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隋炀帝杨广有多残忍?

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隋炀帝杨广有多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10 更新时间:2024/2/7 8:23:29

杨广(569~618年),即隋炀帝,又名杨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

杨广从小好学,善写诗文,能言善辩,颇得独孤皇后的欢心,隋文帝对他也特别钟爱。当杨坚还是北周大臣时,杨广就以父功受封为雁门郡公。杨坚称帝后于开皇元年(581)封年仅13岁的杨广为晋王,拜位柱国,担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开皇二年(582),设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杨广任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兼河北道行台尚书令。他上任后,广揽人才,笼络人心,任用贤能,为人称道。开皇六年(586),又转为淮南道行台尚书令,拜雍州牧、内史令。

开皇八年冬,隋统一全中国的战争开始,隋文帝任命杨广为行军大元帅,率90总管51.8万大军南下江淮伐陈。隋军水、陆并进,迅速占领了陈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杨广进入建康后下令惩治奸佞,杀贪官污吏,查封陈朝府库,秋毫无取,得到了江南士庶的称誉和拥戴。灭陈后,他因功进为太尉,再次担任并州总管。当时,陈朝的一些残余势力不服隋的统治,纠集力量,伺机反隋。隋文帝令杨广领扬州总管,镇守江南地区。几年后,突厥进袭中原,杨广又领命为行军元帅,率兵出灵武(今宁夏陶乐县)抵御突厥。未遇敌而还。

南平陈朝,北御突厥,一系列战功,极大地提高了杨广在诸子中的地位。这时,他便开始阴谋夺取皇太子地位。他在母亲独孤皇后面前大讲皇太子杨勇的坏话,并暗地里指使尚书右仆射杨素拉笼朝臣。在他的挑拨和怂恿下,隋文帝终于废了杨勇,改立杨广为皇太子。但他并未就此满足,还想尽快登基当上皇帝。仁寿四年(604),一天深夜,他指使亲信谋杀了病中的隋文帝,自己当了皇帝,改年号为大业,是为隋炀帝。接着,为消除隐患,又杀害了兄长杨勇,废弟蜀王杨秀为庶人,囚禁幼弟杨谅

夺取皇位后,隋炀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地位。如下令废除妇人、奴婢和部曲的课役;推迟男子成丁的年龄;缩短了服役的期限。他还继承父亲杨坚巩固隋帝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大力兴办学校,创办进士科,选拔官吏不再依据门第出身,而侧重德才,以诗文取士,改变了门阀士族世袭制的弊端。

为控制关东广大地区,他先后调发数十万劳役,掘堑设防,修筑关卡。接着又于大业元年三月,下令开凿一条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长达四千余华里的南北大运河,于大业六年(610)竣工。大运河的开凿,便利了南北交通,便于朝廷控制江南地区,同时,也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隋炀帝登基不久,生活上却极为奢侈起来。他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下令广采大江之南、五岭之北的奇材异石,输送洛阳,搜集天下名花异草、珍禽奇兽来装点苑囿。他在洛阳修的西苑,方圆200里,苑内有人工海十多里,海内有仙山、亭台、楼阁,极其华丽。苑内的花木,秋冬凋谢了又用彩绫剪成花叶装饰。他出游江都时所用的龙舟有几千艘,单是拉纤的船工就有九千多,全都身着玉彩袍。西域人请求到洛阳市内贸易,他又下令市内大讲排场,以至于用缯帛缠在树上,表示豪华,连西域人也发问:“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此物与之,缠树何为?”【注:见《资治通鉴》卷一八一】

隋炀帝经常外出巡游。在他即位的当年即大业元年(605)八月,便坐船去游江南,二年(606)四月回到洛阳;三年(607)又北巡榆林;四年(608)西行张掖(今甘肃张掖)接见西域诸国使者;六年(610)再游江都。七年(611)到九年(614)三次“亲征”高丽,均遭失败;大业十一年(615),又北上巡长城,被突厥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九月困解。十二年(616)七月第三次游江南,义宁二年(618)被绞死于江都,在位14年,在京时间不足一年。

隋炀帝自己生活腐朽,对人民残酷剥削;施加繁重的赋役。他每次巡游,沿途几百里内的州县都要供献食物,吃不完就埋掉。供献丰厚的升官进爵,稍不如意便受谴责以至杀身,因此官吏就拼命剥削百姓。更严重的是无休止的徭役、兵役。从605~611年间,他不断征发劳役掘长堑、筑西苑、建东都、开运河、修长城,伐木造船,开山通道,每月役使常达200万人。因为丁男不够用,以至妇女也被逼服役,致使饿殍满道,民不聊生。大业七年,在山东长白山(今山东章丘)首先爆发了王薄领导的农民起义。随后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接连不断地爆发。

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吏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起兵反隋,促进了农民起义的发展,动摇了隋朝的统治基础。大业十二年(616)七月,北方大乱,隋炀帝带领成群姬妾近臣逃到江都。此后的一年多时间,他不理朝政,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跟随炀帝到江都的骁果卫士,看到隋王朝大势已去,他们日夜思念故乡。于是,在大业十四年(618)三月的一天夜里,侍卫军将领司马德戡、元礼和斐虔通等,推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首,发动了兵变,缢杀了隋炀帝。同年八月,江都太守陈稜才将杨广移葬于江都城西的吴公台下。

隋炀帝在位时,曾先后三次派人到过流求(今台湾)。大业三年(607)和四年(607)炀帝曾命朱宽两次“入海求访异俗【注:见《隋书》卷八一】,想招降流求,但未果。大业六年(610),隋炀帝又派虎贲郎将陈稜、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军攻入流求,使流求划为隋朝版图。

