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东晋骠骑大将军

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的资料

本 名:司马元显

字 号:字朗君

所处时代:东晋

民族族群:汉族

职 业:宗室、权臣

官 职: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

谥 号:忠

追 赠:太尉

司马元显的介绍

隆安元年(397年),青兖二州刺史王恭以讨伐王国宝之名起兵,成功逼使司马道子赐死王国宝并处死王绪。当时司马元显十六岁,担任侍中,很厌恶王恭,劝说父亲司马道子讨灭他。司马道子于是以司马元显为征虏将军,并将自己原卫将军府(曾纳入骠骑将军府)和徐州刺史府属僚拨给司马元显。隆安二年(398年),王恭以讨伐司马道子心腹谯王司马尚之的借口再度举兵,更联同了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豫州刺史庾楷。面对如此情形,司马元显力主司马道子讨伐,但司马道子没有对策,不知所为,只得终日喝酒,将讨伐之事都交托给司马元显。司马元显虽然年轻,但聪明且多所涉猎,果断敏锐,以社稷安危为已任,连与他一起开会讨论的人都称他有晋明帝神武之风。司马元显于是受命为征讨都督、假节,统率王珣、谢琰等对抗王恭,司马尚之亦参战。起初司马尚之击败了庾楷,但荆州来赴的桓玄及后却大败司马尚之等人,并且进军石头城。司马元显于是从竹里撤还建康,并率王恺、桓放之、温详等守戍石头城抵抗桓玄等,又以王珣和谢琰分戍北郊及宣阳门守备。另一方面,司马元显得知王恭部下北府军将领刘牢之对王恭甚为忿恨,于是派了庐江太守高素去游说他叛离王恭,并许诺事成后以刘牢之接任王恭之位。刘牢之最终归降朝廷,并倒戈进攻王恭,致使王恭兵败被擒,再押解京城处死了他。王恭死后,殷仲堪等荆州军团退守寻阳,拒绝接受朝廷任命。由于朝廷不知荆州军团的虚实,于是司马元显仍以严兵相拒,情势紧张,内外忧惧。司马道子命司马元显领甲杖百人入殿防卫。不久,加司马元显散骑常侍、中书令,兼领中领军,持节、都督如故。同年殷仲堪终接受朝廷安抚,各还其州,危机才得以解决。

隆安三年(399年),司马道子患病,同时亦沉溺饮酒,每天都在酒醉中。司马元显知道父亲的声望已不再,于是暗示朝廷解除其司徒及扬州刺史职务,并自任扬州刺史。司马道子知道后大怒但不能作什么。司马元显自以年轻,不想短时间内接受父亲两项重要职位,于是以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司徒。同时司马元显信任庐江太守张法顺,以其为谋主,又树立自己的党羽,桓谦以下的门阀权贵子弟都与其交往。

司马元显当时为增加兵源,于是下令三吴各公卿以下,原为官奴而被门阀转为荫客的人移置建康,号称为“乐属”,但惹来当地门第士族的不满。孙恩就正值当时三吴民心不稳,于是自海岛进攻上虞,及后更攻陷会稽,三吴八郡皆响应孙恩。面对如此局面,朝廷内外戒严,司马元显以中军将军讨伐孙恩,并命谢琰率兵讨伐。不久谢琰与刘牢之暂时击退孙恩,八郡稍为安定,加司马元显录尚书事。当时司马道子父子皆录尚书事,但司马道子已经将朝政都交了给司马元显处理,于是住西府的司马元显被称“西录”,每天拜访的人众多,门庭若市;而称“东录”的司马道子府则门可罗雀。但司马元显并无良师益友,亲信都好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都称他为一时英杰、风流名士。司马元显于是渐渐变得骄傲豪侈,更暗示礼官建立礼仪,以自己德高望重且总掌国事,应该受最大的恭敬。接着公卿以下见司马元显都下拜,其生母刘氏更获加号会稽王夫人,赐金章紫绶。而当时因为战事频生,国库虚耗枯竭,但司马元显聚敛钱财,比皇室还富有。隆安四年(400年),孙恩再度从海岛进攻,驻守会稽的徐州刺史谢琰战死,司马元显于是求领徐州刺史,加侍中、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扬豫徐兖青幽冀并荆江司雍梁益交广十六州诸军事。同年十二月戊寅日,有彗星出现在天津,司马元显以此解录尚书事,但又加授尚书令。当时吏部尚书车胤不满司马元显骄傲放纵,于是去见司马道子,请他禁抑司马元显。司马元显知道后就去问司马道子究竟和车胤说了什么,但司马道子不答。司马元显一直追问,司马道子于是怒道:“你想幽禁我,不让我和朝士见面!”司马元显认为车胤离间其父子,于是暗中派人谴责车胤,车胤吓得自杀。

