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的极品外甥“宇文三郎”——宇文皛

隋炀帝的极品外甥“宇文三郎”——宇文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6 更新时间:2023/12/8 0:03:01

在说今天的正主“宇文三郎”之前,小编先跟大家说说隋炀帝。隋炀帝是谁?想必在唐朝以降历代史官不遗余力地黑化下,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对他有所了解,弑父杀兄,好大喜功,简直就是一个中国古代荒唐天子的代名词罢了,而这从“炀”这个充满恶意的谥号就看能出一二。按照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这简直就是一个皇帝能得到的最低评价。

是啊,作为对头,你让唐高祖李渊说隋炀帝杨广的好话,那也是不现实的。可历史没有告诉你的是,当年隋炀帝的死讯传来,他的亲孙子,由权臣王世充扶立的皇泰主杨侗也给爷爷上了一个谥号:隋世祖明皇帝。怎么样,一下子就高大上了吧?不过,无论是隋炀帝还是隋世祖明皇帝,杨广的一生做的事情太多,争议也太大,今天的重点不是他,小编也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说回来,小编今天要讲的这位爷,就是隋炀帝的外甥,隋朝时人称“宇文三郎”的宇文皛

宇文皛是河南洛阳人,大家都知道,隋朝时的洛阳就相当于今天的大北京,作为首都子弟,起点就比普通地方的人要高一些。而他更是出身显贵,爸爸是隋朝的安德县公宇文静礼,爷爷是北朝时期的汝南郡公宇文庆,与北周皇室宇文家族还有比较深的交情,权势更非一般。

爸爸爷爷这么厉害,还不至于让我们的“宇文三郎”忘乎所以,因为他的妈妈来头更大!她就是隋朝开国皇帝隋高祖文皇帝杨坚的爱女广平公主杨氏。乖乖,这么一来宇文皛就是皇亲国戚了,同样也是金枝玉叶喔。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隋朝时人要叫宇文皛为“宇文三郎”呢?原因不是因为他长得有多帅,而是因为他是广平公主杨氏和安德县公宇文静礼的第三个儿子。哎,有时候古人就是这么实在,经不住多猜。

字号特别 撞车隔壁第一种姓

关于宇文皛,其实他本身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我们都知道,古人在姓名之外,都会取一个字,很多时候就用字来指代那个人,比如我们熟悉的诸葛亮,不少人也叫他孔明先生,就是因为他的字是孔明。那么,我们“宇文三郎”的字叫什么呢?绝对够另类,他的字叫婆罗门。你没有听错,就是这三个字。

怎么这么巧,貌似隔壁阿三国的第一种姓就是“婆罗门”啊。这可能与宇文皛是鲜卑族人有关,但人家就是这么拽,不仅国内一流,走出国际在阿三国也是人上人哈。

得天独厚 皇帝宠信肆意妄为

前面我们说了,宇文皛的妈妈是广平公主杨氏,而广平公主杨氏的二兄弟,就是我们熟悉的隋炀帝杨广。作为舅舅,隋炀帝对宇文皛是特别宠爱,把他从小养在宫中。

近水楼台,宇文皛经常陪着舅舅隋炀帝游玩宴乐,甚至出入皇帝寝宫和后宫都没有任何顾忌。

随着年纪一天天长大,宇文皛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屁孩,而成了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面对皇宫里随处可见的美色诱惑,他犹豫了一下。不过,就一下!很快,宇文皛色胆冲天,不仅和隋炀帝的不少绝色宫女们发生了不可描述的状况,甚至发展到与隋炀帝的妃嫔、公主也有了暧昧。

不过,这种给皇帝戴绿帽的事情太过刺激,时间一长宇文皛也怂了,找个借口就出宫躲了起来,不敢再去见舅舅隋炀帝。

宇文皛的哥哥宇文协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怕引来满门抄斩的恶果,赶紧给隋炀帝上了一道奏折:“我的弟弟宇文皛已经长大了,不适合再留在宫廷。”看完奏折,隋炀帝马上派人把宇文皛找了回来。自感人头不保的宇文皛面如死灰,腿已经抖成了筛子,可隋炀帝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摸不着头脑,该吃吃,该玩玩,还是在宫里住,一切宠爱如初。怎么说呢,看来皇帝的思维就是和我们一般男人不一样。

穷途末路 奋力回报已然无用

很快,隋末的民变纷起,到处都是打打杀杀,宇文皛也跟着舅舅隋炀帝躲到了江都,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扬州,每天醉生梦死,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在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前夕,宇文皛还是发觉到了危险的迹象,他决定马上把情况上奏隋炀帝,但这次,从来进出宫禁畅通无阻的宇文皛却被把守宫廷门户的人拦了下来。

事关隋炀帝的安危,当然也就是自己的生死,宇文皛赶忙回家带领五十个手下去营救隋炀帝,可与宇文化及装备精良的叛军相比,当然是以卵击石,最终惨遭杀害。而疼爱他的舅舅隋炀帝和哥哥宇文协,也很快遇难。

小编点评:与其他和皇帝发生桃色纠纷的人相比,宇文皛无疑是幸运的,他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既没有失去男人的尊严,也没有缺胳膊少腿。他有一个好舅舅,而这个舅舅恰好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会享乐的帝王之一隋炀帝,这就足够了。