隋炀帝在文学上曾做出过一些贡献。早在他做晋王时,就曾招引了许多文学之士编纂史籍。即位以后,命人写成《长州玉镜》四百卷,这是我国最早的类书之一。此外,他还命人编成《区宇图志》1200卷,书中绘有山水城廓,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地理书。他本人也特别爱好诗赋,但其诗多宫体,轻靡浮艳,给当时诗坛带来过不良影响。唯他的边塞诗雄健挺拔,《江都宫乐歌》特别出色,是我国七律诗的开山之作,对后来唐七律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原有文集55卷。已佚。明人辑有《隋炀帝集》。

更多文章

  • 唐太宗VS隋炀帝:“明主”真的比“昏君”更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太宗VS隋炀帝

    唐太宗与隋炀帝都是次子,而且两人都有并不光彩的过去:即都是通过杀死兄长才得以掌权。另一方面,从作为皇帝的资质来看,冷静地比较两者,就会发现无论在把握未来的构想能力和行动能力方面,还是在学问以及文学素养等方面,隋炀帝都要高出一筹;作为一位统治者来说,唐太宗并没有任何方面超过隋炀帝。太宗的历史亮相:他是

  • 揭秘可悲可叹可笑的隋末皇帝——隋炀帝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广

    相信喜欢看电视的朋友都看过古装电视剧《隋唐演义》,这部电视剧里各种英雄人物云集,瓦岗寨、秦叔宝、李世民、程咬金等等,一提起这部电视剧大家脑海里都会出现这些画面这些英雄人物,但是在电视里我们也能够看到一朵绿叶似的人物,那就是隋炀帝杨广。之所以称杨广为绿色,这是有原因的,通过下面的讲述大家会知道为什么我

  • 史上萧后并未一女嫁给五帝死后与隋炀帝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萧后

    萧后一般指的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了解萧后简介得知,萧后生于公元567年,卒于公元647年,享年80岁。萧后简介不仅提及了萧后的基本资料,还讲述了萧后的生平经历。萧后是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一族人,父亲是西梁孝明帝萧岿,母亲是张皇后。萧后在二月出生,按江南习俗来说的话,萧后的出生月份有些不吉利。父母为了

  • 解析北周帝王宇文阐和隋炀帝杨坚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宇文阐和隋炀帝杨坚

    宇文阐出生于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帝王之家,出生时他的父亲还是太子,居住于东宫,后来父亲继位,史称宣帝,因为宇文阐是长子,在其七岁的时候被封为鲁王,之后又封为皇太子。在579年,年仅七岁的宇文阐登基做皇帝,并在四个月之后册封皇后司马令姬,先帝也在第二年因重病驾崩,年仅二十二岁。他的外公杨坚作为丞相辅佐周静

  • 揭秘死于兵变的隋炀帝临终遗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隋炀帝

    叛军逼宫,隋炀帝还是乱了手脚,私藏的毒酒藏得太隐蔽,连自己都找不到了。也许,是假装找不到吧?他实在没有举杯痛饮的勇气。想退居为长城公的愿望,也被严辞拒绝。只有一条死路,没别的选择。能供他选择的只是死的方法。隋炀帝到死都是个爱面子的皇帝。他怕被砍头,想保住全尸,就乞求允许悬梁自尽。解下腰间的绸带试了半

  • 隋炀帝并非荒淫无度 正宫皇后始终未受过冷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最富争议。褒者说他雄图大略,与其父一道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大帝国;贬者说他骄奢淫逸,以致蒸庶积怨,天下土崩。自唐以来,民间对隋炀帝津津乐道,野史超过正史,正史亦不能客观。网络配图隋炀帝与武则天在中国中古史中政治改革走得最远,因此历史上脏水被泼得最多,政治上泼不成就往生活上泼,荒淫无度

  • 揭秘:“千古圣君”隋炀帝为何被扭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隋炀帝

    导读:“千古圣君”隋炀帝为何被扭曲?在小编看来,那是因为人们没有看到隋炀帝做过的丰功伟绩,而是被他种种的劣迹所掩盖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的真相,揭秘:“千古圣君”隋炀帝为何被扭曲?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时谥炀皇帝,其孙皇泰帝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夏主窦建德谥闵皇帝。即位之后,他对于国

  • 隋炀帝因遗惠后世的'大手笔'落下了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炀帝

    中国历史上的昏君,其实不见得个个都是昏庸之辈。乐不思蜀的阿斗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毕竟是少数;其他即使如成天和嫔妃玩做买卖游戏的南朝东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实也就是心思没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论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恰恰是因为太聪明了,结果倒成了昏君,而且是比上面提

  • 揭秘:隋炀帝三下扬州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炀帝

    导读:有关隋炀帝三下扬州,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隋炀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扬州做什么?众说纷纭,最多的说法是:隋炀帝去看琼花。不错,在扬州,隋炀帝与琼花总是被紧紧联系在一起。关于隋炀帝和琼花的故事,都出自明清以后的小说中,其中最有影响的有《隋炀帝艳史》《隋唐演义》《说唐》等。小说关于隋炀帝看琼花的

  • 隋炀帝杨广开大运河 竟不是为了游山玩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炀帝杨广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齐名,是中国古代两项最伟大的工程,举世闻名。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 1794公里。公元 605年(大业元年),刚登基不久的杨广,就开始兴修水利工程。先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