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花下美人鲍君徽是个怎么样的人?受诏入宫又因何出宫?

花下美人鲍君徽是个怎么样的人?受诏入宫又因何出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79 更新时间:2023/12/29 5:56:1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花下美人鲍君徽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三月桃花,灿若烟霞,清风徐来,香萦鸟啼,一夜春雨,满地落红。桃花你可否还记树下吟诗的女儿。她诗才不俗,受召入宫,为又出走宫廷。今天让我们走进花下诗人——鲍君徽。

身世坎坷 诗才不俗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关山月

史书对鲍君徽的记录甚少,她的诗传世的也只有四首。她生卒年不详,字姬,家中独女,父亲是鲍徵。早年身世坎坷,善于写诗,但是夫君早逝,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

彼时的唐朝,因为唐德宗削藩而引起战乱。虽为乡野之女,鲍君徽的诗没有局限在山水花鸟,没有纠结在小女儿的情情爱爱,她把眼光放在了战场上。她的这首诗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自己的情怀。不仅如此诗的前两联描写的边疆开阔之景,散脂粉气,满满都是须眉豪情,也是其他女诗人少有的。这首诗道出了征人的思念,道出了战争的无奈。

她的才情引起了唐德宗的注意,于是便被召入宫中,与当时的尚宫五齐名。与侍臣赓和,因此特别受唐德宗赏识,赏赐都很丰厚。

不恋皇家 为母回乡

闲朝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东亭茶宴会》

宫中的时光对于鲍君徽来说是无聊的。在家中她可以作她想作的诗。来到宫廷,不免要守规矩。时不时要做应制诗歌颂皇家功德,诗词华美但是却失去了她的生机。闲到无事便赏赏落花,叹一叹青春已逝,说一说无人陪伴的孤独,时光是如此的长,长到看不到未来。“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宫廷的宴会也是如此的热闹,人人都在笑,人人似乎都乐在其中,但是在宴会上她又能得到什么乐趣呢?看看四处的景色吧,虽然平时已经不知道看了几回了。幽静的竹林好像多了几株新竹,木槿花开始吐红了。心中无限感慨,又能和谁说?

所以入宫不久,她就以母亲年老为由,上疏乞归。”伏愿陛下开莫大之宏恩,听愚臣之片读,得赐归家,以供甘旨,则老母一日之生,即陛下一日之恩赐也“。马车渐远,她又回到了熟悉的乡野。

鲍君徽的记载不多,但是笔者喜欢她若为自由顾,荣华皆可抛的气概。留在宫廷世间会多一个女官鲍君徽,但是她会失去她自己。不论是尽孝道,还是为自己,听从本心的勇气都值得钦佩。愿你也能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下回再见!

标签: 唐朝鲍君徽

更多文章

  • 宋若昭写的【女论语】主要内容是什么?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从汉朝班昭写《女诫》以后,唐朝出了一本宣扬女教的书——《女论语》,作者是宋廷棻的女儿宋若昭。宋廷棻一共有五个女儿: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荀,个个都是聪慧可人,玉洁冰清。唐德宗很喜欢这五位大家闺秀,在与臣子们讨论经史文章之时,常会邀请她们参加,后来,四个女儿都嫁给了唐德宗,只有若昭不想嫁人。德宗尊

  • 宋若昭是什么人?唐朝宋若昭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若昭,唐朝

    宋若昭(761年-828年),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裔孙宋庭芬之女。宋庭芬有五女,曰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警慧,善属文;而宋若昭、宋若宪成就更高些。唐德宗贞元四年被召入宫廷,称为内学士。唐穆宗时拜为尚宫。历经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皆呼先生。进封梁国夫人。人物生平宋若昭,贝州清阳(今河

