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杨广“弑父”是魏征为抹黑前朝改野史

隋炀帝杨广“弑父”是魏征为抹黑前朝改野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95 更新时间:2024/1/20 7:31:30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无疑是杨广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崩逝于仁寿宫的大宝殿,终年六十四岁。大隋帝国的最高权杖终于如愿以偿地落到了杨广手上。这一年杨广三十六岁。十几年的刻苦修行终于为他换来了人世间最辉煌的报偿。然而,关于隋文帝之死,其时的长安坊间以及后世的诸多史籍却有很多对杨广不利的传闻和记载。

网络配图

这些传闻和记载把杨坚之死描述得既可疑又神秘,其目的无非是向人们暗示:隋文帝并非寿终正寝,而是死于一场政治阴谋。或者说——是死于一场不为外人所知的宫廷政变。而杨广正是这场政变的主谋。真相到底如何?让我们来看看历代官修正史对于杨坚之死是怎样记载的:正月二十七日,杨坚抵达仁寿宫。正月二十八日,杨坚下诏,将朝廷的财政、赏赐之权以及一切大小事务全部交给太子杨广。四月,杨坚开始感觉身体不适;六月,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七月初十,杨坚病势突然转沉,紧急召见文武百官。弥留中的杨坚躺在病榻上,用尽最后的力气和他的大臣们一一握手话别。场面无比伤感,君臣皆唏嘘不已。七月十三日,杨坚死亡。上面这些文字见于《隋书?高祖纪》和《资治通鉴?隋纪》。

如果史书的记载到此为止,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认定:隋文帝杨坚死得极为从容和安详。对于把江山交给太子杨广,老皇帝不但没有后悔,而且是带着放心满意的心情撒手西归的。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临终前肯定跟百官们说了许多“尽心尽力辅佐太子、不要辜负朕之所托”之类的话。

网络配图

对此,《隋书?何稠传》中记载的两个细节可资佐证:差不多在杨坚与百官话别的那一天前后,他又召见了自己晚年亲信的大臣何稠,命他负责自己身后的殡葬事宜;随后又召见太子,用手摩挲着杨广的脖子,说:“何稠此人做事很用心,我已经把后事托付给了他,行事应当和他商量。”(上因揽太子颈谓曰:“何稠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托付后事”的细节充分表明临终前的杨坚不但头脑清醒,而且心境平和;“揽太子颈”的细节则更加有力地证明:杨坚的爱子之情仍然不减于往日;换句话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对这个帝国的接班人充满了信心和期望。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上述文字只不过是杨坚之死的故事梗概和版本之一。《隋书》的主编魏徵及作者颜师古、孔颍达等人又在《隋书?杨素传》和《隋书?后妃列传》中给出了另一个非常详细而且充满了暗示意味的版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隋纪》基本上原封不动地采纳了这个版本。

于是,一个绘声绘色、极富香艳色彩也极富阴谋色彩的故事就此呈现在世人面前:首先在这个故事中闪亮登场的是一个女人——一个据说是天生聪慧、美丽绝伦的女人。这个女人本是陈朝的一位公主、陈宣帝的女儿,陈朝灭后被纳入隋朝后宫,渐获杨坚宠幸。独孤皇后死后,陈氏“进位为贵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莫与为比。”

杨坚患病后,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朝廷重臣立刻赶赴仁寿宫,组成了临时内阁。同时太子杨广也奉命入住大宝殿侍奉皇帝。杨广眼见父皇的病势一天天沉重,料定他时日无多,决定早作防备,于是写密信给杨素,向他询问朝廷和百官的情况,并命他做出相应布署,防止朝廷在国丧期间出现动乱。

网络配图

杨素按太子的要求回复了一封密函。不料送信的宫人却误把信送到了皇帝手上。杨坚见信勃然大怒。他还没死,太子和宰相就已经暗中联手在左右帝国政局了,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这无异于谋逆啊!

杨广随即矫诏将柳述和元岩逮捕,关进了大理狱;然后紧急调动东宫军队进驻仁寿宫,命左庶子宇文述等人控制宫禁出入,命右庶子张衡进入皇帝寝殿,将侍奉皇帝的所有宫女和宦官全部逐出,关在别殿。当天,仁寿宫就传出了皇帝驾崩的消息。由于太子在皇帝死前的那一番异常举动,使得朝廷内外对皇帝之死的真相议论纷纷。

标签: 隋炀帝杨广

更多文章

  • 隋炀帝隋朝第二代皇帝也可以堪称是伟大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代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年号“大业”。隋炀帝在位14年,最后死于部将手中,隋朝也被李渊所灭亡。炀是唐朝给予杨广的谥号,《谥法》说:“好内远礼日炀,去礼远众日炀,逆天虐民日炀。”所以,千百年来,谥法》说:“好内远礼日炀,去礼远众日炀,逆天虐民日炀。”所以,千百年来,在世人眼中,隋

