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乐昌公主是什么人?年轻貌美的亡国公主,沦为权臣小妾

乐昌公主是什么人?年轻貌美的亡国公主,沦为权臣小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08 更新时间:2023/12/16 5:06:04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乐昌公主的文章。

在南北朝时期,北周有一个名叫杨素的人才,他的父亲叫杨敷,是北周汾州的刺史。

杨弘作为弘农杨氏之后,出身算得上是很高的,并且自小就很有才华。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极富个性。

死犟的杨素

当时,北周的皇帝是周武帝,但是大冢宰宇文护实际上才是真正的执政者,国家大小事宜几乎都是由他决定的。他对杨素很是看好,处处提拔。但是这样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多久,忍辱负重多年的周武帝一朝崛起,彻底扳倒了权倾朝野的宇文护。而杨素之前一直被宇文护委以重任,周武王自然看他有些不顺眼,因此杨素十分不得宠信。

尽管杨素知道自己的仕途可能就这样无法更进一步了,但是这也不是他可能控制的事情,只能无奈接受,但他不能忍受的另一件事是,他的父亲在北齐战死,却没有得到追封。杨素的性格让他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和漠视,因此他上奏要求皇帝给自己的父亲进行追封。

周武帝一直不太喜欢杨素,因此根本不打算理会他的上表。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杨素居然如此固执,一封不成再上一封,接连上表之后周武帝大为恼火,他下令斩杀杨素。一般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向皇帝认错饶命,但是杨素却没有这样。

他非但没有祈求皇帝饶恕自己的性命,反而大骂皇帝,直言给这样昏庸的皇帝效忠,死也是迟早的事情。这段话表示了他对于皇帝没有追封自己的父亲极度的不满,也透露出自己不受重用的愤慨,既然前途无望,那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像杨素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实在很少见,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周武帝也不是个什么普通人。

听了杨素的话之后,周武帝竟然很称赞他这种勇气,认为他是个有用的人。不仅杨素的父亲得到了追封,而且还给他加官进爵,并要杨素给他起草诏书。这对君臣的举止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杨素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还保住了性命,按说应该会很感激周武帝吧?但事实上,他并没有。

有一天,周武王对杨苏说:你跟着我,只要尽心尽力,今后荣耀和财富绝对不会少了你的。即使是从学校或者公司的领导口中听到这样的承诺,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更不用说是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口中了。可杨素却并没有因此感到开心,而是严肃的说:臣无心图富贵。

灭陈获妾

周武帝去世之后,杨素看到周武帝的儿子资质平平,大概是觉得他们难成什么大事,于是投靠了手握大权、心怀天下的杨坚。杨素并没有看错人,杨坚后来建立了隋朝并且成为了皇帝。此外,他南下灭掉了南陈。在此期间,以杨素为统帅的水军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取得了赫赫功绩。隋朝一统天下之后,杨坚开始奖励助他打下基业的功臣。

杨素也因此获得了封赏,他成为了郢国公,邑三千户。除此之外,杨坚知道杨素的夫人是个母夜叉一样的悍妇,对杨素极为严苛,就把陈后主漂亮的妹妹和几个姬妾一并赏赐给了杨素。得到这个赏赐,杨素自然很高兴。这样一来,他就有了许多美貌的妾室,而且由于是皇帝的赏赐,他的妻子郑氏也不能阻拦什么,更不可能欺压这些美妾。想到这些,杨素很高兴的谢了恩。

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姿容清丽,美貌过人,在亡国之后,她成为了杨素的小妾,尽管仍旧能够享受富贵,但这对于她来说仍旧是一件十分屈辱的事。第一,她身为高贵的公主,如今却要为人妾室;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在此之前她已经有了夫婿,如今她要被带去长安给人做妾,而夫君却不知道会被流放到哪里,夫妻二人有可能再也见不到面了。

隋朝兵马入宫时,乐昌公主与她的夫君徐德言已经做好了离别的准备。徐德言是当时有名的大才子,在朝中也有不俗的功绩,看事情也比较通透。他告诉自己的妻子:你的容貌这样美丽,自然不会失去性命,大概会成为隋朝显贵的妾室,而我大概被杀或被放逐,我们夫妻恐怕再也不会见面了。

