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牛投机商吕不韦为何终落自尽结局?

史上最牛投机商吕不韦为何终落自尽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08 更新时间:2024/1/24 19:09:39

一生受制于人的秦始皇

读者看了这个题目,也许会产生怀疑,觉得我考虑欠周,或者是出了笔误。因为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秦始皇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人说他英明、伟大,统一了全国,成为“千古一帝”,是两千多年来历代皇帝的鼻祖;有人说他专制、暴虐,严刑峻法,焚书坑儒,一生做尽了坑害老百姓的坏事,是古今少见的大暴君。不论是褒是贬,总之认为他一定是个有性格、有主见、有胆识、有决断的人物,怎么会是一生受制于人的无能之辈呢!

我不妨坦诚相告,我之有此说法,是经过长期深思熟虑,绝非一时信口开河。窃以为:评价历史人物,不宜只凭传闻,先入为主;或者轻信旧说,人云亦云。有关两千年前的历史,现存的史料并不太多,我们是不是可以动动手翻阅一遍,然后再动动脑筋考虑一下,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如果发现秦始皇一生之中确有很多时间受制于人,自己做不了主,那么,在铁一般的史实面前,我们岂能不信!

作者不赞成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因为这种称呼有对他过分拔高之嫌;但是赞成称他为“千古第一帝”。不管他是雄才大略的大皇帝也好,遗臭万年的大暴君也好,在首创“皇帝”这种称呼,在首先登上皇帝宝座这件事情上,他总是个始作俑者。不论对他评价如何,这种称呼绝对不错。

一个大投机商的投机产品

秦始皇名嬴政,名义上出身于战国时代秦国的王室,秦国王室姓嬴,他也就姓了嬴,事实上他与秦国的王室并无任何血缘关系,只是一个卫国的大投机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生母是赵国女子,一个邯郸的歌姬,高级三陪小姐式的人物。由于吕不韦挖空心思,做成了当时一笔最大的投机生意,他的私生子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钻进了秦国的王宫,登上了王位。

战国晚期,赵国的都城邯郸是北方最繁华的大城市,有个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在这里做珠宝生意。有一天,他很偶然地结识了一位名叫异人的潦倒王孙,突然灵机一动,觉得有一笔极大的投机生意可做,于是就蓄意与之结交。异人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当时被秦国作为人质派到了赵国。由于秦、赵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赵国很恨秦国,当然不会善待异人。异人远在异国他乡,处境艰险,日子难过。虽然如此,但他日后仍有回到秦国登上王位的一线希望,如果和他结为至交,说不定将来会有攀龙附凤直上青云的机会。于是,吕不韦视异人为“奇货可居”,不惜下大本钱,有计划有步骤地和他建立交情。异人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不断得到吕不韦的帮助,自然十分感激,推心置腹,引为知已,酒酣耳热,无话不谈,两人就遂渐成为铁哥儿们,经常在一起商量如何谋取秦国王位的大计。

当时秦国在位的秦昭王已经年老,太子安国君的岁数也已不小,安国君一共有二十多个儿子,大家争当嫡嗣(太子的接班人),但是一直没有定下来。这时候在安国君面前最说得起话的是宠姬华阳夫人,可惜华阳夫人自己又不能生育。她很担心,如果自己青春逝去,色衰爱弛,就会一朝失势;万一安国君去世,自己无儿无女,全无依靠,就很悲惨。在安国君的诸子中,他很想认一个干儿子,作为心腹,并愿为之出力,争取成为嫡嗣,可惜又没有人来求她。吕不韦打听到这些隐情,十分高兴。大投机商人自有一套钻营的本领,他铁了心要想钻营的事,岂有钻不通的!吕不韦立即帮异人出主意,要他拜华阳夫人为母,表现得十分孝顺。华阳夫人为楚国人,异人就改名为子楚,每次拜见夫人,都改穿楚国服装,以赢得夫人的欢心。从此,吕不韦就奔走于邯郸与咸阳之间,不断地在邯郸搜求奇珍异宝名贵狐裘代子楚送进夫人府中。这样经年累月,拍马居然见效,子楚终于得到安国君的认可,立为嫡嗣,继位有望。到了这时,吕不韦更想入非非,在邯郸市上物色到一个美姬,先使之怀孕,然后才找一个适当的机会,作为一份厚礼送给子楚。到了子楚家里,“姬自匿有身”(不让子楚知道自己已经有孕),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吕不韦的投机生意真做绝了,竟把自己的儿子偷偷塞进秦国的王室,以后居然当上秦国的国王。也可以说,秦始皇还在娘胎里就已经成了吕不韦一生中所做的最大的一笔投机生意的回报物,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大投机产品。

