笔途次,条刺日程”,并写下评论。当他回归故里时,浙江布政使陈希斋发现了这些手稿,赞其言事详核,有益于吏治,便鼓励田汝成整理付梓。田氏遂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夏将这些手稿冠以《炎徼纪闻》之名,锓行流布。

田汝成一生虽无重大政治建树,但他的诗文使他在文坛上获得了较高的声誉。他的著述,时称博洽,据清钱谦益《历朝诗集小传》记载,共有一百六十多卷。著名的有《西湖游览志》、《炎徼纪闻》、《武夷游咏》等。

田汝成不仅在文学上有较深造诣,而且在史学上也颇有见地。他十分推崇司马迁,称赞司马迁能“远涉江淮,大肆文章之力”,从而写成不朽之作《史记》。感到自己才能虽不如司马迁,但任官十余年,“内陟两京,外历三省,匍匐州郡之末,跋涉岭海之交”,“虽踪迹未遍于埏垓,而耳目已超于圭筚”,也是可将耳闻目睹之事记录下来,为后人提供借鉴的。因而“公余必展书史,非但多闻喜道时事。辑诸掌故,耳目所及,欣然揽笔为之注记”。他罢官故里,则盘桓湖山,“因名胜而附以事迹,鸿纤巨细,一一兼垓”。“虽体式不袭于前贤,而话言必核而真见”。他把自己的政治见解与对史事的生动记述揉为一体,写下了许多著述,使人读了他的著作,不仅能了解风土人情、名胜风景,而且能了解掌故的由来及“治国安民”之策。《炎徼纪闻》正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各方面条件并不突出,为何最后却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黄袍加身”的故事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说的就是大宋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开启两宋三百年基业的故事。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之前已经为年幼的儿子铺平了道路,选了三位顾命大臣,而且当时的军权其实掌握在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手中。而此时的赵匡胤虽是殿前都点检,却也只是牵扯这几位大人权力的一

  • 战国时期多国合纵,为何对齐国有用对秦国却没用呢?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苏秦,战史风云

    合纵合纵或合从,合众弱以攻一强,中国春秋时期及战国时期的外交及军事策略,是南北纵向诸个国家合作,抵挡西边秦国的东向发展。战略上即使倡议诸国组成被动的联合防御阵线,依然不是长远有效的方式。同时各国间存在着历史的矛盾,携手联手防御简直是空谈。合纵最主要的战略创新则是从联合抗秦,提升到合作攻秦灭秦。根据《

  • 雍正最宠爱的一个女儿是谁?可惜只活了18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作为清朝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皇帝,雍正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只有13年的时间,但是却肃清了大清的官场,为大清国的清明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3年以来,雍正一直都是勤勉于政,让国库逐渐充盈起来,所以说,他的儿子乾隆也是沾了老爸很大的光。这几年来,关于描述雍正时期的影视作品不少,像《甄嬛传》、《宫锁心玉》

  • 皇帝想吃熊掌,太子不答应,最后竟然自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成王,春秋,野史秘闻

    楚成王是楚堵敖的弟弟,刚开始的时候楚堵敖觉得自己的弟弟是一个威胁,于是想要杀掉楚成王以绝后患,后来楚成王逃到了随国,在获得随国人的帮助之后,成功杀死了自己的哥哥登上皇位。楚成王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继位后广施恩德,采纳了一系列对百姓有利的措施,在百姓眼里他无疑是一个好皇帝。在外交方面楚成王

  • 辽朝大臣张砺简介:曾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辽朝(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早先在唐担任掌书记,迁任翰林学士。后归契丹,辽太宗见张砺刚强正直,颇有文采,提升为翰林学士。辽会同初年(公元938年),升任翰

  • 满族是怎么过春节的?满族春节习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满族是怎么过春节的?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源于汉族习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

  • 玉璧之战:南北朝东魏丞相高欢苦战了60天,最终郁郁而死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玉璧之战,高欢,战史风云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546年11月,在五十日的苦战之后,东魏军撤退。玉璧之战的

  • 元朝为什么会丢失自我?皇权至上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权至上,元朝,历史解密

    元朝与蒙古帝国不同,元朝是四大汗国表面承认其宗主地位的国际性帝国,实际上仅仅统治中原地区和蒙古大本营的区域性皇朝。自从忽必烈听从汉人大和尚刘秉忠建议改换国号以后,元朝作为中国化政权就开始了。元朝也开始以儒家化为核心的中国化。在蒙古原始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三大文化影响下,出现了皇权不断儒家化与反

  • 刘秀说娶妻当娶阴丽华,阴丽华到底有多好?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汉朝,刘秀,野史秘闻

    光武帝刘秀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娶妻标准,那就是娶妻当娶阴丽华,而他自己最后也实现了这个愿望,阴丽华成为了他的夫人。有些人可能会说,刘秀自己喜欢,当然会这样说了,实际上可不是,阴丽华确实做到了一个古典美女子应该具有的一切特点,她当皇后的时候,更是端庄、仁爱,做到了真正的母仪天下。阴丽华出身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后,曹丕也没有攻打东吴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三国,风云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