隆安五年(401年),孙恩再度进攻,被刘牢之击退后沿海北上,进逼京口,司马元显以栅阻断孙恩水军过石头城,又率兵拒战,但屡战不利,建康危急,只因北府军将领刘裕击败孙恩,最终令孙恩北走江北才解决危机。不过同时,荆州刺史桓玄借孙恩威胁京师的机会,声言率兵讨伐。司马元显在孙恩军退后就下诏书阻止桓玄,桓玄唯有罢兵。不过司马元显对桓玄十分畏惧,张法顺亦劝司马元显出兵消灭桓玄。司马元显于是派张法顺到京口联结刘牢之,但刘牢之有迟疑之色。张法顺回去后就认为刘牢之有貮心,建议司马元显杀了他。司马元显拒绝。元兴元年(402年)正月,司马元显升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加侍中、黄钺、班剑二十人,并下诏讨伐桓玄,命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当时张法顺建议司马元显逼刘牢之杀桓谦以示其忠心,亦可除了桓谦这个桓玄耳目,但司马元显认为没有刘牢之就不可能打败桓玄,而且若刘牢之不肯,战前诛杀大将不利人心,认为不可取,于是拒绝。不过当时司马元显有意尽诛诸桓,只因桓脩舅王诞劝阻司马元显才没成事。司马元显亦决定以桓谦代桓玄为荆州刺史,以其父桓冲在荆州的名望博取荆州人支持。

司马元显的大军将出发时,桓玄从兄骠骑长史桓石生派使者飞马告知桓玄,桓玄便决定顺江抵抗,更传檄京师,列举司马元显罪状。二月丙午日,晋安帝在西池为司马元显饯行,及后司马元显就登船准备出发,但却迟迟未发。桓玄到寻阳时仍未见朝廷军队,于是十分高兴,士气上升。而原先答应当内应的庾楷被桓玄发现图谋,被囚禁,而朝廷亦派了齐王司马柔之以驺虞幡命桓玄罢军,但被桓玄前锋所杀。二月丁卯日,桓玄至姑孰,派军击败并俘虏司马尚之,司马休之弃城逃走。前锋都督刘牢之却怕击败桓玄后会不容于司马元显,竟想借桓玄除去司马元显后再伺机消灭桓玄,所以一直不肯出军。而刘牢之亦因司马元显日夜酒醉而未得见,安帝饯行时亦未见司马元显对其礼待重视,所以于三月就投降了桓玄。

时桓玄逼近建康,司马元显才打算出发,但听到桓玄已到新亭后弃船,退屯于国子学堂。在宣阳门外列阵,但军中有言桓玄已到,司马元显于是打算领兵回宫城,但桓玄军队中有人拔刀从后大叫:“放仗!”司马元显军队自溃,司马元显僚属皆已散走,唯张法顺伴随。司马元显入相府向司马道子问计,但司马道子只能对其哭泣。桓玄随后派毛泰收捕司马元显,并缚他于舫前数落他,司马元显只得说:“是被王诞、张法顺误了。”

桓玄入京执掌朝政,将司马元显交付廷尉,于是杀害了司马元显及其六个儿子,司马尚之、庾楷、张法顺、毛泰等皆被处死。紧接着桓玄又指使御史杜竹林以毒酒害死其父司马道子。元兴三年(404年),刘裕举义兵击败桓玄,大将军、武陵王司马遵承制追赠太尉,赐谥为忠。

有关“司马元显”的历史故事

  • 晋朝司马元显简介-晋朝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晋朝历史人物:晋朝司马元显,历史上评为司马元显,晋朝历史司马元显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司马元显,字号:字朗君,所处时代:东晋司马元显(382—402),字朗君,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东晋宗室、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孙,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之子,晋孝武帝司马曜之侄

  • 司马元显是怎样的人?他的结局是什么?

    司马元显从小就性格苛刻,喜怒无常,任意生杀。虽然他的谋主张法顺多次劝他,但他从没有悔改之意。公元399年,他征调江南诸郡已免除奴隶身份的佃客移置京师,以世充兵役,称为“乐属”。把他们迁到京师,服兵役,激起孙恩起义。元显奉命镇压孙恩起义后,又加录尚书事。道子整天只惦记着喝酒,政事也懒得管,索性把权力都

  • 司马元显是东晋的宗室,为什么和他的六子一起被杀了?

    说到司马元显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但是结局却十分的不好,最后他竟然被杀了,而且还是和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一起被杀的,有的网友也问了,他不是东晋的宗室吗?为什么会被杀掉呢?而且是全家都被杀这样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司马元显被桓玄所杀时,只有二十一岁,他的儿子有

  • 司马元显: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孙,他为何会坐罪被杀?

