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孔子一家三代都有过离婚或再嫁经历

揭秘:孔子一家三代都有过离婚或再嫁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69 更新时间:2023/12/13 19:54:58

自宋代以来,《论语》确定了作为儒学核心经典的地位,可是,这部经典中却没有丝毫谈论到孔子的夫人,《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没有相关的记载。给人的印象是孔子一直独来独往,除了儿子孔鲤偶尔友情客串一下之外,他的家庭似乎是残缺的。

在孔圣人留下的言说中,除了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可能牵扯到他的老婆外,就没有任关于孔夫人的信息了。《论语·阳货》中,孔子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叫:“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在这句话中,孔子将女人与小人归为一类,并抱怨到:和女人走近了,女人就不讲规矩,远离女人吧,她又成了怨妇。史书说,孔子十九岁时娶了宋国的亓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下儿子孔鲤,在嫁给孔子的48年后,亓官氏去世。

这廖廖数语几乎就是关于孔子妻子亓官氏的所有描述,而亓官氏是个怎样的人,她和孔子的关系怎样都语焉不详。不过史书载,“孔氏三世出妻”,其中就包括孔子本人。

孔子缘何休妻,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妻子“口多言”,古人休妻有七大理由: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孔子显然是利用了其中的一条,而孔子是何时休妻,则并无记载。

《礼记》有这样一段字讲到了亓官氏死后的情形: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伯鱼,即孔子的儿子孔鲤,在丧期后还哭死去的母亲,孔子听到了就很不高兴地说:太过分了。可见孔子对离了婚的前妻确实是没有感情了,甚至还充满了嫌恶。

而他的儿子、孙子继承了他的传统,都把自己的老婆休了,他的孙子子思更过分,甚至不让儿子子上去为休妻守丧,理由是:既然她已经被休了,就不是我的老婆了,当然也不是子上的母亲了。

冷漠无情溢于言表,儒家所提倡的“孝道”竟是这般具有两面性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对前妻充满了怨恨,难道是圣人们眼里就没有好女人?先秦儒家所理解的夫妻关系应该像朋友那样轻松和平等——要是咱俩合不来,“分开就分开”。

早期儒家对夫妻关系的持有“理解之同情”,这一点也体现在孔子允许儿媳妇再嫁人这一点上。《礼记·檀弓上》记载:“子思之母死于卫”,汉儒郑玄注:“伯鱼卒,其妻嫁于卫”。子思是伯鱼的儿子,也就是孔子的孙儿。

伯鱼早死,他死后其妻并没有树立贞节牌坊,而是自然地改嫁,伯鱼死于公元前483年,这一年孔子69岁。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早逝,孔子自然悲切,但他没有因为疼爱儿子而阻止儿媳妇再嫁,显示出一种通达的气象。

这一点也正如孔子离婚那样,自然而然,毫不造作,丝毫没有后世宋明道学家的虚伪气息,孔子的孙儿子思,丧父之后母亲又再嫁,心中留下了一些伤痕。根据儒家原始文献记载,他后来也有过离婚经历。

《礼记·檀弓上》记载:“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郑玄注:“子上,孔子曾孙,子思伋之子,名白,其母出”。由此可见,孔子本人曾有过离婚经历,自己的儿媳改嫁,而自己的孙儿子思也离过婚。可是,文献并没有记载子思离婚的原因是什么,只能根据记载进行推测。

《檀弓上》的记载中,子思提出,这个女人作为我妻子,也是我儿子的母亲,如果现在不是我的妻子,当然就不是我儿子的母亲,因此我儿子不必为她行丧母之礼。在对待离婚问题上,子思显得没有孔子豁达,对前妻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怨气。

不知这源于自己母亲改嫁的记忆,还是和前妻感情不和,但无论怎样猜测,孔子一家祖孙三人,都有过离婚或再嫁的经历,确实显示出早期儒家对男女和婚姻上较为豁达的态度。

早期儒家认为,男女之间正常的欲望是完全符合自然法则的,实际上,除了自由离婚和改嫁之外,早期儒家甚至还提出过类似于现代“试婚”的观点。《礼记·曾子问》中记载,新婚妻子三个月后才到男子家庙去拜见祖先,如果三个月之内双方不和谐,这婚姻仍可取消,这种对待婚姻豁达而自然的态度,是宋明道学家所不敢想象的。