听到夫君口中的悲哀之情,乐昌公主纵然十分伤心,却仍旧保存了一丝理智。她往地面上扔了一面铜镜,让它摔为两半。两人约定好了互相带着一半,如果有机会的话,到正月十五的时候在长安相会。后来果然如他们二人所料,乐昌公主被纳入了杨素府中,而徐德言不知去向。

难舍旧情

将乐昌公主纳入府中之后,杨素发现乐昌公主虽然曾经贵为公主,但是却没有什么张扬蛮横的毛病,相反很是温柔体贴。再加上她十分美丽,因此杨素对她很是宠爱。但是,杨素对乐昌公主越好,她就越容易想起自己的前夫徐德言。每日她都会看着天上的月亮叹息自己的相思之苦,甚至在睡梦中都不能忘记与徐德言曾经的甜蜜。

正月十五的这一天,长安城的街道非常热闹,但是乐昌公主的心中却是五味杂陈。自己身处这样繁华的地方,可徐德怀却不知身在何处,更不知晓他是否还活着,这让她很担心。她暗中派一位服侍她的老妇人带着自己的那半面铜镜去街市上高价叫卖,用这种方法来引起注意,并希望徐德言可以看到。

然而,老妇人的答复却令乐昌公主很失望,除了骂她有毛病的几个路人之外,没有人拿出铜镜的另一半来相认。这个结果让乐昌公主心碎,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人拿出了铜镜的另一半,与老妇人手中的铜镜严丝合缝的并在了一起。这个人就是不远万里来长安寻找乐昌公主的徐德言。

看到徐德怀的出现,乐昌公主喜忧参半。多年以为,她与徐德怀的相思之苦总算是得到了缓解,但是她又如何能够不顾杨素对她的好,现在她的前夫已经出现了,她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毕竟,乐昌公主对杨素感到愧疚,但又不愿割舍对徐德怀的旧情。

乐昌公主的担心被杨素发现了,在杨素的质问下,乐昌公主将心中暗藏多年的秘密对杨素全部倾诉出来,杨素听了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想要与徐德言见一面。徐德言应邀上门,三人见面,一时无言。徐德怀取出半面铜镜,将其与乐昌公主的半面铜镜合在一起。不仔细看的话,连裂缝都看不出来。

杨素和徐德言都十分疼爱乐昌公主,因此也不忍看她如此为难。徐德言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他说,可以看到乐昌公主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自己就没有挂念了,以后自己会削发为僧,了却红尘,不会再打扰她。说完这一番话,乐昌公主与他都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

杨素是个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如果一心想要留住乐昌公主,徐德言必定无能为力。毕竟自己身为丞相,权倾朝野,而徐德言只是个前朝的罪臣。但是留下乐昌公主的身体容易,可她的心却不在自己这里,与其看着他们两人忍受分离之苦,还不如自己大方一些,成全了他们俩的“破镜重圆”。

破镜重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最终,杨素做出了令人钦佩的决定,他让自己的宠妾乐昌公主跟着她的前夫徐德言离开了。就这样,徐德言只凭借半面破碎的铜镜,就带走了他的前妻乐昌公主。

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回到了江南的家乡,在杨素的帮助之下,他们重新获得了徐家的祖业,为他们二人居住和生活。这段故事传播出去之后,成为了世人津津乐道的浪漫佳话。乐昌公主和徐德言二人的名字也流传开来,不时有人慕名前来拜访。不过,夫妻二人只想过着普通平淡的生活,不想被别人打扰。可是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最终在无奈之下,他们二人索性以舟为家,泛舟湖上,过上了神仙眷侣一样的日子。

可惜的是,成全他们的杨素就不是那么的幸运了。在他百年之后,他全家都被灭门了,再后来李渊带兵消灭了隋朝,建立了唐朝,杨苏过去的所有事情都成了过眼云烟。不过,这些都是后事了。

乐昌公主与她的夫君徐德怀在历经了种种磨难之后,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过着夫妻相敬如宾、恩爱和睦的生活。他们历经朝代的变化,却只安心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之中幸福的生活。直到死了之后,夫妻俩还被埋葬在一起,而那块让他们重逢的铜镜则成为了他们的陪葬品。

他们二人的故事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经典的成语,也就是“破镜重圆”,只不过,乐昌公主与徐德怀之间的爱情传奇,又岂是一个成语就能够表述详尽的呢?

