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农民的儿子当上了皇帝,林士弘英雄事迹久久流传

农民的儿子当上了皇帝,林士弘英雄事迹久久流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40 更新时间:2023/12/7 18:54:00

风起云涌的隋朝末年,在上饶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位农民的儿子当上了皇帝,他就是出生在现上饶市鄱阳县,建立楚国,称太平帝的林士弘。他英勇地率领农民起义军同封建统治者相抗衡,前后持续七年,用血与火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的英雄事迹久久为后世传颂。

隋朝文帝时,天下分为三十州,上饶地区包括鄱阳属洪州;隋炀帝时,全国分设一百九十郡,其中设鄱阳郡,郡治即在鄱阳,上饶地域大都归鄱阳郡管辖。隋末,著名的商朝直臣比干之子、林姓始祖林坚的九十一世孙林英,由福建长乐迁至洪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凰岗镇太阳埠一带)寓居,于公元六世纪中期生子林士弘。

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七十年的分裂割据状况,开创了全国再统一的新局面。但到隋炀帝时期,由于劳民过度,搞得怨声载道,终于激起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大业七年(611年),山东人王薄首先树起义旗;接着,全国各地的起义和武装割据风起云涌。南方的鄱阳也不例外。地处浩瀚彭蠡湖(即今鄱阳湖)畔的鄱阳、余干等县,由于特殊的滨湖地理位置,湖区人自古就孕育出一股强悍、豪侠之气,富有反抗暴虐的传统。隋末,在日益受到官府残酷压榨后,郡中民众的反抗日趋激烈。在鄱阳新义(今属金盘岭乡)操家,有个豪杰操师乞。操师乞对隋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骄奢淫逸,早就强烈不满,反抗和对立情绪日增。大业十一年(615年),杨广结束对外战争后,开始加强对农民军的围剿。次年,南海太守刘权路过鄱阳,朝廷下诏令其就地“讨贼”。官逼民反,操师乞决心把握时机,和其他豪杰相约即时发动起义。在大业十二年(616年),操师乞率先起义反隋。

对隋王朝统治也非常不满的林士弘,此时亦拥有一支农民武装,在鄱阳南部活动。操师乞率先起义后,林士弘积极响应,带领自己的武装加入到起义队伍中,并很快成为起义军的中坚力量。操师乞、林士弘起义军的揭竿而起,揭开了江南人民反抗隋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操、林二人意气相投,在推翻隋王朝的共同大业中,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情,两支农民武装也迅速汇合起来,浩浩荡荡地向鄱阳郡进军,广大贫苦百姓闻风响应,起义队伍很快猛增到一万多人。当年十月,操师乞建元“始兴”(新唐书谓建元“天成”),自号“元兴王”。紧接着起义军又一鼓作气攻下浮梁、彭泽等邻县。接着操师乞亲率起义军向江西重镇——豫章郡(今南昌)进发,趁敌不备,一举攻占了豫章。在那里,操师乞任命林士弘为大将军,并确定以豫章为据点,逐渐向各地扩展。

鄱阳和豫章的失守,使隋王朝大为震惊和恐慌。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水路是最便利的交通形式,而彭蠡湖(即今鄱阳湖)区是江南最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在江都游幸的隋炀帝不敢怠慢,紧急命令治书侍御史彭城人刘子翊率兵讨伐。刘子翊曾任南朝齐的殿中将军,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封诏后即带领兵马奔赴豫章。操师乞这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没有摸清敌人虚实的情况下,仍然采用以往一贯的打法,一马当先,带队猛打猛冲。两强相遇,战斗打得异常惨烈,双方损失很大。操师乞叱咤风云地冲锋在前,杀得隋军魂飞魄散,成为隋军的眼中钉和众矢之的,终于被隋军万箭齐发射死在阵前。起义军骤失最高统领,军心动摇,开始败退。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大将军林士弘当机立断,挺身而出,带领部队继续奋勇抗敌。隋朝在江南的军队,有战斗力的就属刘子翊这一支,但此时隋朝在北方围剿农民起义军的主力已经瓦解,刘军后援无人,军士斗志亦低得很。同时,起义军由于操师乞牺牲,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也急待休整以恢复元气,战事顿时陷入僵持状态。

林士弘及时对整个战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只有彻底消灭刘子翊部,为操师乞报仇,才能解除对起义军的威胁,振奋全军士气,为反隋大业的发展扫清障碍,因此必须与刘决一死战。战略既定,林士弘立即调整部署,集中一部分人正面防御,牵制敌人;另调一部分人组建水军,发挥起义军战士许多来自湖区的水上作战优势。同时,派人刺探刘部消息,捕捉战机。大业十二年(616年)十一月,随着决战时机成熟,林士弘率领同仇敌忾的起义军与刘子翊军大战于彭蠡湖。由于起义军做好了大战的充分准备,湖区地貌非常熟悉,战士又个个奋勇争先,加之刘子翊军多来自北方,不谙水性,因此开战不久,就将隋军打得溃不成军。经此大役,林士弘的起义军一时军威大振,临近郡县的农民踊跃参军,队伍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在江南成为首屈一指的军事力量。

