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沈如筠《闺怨二首》,原文译文,文学赏析

沈如筠《闺怨二首》,原文译文,文学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20 更新时间:2024/3/8 1:17:29

《闺怨二首》是唐代诗人沈如筠所作的组诗。这两首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写来曲折尽臻,一往情深。全诗通过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着眼于对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写,格调较高。

闺怨二首①

其一

雁尽书难寄②,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③。

其二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④。

言幽咽所⑤,更作死生分。

词句注释

①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②“雁尽”句:这里用鸿雁传书的事典。

③流照:光辉照射。伏波营: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有功,封新息侯。这里代指征人所在的军营。

④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

⑤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白话译

其一

大雁已飞尽书信难寄出,愁绪多得让人难以入眠。

但愿追随那孤独的月影,将光辉照射到你的军营。

其二

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

在分手的地方还说什么,那就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文学赏析

这组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写来曲折尽致,一往情深。第一首诗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成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诗一开头,就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来表达思妇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贴切。“书难寄”的“难”字,细致地描状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正是这无限思念的愁绪搅得她难以成寐,因此,想象着借助梦境与亲人作短暂的团聚也不可能。“愁多”,表明她感情复杂,不能尽言。正因为“愁多”,“梦”便不成;又因为“梦不成”,则愁绪更“多”。思妇“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在“出户独彷徨”(同上)之中,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天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她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了。她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伏波营”借用东汉马援的典故,暗示征人戌守在南方边境。

其曲折之处表现为层次递进的分明。全诗四句可分为三层,首二句写愁怨,第二句比第一句所表达的感情更深一层。因为,“雁尽书难寄”,信使难托,固然令人遗恨,而求之于梦幻聊以自慰亦复不可得,就不免反令人可悲了!三四句则在感情上又进了一层,进一步由“愁”而转为写“解愁”,当然,这种幻想,显然是不能成为事实的。这三十层次的安排,就把思妇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十分细腻、真实。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全诗写思妇念远,情真意切而不涉亵昵,直吐心曲却工致自然,虽为短章但韵味深厚,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标签: 《闺怨二首》

更多文章

  • 沈如筠是什么人?生平、历史、作品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孙处玄等十八人相唱和,其诗汇编成《丹阳集》。有《正声集》,诗三百首,已佚。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相关历史殷璠汇集包融、储光羲、殷遥、丁仙芝等十八人诗为《丹阳集》,其中

  • 唐代诗人沈如筠主要作品一览,【寄张徵古】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孙处玄等十八人相唱和,其诗汇编成《丹阳集》。有《正声集》,诗三百首,已佚。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闺怨二首 其一】雁尽书难寄, 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 流照伏波营。

  • 储光羲《安宜园林献高使君》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储光羲,安宜园林献高使君,赏析

    光羲《安宜园林献高使君》一、作者储光羲,山东兖州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中进士,又诏中书试文章,由安宜县尉(典史)升任京都,监察御史,因“安史之乱”上了贼船而被贬官。宝应,是中国荷藕之乡,自古至今诗人就有许多咏荷诗篇,唐代开元后期的诗人储光羲任安宜县尉,便有《钓鱼湾》一诗。诗云:“垂钓绿湾春/春深杏

  • 唐代官员储光羲生平简介,被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

  • 《待储光羲不至》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王维

    《待储光羲不至》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80首。【原文】待储光羲不至作者: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注释】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译文】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坐立不

  • 两袖清风的典范唐朝元德秀,对人仁慈宽厚死后身无分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德秀

    唐代文学家李华(玄宗开元23年进士)在所著《三贤论》称颂元德秀 “以道纪天下”,对聪明或愚笨的人没有分别心一视同仁,以“仁”治乱源。 他的无私德行,可以为人间的师范。元德秀是唐玄宗朝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进士,擅长文辞、弹奏音乐。 他性情纯朴,自己的生活非常素简,对人仁慈宽厚,把俸禄都给了别人

  • 《新唐书·元德秀传》原文及翻译,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德秀传

    原文: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①调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德秀不及亲在而取,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

  • 唐朝元德秀生平简介,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为政清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

    元德秀(约695–约754),字紫芝,唐朝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约生于唐武后万岁通天元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三年,年约五十九岁。少孤,事母孝。举进士,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菌席。家贫,求为鲁山令。岁满去职。爱陆浑佳山水,乃居之,陶然弹琴以自娱。房琯每见,叹息道:“见紫芝眉

  • 唐代濠州刺史颜元孙之子 唐朝中期名臣颜杲卿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颜杲卿(692年-756年),字昕。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中期名臣,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濠州刺史颜元孙之子。颜杲卿初任范阳户曹参军,曾是安禄山的部下。安史之乱时,与其子颜季明守常山,从弟颜真卿守平原,设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响应,受唐

  • 颜杲卿是个怎样的人?忠心为国,临危不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颜杲卿,唐朝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忠臣良将,有些能够安享晚年,寿终正寝,但是有些为了大义,为了国家,慷慨赴死,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个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一个忠臣,他忠于唐朝,最终被杀害,但在临死的时候仍然痛骂敌人,他就是颜杲卿。公元755年10月,安禄山起兵反叛,率领十五万军队进攻河北。由于安禄山有平卢兵马使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