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武帝刘裕:南北朝成就最大的皇帝

宋武帝刘裕:南北朝成就最大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07 更新时间:2023/12/17 12:17:55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县绥舆里(今属安徽萧县),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镇江),自称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1-2],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后功高震主,代晋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

自幼家贫,于公元399年前参军起义,对内平定孙恩桓玄,消灭桓楚、谯纵、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西蜀、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林邑国全境归附。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定都建康,南朝开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3],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使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奠定南朝政治的雏形。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被誉为“南朝第一帝”。

后计划在422年出征北魏,肃清北狄,结果还未来得及出兵,当年刘裕就病逝。享年五十九岁,庙号高祖,谥为武皇帝,葬初宁陵。

史书是这样评价他的:

寒门庶族刘裕“奋起寒微”,依靠军功和手中握有的北府兵权,登上历史舞台,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组成的寒人武士集团,开创寒人掌权的局面。公元420年灭掉东晋,建立南朝第一个朝代刘宋政权。在刘裕入朝执政到称帝的二十年中,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力矫晋时弊政,加强集权,铲除分裂割据势力,努力发展经济,先后于402年平定孙恩,405年灭桓楚,409年灭南燕,收复山东,411年灭卢循,收复岭南,412年攻破江陵,杀割据者刘毅。

413年,灭西蜀,收复巴蜀,杀割据者谯纵。415年攻克襄阳,驱逐割据者司马休之,417年,又大举北伐攻灭后秦,平定关、洛,收复河南和关中,420年,派兵南征林邑,林邑降服,黄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尽归一统。同时对东晋以来的一系列弊政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集权中央,整顿吏治,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废除苛法,赈济穷人,减轻人民负担,亲自听讼,兴学校,策试诸州郡秀才。又实施“义熙土断”,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其子刘义隆(宋文帝)继续刘裕的政策,终于出现“元嘉之治”这个分裂时期的大治盛世。当时北魏的大政治家崔浩曾把刘裕与曹操相提并论,他指出:“刘裕之平祸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则认为:“裕之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他还认为刘裕是汉以后,唐以前的历史中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李贽则直接以“定乱代兴之君”赞誉刘裕,近代大师鲁迅先生说他是南朝唯一值得肯定君主。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认为“二十四史中,人主得国之正,功业之高,汉高而外,当推宋武”。田余庆则将刘裕视为门阀政治的掘墓人,认为门阀政治终结于刘裕之手,刘裕代晋之后,门阀士族虽然仍然存在,但已不是决定性的政治力量了。“门阀士族人物虽然还可能兴风浪于一时,形成政局的暂时反复,但是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是确定不移地一去不返了。”

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是时势造就的英雄。

刘裕是东晋南北朝,颇有作为,成就最大,最有建树的皇帝。他所做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超如何评价间裕:“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北方贱种世世为中国患,而我与彼遇,劣败者九而优胜者不及一。稍足为历史之光者,一曰赵武灵,二曰秦始,三曰汉武,四曰宋武(刘裕),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宋武帝刘裕人生最大的污点是诛杀晋恭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武帝刘裕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宋国。三是赵匡胤创立的宋朝。历史上为区别赵氏宋朝,就称刘裕创立的宋国为南朝宋或者刘宋、水宋。刘裕出生寒门,寄居在他人家,性子贪玩爱赌博。长大后,参军入伍,骁勇善战、用兵如神,很快就受到

  • 为什么说刘裕失去生命的原因不是最重要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裕

    刘裕,东晋朝时期的实际掌权人,在历史中被后人多有赞誉。他著名的两次北伐也是后世人们探讨与借鉴的经典案例。那么为什么刘裕要挥军北上呢?刘裕北伐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天下宏观局势以及刘裕自身来探讨刘裕北伐的举措。首先刘裕掌控东晋朝时期,南燕慕容超听信佞臣的言论,又观东晋朝皇位更迭导致国家

