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伯之是谁?南梁将军为何叛梁投魏

陈伯之是谁?南梁将军为何叛梁投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778 更新时间:2023/12/18 13:08:24

陈伯之,济阴睢陵(今江苏睢宁)人,幼有膂力,少小无赖,家中贫穷,以盗劫为生。后跟随同乡车骑将军王广之征讨齐安陆王萧子敬有功,升迁为冠军将军、骠骑司马,封鱼复县伯,食邑500户。

齐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萧衍率义军攻打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东昏侯萧宝卷任命陈伯之为豫州刺史,占据寻阳(今江西九江)来抵御义军。萧衍攻下郢州,找到陈伯之的幢主(南北朝时禁军主将的称呼)苏隆之。派他劝说陈伯之投降,告诉他如能归附,就封为安东将军、江州刺史。陈伯之虽接受了这一条件,但心怀犹豫,首鼠两端。萧衍趁其犹豫,率大军抵达寻阳城下,逼他投降。陈伯之不得已而归附。

网络配图

萧衍封陈伯之为镇南将军,领着他一道去攻打建康(今江苏南京)。大军围困建康城,每当有投降的人从城中出来,陈伯之就召唤来小声地探问城中的情况。萧衍怕他再有反复,就召他来秘密地说:“听说城中将吏对你投顺一事非常恼火,想派刺客来杀你,你应当慎重考虑,务加小心。”陈伯之不相信。正逢东昏侯的将领郑伯伦投降,萧衍再派他从陈伯之那里经过,对他说:“城中人对你很恼火,想写信引诱你去投降。你一投降,就要剁下你的手脚;你如果不投降,也要派刺客刺杀你。你要作好防备。”陈伯之害怕,不敢再有倒戈的念头。由于作战有功,建康平定后,进号征南将军,仍回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西南)镇守。

陈伯之不识多字,公文书信只能看懂大概意思。大事的裁夺往往取决于身边的心腹。他身边有邓缮、戴永忠、褚緭、朱龙符等重要心腹。朱龙符是陈伯之同乡,任长流参军,仗着陈伯之不明下情,恣意胡行。萧衍得知后,亲笔写信由陈伯之儿子陈虎牙送来,陈述朱龙符罪状。陈伯之认为朱龙符是骁勇健儿,对他不作处罚。邓缮曾救过陈伯之,任江州别驾,萧衍派人代替邓缮江州别驾职位,陈伯之认为邓缮有功绩不动他的官职,将所派来的人担任治中。褚緭是个品行恶劣的小人,向来有窜掇陈伯之叛梁投魏的打算。陈伯之身边的心腹对萧衍都怀有敌对情绪。邓缮劝说陈伯之叛梁,认为现在国库空虚、东方饥荒,是千载难逢的时机。褚緭、戴永忠等也极力附和。

于是陈伯之召集将吏说:“我接到齐建安王指令,他率江北10万大军已进驻六合(今江苏六合),命令我们运粮连下,我受齐明帝厚恩,要以死相报!”并把褚绢假造的萧宝夤的书信拿给大家看。众将果然相信,歃血为盟,同心反梁。

武帝命王茂攻讨陈伯之,陈率众攻豫章(今江西南昌),留下同乡唐盖人守江州。王茂也率军追到豫章。豫章太守郑伯伦坚守,陈伯之攻城不克,王茂前军已赶到,陈表里受敌,大败逃走,与陈虎牙、褚緭等都逃入北魏。魏封他为平南将军、光禄大夫,曲江县侯。

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武帝派临川王萧宏率军北伐,两军对峙,萧宏命谘议参军、记室丘迟写信招降陈伯之,这就是有名的《与陈伯之书》。书中晓之以利害,告之以危局有“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的名句;动之以乡情,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佳句;而后喻之以大义。感于此书,陈伯之迫于形势,终于带8000兵在寿阳(今安徽寿县)归降。儿子陈虎牙被魏人所杀。武帝封陈伯之为骁骑将军、太中大夫,永新县侯,食邑千户。

