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裕因为一句谶语,连杀两个皇帝,两晋到此结束

刘裕因为一句谶语,连杀两个皇帝,两晋到此结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92 更新时间:2023/12/17 1:07:45

两晋皇帝总算到最后一篇了。过了晋明帝之后,就不想写了,剩下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惨。写这倒霉的哥俩先提一句他们的爹,他俩的爹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曜(361—396),字昌明,尤其需要记住他爹的字。这倒霉的哥俩就是死在了他爹的字上。

两个疑问

这哥俩没啥作为,但是名字相当有意思,而且至今也没弄懂到底是怎么回事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字德宗(百度写作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东晋的第十位皇帝。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晋安帝司马德宗同母弟。

这就产生两个疑问

1、《晋书》写司马德宗字德宗,百度为什么是安德?刚开始以为是《晋书》一家之言,百度采用了普遍认识的写法,但是《资治通鉴》也采用了晋书的写法,《魏书》里面压根没提司马德宗的字。不知道百度百科的出处在什么地方

2、这哥俩的名和字为什么是一样的?一个人这样也就算了,哥俩都是。在这之前我还没见过名和字一样的古人。有网友说是因为他俩的爹活的太短了,没来得及起字,但是他爹活了36岁啊,不短了啊,死的时候他儿子也15岁了。

这俩问题困扰我很久了,请赐教,谢谢

先说哥哥司马德宗

口不能言的司马德宗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活了38岁。公元397年登基,在位22年,关于这个问题,说明一下:他爹396年去世,他为啥397年才登基呢。这个在晋书有明确的说明。他爹是在公元396年的阴历9月去世的,在同年的10月下葬,司马德宗是在第二年的正月才举行的登基仪式。其实,人家在9月的时候就继位了,只是没有举行仪式。因此,也可以说司马德宗396年-419年在位。

之前总把皇帝的评价放在最后,这次特别一次,放在开头“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这是《晋书》对司马德宗的评价。这分明就是一个哑巴兼白痴啊,连冷热都不知道了,这样一个皇帝能说了算才怪呢。初期还是他的叔叔司马道子及其儿子司马元显说了算,最起码人家是本家。后面就不行了,外人开始造反了。

首先,398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起兵造反,安帝不得不杀王国宝来平息叛乱。第二年,王恭和庾楷不服,这次拉上了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桓温的儿子)再次造反。人多力量大,虽然死了个王恭,司马元显的发威,让桓玄受过挫折,也被打败过,折腾了好几年,但是在孙恩的帮助下,桓玄占领了都城,杀了司马道子父子,自封丞相、太尉,又自号楚王、大将军,最后于403年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降安帝为平固王。安帝被流放到了寻阳(不要以为我写错字了,晋书写的就是这个寻)。这标志着东晋彻底的易主了。不过在战神刘裕的帮助下,再次续命了一下。第二年,刘裕起兵勤王,桓玄对付司马家那些人还行,对付刘裕还是嫩了点,当了半年的皇帝之后,桓玄被杀。安帝复位。不知道刘裕是不是故意的,好景不长,7天之后(着实好景不长,就一个周),桓玄的侄子桓振又攻陷江陵,安帝被俘。直到第二年(405年)的正月(被俘的时候是6月),被抓六个月之后,安帝才脱险。

这个悲催的皇帝,经过上面一轮折腾,桓玄没得到啥好处,司马道子父子没得到啥好处,安帝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人生最大赢家是刘裕,自此刘裕开始成了重要人物,这以后的历史,就看刘裕的了。

此次事件之后,虽然有人乘着刘裕北伐造反的,也有说刘裕是个逃犯而起兵的,但都没能成事,被刘裕轻松化解,不但没有动摇刘裕的根基,反而让刘裕越来越壮大。

从这之后的东晋历史,已经没安帝什么事情了,就等着刘裕什么时候下手了。418年刘裕被封为相国、宋公。不了解其他人的历史,参考一下曹操就知道了,走到这一步意味着什么了,刘裕称帝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说东晋,总得同时聊聊北方

安帝继位前的版图

安帝去世前一年的版图

通过上面的两幅图的对比,可以很简单的明白,安帝当政这几年,魏(北魏)在作大,燕在减少。傻皇帝没啥本事,东晋的版图反而大了。这主要是刘裕的功劳,公元410年,刘裕灭了南燕,收复齐地(山东)。

下面是弟弟恭帝司马德文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9年-420年在位。从他初期的简历: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来看,比他哥哥靠谱,最起码不傻。但是这个家伙比较残忍急躁,是个暴脾气。在宫中以射马为乐,经别人提醒:马是国姓,不能乱射杀,司马德文才明白,这个不吉利。

司马德文当政的时候,刘裕已经权倾朝野了,这样一个秉性,怎能成大事。在当政一年多一点,于公元420年阴历6月被逼迫禅位于刘裕,刘裕登位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把他迁到秣陵,正朔、车驾、衣服等都依晋朝规格,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看管。自此东晋结束,两晋结束,司马天下结束。

兄弟俩的最终结局

他俩兄弟的最终命运都是因为他老子在世的一句谶语:昌明之后有二帝。他们的老子字昌明,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昌明之后还有两个皇帝。

这句话刘裕深信不疑,不过刘裕不相等到他们自然死亡。在公元419年,刘裕命令王韶之将司马德宗勒死了。关于司马德宗的死因,晋书和南史稍有不同,南史写的是王韶之将司马德宗毒死的。不管怎样,都是刘裕下的手。

为了迎合谶语,为自己登基制造合法化,刘裕没有立即称帝,而是让司马德文当皇帝。刘裕太心急了,人家的皇位还没坐热,就把人家赶下台了。刘裕对这个皇帝不放心,伺机想杀了司马德文。司马德文担心被下毒,整天和他的皇后褚皇后共处一室,互相照应。刘裕一时不好下手,就派了褚皇后的哥哥,褚皇后没防备,出门迎接自己的哥哥,刘裕的亲兵趁机进入司马德文的住处,让司马德文喝毒酒,这个司马德文觉得委屈,委屈的不是因为刘裕不讲感情,委屈的是他信佛,信佛的人不能自杀,自杀之后不能再投胎为人。那好吧,既然不能自杀,那只能动手了,司马德文最终被蒙着被子给掐死了。哎!

