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秦和张仪的故事:纵横家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苏秦和张仪的故事:纵横家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87 更新时间:2024/1/25 3:35:50

导读苏秦张仪都是战国晚期有名的的纵横家或策士,用现在的话说,二人都是国际社会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饭的人。然而,就是这两个文弱书生,以其超人的智慧和诡谲的计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穿梭于国际社会之中,把世界各国玩弄于股掌之上,弄得国际社会风云变幻,惊涛骇浪。他们的纵横捭阖,深刻影响着战国后期群雄之间间并战争的形势,其观点和思想对后世王朝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老夫子的学生景春大呼说:苏、张“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熄”。

苏秦,字季子,洛阳东郊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三一七至二七五年之间,是战国末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出身农民,自幼家境贫寒,但他素有大志,曾师从鬼谷子教授演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然而出道后却处处碰壁,仕途艰难,后来不得不回到家中继续苦读数年。再次出道后,得到燕昭王信任拜为上卿,为报燕王知遇之恩,就到齐国做官而暗中为燕国效力,他为削弱齐国力量达到不能犯燕的目的,多次向齐王出馊主义,弄得齐国四面树敌,一度灭国。后游说赵、韩、魏、燕、齐、宋六国“合纵”抗秦,他亲自任“纵约长”,一人佩戴六国相印,成了当时名负其实的联合国秘书长,其权力更是现代意义上的秘书长不能望其相背的。被后人称为“合纵之父”。

张仪年龄比苏秦稍长,但出道比苏秦要晚。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三六O至三一0年间。据说出身魏国名门之后,和苏秦同为鬼谷子教授的学生(这位鬼先生看来也是一位大牛人,他是中国第一所军校的校长兼教授,出自他门下的学生除了苏秦和张仪外,还有孙膑庞涓呢!此是后话,不提。),张仪按岁数是苏秦的老哥和学长,他的仕宦之路不象苏秦那样砍坷,总体上还算比较顺畅的。由于苏秦出道较早,为官在前,他就找到小学弟帮忙给自己弄个一官半职,因受到苏秦的冷遇怒而向秦,得到秦王信任拜其为丞相,居百官之首,成为秦庭的二号人物,权倾朝野。随后,他赌着一口气,专门和苏秦对着干,你不是“合纵”吗?我就“连横”,分划瓦解苏秦倡导和组织的“合纵”阵营,并终于如愿以偿。张仪的连横策略为秦国的东进和崛起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秦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被后人称为“连横之父”。

史书记载和后世之人均把二人相提并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出道之前看,二人均是一介寒儒,苏秦更是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第一次失败回家,连穷嫂子都看不起他,不给他饭吃,苏秦只好有一顿没一顿地硬撑着,没日没夜地“头悬梁、锥刺骨”地苦读兵书;张仪虽说是名门之后,也不过是个破落户弟子,不然就不会跑到深山老林去和鬼先生学习捭阖之术了。但比苏秦还是要强一些,至少还没有衣食之。从权力拥有程度上看,苏秦似乎又比张仪稍强,除了出道较早外,张先生还啥都不是的时候,人家苏秦就是身掛六国相印之人了,六国军政大事圴决于苏秦一人,就连虎狼之国秦国因为有苏秦当权,十五年竟不敢出函谷关,足见其地位和作用。即便张仪后来做了秦国国相,那也只是一国之相,怎能和用有实权的联合国秘书长相提并论呢?从实际操作上看,二人基本旗鼓相当,苏秦倡导的“合纵”不可谓不成功,但张仪主张的“连横”也卓有成效,都是凭着过人的学识和诡谲的计谋,以三寸不烂之舌把各国君王鼓噪得头大,大事小事悉听尊便。从运作的结果上看,张仪有过苏秦之处,虽然苏秦“合纵”在先,张仪“连横”在后,但最终还是让张仪用“连横”之术把把苏秦的“合纵'之策打破,六国终久还是被秦国各个击破,最终被彻底灭掉。从人生的结局看,张仪明显比苏秦要强得多,虽然二人最后都被罢了相,但苏秦在齐国的阴谋暴露后,被齐王“车裂”而死,而张仪只是被秦逐到魏国老故,怎么说也算得到了善终。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考查情况看,二人各有优劣,旗鼓相当。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苏秦的“合纵”抗秦还是张仪的'连横”助秦,这一切均出自苏秦的自导自演。张仪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苏秦一盘棋上的一个“棋子儿”而已。

其实苏秦自己心里最清楚,靠一张嘴混饭吃最好就是把天下这盆水搅得越浑越好,他认为,要使自己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势均力敌的对手,必须让各国始终感到威胁的存在。没有强秦的威胁,就不会有他卖弄“合纵”的市场,如果秦国因惧怕六国联合抗秦而始终不敢轻举妄动,时间一久,“合纵”也就失去了意义,“纵约长”也就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是苏秦不愿意看到的。他必须要找一个专门和自己对着干的人,鼓捣着秦国分化瓦解六国,时不时地攻打某些国家,只有这样他的六国相印才能挂结实挂长久,才能显现出他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来。就是现在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大国之间的争斗和东西阵营的存在,美国的基辛格,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的演讲也就不会值那么多钱了,他们的斡旋行动也不会那么引起世界关注了。

其实早在张仪找苏秦“开后门儿”的时候,苏秦就设下了这个计谋。他表面上对张仪不盐不淡,冷冷清清,甚至从礼节上怠慢张仪,用傲慢的语言激怒张仪,并让张仪到秦国去试试看。实际上苏秦对这位学长的才能和性情还是很有数的,知道张仪在他这里吃了闭门羮之后,一定会找机会和平台出这口恶气,如此,则这个世界一定会被弄得一刻也安定不了了。这样一来,不但自己始终有用武之地,就是张老哥也一定会因此而飞黄腾达。果然,张仪不知是计,怀着对苏秦强烈的不满,骂骂咧咧地离开苏秦前往秦国去了。