  • 揭秘南宋开国皇帝刘裕篡晋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宋开国皇帝刘裕

    刘裕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他曾是一个军事奇才,他曾经创造的却月阵法成被后世传颂,那么刘裕篡晋是怎么回事呢?刘裕篡晋其实说的是刘裕从一介将领成为晋国君王的故事。刘裕原本是兖州刺史谢玄所统辖的“北府兵”中的一个比较出名的将领。曾有一个叫桓玄的人反叛晋朝,并且打算自己篡位,结果他劫持晋安帝才半年,就被刘裕杀害

  • 开国皇帝刘裕的“谦逊”:反复推辞中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裕

    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是苦出身,但从小有大志,并且赶上了建功立业的动乱年代,在镇压造反义军的过程中壮大了自己的势力。他又团结一帮盟友,消灭了篡位的楚王桓玄。晋安帝要给刘裕升官,他却谦逊推让,表示要回老家去过低调的生活。安帝动员诸多大臣敦劝,又亲自跑到刘宅慰问,刘裕这才接受任命。等刘裕北伐成功、灭掉南燕慕

  •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珪与刘裕的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拓跋珪与刘裕的比较

    对拓跋珪评价,可以说他是一个雄主,他有才能,有远见,但是他也有弱点,他是一个完整的人。拓跋珪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正是因为他过着这种生活,才使得他很早就已经懂事,并拥有很强的才能。他在16岁的时候把握住机会,当时后秦已经生乱,所以他又恢复了自己的国家。但是他的力量非常小,四周又有强敌林立,所以

  • 窝囊的死法:宋武帝刘裕竟是被一条棉被捂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武帝刘裕

    在中国历史上,宋王刘裕是一个狠角色,他曾命人用一根绳索结果了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性命,然后谎称皇帝暴毙而亡。三年以后,刘裕又命人用一床棉被捂死了安帝的继任者恭帝司马德文。刘裕从小家境贫寒,靠卖草鞋过活,没正经读过两天书。但是刘裕人穷志不穷,打小就有非凡的抱负,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刘裕喜欢骑马射箭,舞枪

  • 刘裕因为一句谶语,连杀两个皇帝,两晋到此结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德文

    两晋皇帝总算到最后一篇了。过了晋明帝之后,就不想写了,剩下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惨。写这倒霉的哥俩先提一句他们的爹,他俩的爹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曜(361—396),字昌明,尤其需要记住他爹的字。这倒霉的哥俩就是死在了他爹的字上。两个疑问这哥俩没啥作为,但是名字相当有意思,而且至今也没弄懂到底是怎么回事晋安帝

  • 违背部署擅自进军也可以立下大功?刘裕北伐中的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裕

    比肩魏武的“南朝第一帝”刘裕的北伐是南朝军事史上少有的辉煌时刻。一举攻南燕、后秦,震动中原。但灭后秦却是将领违反部署,超出计划的擅自进军所为。或许没有这一“意外”事件,北伐本不会有如此的成果?完全超出计划的伐秦第二阶段战况在义熙十二年冬,泗黄航道和汴水航道都未能开通,刘裕主力舰队依旧停泊在彭城。从义

  • 刘裕为家天下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裕

    刘姓开国皇帝不少,最有名的要数“三刘”:刘邦、刘秀、刘备。他们仨分别开创了西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和蜀汉(都成都)政权。其实,老刘家还有一位开国皇帝,名气虽然没有“三刘”大,战功武绩却一点不逊于他们,他就是刘裕。刘裕祖籍彭城郡彭城县,史书上说他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人。因为彭城属于古

  • 桓玄和刘裕都篡晋,寒门刘裕是怎么胜过门阀桓玄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北朝

    桓玄和刘裕都篡晋,寒门刘裕是怎么胜过门阀桓玄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西晋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晋室自此偏安江南延续法统,史称东晋。不同于司马氏吸取曹魏败亡,大肆分封宗亲为藩王的西晋,东晋司马氏从一开始就面临南迁士族和江南本土士族的掣肘。整个东晋一朝,皇权威仪始终未能竖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