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万荣举兵反唐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孙万荣举兵反唐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85 更新时间:2023/12/25 15:02:04

孙万荣(约640—697.5.25),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军事统帅。

战争受阻

此后,契丹军攻打平州(治今河北卢龙),但被武攸宜重兵所阻,别部夜袭檀州(治密云,今属北京)也被击败,遂率兵退入山中,寻机再战。十月二十二日,李尽忠因病去世。契丹部众在孙万荣的率领

下,继续著反唐事业。

就在此时,后突厥阿史那默啜可汗为索取以前的突厥降户,为其女求婚,请为武周帝之子,表示愿率军进讨契丹。武则天遂册授默啜为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默啜乘李尽忠卒丧之机,偷袭松漠(治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北),掳掠李尽忠、孙万荣的妻子而去。

突然遭到突厥的打击,并没使孙万荣失去斗志,他迅速收合余众,使军势复振,继续与唐军作战。孙万荣派遣别帅骆务整、何阿小为前锋,攻陷冀州(治信都,今河北冀县),杀刺史陆宝积,屠吏民数千人。又瀛州(治河间,今河北河间)挺进,整个河北为之震动。武则天闻讯急令夏官尚书孝杰、羽林卫将军苏宏晖率军18万(一说17万,一说7万),讨伐契丹。《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又令夏官尚书王孝杰、左羽林将军苏宏晖领兵七万以继之。”

以逸待劳

孙万荣得到消息后,详细地分析了敌情,他认为唐军虽兵强马壮,但远道而来,必定急于求成。我方虽兵力少于对方,但可以逸待劳。加上唐军对地形不熟,我方正好利用这一优势消灭唐军。经过布置后,孙万荣率契丹军在地势险要的东硖石谷(今河北迁安东北)设伏。

神功元年(697年)三月,王孝杰部行至东硖石谷,与契丹军相遇。因道路险隘,王孝杰率少量精锐作为先锋,前进。孙万荣令契丹军佯退,诱敌深入。王孝杰且战且进,在将出山谷时整队布置方阵。这时孙万荣令契丹军立即回军反击,四面围攻,唐军主力后援没有来,王孝杰以少打多,营中溃乱,王孝杰堕谷而死,所率先锋死亡殆尽。

此战,王孝杰“率精锐之士为先锋”“深入寇境,以少御众”“虏甚众”,深入敌境以少打多,兵数远少于孙万荣。王孝杰所率的是少量兵力,而“既无后继”“后援不至”,说明苏宏晖没有率领大军主力前去支援王孝杰。最终王孝杰率领的少量先锋死亡殆尽,而唐军主力没有全军覆没。

武攸宜军率部抵达渔阳(今天津蓟县)时,听到战败的消息后,军中震恐,不敢前进。

四月十四八,武则天又诏命右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与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率军增援河北。五月初八,又派同平章事娄师德为清边道副大总管、右武威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前锋总管,率军20万进攻契丹,企图挽回败局。

孙万荣在东硖石谷获胜后,决定于柳城(即营州,今辽宁省朝阳)西北400里处,依险构筑新城,将老弱妇女与所获大量物资器仗留于城内,让其妹夫乙冤羽负责守卫,并派使者联系突厥,以解除其后方威胁。然后,孙万荣亲率精兵南下攻掠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瀛州等地,沿途攻城略地,抢掠吏民。武攸宜派兵进击,均被孙万荣击退。

六月下旬,武懿宗率部抵达赵州(治平棘,今河北赵县),获悉契丹将领骆务整数千骑兵将至冀州,心中大惧,不战而退据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并丢弃了大量军资器仗。契丹遂乘势进克赵州。

兵败身死

这时,孙万荣所遣出使突厥的五名使者中的前3人先至默啜黑沙(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牙帐,对默啜说:“我已破王孝杰百万之众,唐人破胆,请与可汗乘胜共取幽州。”(《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默啜闻讯大喜,赐以绯袍。另二名使者后至,默啜怒其迟缓,将欲杀之。二人便说:“请一言而死”。默啜问其故,二人遂将李尽忠已死,官军正在大举征讨等,一一俱实相告。默啜遂杀前三人而赐后二人绯袍,并以二人为向导,

乘契丹后方空虚之机,发兵进攻契丹新城,围攻三日而克,尽俘契丹老弱妇女而归,并使乙冤羽驰报孙万荣。

孙万荣此时正与武攸宜所率官军在幽州相持,忽闻新城有失,慌恐不安,众心离散。附于契丹的奚人也乘机背离契丹。

唐(周)军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击其前,奚族兵众击其后,部将何阿小、李楷固、骆务整都被俘,契丹军大溃,孙万荣帅只得轻骑数千东逃。

《资治通鉴》记载:奚人叛万荣,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击其前,奚兵击其后,获其将何阿小。万荣军大溃,帅轻骑数千东走。前军总管张九节遣兵邀之于道,万荣穷蹙,与其奴逃至潞水东,息于林下,叹曰:“今欲归唐,罪已大。归突厥亦死,归新罗亦死。将安之乎!”奴斩其首以降,枭之四方馆门。