    司马元显(382年~402年),字朗君,东晋宗室、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孙,晋孝武帝司马曜之侄,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之子。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元显聪明好学,多有涉猎,志气果锐,其父受封会稽王时司马元显被立为会稽王世子。十六岁时,授侍中、征虏将军。以平定“王恭之乱

  • 揭秘司马元显是因为轻敌而被桓玄杀了全家吗

    司马元显字郎君,出生在河内温县,是东晋的宗室和权臣。司马元显的父亲叫做司马道子(公元364-公元402年),是中国东晋时期的皇族。司马元显出生在一个皇室家庭,从小就学习兵书和武艺,在他10岁那年就被封为琅琊王,后来升迁为骠骑将军,之后还一直多次被升迁,官位至徐州刺史和太子太傅。司马元显的父亲晋孝帝年

  • 东晋权臣宗室会稽王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生平 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结局 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子女

    公元384年,刚刚在淝水之战中取得胜利的东晋名相谢安不久被排挤出朝廷,由皇室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掌大权。在东南一隅已经残喘了六十七年的东晋王朝,从此走向了没落。从桓玄的叛乱,到刘裕的称帝建宋,这中间还爆发了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暴动。东晋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此时,司马道子(公元364年--402

  • 东晋宗室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说到司马元显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但是结局却十分的不好,最后他竟然被杀了,而且还是和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一起被杀的,有的网友也问了,他不是东晋的宗室吗?为什么会被杀掉呢?而且是全家都被杀这样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司马元显被桓玄所杀时,只有二十一岁,他的儿子

  • 桓玄与朝廷彻底翻脸:司马元显先发制人,不料却被桓玄打到家门口

    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司马元显刚好20岁。在孝武帝司马曜驾崩以后,东晋中枢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平衡被打破。司马道子父子因孙恩之变,无暇顾及上游,桓玄迅速夺占了荆州、雍州。朝廷无奈,只得任命其为都督荆州、司州、雍州、秦州、梁州、益州、宁州、江州以及扬州、豫州二州八郡诸军事,兼荆州、江州刺史。桓玄又擅自

  • 桓玄得势:劝降刘牢之,击败司马元显,入主京师

    公元402年,东晋朝廷下令司马元显讨伐桓玄,得知消息的桓玄先下手为强,在双方内部均不很稳定的情况下,先声夺人,取得了初战的胜利。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西军士气,相反,朝廷方面却显出败象。首先是司马元显没有采纳张法顺诛杀桓玄族人的建议,致使桓玄的族人依然盘踞在京师,他们当然不会与朝廷同心,因此,东军的

  • 揭秘司马元显是因为轻敌而被桓玄杀了全家吗(桓玄之乱)

    司马元显字郎君,出生在河内温县,是东晋的宗室和权臣。司马元显的父亲叫做司马道子(公元364-公元402年),是中国东晋时期的皇族。司马元显出生在一个皇室家庭,从小就学习兵书和武艺,在他10岁那年就被封为琅琊王,后来升迁为骠骑将军,之后还一直多次被升迁,官位至徐州刺史和太子太傅。司马元显的父亲晋孝帝年

  • 东晋著名将领司马元显真的是死于轻敌吗?

    司马元显是东晋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官职做到了骠骑大将军,在当时权倾朝野,最后讨伐桓玄兵败被杀。那么,司马元显生平都有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来看看司马元显的生平简介。司马元显画像公元382年,司马元显出生于河内温县。他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孙子,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的长子,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侄子。因为他属于

  • 东晋司马元显生平简介 司马元显怎么死的?

    司马元显是东晋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官职做到了骠骑大将军,在当时权倾朝野,最后讨伐桓玄兵败被杀。那么,司马元显生平都有怎样的故事呢?公元382年,司马元显出生于河内温县。他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孙子,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的长子,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侄子。因为他属于东晋皇族,这就注定了司马元显的生平是不平凡

  • 司马元显简介 东晋宗室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生平

    \司马元显(382—402),东晋宗室。司马道子之子。任中书令、尚书令。搜括不已,富过帝室。性安三年(399),征调江南诸郡已免奴为客者,到建康服兵役,称为“乐属”。激起孙恩起义。他遣刘牢之镇压。又用牢之为前锋讨桓玄。后桓玄起兵东下,刘牢之倒戈,司马元显战败被杀。司马元显(382年-402年),河内

  • 权臣司马元显因为轻敌而被桓玄杀了全家吗

    司马元显字郎君,出生在河内温县,是东晋的宗室和权臣。司马元显的父亲叫做司马道子(公元364-公元402年),是中国东晋时期的皇族。司马元显出生在一个皇室家庭,从小就学习兵书和武艺,在他10岁那年就被封为琅琊王,后来升迁为骠骑将军,之后还一直多次被升迁,官位至徐州刺史和太子太傅。晋孝帝年间,朝廷腐败,

  • 东晋权倾朝野的司马元显真的是死于轻敌吗?

    司马元显是东晋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官职做到了骠骑大将军,在当时权倾朝野,最后讨伐桓玄兵败被杀。那么,司马元显生平都有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来看看司马元显的生平简介。公元382年,司马元显出生于河内温县。他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孙子,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的长子,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侄子。因为他属于东晋皇族,这

  • 司马元显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逼桓玄入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元显骄傲自满,致使桓玄逼入朝野,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坑爹可能是现在人常用的一个形容词,他是指一个人的无能,总是给自己的父亲带来各种麻烦,其实在古代的时候也有很多坑爹的事情,比如我们今天说的这位就是古代坑爹的典范。西晋时期有一个大臣名叫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