标签: 陈伯之叛梁投魏

更多文章

  • 《与陈伯之书》兵不血刃,陈伯之拥兵八千归降梁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与陈伯之书

    历史上晋朝与隋朝之间二百年的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内战不断,纷争不休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在江南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相继建立过宋、齐、梁、陈四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不是外部入寇就是重臣造反,上演了一幕幕你刚唱罢我登场的历史闹剧。网络配图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

  • 程灵洗简介,南北朝时期南陈将领程灵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程灵洗

    程灵洗(514年―568年),字玄涤。新安海宁(今安徽休宁)人。南北朝时期南陈将领。网络配图少以勇力闻,梁时以拒侯景乱,授谯州刺史。入陈,官兰陵太守,以讨伐战功拜都督,郢州刺史,封重安县公,治军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又躬勤耕稼,老农不能及。光大二年(568年),程灵洗在州中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葬旧

  • 南陈将领程灵洗战功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程灵洗

    网络配图侯景祸乱海宁、黟县、歙县等地,所以鄱阳、宣城郡县境内有很多盗贼。附近县的百姓都深受其害,程灵洗向来以勇猛著称乡里,地方上的小官就派他招募年轻勇士,追赶逮捕强盗。 程灵洗聚集几百个人守卫黟县和歙县以抗拒侯景。侯景当时占据新安,所以新安太守、湘西乡侯萧隐也来投靠程灵洗,程灵洗推举萧隐主持抗侯联盟

  • 崔浩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崔浩,南北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崔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提到南北朝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北魏——这个南北朝时期国祚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北方王朝。而提到北魏,就不可能绕过一个重要的人物——崔浩。崔浩是北魏初期最重要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他先后辅佐了北魏三代帝王,算无遗策,深得历代帝王信

  • 崔浩:北魏第一名相,最后为何没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崔浩,北魏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崔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南北朝之际,北方曾出现过一个一统的王朝——北魏,与之前的曹魏不同,北魏是由鲜卑的拓跋部建立,是典型的鲜卑族政权。他们利用前秦瓦解的机会,成功在乱世中建国,在拓跋焘的努力下,成功一统北方。与前秦非常相似,北魏的一统多亏拓跋焘的雄才

  • 揭秘:北魏第一谋士崔浩到底有多神?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崔浩,北魏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崔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魏第一谋士崔浩料事如神,其实并无奥秘,说穿了无非八个字:统观全局,知彼知己。先说统观全局。后秦主姚兴去世之时,东晋太尉刘裕率领水军从淮河、泗水进入清河,准备逆流西上,开进黄河,讨伐后秦。因为潼关天险,水军难以到达,他派使节向北

  • 崔浩为北魏立下赫赫功劳,为何下场却不好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北朝,崔浩

    北魏重臣崔浩怎么死的?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

  • 白马公崔宏是谁?他的儿子崔浩又有怎样的创举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崔宏,崔浩,北魏

    白马公崔宏,位列八部大人之天部大人,地位尊崇,他出身清河崔氏——北朝汉族门阀士族第一大姓,幼年即以神童驰名。在那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年代,先后被前秦和后燕皇帝胁迫去做官,最后鲜卑人拓跋珪把他从东海边抓来,逼他共谋大业,他就如同一个贫困艺术家一样,出于种种无奈来创作他的作品:一个个礼制文明的蛮族帝国,据

  • 北魏时期文学家崔鸿的励志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崔鸿的励志故事是怎样的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德州地区居住过,他出身自书香世家之中,父亲和爷爷都是有名气的学者,而崔鸿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对历史方面的书籍十分地感兴趣,在北魏时期进入仕途,担任过兵部郎中、司徒长史等职务,后来还担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重要官职,关于这个

  • 崔鸿:第一个敢于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历史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崔鸿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德州地区居住过,他出身自书香世家之中,父亲和爷爷都是有名气的学者,而崔鸿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对历史方面的书籍十分地感兴趣,在北魏时期进入仕途,担任过兵部郎中、司徒长史等职务,后来还担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重要官职,关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