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勋起义:庞勋是戍边将领 为什么会起兵造反

庞勋起义:庞勋是戍边将领 为什么会起兵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75 更新时间:2023/12/6 12:01:52

唐朝灭亡的导火线,人们一般认为是爆发于公元878年到公元884年的黄巢起义。事实上,在黄巢起义之前,大唐帝国的版图内就曾出现过一次规模较大的起义。这次起义,才是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

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大唐帝国的西南腹地爆发了一起群体性事件。此次事件的策源地在桂州(桂林),事件的领导者叫做庞勋。事件的内容,既不是罢工罢市,也不是罢课罢饭,而是戍卒起兵!这便是唐朝末年赫赫有名的“庞勋起义”、“庞勋之乱”。北宋大儒宋祁在编撰《新唐书》时,曾如是总结道:“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换句话说,唐朝灭亡的导火线,正是发生于桂州的庞勋起义。

庞勋是戍边将领,按道理应该保家卫国,怎么会起兵造反呢?

唐懿宗时期的大唐帝国,已经病入膏肓、摇摇欲坠。《新唐书》中说唐懿宗“以昏庸相继”,其实是便宜他了。文化人讲究仁义道德,即便是再糟糕的皇帝,史书中也不过是“昏庸”、“残暴”等寥寥数语。假如允许史官们用粗俗一点的话来描述,指不定写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呢。

在唐懿宗柄国期间,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在朝中,唐懿宗任用奸佞、赏罚不明。当时乱象横生,别的不说,仅宰相一职,他就一口气换了21位。大唐帝国的边陲要塞,和朝中一样,也拉响了急促的警报。

咸通四年(863年),南诏国三次派兵进攻安南,并攻陷了交趾(位于今越南河内)。如您所知,王勃的父亲王福峙,曾经担任过交趾县令。也就是说,交趾属于大唐帝国神圣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懿宗虽然昏庸,却也懂得保疆守土。面对南诏的狼子野心,唐懿宗拍案而起,决定寸土必争。当时,徐州一带“土风雄劲,甲士精强”,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武术之乡什么的。于是,唐王朝命令徐州节度使孟球召募数千人前往赴援。援军之中的800人,负责戍守桂林。按照约定,这些驻守桂林的徐州士兵,三年以后可以重返苏北老家。

《汉书·元帝纪》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从古自今,中国老百姓都讲究“安土重迁”,把乡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文人墨客的诗句中,动不动就流露出思乡之情。而且,越是节日,越想家。背井离乡的时候,回家就成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从咸通四年驻守桂林算起,到咸通六年,刚好是三个年头。然而,到了咸通六年的时候,这支驻扎在桂林的部队,却成了“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因为无人问津,虽然三年的合同期满,换防始终无从谈起。

尽管桂林山水甲天下,戍卒们却无心欣赏,他们情愿回到魂牵梦萦的老家徐州。一年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啊,终于盼到了咸通九年。这一回,该换防了吧?这一回,可以回到徐州了吧?

到咸通九年,这批戍卒已经在桂林驻守了整整六年。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一次,他们依然被告知不能返回老家!

按照合同,大唐帝国已经是第二次违约。就像现在的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一样,包工头理直气壮,而农民工却只能跳楼。

戍卒们不死心,曾多次向领导打报告,请求返回徐州。当时的徐泗观察使是崔彦曾,戍卒能否回家,全靠他老人家一句话。崔彦曾还在犹豫,徐泗将领尹戡、杜璋、徐行俭异口同声,要求戍卒再多留守桂林一年。继续留守的理由很简单:“军带匾乏,难以发兵。”

苦苦等待了六年,回家的梦想,被一句轻描淡写的“军费不足”敷衍过去。是可忍,孰不可忍。戍卒们忍受了再一再二,却无法忍受再三再四的欺骗和愚弄。

戍卒愤怒了!

驻守桂林的徐州戍卒愤怒了!

戍卒当中,许佶、赵可立等九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掉了都头王仲甫。从性格上划分,许佶和赵可立属于四种性格类型中的胆汁质,脾气暴躁、容易冲动。他们冲动的直接后果,便是拥立庞勋为都将。于是,戍卒中的粮料判官庞勋闪亮登场,成为这支戍卒的领导者。

回家的诱惑是巨大的,产生的力量是无穷的。庞勋从桂林起兵,竟然一路打回徐州!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庞勋起义虽然仅仅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却攻占了徐州,以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交界处的大量州郡,并成功地控制了江淮地区,切断了江南的经济命脉。起义队伍最为庞大的时候,竟然有接近20万人。

庞勋起义就像一条巨大的导火线,虽然被很快熄灭,但它却引爆了规模更大的黄巢起义。黄巢不但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喊出了自己的政治口号,而且攻破了大唐的首都长安。