林士弘胸怀大志,没有因取得大战的胜利就偏安一方,而是随即率领精兵十万溯赣江而上,一举攻占虔州(今赣州)。林士弘认为,要更好地实现反隋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大业,不仅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还必须建立有力的政权。于是,在公元616年12月壬辰,林士弘在虔州自号“南越王”,国号楚,称皇帝,建元“太平”,以当年为太平元年。在建国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林士弘超人的智慧。借用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强国楚国的国号,能够增强国家的号召力,而且顺应当时的斗争形势。司马迁在史记中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强大而残暴的秦国虽然灭了楚国,但并没有真正征服顽强的楚人,最终被楚人项羽刘邦所灭。林士弘建立的楚国虽还弱小,但灭亡和秦朝一样强大残暴的隋朝也寄希望于新兴的楚国。建元太平,则反映了农民军向往太平和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转载自《名人与上饶》第一卷)

标签: 隋朝

更多文章

  • 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林士弘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林士弘,隋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林士弘。林士弘,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隋末南方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林士弘为人豪迈爽直,好武功,通谋略,但在前半生,他只是个干苦活的农民,直到这帮农民活不下去、拿起武器的时候,他才展现出自己的天赋。由于隋炀帝杨广的穷兵黩武,两征高丽失败,弄得天怒人怨,四海

  • 隋炀帝的极品外甥“宇文三郎”——宇文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

    在说今天的正主“宇文三郎”之前,小编先跟大家说说隋炀帝。隋炀帝是谁?想必在唐朝以降历代史官不遗余力地黑化下,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对他有所了解,弑父杀兄,好大喜功,简直就是一个中国古代荒唐天子的代名词罢了,而这从“炀”这个充满恶意的谥号就看能出一二。按照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

  • 宇文皛最后是怎么死的?隋朝宇文皛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宇文皛

    宇文皛(?—公元618年),字婆罗门,河南洛阳人。他出身显贵,父亲为隋安德县公宇文静礼,母亲是隋文帝女广平公主。因排行第三,所以时人称为“宇文三郎”。生平简介宇文皛是隋文帝女广平公主和宇文静礼的第三子。宇文静礼是北朝汝南郡公宇文庆之子,隋朝建立后,隋文帝特授驸马从一品爵位安德县公,邑一千五百户。宇文

  • 杨广最宠爱的外甥宇文皛,他的出身有多高贵?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宇文皛,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宇文皛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宇文皛是河南洛阳人,洛阳是当时隋朝的都城,就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城,作为都城子弟身份自是比人高一等,而这宇文皛出身更是显贵,父亲是安德县公宇文静礼,爷爷是北周时期的汝南郡公宇文庆。母亲来头更大,她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小女儿广平公主

  • 陆知命传原文,陆知命传是谁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

    陆知命传陆知命,字仲通,吴郡富春人也。父敖,陈散骑常侍。知命性好学,通识大体,以贞介自持,释褐陈始兴王行参军,后历太学博士、南狱正。及陈灭,归于家,会高智慧等作乱于江左,晋王广镇江都,以其三吴之望,召令讽谕反者。知命说下贼十七城,得其渠帅陈正绪、萧思行等三百馀人,以功拜仪同三司,赐以田宅,复用其弟恪

  • 陆知命是什么人?隋朝陆知命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

    陆知命(548—614),字仲通,隋吴郡富春(今富阳)人。大业十年(614)卒于京师,时年六十七。赠御史大夫。陆知命(548—614),字仲通,隋吴郡富春(今富阳)人。父陆敖,陈散骑常侍。知命性好学,通识大体,以贞介自持,释褐陈始兴王行参军,后历太学博士、南狱正。及陈灭,归于乡家家,会高智慧等作乱于

  • 巢元方的轶事趣闻,洞悉病机愈凤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巢元方

    巢元方是隋朝时期一位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他主持编成了名著《诸病源候论》,这无疑与他多年从医积累的丰富经验分不开。他任太医博士期间,宫廷大总管麻叔谋患了风逆病,就是我们所说的眩晕症。别以为头痛脑热不是什么大病,难受起来就要命了,折腾得麻大总管起坐不得,头晕恶心,一点东西也吃不下。当时的皇帝隋炀帝最喜欢外

  • 巢元方是什么人?隋代医家巢元方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

    巢元方约生活于隋唐年间,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一说为西华人。巢元方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5年)医事活动频繁,任太医博士,业绩卓著。然而《隋书》无巢氏传记,仅宋代传奇小说《开河记》有一段关于巢氏的记载。说隋大业五年八月, 开凿运河总管患风逆症,隋炀帝命太医令巢元方往视得疗。虽然巢元方的生平事迹缺

  • 【新唐书·李袭志传】原文及翻译,李袭志字重光,本陇西狄道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袭志

    原文:李袭志字重光,本陇西狄道人。五叶祖景避地安康,复称金州安康人也。周信州总管、安康郡公迁哲孙也。父敬猷,隋台州刺史、安康郡公。袭志,初任隋历始安郡丞。大业末,江外盗贼尤甚,袭志散家产,招募得三千人,以守郡城。时萧铣、林士弘、曹武彻等争来攻击,袭志固守久之。后闻宇文化及弑逆,乃集士庶举哀三日。有郡

  • 隋末唐初官员李袭志生平简介,李袭志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

    李袭志的先祖是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他的五世祖李景因避难而迁居金州安康(今陕西石泉),于是成为金州安康人;祖父李迁哲是北周信州总管,封爵安康郡公;父亲李敬猷是隋朝台州刺史,封爵安康郡公。募兵守城李袭志初仕隋朝,担任始安郡(治今广西桂林)郡丞。隋炀帝大业末年,当时朝政腐败,四方战乱,群雄并起,李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