刘裕开杀前朝皇帝的先例

在这之前,还没有前朝皇帝被杀的先例。刘邦没有杀子婴,杀子婴的是项羽曹丕善待了汉献帝,司马炎善待了曹氏子孙。刘裕开了这个杀戒是要遭报应的,报应其实很快就到了。

最后附上一张刘裕称帝时候的版图吧

标签: 司马德文

更多文章

  • 违背部署擅自进军也可以立下大功?刘裕北伐中的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裕

    比肩魏武的“南朝第一帝”刘裕的北伐是南朝军事史上少有的辉煌时刻。一举攻南燕、后秦,震动中原。但灭后秦却是将领违反部署,超出计划的擅自进军所为。或许没有这一“意外”事件,北伐本不会有如此的成果?完全超出计划的伐秦第二阶段战况在义熙十二年冬,泗黄航道和汴水航道都未能开通,刘裕主力舰队依旧停泊在彭城。从义

  • 刘裕为家天下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裕

    刘姓开国皇帝不少,最有名的要数“三刘”:刘邦、刘秀、刘备。他们仨分别开创了西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和蜀汉(都成都)政权。其实,老刘家还有一位开国皇帝,名气虽然没有“三刘”大,战功武绩却一点不逊于他们,他就是刘裕。刘裕祖籍彭城郡彭城县,史书上说他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人。因为彭城属于古

  • 桓玄和刘裕都篡晋,寒门刘裕是怎么胜过门阀桓玄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北朝

    桓玄和刘裕都篡晋,寒门刘裕是怎么胜过门阀桓玄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西晋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晋室自此偏安江南延续法统,史称东晋。不同于司马氏吸取曹魏败亡,大肆分封宗亲为藩王的西晋,东晋司马氏从一开始就面临南迁士族和江南本土士族的掣肘。整个东晋一朝,皇权威仪始终未能竖立起

  • 刘裕的子孙后代是什么下场?为什么会全部都被杀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裕,南北朝

    刘裕杀了六个皇帝,灭司马家全族,最终其子孙也被全部杀光,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刘裕有个小名叫寄奴,相比背过课文的小伙伴们都听过他的这个小名,这个人可以说是创下了一个纪录,就是他一个人杀了六个皇帝,而且在他建立宋之后竟将司马氏全族杀光,他也算是开了诛杀皇族的先例了,毕竟在此之

  • 刘裕是怎么做到一人杀掉几千人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裕,南北朝

    刘裕一个人杀几千人是怎么做到的?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相信大家肯定也向往过古代武艺超群的人以一敌百的本领,虽然这样的事情只是出现在小说里,而一般在武侠剧里面,这样的桥段会被渲染得很突出来体现一个人的本领,但是以一敌百并不是一个空话,我国历史上确实有很多这样神勇的

  • 后人称刘裕是“南朝第一帝”评价中肯吗?刘裕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北朝,刘裕

    后人称刘裕是“南朝第一帝”评价中肯吗?刘裕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干了什么,影响如何。今天,我们来说说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刘裕。在东晋至五代时期,刘裕算得上一个卓越的君主。如果把他放在皇帝序列里考量,应该说他是一个佼佼者。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

  • 宋武帝刘裕坚持北伐能够成功吗?灭掉北魏能否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北朝,刘裕

    宋武帝刘裕坚持北伐能够成功吗?灭掉北魏能否统一天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宋词豪辛弃疾有一首压轴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有一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是当年宋武帝刘裕北伐时的盛况。不过,刘裕实际上只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胜利,并没有完全北伐成功。公元417年

  • 刘裕篡位后杀光皇族,为何后世对他评价却很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裕,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封建王朝中生命力最为强盛的当属是汉朝了,延续四百零五年的汉朝,虽然是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延续将近两百年的西汉因为外戚专权导致灭亡,紧接着刘秀建立东汉,刘秀虽是刘氏子孙,但因为要遵行“推恩令”,传到他父亲这一辈的时候,就只

  • 刘裕和司马氏之间的仇恨有多大 刘裕建立宋后对司马懿一系的子孙一锅端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司马氏

    还不知道:刘裕与司马氏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代汉,从表面上看是刘协禅让,实际上却是曹丕篡位。不过曹氏虽然篡夺了刘氏的江山,对刘协本人以及刘汉宗室,却还是比较厚道的。就拿曹操来说,甚至还把自己的好几个女儿许配给了刘协,这样的待遇,对于一个已经实质失权的末代

  • 刘裕建宋称帝后 为什么要对司马懿后人斩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东晋

    还不知道:刘裕为什么灭司马氏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裕通过镇压桓玄之乱,接着平定南方与北伐,积累了不少的军功与威望,从而慢慢的掌握了东晋的实权。公元419年,刘裕杀死晋安帝,另立司马德文为傀儡皇帝,是为晋恭帝。但仅过了一年,即公元420年,年过五十的刘裕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