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宇文护执掌朝政15年 为什么他就是不选择上位当皇帝呢

宇文护执掌朝政15年 为什么他就是不选择上位当皇帝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84 更新时间:2024/2/19 6:36:21

历史上的宇文护可是大名鼎鼎,他是北周最大权臣,三年间曾接连杀死三位皇帝并执掌朝政15年,很多的人都好奇为何他敢杀皇帝却不敢称帝呢?宇文护老谋深算,心狠手辣,不称帝一定有别的原因,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宇文护字萨保,是北周文宇文泰的侄子。据说他从小就很有志气,行为不同于常人,所以他的祖父特别喜欢他,认为他日后必成大器。11岁时,宇文护的父亲战死于军中,叔父宇文泰就带着他生活在军营之中。宇文护从小就受着这种军旅生活的磨炼,弯弓射箭,纵马疆场,养成了他刚毅果敢的性格。宇文护17岁时,宇文泰就让他管理家务。他威而不怒,治家严谨,府内上上下下的人都十分敬重他。宇文泰曾称赞他说:“此儿志度类我。”宇文泰是北周政权的缔造者,也是南北朝末年的一位乱世枭雄。能得到他的如此称赞,实为难得。宇文泰死时,也许并没有想到,宇文家族依然可以作为西魏第一家族存在。因为,赵贵独孤信于谨、李弼与他的地位相当,凭他侄子、或儿子的实力、能力,显然缺乏与这几个大佬竞争的机会。但是,后来博弈的结果,显然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于是,几天前见到于谨等人,还需要下拜的宇文护,转眼间就让于谨等大佬,都对他下拜了。宇文护的这种地位取得,对谁而言,也实在有些意外。因为,在于谨那一拜前,恐怕谁也没有想到,凭宇文护那种晚辈,现在就可以站于独孤信、赵贵、于谨、李弼等人之前了。从某种意义上,宇文家族能篡位,是宇文护和其它军政大佬,补偿宇文泰诸子损失的一种方法。因为,宇文家族篡位后,皇权就落入了宇文泰儿子手中。这个过程的细节,我们很难还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凭宇文家族的力量,显然不足以支撑宇文家族篡位;凭宇文护的力量,显然也不足以支撑宇文家族篡位。

因为宇文护连杀了三个皇帝(西魏皇帝、北周两个皇帝),所以人们自然会认为他的权力非常大,甚至有人又奇怪了,宇文护为什么不当皇帝呢?如果宇文护,都能当皇帝,那宇文泰早就当皇帝了,宇文护的权力比宇文泰都要差一大截子。宇文泰都不敢当皇帝,宇文护拿什么当皇帝呢?宇文家族篡位,绝不是曹氏(曹操奠基)、司马家族(司马懿奠基)那样篡位的。因为这两大家族篡位,是建立在他们家族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其它家族,更是因为他们家族的代表人物,权力远远超了其它家族的代表人物。

而宇文家族篡位,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宇文家族篡位,只是上述几个大佬和宇文家族共同博弈出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就支持宇文泰的儿子去篡位了。这样一来,帝国依然保持着几个军政大佬联合执政的格局,如果有什么变化,仅仅是换了一个皇帝。这种结局,注定宇文泰的儿子,只能是一个傀儡皇帝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宇文护在大家的支持下,一再杀掉宇文泰的儿子(北周孝闵帝、明帝)看出来。从这层意义上,那些军政大佬,虽然把皇位给了宇文泰的儿子,却希望他们永远只是一个傀儡。这也是宇文护敢杀皇帝却不敢篡位的原因了。篡位并不是杀死一个皇帝那么简单的,其实按照宇文护的想法,宇文护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篡位的,只不过宇文护还没来得及,就被宇文邕杀死了。

标签: 南北朝宇文护

更多文章

  • 宇文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的杀了三位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宇文护

