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清比隋朝长命,可为何打仗时杨广能凑齐百万人,但咸丰帝却不行呢?

大清比隋朝长命,可为何打仗时杨广能凑齐百万人,但咸丰帝却不行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99 更新时间:2024/2/11 5:41:37

在古代中国的封建时期,行军打仗是历代王朝时常做的事情。而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战争中,双方不是在比拼武器的先进程度,而是士兵的多少。通常军队的规模越大,能获得胜利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虽说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在汉唐时期,中国的人口并不算庞大,而会在明清的时候才抵达了巅峰。按理说,人口越多,能够召集的士兵就越多。但在明清之后,却出现了人口和军队成反比的状态。秦朝末年,刘邦攻打西楚时,尚能派遣56万的军队;赤壁之战,曹操的军队高达80万人;而隋炀帝杨广为彰显国力,攻打高丽时,派遣出的军队甚至高达百万。而大清比隋朝长命,但为何在打仗用兵之时,杨广能凑齐百万军队,但咸丰帝却不行呢?

军队召集数量在明朝就有了明显的衰败趋势,袁崇焕领军与后金战斗时,士兵只有将近10万人,而后金甚至连8万都不到。后来大清一统江山,但后期却故步自封,致使落后于世界的发展。但在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清朝理应积累雄厚的军队实力。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外贼践踏京城之时,清朝却只派遣了不到3万人前去打仗。不过与英法联军相比,清朝的军队却足足比敌方多了2万多人。但是清军还是惨败了,可即便清朝武器的科技程度不够,最起码可以凑足士兵人数,以人海战术震慑对方。即便隋炀帝昏庸无道,却还是能够凑足足够的兵力,可咸丰帝为何连这点都做不到?

首先,每个朝代的制度是有所不同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个制度叫做民军制。也就是说当时的家庭要至少出一位壮丁,在需要战争的时候能够随时派遣,这名壮丁要充当军队的“正卒。”剩余的男丁,也要随时做好准备,做好战事的后勤工作,这些人被称之为“羡卒。”秦汉时期,也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制度。秦朝要求年龄达到17岁的男子强制服兵役,汉朝则是20岁,这种制度叫做征兵制。而隋唐时期则是府兵制,军队的组成主要是田间耕种的农民。这些好处的益处就是,这些服兵役的百姓基本都是农民,他们不仅要完成日常的耕种任务,也要抽出时间进行军队训练,以便随时进行战斗。这样既保障了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又保证了国家的征兵效率。而且国家还能省下一大笔钱,因为这些农民作战时的武器是需要自己准备的。

不过弊端就是,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并不高,毕竟他们没有接受系统的军事训练。但到了宋朝之后,国家的军事储备开始职业化和专业化。这些士兵需要日常在兵营进行训练,可以说当兵便是他们的职业。但士兵专注训练,便不能分心去耕种。国家为了保障他们的生活,还会定期给他们发工资。到明清之后,这些士兵的工资也越来越高。因此,士兵的训练规模比起隋唐时期也会大大减少。毕竟筹备百万的军队,也就意味着国家要准备庞大的财产。照这样下去,国库迟早会空虚。因此后续的士兵规模虽然减少了,但战斗力和专业化程度却明显提升。

咸丰帝之所以无法像隋炀帝那般召集百万军队,主要原因是制度的问题,而并不是咸丰帝没有号召力。但归根结底,还是清朝后期的过度没落。毛主席曾言:“兵贵精,不贵多。”也就是说军队要注重整体质量,而不要一味地注重数量。宋代司马光也曾言:“养兵之术,务精不务多。”培养一百个精兵,远比号召一千个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士兵,要强悍许多。隋朝的开国功臣韩擒虎,当年便是率领了五百精兵便剿灭了陈国。当年虢亭之战,刘备率领了将近70万的大军,陆逊只带了五万人,最后刘备却输了。相反,如果军队规模庞大,士兵的战斗力薄弱的话,反而会削弱打仗的效率。不仅如此,还会给后勤部带来额外的负担和压力。

