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最令人遗憾的将领王忠嗣,王忠嗣都有哪些故事?

唐朝最令人遗憾的将领王忠嗣,王忠嗣都有哪些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57 更新时间:2024/1/16 20:53:15

唐朝是我国古代十分繁荣昌盛的一个朝代。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等词语都是出自于那个时代。这和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等皇帝的治理密切相关。唐朝之所以能在经济,政治,化等方面达到鼎盛,靠的是多方面的力量,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十分雄厚的。人力指的是底层人民的劳动,更指的是那些平定战乱的将领们。

唐朝的将领有很多,但是最令人遗憾的,莫过于忠嗣。王忠嗣是唐朝时期第一战神,拥有20万精兵悍将,若不死无人敢造反。王忠嗣原名王训,是王海宾的儿子。王海宾原先是唐玄宗手底下的大臣,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导致去世了。唐玄宗觉得对不起他,便把他的儿子王忠嗣接到朝廷里来当他的养子。他对王忠嗣精心照料,也完全尽到了一个养父的本分。

王忠嗣也没有辜负唐玄宗的期望,从小便刻苦练习武功,学习也很卖力,长得又一表人才,对于排兵布局非精通。王忠嗣也为唐玄宗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他还杀伐果断,勇猛无敌,在敌人面前敢于冲锋陷阵。哪怕是士兵不敢上前,他也能够一人冲在前面,凭一己之力杀敌人个片甲不留。可以说是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人物。

王忠嗣对他的军队也十分的爱惜,他手底下掌握着20万精兵强将。曾经有一次唐玄宗要让他带领军队去攻击石堡城,而他算出来这是毫无意义的举动,去的话只是平白无故的送人头,所以没有遵从唐玄宗的指令。果然,这场战役唐玄宗大败。

唐玄宗便把罪名安在了他头上,认为他是谋逆之罪,不配合他的指令导致这次失败,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他处死了。在这之后唐朝渐渐走了下坡路,起义频发。这个时候唐玄宗后悔了,如果当时没有杀他的话,有王忠嗣作镇,根本没人能够突破重围,可是已经晚了。

标签: 唐朝王忠嗣

更多文章

  • 王忠嗣曾手握20万精兵悍将,他最后怎么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忠嗣,唐朝

    说到王忠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唐朝是我国古代十分繁荣昌盛的一个朝代。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等词语都是出自于那个时代。这和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等皇帝的治理密切相关。唐朝之所以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达到鼎盛,靠的是多方面的力量,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十分

  • 王忠嗣:盛唐时期第一名将,为什么只活了四十五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忠嗣,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忠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755年,大唐天宝十四载阴历十一月,一个寒冬刺骨的夜晚。盘踞在幽州(今天北京)的安禄山打着清君侧,讨伐奸臣杨国忠的旗号,叛乱起兵,兵锋直指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一场撼动历史进程的叛乱就此开始,后人将这段历史称之为“安

  • 王忠嗣是什么实力?唐玄宗手下第一猛将,他若不死,安禄山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忠嗣,唐朝

    王忠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王忠嗣手握重兵后,“以持重安边为务”,从国家大局着眼,不再轻启战端。他不仅自己战绩辉煌,还注重发现栽培人才。名将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和李晟都曾是王的部属。但是,这位天才的伟大帅才,却因为他的优秀和忠诚,与晚年的玄宗产生了多方面的深

  • 安禄山手下的一员猛将崔乾佑 叛乱初期横扫大唐北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乱。安禄山虽然是三镇节度使,但我们都知道他本身是个靠演马戏扮小丑上位的弄臣,之所以能在叛乱初期横扫大唐北方,攻陷长安,全因手下有一员猛将,此人叫做崔乾佑。安禄山手下猛将崔乾佑崔乾佑的出身一直是个谜,史书中没有记载,但他很有可能是出身自当时“五姓七望”之首的博陵崔家。在

  • 哥舒翰的实力如何 他为什么会惨败给崔乾佑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大器晚成但是后来在西北军区与吐蕃等国家对战中哥舒翰逐渐崭露头角,并且顺利地成为了西北名将,哥舒翰立下战功无数让吐蕃人非常忌惮他,并且他因此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很快就被提拔为军镇节度使,可以说盛唐时代能够称得上名将的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可是这位哥舒翰将军私德不太好,他

  • 安禄山手下的一员猛将——崔乾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756年1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叛军开始着手攻打潼关,由崔乾佑负责指挥。潼关守军虽然在兵力上占优势,但多是未经训练之兵,战斗力与叛军无法相提并论,且主将哥舒翰又重病在身,于是选择了固守。崔乾佑为了将唐军诱出,制造了种种假象,他把精兵都隐藏起来,只留一些老弱残兵在外招摇,还到处散布所谓陕郡叛军只

  • 参与安史之乱的将领 安禄山手下猛将崔乾佑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崔乾佑,生卒年不详,在安史之乱前就在安禄山手下效命,安史之乱爆发后,崔乾佑跟随安禄山攻取洛阳,大败唐将封常清。人物经历756年1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叛军开始着手攻打潼关,由崔乾佑负责指挥。潼关守军虽然在兵力上占优势,但多是未经训练之兵,战斗力与叛军无法相提并论,且主将哥舒翰又重病在身,于是选

  • 唐初十八学士之一:褚亮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褚亮,唐朝

    褚亮(555年-647年),字希明,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唐初十八学士之一。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陈秘书监,并着名前史。其先自阳翟徙居焉。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

  • 画坛四僧——朱耷、石涛、弘仁、髡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画坛四僧

    画坛四僧,是指明末清初时期的四位僧侣画家,即朱耷、石涛、弘仁、髡残四人。在艺术上,画坛四僧主张以生活为基础,重视生活感受,直白的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他们的艺术主张对清朝初年的画坛产生巨大影响。画坛四僧中,朱耷的画,墨点无多泪点多;石涛之画,寓奇思于奇笔;弘仁之画,归黄山而益;髡残之画,借画谈禅,因禅

  • 清代画坛四僧之—弘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画坛四僧,弘仁

    清代画坛四僧之—弘仁弘仁,少年孤贫性癖,事母以孝闻。自小就喜欢文学,绘画一生从不间断。他是明末秀才,明亡后,有志抗清,离歙赴闽,入武夷山为僧,师从古航禅师。云游各地后回歙县,住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经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弘仁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 他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称为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