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杨广:并非“十恶不赦”的暴君

隋炀帝杨广:并非“十恶不赦”的暴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88 更新时间:2024/1/20 6:18:54

隋炀帝广是隋朝第二代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年号“大业”。隋炀帝在位14年,炀是唐朝给予杨广的谥号,《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所以,千百年来,在世人眼中,隋炀帝是一个暴君。

网络配图

隋炀帝自恃国富民强,好大喜功,在他即位后不断发起战争,亲征吐谷浑、攻打高句丽;而后他又营建东都洛阳、开发运河、修筑长城,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他几乎每年都远出巡游,大肆营造离宫掠夺地方,造成社会生产力下降……在很多人看来,隋炀帝是一个几乎集中了人类所有邪恶的大恶人:淫荡、贪婪、狡诈、阴险、自私、血、残暴、血腥、昏乱……他犯下了几乎人类所有能犯下的罪行:“谋兄”“淫母”“弑父”“幽弟”“逆天”“虐民”……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并非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暴君。从唐朝开始,就有历史学家指出,所谓的杨广14岁时,同江南的大贵族之女萧氏结婚,一直到他去世。他们两人始终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而且杨广就只有三个儿子,像这样感情专一的君主,就连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估计都比不上。

网络配图

杨广登基之后,一生勤于政事。在他看来,南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因此,在他统治的14年里,除了待在宫里的4年时间之外,其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巡游的路上。

隋炀帝在位期间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使得“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加强了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的统治,同时南北方的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开设进士科,以考核诗赋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这种制度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此之外,隋炀帝还掘长堑、置关防、开驰道、筑长城、置粮仓,曳大修文治,改定典章制度。在其统治的前期,曾多次普免钱粮,连续四次大赦天下,国家的财富和人口与日俱增。

网络配图

《资治通鉴》有评价说:“隋氏之盛,极于此矣。”只是因为隋炀帝的半生功业很少被人所提起。以此看来,那些关于隋炀帝是十恶不赦的暴君的野史传说,就显得荒诞而不可信了。

标签: 隋炀帝

更多文章

  • 探索隋炀帝陵墓千年之谜 隋炀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炀帝

    说法一:禁卫军活活勒死的锐意尽失的隋炀帝晚年常引镜自照,对萧后和臣下说:“好头颈,谁当斫之!”然而,当隋炀帝死的那天来临的时候,禁卫军哗变了,隋炀帝怕被杀头,便从身上解下一条绢带,递给禁卫军头领,让他把自己活活勒死了,死时年仅50岁。同时被处死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隋炀帝死后,肖皇后和宫人用

  • 隋文帝杨坚是怎么死的?是被隋炀帝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坚

    隋文帝是隋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位几十年难免要死。那么隋文帝是怎么死的?关于隋文帝的死,据说是因为他的二儿子为了当皇帝先把他杀死了,然后在谋害自己的哥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事是真的吗?网络配图杨广少时聪明伶俐,相貌英武,加之巧于辞令,故而深得父皇母后的喜爱,在他13岁时,便被委以重任,担任并州(今

  • 揭秘大头症是如何让隋炀帝杨广身死家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广

    杨广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英俊潇洒、聪明好学、屡立战功的皇子。史书记载他“美姿仪、少聪慧”,“好学,善属文”。 20岁时,杨广被拜为行军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动进攻,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 “天下皆称广以为贤”,杨广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协助其

  • 隋炀帝杨广非礼庶母 竟差点弄丢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广

    要不是那时隋文帝那时病重,就没有后来的隋炀帝,就没有著名的隋朝大运河。为何当时是太子的杨广竟敢如此胆大包天,公然调戏自己的庶母。网络配图仁寿四年,隋文帝病重,这个病重是真正的病种,不久后隋文帝就去了。常理来说,这个时候的太子应该谨小慎微,只等病重的皇帝死,然后继承皇位,不敢有大的动作的。就像要考核你

  • 隋炀帝身边第一基友是谁?脏活都是他干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炀帝

    隋朝大名臣杨素在被杨广高高地供起来后,对人世已生无可恋,临死前拒绝吃药,并且说自己还要活着干什么,最终“坦然”赴死。杨素是杨广登上帝位的得力助手之一,无论是废黜太子杨勇,还是在平定杨谅造反的事上,他都兢兢业业,全心全意,死前说的那句话,总让人感觉到其中的无奈与伤心。无独有偶,曾经杨广最亲信的张衡,在

  • 为何说隋炀帝与千古一帝的差距有十万八千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炀帝

    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评价隋炀帝的诗句,从大业元年到大业十三年,隋炀帝修长城、建洛阳、挖运河,每一件都是利在千秋“共禹论功”的功绩,却偏偏让隋炀帝落了个“暴君”的千古骂名,何故?原因是隋炀帝太急于求成,在短短的十三年间,隋炀帝每年征发民夫百万修长城,死者十之四五,每年征发民夫二百万修运河,死者十之五六。

  • 隋炀帝小公主为什么被李世民强抢成了小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公主

    雁门之围,是隋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斯役导致隋炀帝无法返回国都大兴(长安),只好南下江都,企图东山再起。这对于蓄谋已久的唐国公李渊父子而言,无疑是天赐的造反良机。这个历史大背景,被电视剧《大唐情史》戏说成了一种婚姻交易:垂青李世民的一位“公主”突然驾临太原,要求李渊发兵迎接父皇还都,条件是,只要隋炀

  • 李渊长相有何怪异之处?隋炀帝竟说他像老太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渊

    唐高祖李渊和隋炀帝杨广,二人的外祖父为同一个人,独孤信。独孤信是鲜卑人,生有八子七女。其中,四女儿嫁给了李渊的父亲李昞,七女儿嫁给了杨广的父亲杨坚。李渊比杨广大三岁,论起来,二人是姨表兄弟。李渊七岁袭唐国公,靠着杨坚独孤皇后是其姨母这层关系,“特见亲爱,累转谯、陇、岐三州刺史”。后来,有一个名叫史世

  • 死后被黑千年 还原一个真实的千古一帝隋炀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广

    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这要比李世民指挥部队平定各路农民起义与割据的小军阀要战功卓著。如何评价他,窃以为要从他老爹说起。建粮仓,文帝时设仓两种,官仓和义仓,前者给公务员,后者供灾区。文帝末年的存

  • 隋炀帝本是德才兼备明君:亡国是只因宽容贪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炀帝

    《剑桥中国隋唐史》如此评价隋炀帝:“儒家修史者对炀帝道义上的评价的确是苛刻的,因为他们把他描写成令人生畏的典型的‘末代昏君’。在民间传说、戏剧和故事中,他的形象被作者和观众随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历史上的杨广确实被极端妖魔化了,不仅弑父篡位,夺嫡杀兄,奸母诛弟,甚至“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