标签: 咸丰帝

更多文章

  • 本来继承皇位的人不是杨广 他到底是怎么当上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杨广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炀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隋炀帝杨广,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令人不解的是,身为杨坚次子的杨广本来与储君之位无缘,却在处心积虑,投父母所好下,成功登上了太子之位!隋文帝杨坚是北周外戚,女儿杨丽华是北周宣帝皇后,杨坚也因此升任柱国大

  • 杨广本来可以成为千古一帝,三年征战后背负了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广,隋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杨广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为何仅仅三年时间,大隋王朝就摇摇欲坠了?这得从杨广登基开始说起。公元604年,杨广终于把老皇帝杨坚给熬死了,登基称帝之后的第二年,马上就开始了他的宏图伟业。先是在洛阳建了东都,此举一下就征召了百

  • 号称“江南第一美人”的嫔妃是谁?杨广为她杀了自己的哥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朝,宣华夫人

    号称“江南第一美人”的嫔妃是谁?杨广为她杀了自己的哥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起宣华夫人,这是南北朝时期江南出名的美人,号称“江南第一美人”。在隋朝灭掉了陈国之后,宣华夫人就与其他陈国皇室都被送到了隋朝后宫。之后隋文帝垂涎宣华夫人的美貌,想要将宣华夫人那位嫔妃,在饱受丧国之痛

  •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挤下太子登上帝位的?四面楚歌之际他申请的“天子死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挤下太子登上帝位的?四面楚歌之际他申请的“天子死法”是什么?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隋炀帝杨广在四面楚歌之际,申请一个体面的“天子死法”。他的“天子死法”是什么,为什么杀他的人竟然不同意呢?(隋炀帝剧照)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虽然他有美资仪,且文武双全,但按封建

  • 杨广为什么一定要弄死李渊?李渊怎么得罪他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杨广

    杨广为什么一定要弄死李渊?李渊怎么得罪他了?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他还是晋王的时候,就想把李渊弄死,他当上太子之后,还想把李渊弄死,等他当了皇帝,就更想把李渊弄死了。杨广为什么一定要弄死李渊呢?因为李渊坏了他好事,私下把此女给斩了。为什么斩?李渊怕他乱国

  • 李恪:李渊的孙子,杨广的外孙,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恪,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太宗李世民作为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一代明君,共有十四个儿子,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同",他的儿子们似乎没有遗传到他的良好基因,或早夭,或谋反,或无德,大多以悲剧收场。他的十四个儿子中,除了二、十一、十二子早夭,十三子李福因平庸无能得以

  • 李世民和杨广竟然是表叔侄?两位帝王之间鲜为人知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杨广

    李世民和杨广竟然是表叔侄?两位帝王之间鲜为人知的关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和杨广是隋唐时期赫赫有名的两位帝王,李世民因为在位期间太平盛世广受歌颂。而杨广,因为李唐代隋,为了标榜李唐天下的正统,所以刻意抹黑杨广,杨广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是残暴凶狠,一无是处。其实不然杨广也是大有作为的帝王,在

  • 杨广的四部曲到底是什么 为何隋朝会因此而灭亡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朝,杨广

    还不知道:大隋王朝是怎么灭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广这个皇帝很有意思,虽然在兄弟排行中是第二,在没做皇帝之前,也极其低调,凡事都隐藏起来做,比如府里的琴,都故意蒙上灰尘,府里的丫鬟们穿着朴素的衣服,目的当然是有的,是为了让爸爸杨坚和妈妈独孤看的。不过等这

  • 揭秘:为什么说历史上最强的“败家子”是隋炀帝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广,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现如今败家子这个词充满了贬义,被人说成是败家子肯定不是好的。那么在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位最强的败家子,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想起乾隆皇帝。清朝经过了康熙和雍正的发展之后,让清朝的国力走向了一个巅峰。可是乾隆继位后,清朝的国力日渐衰弱。乾隆皇

  • 杨广为何倚重江都?真的只是贪图享乐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杨广

    杨广为何倚重江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杨广,本名杨英,小字阿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即位于仁寿四年(604年)七月,于大业十四年(618)4月11日,江都兵变之后,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在他死后,隋恭帝杨侑追谥他为明皇帝,庙号世祖;唐高祖李渊追谥为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