  • 宋若宪的诗,宋若宪唐朝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若宪

    宋若宪(?~835)字不详,清阳贝州人,宋若莘四妹。生年不详,卒于唐文宗太和末。其父宋廷棻,为初唐诗人宋之问后裔,生一男五女,男独愚不可教,而五女皆警慧,善属文。宋若莘最长,次为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禀性贞素,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若莘诲诸妹若严师。贞元中,李抱真表其才,与诸姊妹并召入宫

  • 唐朝才女宋若莘姐妹五人一同嫁给唐德宗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德宗

    宋氏五姐妹一生备受唐德宗恩遇隆宠,在大唐后宫中算得上风光无限。她们的际遇在古代女子中可谓难得一见,奇闻一桩。千古奇闻:五朵姐妹花同嫁一君王在中国历史上,如汉朝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南唐的大、小周后姐妹,同时嫁给同一皇帝的现象都是极为罕见的,更何况是五个亲姐妹同时嫁给一个皇帝,真可谓千古奇闻了。可这事

  • 宋若莘是什么人?唐代才女宋若莘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宋若莘

    宋若莘(?---820年),唐代贝州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著名才女。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著有《女论语》10篇,流传于世 。一男五女,男独愚不可教,而五女皆警慧,善属文。宋若莘最长,次为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禀性贞素,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若莘诲诸妹若严师。贞元中,李抱真表其才,并

  • 歌妓王幼玉为何虽遇良人却未能相伴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歌妓王幼玉

    王幼玉,又名王真姬,字仙才,京都汴梁人,后因战乱随家人避难来到湖南衡阳。她容貌艳丽、气韵高雅、熟读诗书、长诗善歌,父母双亡后,幼玉的生计失去着落,不得已做了一名歌妓。那么,关于这位命运多舛的名妓王幼玉简介是怎样的呢?王幼玉的画像王幼玉是唐德宗光启年间一位有名的歌妓,她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姐姐,三人的的姿

  • 唐代名妓王幼玉的故事,王幼玉和柳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幼玉

    相传大雁南飞到衡阳而返,故衡阳市南有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称为回雁峰,每到秋冬之际,成群的大雁就落在这里等待来年开春时又返飞北方。回雁峰乃是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因风景秀致,乃成为衡阳游览、聚会的胜地。唐德宗光启年间,回雁峰下住着一名歌妓,叫王幼玉,她原本是北方的大家闺秀,因黄巢起义,战乱骚扰,随家人避难

  • 王幼玉原本是大家闺秀为什么成为歌妓?王幼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幼玉

    唐德宗光启年间,回雁峰下住着一名歌妓,叫王幼玉。王幼玉原本是北方的大家闺秀,因黄巢起义,战乱骚扰,随家人避难来到衡阳,父母双亡后,幼玉的生计失去着落,只好凭着天生一副婉转歌喉,加上艳丽的容貌和高雅的气韵,做了一名侍客的歌妓。人物简介王幼玉,相传大雁南飞到衡阳而返,故衡阳市南有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称为

  • 未曾读书的姚月华是怎么成为女才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姚月华

    据《唐才子传》卷二所载,唐时有一位女子姓姚、名月华,自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未曾读书。一日,月华尝梦月轮坠于妆台,顿觉大悟,从此便可搦管成篇。其所写文词华章绝妙,为当时人所惊讶。与此同时,此女亦可兼善丹青,所画花卉翎毛鲜艳夺目,令时人惊奇。月华曾随父寓扬子江。一年端午节时,人们为纪念战国时投江的伟

  • 唐朝才女姚月华生平简介,姚月华古诗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姚月华

    姚月华,唐朝时期的才女,生卒年不详。曾随父寓扬子江时,与邻舟一书生杨达诗词唱和。今所存诗六首,亦因此而作。人物简介相传她因梦月落妆台,觉而大悟,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不久即能作文赋诗,是不可多得的才女。笔札之暇,时及丹青。花卉翎毛,世所鲜及。然聊复自娱,人不可得而见。尝为杨达画芙蓉匹鸟,约略浓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