吕不韦的如意算盘后来竟像玩魔术似的一一实现。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前250年秦孝文王病故,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秦庄襄王感谢吕不韦对自己多年的支持,封之为丞相、文信侯,以洛阳的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这时吕不韦家中,宾客数千,奴婢万人,荣华富贵,位极人臣,立即就从一个大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大贵族。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后去世,太子继位,太子就是嬴政,就是赵姬的儿子,又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他即王位时只有13岁。吕不韦以一个大商人的投机取巧,巴结权贵,谋求富贵,算是在一场豪赌中当了赢家,这还不算离奇。只有他把赵姬送给子楚,妄想把私生子塞进秦国王宫去当国王的想法,才真是想入非非,荒唐透顶。这种机缘奇巧的事情后来居然实现,秦国的国王在五六年中连续换了三次,吕不韦的妄想狂图最后竟然打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亲政前生活在吕不韦的控制之下

嬴政从13岁继位为王,到他22岁时宫廷中发生一场大乱,他才被迫走上前台,实行“亲政”(亲自管理政事)。在13岁到22岁的九年中,他名为国君,实际上只是个傀儡,一切国家大事,都由他的“仲父”(其实是真父)吕不韦一手裁决,他不过是个“学徒国君”而已。

作为一个投机商人,吕不韦确实神通广大,一本万利,事事成功。可惜他却缺少政治眼光与政治手腕,做事优柔寡断,拖泥带水。他一生的大事业来自赵姬的肚皮,可是事业成功之后他却控制不了这个任性的赵姬。赵姬自从登上了太后的宝座,她的任性妄为就在不断地替吕不韦找麻烦。吕不韦虽掌大权,但是对于和太后私通一事,还是有所顾忌。他自己是卫国人,太后是赵国人,这样胡作非为,容易引起秦国群臣的敌视,一旦引起冲突,会有不测之祸。他自己相府中美女如云,也很想摆脱太后的纠缠,所以就物色了一个美男子嫪毐,假扮成太监,送入宫中服侍太后。以后太后竟和此人生下了两个儿子(也就是嬴政同母异父的弟弟),真是胆大包天。

嫪毐这个假太监如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过是个男妓,其职责仅仅是陪太后睡觉,不要多管闲事,也许还可以相安一时;可他偏不知趣,以为能和太后睡觉,就成了太上皇,想要干政,还想夺权。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这样一来,积压多年的矛盾一旦爆发,那就只有喋血京城,大家以兵戎相见了。本来宫廷中的丑事,大家能不管就不管,秦国的群臣已经算是够容忍的了。这时候既然闹到公开叛乱,秦国群臣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能不奋起镇压。双方激战的结果,是嫪毐败死,遭到族诛。大家追究责任,不能不追到吕不韦的头上,于是他被罢官。

在吕不韦受牵连而罢相之时,嬴政的身后一直有两股势力在明争暗斗。一股是秦国本土的百官,他们知道是一批外来的政客在秦国掌了权,才造成了这次大乱。为了维护秦国的利益,他们力主驱逐外来的客卿,嬴政下逐客令,就反映了他们的意愿。另一股势力是吕不韦的宾客,各国人都有,长期以吕不韦为核心,在秦国把持大权。吕不韦虽然罢相,他们潜在的势力仍然不小,绝不甘心从此退出政治舞台。因此以李斯为代表,向嬴政上《谏逐客书》,请求收回成命,力图保住他们的阵地。从表面上看,是嬴政主意不定,一时要逐客,一时又收回成命。好像之所以收回成命,是因为李斯的文章写得好;如果文章写得不好,就不会收回成命了。于是《谏逐客书》就成了传诵千古的名篇。其实事情绝非如此简单,如果忽视两派政治势力的长期斗争,把逐客与收回成命只看成嬴政与李斯个人之间产生的一个偶然事件,那就把问题看得太肤浅了。