  • 隋炀帝嫉贤妒能 极端厌恶讲真话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留下很多嫉贤妒能的故事,这无疑是值得记取的教训。网络配图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心,暗中向御医打探病情,唯恐杨素不能快快死掉。杨素很清楚皇上对他的态度,所以,知道自己病势沉重之后他

  • 隋炀帝肆无忌惮地淫乐 探隋炀帝杀父淫庶母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569~618年),即杨广。隋文帝之子,在皇帝位9年。即位后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开掘运河,开辟驰道。因每项工程均耗人、物无数,国运渐衰。各地起义烽火连天,隋朝覆灭。其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死。一说其是弑父篡位。隋炀帝还未出生,怀孕的独孤皇后某夜梦见一条龙从身中钻出来,在天空中飞了十多里,

  • 隋炀帝杨广一生追求逸乐:三下江南 客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一生追求逸乐,不惜以举国之力开凿运河,率领群臣、亲友组成的庞大旅游团三下江南,享尽人间富贵。最终由于纵情声色,荒废朝政,被叛军缢死江都,给后世帝王敲响了警钟。开凿京杭大运河中国幅员辽阔,水域宽广,水上交通运输业自古就很发达。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开始开凿运河,勾连水路。隋炀帝继位之后,一直梦想着

  • 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隋炀帝杨广有多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炀帝杨广有多残忍

    杨广(569~618年),即隋炀帝,又名杨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杨广从小好学,善写诗文,能言善辩,颇得独孤皇后的欢心,隋文帝对他也特别钟爱。当杨坚还是北周大臣时,杨广就以父功受封为雁门郡公。杨坚称帝后于开皇元年(581)封年仅13岁的杨广为晋王,拜位柱国,担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开皇二

  • 唐太宗VS隋炀帝:“明主”真的比“昏君”更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太宗VS隋炀帝

    唐太宗与隋炀帝都是次子,而且两人都有并不光彩的过去:即都是通过杀死兄长才得以掌权。另一方面,从作为皇帝的资质来看,冷静地比较两者,就会发现无论在把握未来的构想能力和行动能力方面,还是在学问以及文学素养等方面,隋炀帝都要高出一筹;作为一位统治者来说,唐太宗并没有任何方面超过隋炀帝。太宗的历史亮相:他是

  • 揭秘可悲可叹可笑的隋末皇帝——隋炀帝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广

    相信喜欢看电视的朋友都看过古装电视剧《隋唐演义》,这部电视剧里各种英雄人物云集,瓦岗寨、秦叔宝、李世民、程咬金等等,一提起这部电视剧大家脑海里都会出现这些画面这些英雄人物,但是在电视里我们也能够看到一朵绿叶似的人物,那就是隋炀帝杨广。之所以称杨广为绿色,这是有原因的,通过下面的讲述大家会知道为什么我

  • 史上萧后并未一女嫁给五帝死后与隋炀帝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萧后

    萧后一般指的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了解萧后简介得知,萧后生于公元567年,卒于公元647年,享年80岁。萧后简介不仅提及了萧后的基本资料,还讲述了萧后的生平经历。萧后是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一族人,父亲是西梁孝明帝萧岿,母亲是张皇后。萧后在二月出生,按江南习俗来说的话,萧后的出生月份有些不吉利。父母为了

  • 解析北周帝王宇文阐和隋炀帝杨坚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宇文阐和隋炀帝杨坚

    宇文阐出生于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帝王之家,出生时他的父亲还是太子,居住于东宫,后来父亲继位,史称宣帝,因为宇文阐是长子,在其七岁的时候被封为鲁王,之后又封为皇太子。在579年,年仅七岁的宇文阐登基做皇帝,并在四个月之后册封皇后司马令姬,先帝也在第二年因重病驾崩,年仅二十二岁。他的外公杨坚作为丞相辅佐周静

  • 揭秘死于兵变的隋炀帝临终遗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隋炀帝

    叛军逼宫,隋炀帝还是乱了手脚,私藏的毒酒藏得太隐蔽,连自己都找不到了。也许,是假装找不到吧?他实在没有举杯痛饮的勇气。想退居为长城公的愿望,也被严辞拒绝。只有一条死路,没别的选择。能供他选择的只是死的方法。隋炀帝到死都是个爱面子的皇帝。他怕被砍头,想保住全尸,就乞求允许悬梁自尽。解下腰间的绸带试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