黄巢起义被镇压以后,是越演越烈的藩镇割据。

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建立后梁。从此,中国历史步入了更为黑暗和混乱的五代时期。

标签: 唐朝桂林唐懿宗庞勋起义

更多文章

  • 唐朝大龄剩女,荣国夫人为何44岁才出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荣国夫人,唐朝

    荣国夫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当然,绝大多数女性如此,也会存在一些“大龄剩女”。唐朝时就有一位大龄剩女,44岁的时候才出嫁,结婚之后生下了一个女儿,还影响了中国千年。她就是荣国夫人,如果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的话,也可以说她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杨氏的父

  • 武则天的母亲是谁?荣国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荣国夫人,武则天,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她不是帝王,却拥有比之许多朝代帝王陵墓碑更“丰大之甚”的石碑。她乞愿“六尘不染”侍奉佛祖,却在天命之年后与人为续弦。公元670年,她死于唐代第一离宫“九成宫”。她就是武则天的

  • 荣国夫人是什么人?历史上的传奇女子,四十多岁才嫁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荣国夫人,唐朝

    你们知道荣国夫人是什么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十四岁的时候就被李世民选中,进宫后被封为了才人,赐名武媚。后来的她凭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步的走上了皇帝的位置,她的一生是传奇的,虽为女子,但是她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但是说起她的母亲,了解的

  • 唐代宗极为信任的大奸臣,程元振是怎么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元振,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程元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程元振是唐代宗时期的宦官,权重一时。按传统史书的说法,程元振一再倒行逆施,让皇帝对军队的指挥权失灵,并弄得皇帝丢失帝国都城,还差点因此丢失皇位。但是皇帝渡过这个坎后,依然把程元振当成最亲近的人看。事实上,类似关系的皇帝

  • 程元振:一个小小的宦官是如何成为骠骑大将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元振,唐朝

    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十分严重,也出了不少“名气大”的宦官,比如这位——程元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您讲述程元振的故事。程元振是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小时候就入宫当太监了,最高做到飞龙厩副使,这个飞龙厩副使就是唐代养马之所飞龙厩的长官,有点类似于“弼马温”吧,哈哈。那么程元振是怎么在皇帝跟

  • 揭秘:权重一时的宦官程元振是怎么被扳倒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元振,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程元振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程元振是唐代宗时期的宦官,权重一时。按传统史书的说法,程元振一再倒行逆施,让皇帝对军队的指挥权失灵,并弄得皇帝丢失帝国都城,还差点因此丢失皇位。但是皇帝渡过这个坎后,依然把程元振当成最亲近的人看。事实上,类似

  • 【为李密檄洛州文】作者祖君彦,原文注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祖君彦

    为李密[1]檄洛州文自元气肇辟,厥初生人,树之帝王,以为司牧,是以羲农轩顼[2]之后,尧舜禹汤之君,靡不祗畏上元,爱育黔首,干干终日[3],翼翼小心,驭朽索而同危,履春冰而是惧。故一物失所,若纳隍[4]而愧之;一夫有罪,遂下车而泣之[5]。谦德轸于责躬,忧劳切于罪己。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蟠木距于流沙

  • 祖君彦不受重用,一纸檄文,让隋炀帝遗臭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朝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瓦岗军一篇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横空出世,列举了隋炀帝弑父篡位、荒淫乱伦、荒废政事、营建宫殿、苛捐杂税、巡幸无度、穷兵黩武、拒谏戮忠、卖官鬻爵、背信弃义十大罪状,同时宣扬瓦岗军声威,敦促隋军将士投降,这篇流传千古的檄文,将隋炀帝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亡国暴君的典型。

  • 祖君彦怎么死的?提亚悠唐朝官员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提亚悠,唐朝

    祖君彦(公元?年至六一八年),字不详,范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容貌短小,言辞讷涩隋大业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官至东平郡书佐郡陷于翟让,为李密所得。密甚敬礼他,署为记室。军书羽檄,皆出他手。及密败,为王世充所杀。据《新唐书》记载,祖君彦死后,还被戮尸示众。人物生平《新唐书 李密列传》有

  • 【旧唐书·孙逖传】原文翻译,孙逖,潞州涉县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逖传

    孙逖,潞州涉县人。曾祖仲将,寿张丞。祖希庄,韩王府典签。父嘉之,天册年进士擢第,又以书判拔萃,授蜀州新津主簿。历曲周、襄邑二县令,以宋州司马致仕,卒,年八十三。逖幼而英俊,文思敏速。始年十五,谒雍州长史崔日用。日用小之,令为《土火炉赋》。逖握翰即成,词理典赡。日用览之骇然,遂为忘年之交,以是价誉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