经过一年多的斗争,两股势力终于取得妥协,以嬴政亲政摆脱吕不韦的控制为前提,凡是没有参与叛乱的客卿可以留任,不加驱逐,大家共同效忠秦国。可是吕不韦久掌大权,根深蒂固,要想清除其势力并非易事。在秦国群臣的支持下,嬴政处理吕不韦分为三步走,一是免官、罢相;二是贬谪,迁于蜀地;三是逼令自尽。走完这三个过程,前后用了三年时间。

标签: 投机商吕不韦自尽

更多文章

  • 吕不韦和嬴政的关系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不韦和嬴政,秦始皇的生父,秦始皇

    导读:目前学术界对秦始皇的生父问题存在较大分歧,唯一没有分歧的是秦始皇的生母是赵姬。《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将赵姬献给异人,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又《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如

  • 历史考证: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吕不韦

    从前221年并吞六国,混一天下,到前207年秦王子婴在自己的颈上系上绳子,乘坐着白马素车,捧着皇帝的玺符,来到轵道旁,恭候刘邦的到来,前后不过十五年时间,一个强大的皇朝就解体了。明人杨慎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如电光石火般短暂,所谓“不啻石火之一敲,电光之一瞥,吹剑之一吷,左蜗之一战,南槐之一梦也”(见《升

  • 苏秦刺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秦刺骨,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及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

  • 苏秦是怎么死的?战国时期六国宰相苏秦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苏秦,战国时期

    导读:苏秦(前337年-前284年),字季子,战国时期的洛阳(周王室直属)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为鬼谷子徒弟。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堪称辞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可是由于六国内部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被秦国击溃。六国宰相苏秦苏秦相传为鬼谷子的徒弟。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 苏秦和张仪的故事:纵横家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苏秦,张仪,战国时期

    导读: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晚期有名的的纵横家或策士,用现在的话说,二人都是国际社会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饭的人。然而,就是这两个文弱书生,以其超人的智慧和诡谲的计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穿梭于国际社会之中,把世界各国玩弄于股掌之上,弄得国际社会风云变幻,惊涛骇浪

  • 揭秘:西施究竟有多美?西施和范蠡真的相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关于西施的诗句有很多,“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等等,都是描写西施天生丽质、倾国倾城的容貌,可见西施的确是古代的国民女神,她也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名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又称西子,春秋战国时期出生

  • 西施与范蠡有何结局?西施最后是自杀还是他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

    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能够摘得王冠,除了与勾践“卧薪尝胆”的非一般常人的毅力有关,范蠡为勾践的出谋划策也是密不可分的,而范蠡计划的成败全押在一个女人身上,此人即西施。她乃勾践实施亡吴九术中的一件重要工具,没有她越王未必能成霸主。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间谍,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溺酒色

  • 范蠡为何把西施送给夫差?西施与范蠡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夫差

    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她凭借美貌在战乱的春秋,给整个灰暗的时代都增添了几分绮丽的色彩。作为一个历史人物 ,她早已经被历史的洪流掩盖,谁都无法得知过去的真假是非,斯人已逝,她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变成了小说、诗歌、戏剧,变成了众人 眼里的一个传说。西施原名夷光,是战国时代越国苎罗山施

  • 西施与范蠡的凄美爱情是怎样的?西施为何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深秋的季节,王终于答应带她去河边狩猎。其实,对充满暴力与血腥的的狩猎,她毫无兴趣。只有她自己清楚,走出重门紧锁的吴宫,真正想去看的是什么。这是一个秘密,深隐内心那最柔软的部位。王和将士们驰马弯弓,欢声雷动地追撵着猎物。然而,车帘后那双忧郁的美眸,却只在苍苍蒹葭、潇潇秋水、河心

  • 范蠡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儿子的?范蠡教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范蠡,春秋战国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但有大智慧的人却很有限。这里包括非常恰当的审时度势,非常精到的自我认识和判断力,以及及时收放的魄力。依我看,范蠡就是这凤毛麟角的智者中的一员。范蠡事越王勾践,深谋20多年之后,终于灭了吴国。越国称霸,勾践拜范蠡为上将军。但这时候,范蠡看出勾践不是一个可以共患难的人,不顾他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