事实正如苏秦预料的那样,张仪到秦国后,化愤怒为动力,为秦王竭尽忠智,以希用秦国之力,扫平六国,让苏秦知道他张仪也不是吃素的。为了打破“合纵”,他惮惊竭虑,穿梭于各国之间,目的只有一个,你苏秦不是看不起我张仪吗?今儿老子就让你瞧睢是你苏秦有本事还是我张仪有能耐!你不是“合纵”吗?我坚决让你合不了也纵不成,你不是联合抗秦吗,老子坚决要一个一个地收拾你。就这样,一个七雄并立的世界在二人的操纵下,到处争战不止,到处腥风血雨。

虽然张仪最后基本上达到了目的,然而,张仪到死也不会知道,这只不过是他的学弟使的一个激将法而已,就连他当初到秦国谋生的盘缠钱还是苏秦给他的呢,只是苏秦并没有让张仪知道罢了。张仪有知,岂不愧煞老脸呼?

由此来看,他们两个最牛的还是苏秦。但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虽然他们的主张客观上加速了历史的进程,但终久他们在主观上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和权力,并且是以千万人的流血牺牲作赌注和代价的,从人格上看,他们两个谁也不值得牛!

标签: 苏秦张仪战国时期

更多文章

  • 揭秘:西施究竟有多美?西施和范蠡真的相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关于西施的诗句有很多,“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等等,都是描写西施天生丽质、倾国倾城的容貌,可见西施的确是古代的国民女神,她也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名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又称西子,春秋战国时期出生

  • 西施与范蠡有何结局?西施最后是自杀还是他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

    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能够摘得王冠,除了与勾践“卧薪尝胆”的非一般常人的毅力有关,范蠡为勾践的出谋划策也是密不可分的,而范蠡计划的成败全押在一个女人身上,此人即西施。她乃勾践实施亡吴九术中的一件重要工具,没有她越王未必能成霸主。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间谍,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溺酒色

  • 范蠡为何把西施送给夫差?西施与范蠡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夫差

    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她凭借美貌在战乱的春秋,给整个灰暗的时代都增添了几分绮丽的色彩。作为一个历史人物 ,她早已经被历史的洪流掩盖,谁都无法得知过去的真假是非,斯人已逝,她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变成了小说、诗歌、戏剧,变成了众人 眼里的一个传说。西施原名夷光,是战国时代越国苎罗山施

  • 西施与范蠡的凄美爱情是怎样的?西施为何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深秋的季节,王终于答应带她去河边狩猎。其实,对充满暴力与血腥的的狩猎,她毫无兴趣。只有她自己清楚,走出重门紧锁的吴宫,真正想去看的是什么。这是一个秘密,深隐内心那最柔软的部位。王和将士们驰马弯弓,欢声雷动地追撵着猎物。然而,车帘后那双忧郁的美眸,却只在苍苍蒹葭、潇潇秋水、河心

  • 范蠡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儿子的?范蠡教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范蠡,春秋战国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但有大智慧的人却很有限。这里包括非常恰当的审时度势,非常精到的自我认识和判断力,以及及时收放的魄力。依我看,范蠡就是这凤毛麟角的智者中的一员。范蠡事越王勾践,深谋20多年之后,终于灭了吴国。越国称霸,勾践拜范蠡为上将军。但这时候,范蠡看出勾践不是一个可以共患难的人,不顾他的威胁

  • 失去西施的范蠡是怎样生活的?范蠡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献给吴王夫差的西施到底是死是活,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吴越故事中的西施其人,《史记》中并没有任何记载。直到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才出现她的俪影: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请注意,这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东西:“鸱夷”。鸱夷,就是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越王勾践把西施装进“鸱

  • 文种为何没听范蠡的劝谏?文种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种,范蠡,春去战国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说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派人专门物色最美的女子。结果在苎罗山(在今浙江诸暨南)上找到一个美人,名叫西施。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夫

  • 范蠡与西施是什么关系?范蠡的最爱是西施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范蠡,西施,春秋战国

    传说勾践灭了吴国,在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功劳很大的范蠡,悄悄地带了西施,偷偷出齐门,坐上早就等在那里的阿得大叔的小木船,穿过护城河,转了一个圈子,直向太湖而去。他们到了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见这里风景优美,山明水秀,就搭了几间草房子,隐姓埋名住了下来。住了几天,西施与阿得大叔商量,想重操旧业,纺纱织

  • 伍子胥与范蠡同是有功之臣为何结局相差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伍子胥,要离,范蠡,阖闾

    吴王阖闾在和勾践的战斗中,被勾践用箭射伤之后,病重身亡。阖闾在死之前曾对夫差说:“你不要忘记杀父之仇”,即位后的夫差发誓三年后必定灭掉吴国。三年后,吴军大败越军,勾践被迫投降吴国。此时,伍子胥认为应该联合齐国彻底的覆灭越国,而当时的夫差认为小小的越国经此一役之后会一蹶不振,不足为虑了。夫差的考虑是先

  • 揭秘:关于范蠡三致千金三散千金的事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夫差

    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商圣的只有三个人,而范蠡便是其中一个,本是著名的军事家,学富五车,知晓天文地理等,是为才子,为越王勾践所用,后功成身退,隐居于市,一边耕作荒田,一边白手经商,几度称为富甲一方的人物,且仗义疏财,深受好评。范蠡在成功帮助勾践灭了吴国重振越国后,便向勾践辞官隐退,是一个非常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