标签: 乐昌公主南北朝

更多文章

  • 乐昌公主的驸马爷是谁?本有一段美满的婚姻,因亡国成为战利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乐昌公主,南北朝

    乐昌公主的驸马爷是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公主都是一个国家的金枝玉叶。可以说公主是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女人。而公主的父亲,当朝的皇帝也是极力呵护他们的女儿,尤其在婚姻上,更是想为他们找一个良婿,给公主一个美满幸福的未来。且说南北朝时期南朝陈的

  • 隋朝周法尚是一个怎样的人?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法尚,隋朝

    周法尚公元556年——614年,字德迈,汝南安成人,北周、隋朝的将领,从小就喜欢读兵书,非常有气概,一生征战,攻打过吐谷浑、高句丽、还评定了杨玄感之乱,打败了孟让起义军,在第三次东征高句丽时,还没有出征就在军营里病种去世,时年五十九岁。一:年少有为周法尚从小就喜欢看兵书,学打战,十八岁那年就担任了陈

  • 周法尚是什么人?隋朝名将周法尚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

    周法尚出身于官宦世家,其曾祖父周强是南朝齐官员,官至太子舍人、梁州刺史;祖父周灵起是南朝梁官员,官至直阁将军、义阳太守、通直散骑常侍、庐桂二州刺史,封保城县侯;父亲周炅是南朝陈官员,官至定州刺史、平北将军,封赤亭王。数立战功周法尚少时果敢勇毅,有气概,好读兵书。太建五年(573年),周法尚年十八岁,

  • 周法尚:正因为有了他隋朝才更安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法尚,隋朝

    一代名将周法尚,果敢刚毅有勇有谋,正因为有了他隋朝才更安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尽管隋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特别短暂,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能臣名将的出现,事实上,隋王朝能拿得出手的猛将还是非常多的,他们帮助杨坚开创新朝代,平定从叛乱,攻打后陈,跟着杨广出征高句丽,

  • 【北史阳休之传】原文翻译,阳休之,字子烈,俊爽有风概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阳休之

    阳休之,字子烈,俊爽有风概,好学,爱文藻,时人为之语曰:“能赋能诗阳休之。”孝昌中,杜洛周陷蓟城,休之与宗室南奔章武,转至青州。葛荣寇乱,河北流人,多凑青州。休之知将有变,请其族叔伯彦等潜归京师避之。多不能从,休之垂涕别去。俄而邢杲作乱,伯彦等咸为土人所杀,诸阳死者数十人,唯休之兄弟免。齐受禅,除散

  • 阳休之隋朝文学家生平简介,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阳休之

    阳休之,生于之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卒于隋文帝之开皇二年,年之七十四岁。隽爽有风概。少勤学,爱文藻。弱冠即有声誉。仕魏,历官中书侍郎。北齐之天统中,(公元五六七年左右)除吏之部尚书。凡所选用,才地俱允。周武帝平齐,拜上开府,和州刺史。隋开皇二年罢任,终于洛阳。休之著有文集三十卷,(《北齐书本传》)又撰幽

  • 侯景之乱对何氏有什么影响?何之元为何移居晋陵?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侯景之乱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就不可能不说侯景之乱。因为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改变了南北朝的格局,使西魏及北周一跃而成为后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为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何之元像。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叛乱

  • 【何之元传】原文翻译,何之元,庐江灊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何之元传】

    何之元,庐江灊人也。之元幼好学,有才思,居丧过礼,为梁司空袁昂所重。服阕,昂表荐之,因得召见。解褐梁太尉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寻转主簿。及昂为丹阳尹,辟为丹阳五官掾,总户曹事。寻除信义令。之元宗人敬容者,势位隆重,频相顾访,之元终不造焉。或问其故,之元曰:“昔楚人得宠于观起,有马者皆亡。夫德薄任隆,

  • 何之元是什么人?隋朝大臣何之元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何之元

    何之元(公元523年——593年),何法胜之子,字世伯,子一,伯典,庐江灊人。卒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寿七十有一。幼好学,有才思。居丧过礼,为梁司空袁昂所重。天监末,表荐之,因得召见。起家太尉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寻转主簿。及昂为丹阳尹,辟为五官掾。寻除信义令。太建中,历湘州刺史始兴王叔陵谘议参军。及

  • 梁彦光传原文翻译,梁彦光,少聪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梁彦光

    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捡,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颜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邺都 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