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宇文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的杀了三位皇帝吗

宇文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的杀了三位皇帝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84 更新时间:2024/1/20 5:22:31

还不知道:宇文护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北魏孝武帝为大军阀高欢所逼,自洛阳入关,宇文泰迎孝武帝定都长安,称西魏,高欢拥元善见为帝定都邺城,称东魏,从此东西两魏只是名义上拓跋氏是皇帝,而真正执政的却是宇文家族和高欢家族。宇文泰是宇文家族基业的奠基人,组成关陇统治集团,东征西伐,西魏在他执政期间,政局稳定,国力强盛。宇文泰临终时,想到自已那些年幼的儿子们,实在放不心,想到他侄子宇文护已是成年人,一直跟随他征战,也有一定的治国经验,于是把自已创下的基业托付给了宇文护。

宇文泰有十三个儿子,嫡子宇文觉继承王位,宇文护当年就迫使西魏最后一个皇帝西魏恭帝让位于宇文觉,立国号周,恭帝被立为宋公,不久被杀,这当然算在宇文护头上。。宁文觉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甘心受制于堂兄宇文护,便图谋诛杀宇文护,结果反被宇文护废杀。宇文护又拥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即位,立幼帝当然又方便他专权。宇文毓就是明帝,表面上让宇文毓亲政。明帝励精图治,政绩突出,深得百姓拥戴,明帝的亲政和作为引起了宇文护不安,日益感到这个皇帝并不会让他任意摆布,并且皇权斗争一旦失势随时会引来杀身之祸。

宇又护决定先下手为强,将明帝毒杀,明帝临终前明智得选择了继承人,以为自己儿子太小,让自已弟弟宇文邕继位,由此南北朝时代北周迎来了最英明,最有所作为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时代。宇文邕是宇文泰四儿子,聪明过人,有气量。他总结了两位兄长的教训,先将一切大政交于宇文护处理,使宇文护得意忘形,目无君上,其手下都狗仗人势,大肆欺压百姓,恶名远扬。对宇文护专权的这种行为,甚至和宇文护关系较好的大臣都劝他告老归退,宇文护不听。武帝同母弟宇文直,朝廷很多大臣都站在武帝这边,时机显然成熟了。

建德三年三月一天,武帝和宇文护同去拜见太后时,乘其不备,和宇文直一起斩杀了宇文护。当天武帝下令,宇文护所有兄弟,亲信一并斩尽杀绝!这事离武帝继位已经十三年了,这大概也是宇文护要先下手为强毒杀明帝宇文毓的原因,只是武帝宇文邕这条龙“潜”得实在太深。不能因为宇文护的专权而否定他的功绩,它对维护巩固宇文氏的统治是有贡献的。当初宇文泰把大业交付给宇文护,许多当年追随宇文泰的元勋,比如赵贵,独弧信等就图谋诛杀宇文护。如果事成,辅政的肯定是赵贵等人,当时宇文泰儿子们年纪还小,在那种乱世,君主年幼,权臣辅政,随时都有被替代的可能,宇文家族的基业将毁于一旦。

标签: 隋朝宇文护

更多文章

  • 周武帝宇文邕是如何“扮猪吃老虎”除掉宇文护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邕,宇文护,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宇文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词:扮虎吃猪,它是指自己实力不足的前提下通过虚张声势获得优势。而与这个词对应的就是:扮猪吃虎,它是指隐藏自己的实力,然后等时机成熟时给敌人致命一击。当然,如果我们认为这些词是现代人发明的,那我们就大错特错了。

  • 宇文护权力有多大?敢一而再再而三的逼退位、杀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护,南北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宇文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他是北周有名的权臣---宇文护(513年-572年4月12日), 字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据记载:公元557年-560年,3年之间,他接连杀了3个皇帝,西魏

  • 宇文护逼皇帝退位以后,为什么会拥护别人上位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护,南北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宇文护的文章。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些权臣,他们手握大权,甚至可以废了皇帝,在朝廷中十分的猖狂,其他的大臣们只敢心里默默地埋怨,但是不敢说出来,而且他们都想要自己的当皇帝,但是有一个人他就掌管朝政,连续杀了3任皇帝,但是自己却不当皇上,这是为什么呢?

  • 刘裕北伐获得成功的原因:晋朝的影响力仍未消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裕,北伐,南北朝,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 晋元兴二年(404),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次年,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为了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刘裕为

  • 刘裕北伐的历史疑团:刘裕是否真有统一的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裕,北伐,南北朝,

    疑点一这次刘裕一生中唯一的重大失败,也给后人留下了两个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一、刘裕发起第二次北伐的主要动机何在?二、假如刘穆之不死,刘裕有统一中国的机会吗?自从崔浩将刘裕比作晋室的曹操开始,到如今涉及此段历史的多数文章,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大同小异:刘裕为了篡位需要提升威望,所以借北伐立威,并无统一

  • 刘裕北伐的历史评价:东晋最成功的一次收复失地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裕,北伐,南北朝,

    刘裕所策动的北伐,尤其是北伐后秦之战,是东晋北伐历史上最成功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虽然刘裕北伐,还抱有个人或集团的目的,但它并不能影响我们对其历史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司马光叙述刘裕北伐成功后匆忙东归,关中复失时,大发感叹:“惜乎,百年之寇,千里之土,得之艰难,失之造次,使丰、鄗之都复输寇手。荀子曰:

  •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北征 被“五斗米教”背后“捅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裕,南北朝,刘宋,

    刘裕本来把广固城团团围住,也不着急捅最后一刀,耐心等待着笼子中的“困兽”精疲力竭,匍匐投降。哪知道背后突然传来了呼喊声:救命啊,快回来。原来,一批人气势汹汹直奔建康而来,看他们的手法,绝不是一般的劫匪,而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恐怖分子。领头的人也是刘裕的老朋友:卢循、徐道覆。卢循在劝说下决定造反五斗米教的

  • 南朝第一帝刘裕:斩杀六帝开创南朝 千古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北朝,皇帝,刘裕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祖上籍贯彭城县绥舆里,自称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起初在县中卖鞋为生,并热爱赌博,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寒酸的市井小人物,在从北府军后 ,展现出了其惊人的军事才能,虽为一介小兵,却作战勇猛,附有智谋,也是出名的法纪严明。在此基础上,刘裕的崛起之路正式开启。公元399年,东晋孙恩、卢循在

  • “南朝第一帝”刘裕怎样干掉六位皇帝建立新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裕,南北朝

    历史上,要论谁是第一号的帝王终结者,非刘裕莫属。刘裕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造反,刘裕就是在这次平叛中崭露头角,被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 为什么说刘裕失去生命的原因不是最重要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裕

    刘裕简介刘裕,又名刘德舆,生活的时间是公元364年到422年,徐州人氏,自称是刘邦的后代,祖上是贵族,到父亲一代没落,刘裕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非常贫寒,他只能寄养在他人家,又叫刘寄奴。刘裕像刘裕年长后参入伍军,逐渐展示出他统领军队的能力,平定桓玄,迎接晋安帝回到皇位,赶走桓玄的党羽势力,他被推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