    还不知道:宇文护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魏孝武帝为大军阀高欢所逼,自洛阳入关,宇文泰迎孝武帝定都长安,称西魏,高欢拥元善见为帝定都邺城,称东魏,从此东西两魏只是名义上拓跋氏是皇帝,而真正执政的却是宇文家族和高欢家族。宇文泰是宇文家族基业的奠基人,组成关陇统

  • 周武帝宇文邕是如何“扮猪吃老虎”除掉宇文护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邕,宇文护,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宇文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词:扮虎吃猪,它是指自己实力不足的前提下通过虚张声势获得优势。而与这个词对应的就是:扮猪吃虎,它是指隐藏自己的实力,然后等时机成熟时给敌人致命一击。当然,如果我们认为这些词是现代人发明的,那我们就大错特错了。

  • 宇文护权力有多大?敢一而再再而三的逼退位、杀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护,南北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宇文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他是北周有名的权臣---宇文护(513年-572年4月12日), 字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据记载:公元557年-560年,3年之间,他接连杀了3个皇帝,西魏

  • 宇文护逼皇帝退位以后,为什么会拥护别人上位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护,南北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宇文护的文章。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些权臣,他们手握大权,甚至可以废了皇帝,在朝廷中十分的猖狂,其他的大臣们只敢心里默默地埋怨,但是不敢说出来,而且他们都想要自己的当皇帝,但是有一个人他就掌管朝政,连续杀了3任皇帝,但是自己却不当皇上,这是为什么呢?

  • 刘裕北伐获得成功的原因:晋朝的影响力仍未消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裕,北伐,南北朝,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 晋元兴二年(404),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次年,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为了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刘裕为

  • 刘裕北伐的历史疑团:刘裕是否真有统一的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裕,北伐,南北朝,

    疑点一这次刘裕一生中唯一的重大失败,也给后人留下了两个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一、刘裕发起第二次北伐的主要动机何在?二、假如刘穆之不死,刘裕有统一中国的机会吗?自从崔浩将刘裕比作晋室的曹操开始,到如今涉及此段历史的多数文章,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大同小异:刘裕为了篡位需要提升威望,所以借北伐立威,并无统一

  • 刘裕北伐的历史评价:东晋最成功的一次收复失地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裕,北伐,南北朝,

    刘裕所策动的北伐,尤其是北伐后秦之战,是东晋北伐历史上最成功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虽然刘裕北伐,还抱有个人或集团的目的,但它并不能影响我们对其历史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司马光叙述刘裕北伐成功后匆忙东归,关中复失时,大发感叹:“惜乎,百年之寇,千里之土,得之艰难,失之造次,使丰、鄗之都复输寇手。荀子曰:

  •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北征 被“五斗米教”背后“捅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裕,南北朝,刘宋,

    刘裕本来把广固城团团围住,也不着急捅最后一刀,耐心等待着笼子中的“困兽”精疲力竭,匍匐投降。哪知道背后突然传来了呼喊声:救命啊,快回来。原来,一批人气势汹汹直奔建康而来,看他们的手法,绝不是一般的劫匪,而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恐怖分子。领头的人也是刘裕的老朋友:卢循、徐道覆。卢循在劝说下决定造反五斗米教的

  • 南朝第一帝刘裕:斩杀六帝开创南朝 千古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北朝,皇帝,刘裕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祖上籍贯彭城县绥舆里,自称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起初在县中卖鞋为生,并热爱赌博,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寒酸的市井小人物,在从北府军后 ,展现出了其惊人的军事才能,虽为一介小兵,却作战勇猛,附有智谋,也是出名的法纪严明。在此基础上,刘裕的崛起之路正式开启。公元399年,东晋孙恩、卢循在

  • “南朝第一帝”刘裕怎样干掉六位皇帝建立新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裕,南北朝

    历史上,要论谁是第一号的帝王终结者,非刘裕莫属。刘裕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造反,刘裕就是在这次平叛中崭露头角,被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