而从结果来看,宇文皛抢舅舅女人的做法固然不齿,但他最后为了救隋炀帝,把自己年轻的生命都搭进去了,也算是报答了隋炀帝对他短暂一生的宠爱。小编觉得,这是一种矛盾的爱,恐怕也只发生在宇文皛和隋炀帝之间了。嗯,欣赏不来啊。

标签: 隋朝

更多文章

  • 宇文皛最后是怎么死的?隋朝宇文皛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宇文皛

    宇文皛(?—公元618年),字婆罗门,河南洛阳人。他出身显贵,父亲为隋安德县公宇文静礼,母亲是隋文帝女广平公主。因排行第三,所以时人称为“宇文三郎”。生平简介宇文皛是隋文帝女广平公主和宇文静礼的第三子。宇文静礼是北朝汝南郡公宇文庆之子,隋朝建立后,隋文帝特授驸马从一品爵位安德县公,邑一千五百户。宇文

  • 杨广最宠爱的外甥宇文皛,他的出身有多高贵?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宇文皛,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宇文皛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宇文皛是河南洛阳人,洛阳是当时隋朝的都城,就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城,作为都城子弟身份自是比人高一等,而这宇文皛出身更是显贵,父亲是安德县公宇文静礼,爷爷是北周时期的汝南郡公宇文庆。母亲来头更大,她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小女儿广平公主

  • 陆知命传原文,陆知命传是谁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

    陆知命传陆知命,字仲通,吴郡富春人也。父敖,陈散骑常侍。知命性好学,通识大体,以贞介自持,释褐陈始兴王行参军,后历太学博士、南狱正。及陈灭,归于家,会高智慧等作乱于江左,晋王广镇江都,以其三吴之望,召令讽谕反者。知命说下贼十七城,得其渠帅陈正绪、萧思行等三百馀人,以功拜仪同三司,赐以田宅,复用其弟恪

  • 陆知命是什么人?隋朝陆知命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

    陆知命(548—614),字仲通,隋吴郡富春(今富阳)人。大业十年(614)卒于京师,时年六十七。赠御史大夫。陆知命(548—614),字仲通,隋吴郡富春(今富阳)人。父陆敖,陈散骑常侍。知命性好学,通识大体,以贞介自持,释褐陈始兴王行参军,后历太学博士、南狱正。及陈灭,归于乡家家,会高智慧等作乱于

  • 巢元方的轶事趣闻,洞悉病机愈凤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巢元方

    巢元方是隋朝时期一位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他主持编成了名著《诸病源候论》,这无疑与他多年从医积累的丰富经验分不开。他任太医博士期间,宫廷大总管麻叔谋患了风逆病,就是我们所说的眩晕症。别以为头痛脑热不是什么大病,难受起来就要命了,折腾得麻大总管起坐不得,头晕恶心,一点东西也吃不下。当时的皇帝隋炀帝最喜欢外

  • 巢元方是什么人?隋代医家巢元方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

    巢元方约生活于隋唐年间,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一说为西华人。巢元方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5年)医事活动频繁,任太医博士,业绩卓著。然而《隋书》无巢氏传记,仅宋代传奇小说《开河记》有一段关于巢氏的记载。说隋大业五年八月, 开凿运河总管患风逆症,隋炀帝命太医令巢元方往视得疗。虽然巢元方的生平事迹缺

  • 【新唐书·李袭志传】原文及翻译,李袭志字重光,本陇西狄道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袭志

    原文:李袭志字重光,本陇西狄道人。五叶祖景避地安康,复称金州安康人也。周信州总管、安康郡公迁哲孙也。父敬猷,隋台州刺史、安康郡公。袭志,初任隋历始安郡丞。大业末,江外盗贼尤甚,袭志散家产,招募得三千人,以守郡城。时萧铣、林士弘、曹武彻等争来攻击,袭志固守久之。后闻宇文化及弑逆,乃集士庶举哀三日。有郡

  • 隋末唐初官员李袭志生平简介,李袭志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

    李袭志的先祖是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他的五世祖李景因避难而迁居金州安康(今陕西石泉),于是成为金州安康人;祖父李迁哲是北周信州总管,封爵安康郡公;父亲李敬猷是隋朝台州刺史,封爵安康郡公。募兵守城李袭志初仕隋朝,担任始安郡(治今广西桂林)郡丞。隋炀帝大业末年,当时朝政腐败,四方战乱,群雄并起,李袭

  • 元弘嗣传原文,魏征主编的一篇传记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弘嗣传

    元弘嗣,河南洛阳人也。祖刚,魏渔阳王。父经,周渔阳郡公。弘嗣少袭爵,十八为左亲卫。开皇九年,从晋王平陈,以功授上仪同。十四年,除观州总管长史,在州专以严峻任事,吏人多怨之。二十年,转幽州总管长史。于时燕荣为总管,肆虐于弘嗣,每被笞辱。弘嗣心不伏,荣遂禁弘嗣于狱,将杀之。及荣诛死,弘嗣为政,酷又甚之。

  • 元弘嗣隋朝酷吏生平简介,元弘嗣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

    元弘嗣(公元567年—613年),隋朝河南洛阳人。其祖父元刚,北魏渔阳王;父元经,北周渔阳郡公。元弘嗣少年时继袭父爵,18岁任左亲卫。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随晋王杨广参加平灭陈朝战役,因功授上仪同。他是史上有名的酷吏。袭父爵为北周渔阳郡公,任左亲卫。隋开皇九年,随晋王杨广平陈,以功授上仪同。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