标签: 孔子离婚

更多文章

  • 万世师表之孔子的子孙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子孙后代

    孔子,褒圣侯,曲阜,汉高祖,刘邦,褒成侯,汉元帝,汉成帝,文宣公,衍圣公,宋仁宗子孔鲤孙孔伋曾孙孔白玄孙孔求六代孙孔箕七代孙孔穿八代孙孔谦九代孙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十代孙孔忠十一代孙孔武十二代孙孔延年十三代孙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十四代孙孔福,汉成帝绥和

  • 孔子是私生子吗?《史记》中的野合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春秋人物

    导读: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孔子出生,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野合”之说,后世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野合”是指在

  • 孔子简介 孔子及其儒学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孔子简介,春秋人物

    导读:孔子(前551~前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

  • 韩学者称:“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并非孔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儒家思想,孔子

    我国教授主张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并非孔子。14日,韩联社的一篇报道引发争议。报道援引韩国祥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金经一的看法称,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并非孔子,甚至儒家学说的核心——“仁”这一汉字在孔子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出现。辽宁社科院朝鲜半岛问题专家吕超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国有些学者的考证没有太多根

  • 孔子如何过年?全家守岁 为儿女讲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守岁

    春节前夕,以画孔子闻名的“孔子画派”代表画家郭德福历时三年在沈阳创绘出专题贺岁历史组画《孔子过年》。该组画由《青年孔子阖家守岁讲古过年图》《孔子师生枣山守岁弦歌“南风”迎新图》《孔子与家人戏雪图》《孔子阖家爆竹迎春图》等五幅国画作品组成。首次以年文化的专题艺术视角描绘出孔子与家人、学生过年迎新春的生

  • 历史难解之谜:孔子到底是不是“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孔子,私生子

    身世:孔子是私生子?孔子是不是私生子只有他妈知道,甚至连他妈也未必知道——孔子那个时代没有亲子鉴定。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表示“孔子原来是私生子”是司马迁说的。问题是,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而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中间相差四百年,司马迁怎么就知道孔子是私生子呢?孔子是不是私生子我们不得而知。但封建

  • 《孟子》曾只是儒家辅导书 五代时列入“经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孟子,儒家,亚圣,

    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但《乐经》亡于秦末战火,于是剩下五经。汉朝的班固就说:“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

  • 孟子公孙丑有何关系?孟子公孙丑对话讲述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孟子,公孙丑,春秋战国

    孟子这个名字在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最突出的影响就是其仁义善的思想,孟子是一代伟大的圣人,他的一生有很多的学生,而公孙丑则是孟子最得意的也是最看重的学生之一,《孟子公孙丑》记载了孟子与学生公孙丑的对话,就是仿照《论语》,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阐述儒家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

  • 孟子是怎样评价孔子的?孔子对孟子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子,孔子,春秋战国

    人对人最直观的感觉会影响对其的评价,尤其是当着两人深处的地位不一样时,而小编所说的这个地位并不一定指的是上下级也有可能是辈分的不一致,举个例子,孟子和孔子都知道是谁吧?他们两人同为中国儒学大家,一个被称为亚圣一个被称为圣人。不仅如此,孟子与孔子还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算得上是

  • 孟子以“好辩”闻名天下 称辩论只因别人理论素养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子,亚圣,辩论,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为了树立自己的理论和学说,除了阐发一己观点,还不免和其他门派发生争论和摩擦,这个时候辩论艺术就显得很重要了,不会辩论,就甭想让自己的学术立足。哪怕是天生口吃的韩非子,虽然不能口辩,但也要在字里行间显示其巨大的逻辑性。其他墨家、纵横家、名家、道家莫不如此,尤其是儒家的孟子,以“好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