传首洛阳

六月三十日(公元697年5月25日),武周前军总管张九节率兵于中道阻击,

孙万荣穷蹙,与其家奴逃至潞水(今北京东之潮白河)东,于林下休息。孙万荣见大势已去,叹息道:“今欲归唐,罪已大,归突厥亦死,归新罗亦死,将安之乎!”(《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家奴杀孙万荣,投降于张九节,孙万荣的首级被唐(周)朝张九节传送到唐朝东都洛阳。孙万荣余众投降于突厥。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武则天派李楷固、骆务整率军攻打契丹余党,悉平之。

标签: 唐朝契丹族

更多文章

  • 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 军事统帅孙万荣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孙万荣

    孙万荣(约640—697.5.25),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军事统帅。契丹是唐朝时期东北地区的游牧部族,傍水草而居,以畜牧、射猎为主要生活来源。孙万荣的曾祖(一说为祖父)孙敖曹在隋朝时是契丹一个部落的首领,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唐武德四年(621),孙敖曹附唐,为此唐高祖李渊将其部落安置在营州城(治

  • 始毕可汗继位以后到底做了什么 连隋朝都对他忌惮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始毕可汗

    隋末唐初时期,东突厥势力是最为强盛的阶段,拥有百万雄师不说,周边的国家因惧怕其实力还纷纷前来归降,丝毫不弱于汉朝、唐朝!东自契丹、室韦,西边的吐谷浑、高昌,各国都臣服于突厥,另外中原的割据势力如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人,他们虽然各自称王为帝,但都向东突厥称臣。那时,东突

  • 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 东突厥可汗始毕可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可汗,唐朝

    始毕可汗(?―619年),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 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东突厥可汗,609年―619年在位。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病逝,咄吉世继位,号始毕可汗。大业十一年(615年),当时突厥臣服隋朝,隋炀帝采纳大臣裴矩建议,分化突厥势力,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设计杀

  • 西游记:算命先生袁守诚靠什么赢了泾河龙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算命先生

    奉旨找寻取经人的观音菩萨,带领惠岸行者一直东来,不一日就到了长安大唐国。师徒变作两个游僧,入长安城里,早不觉天晚。行至大市街旁,见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径入,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胆战,知是菩萨,叩头接入。那土地又急跑报与城隍、社令,及满长安各庙神祗,都知是菩萨,参见告道:“菩萨,恕众神接迟之罪。”菩萨道

  • 袁守诚为什么要渔人每天送一尾金色鲤鱼?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袁守诚,唐朝

    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是一个仅次于菩提祖师、乌巢禅师的神秘人物。对取经工程来讲,他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人物。是他设局,把泾河龙王弄去砍头,并把李世民拉下水,在经历了地狱惊魂三日游之后,才下定决心召开水陆大会,安排唐僧西天取经。袁守诚神秘在哪里呢?书中说他是天文台袁天罡的叔父,但在历史书上有袁天罡,

  • 袁守诚能知前后,善断阴阳!西游记中他泄露天机为什么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上古

    袁守诚能知前后,善断阴阳!西游记中他泄露天机为什么安然无恙?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守诚,西游记中的人物,唐代著名的术士,袁天罡的叔叔,西游记中描述袁守诚生得“相貌稀奇,仪容秀丽,”他能知前后,善断阴阳。说起西游记里面的凡人,究竟谁最厉害,有的人说是金池长老,因为他以凡人之躯就

  • 铁腕将军渊盖苏文在高丽历史上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铁腕将军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是谁?渊盖苏文姓渊,又叫做渊盖金,是我国唐朝高句丽东部的独裁铁腕将军。据记载:他的形体高大魁梧,面容秀美,气势磅礴;平日对自己的衣着非常的讲究,而且每次都要佩戴金饰和五把刀;旁人很害怕他,在路上看到他都会绕道,不敢正视他。渊氏家族是高句丽族里的顺奴部,渊盖苏文的父亲名为渊太祚,在高句丽东部位

  • 崔莺莺原型是谁?颜值和气度均为女中之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莺莺,唐朝

    初恋总是最美好的回忆,然而初恋又常常是青涩的,没有结果的。唐代就有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名唤双文,也经历了这样一段让世人叹息不已的初恋。她的情人,就是唐代第一才子——元稹。而双文自己,实际上就是后世家喻户晓的《西厢记》女主崔莺莺的真实原型。所不同的是,最早把双文记在日记里的,不是王实甫,而恰是她的初恋

  • 历史上第一个自由恋爱的人?崔莺莺同她相比,简直弱爆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

    历史上第一个自由恋爱的人?崔莺莺同她相比,简直弱爆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这样的一段历史。据《资治通鉴·周纪四》记载,在公元前283年,齐国的宰相淖齿叛乱杀掉了齐湣王,历史将此次事件称之为“淖齿之乱”。祸乱中,太子法章逃过一劫,他逃出王宫,改名换姓

  • 古代爱情故事之一: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爱情故事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芳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书生张生碰巧遇到到殿外玩耍的小姐与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