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司马迁是如何评价他的?

张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司马迁是如何评价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74 更新时间:2023/12/10 17:03:11

张耳(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02年),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市)人。秦末汉初历史人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

早年为信陵君门客,授外黄县令。秦朝末期,陈胜吴广率被征发者900馀人在蕲县大泽乡起义,进入陈地时,聚众已数万。张耳偕陈馀遂投奔起义军,被任为左右校尉。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八月,张耳、陈馀随义军大将武臣趋至邯郸。时陈胜在陈县称王。于是张耳、陈馀亦劝武臣在赵地称王。武臣遂自立为赵王,以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馀为大将军。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赵王武臣和左丞相召骚被部将李良杀死,张耳因耳目较多,及时潜蔽逃脱劫难。事后,张耳及时招集未叛士卒约数万人,并与未遭劫难之幕僚商议,将原赵国后裔赵歇立为赵王,迁居信都(今河北邢台)。武臣死后,拥立赵歇为赵王,扶赵抗秦。项羽分封诸侯时,封为常山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受到陈馀攻击,归顺汉王刘邦,参加楚汉之争。随从韩信平定赵国,受封为赵王。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谥号为景,史称赵景王。

人物评价

司马迁:张耳、陈馀,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然张耳、陈馀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大伯、延陵季子异矣。

班固:张耳、陈馀,世所称贤,其宾客厮役皆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然耳、馀始居约时,相然信死,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慕用之诚,后相背之也!势利之交,古人羞之,盖谓是矣。

轶事典故

张耳、陈馀都是战国魏的名士。秦灭魏以后,悬赏要捉拿他们两人。两人于是隐姓埋名,一起到陈的看守里谋生。官吏曾因小事要鞭打陈馀,陈馀发怒、想反抗,张耳踩他的脚,让他忍了。官吏走后,张耳带陈馀到树下,责备他说:“以前我对你是怎么说的?现在受一点小小的屈辱,就要杀死一个官吏、从而暴露自己吗?”

相关建筑

冀州古城南门内东侧曾有一座“张耳祠”,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元末时因兵祸毁废。据传张耳祠建筑十分雄伟,祠堂下面还有张耳的墓葬。《史记》中载,张耳墓在州城南门之左,城南门竖有“汉赵王张耳之墓”的石碑。因此历代认为张耳祠下即是张耳墓,“名人过者,往往为之题咏”,如明代曹安题诗曰“将军原是汉功臣,此地身藏肮脏身。香火绵绵遗庙在,落花啼鸟几番春。”张耳祠遗址上原有张耳墓碑,文化大革命时被毁坏。1982年由河北省文物局主持对张耳祠下的墓葬进行了发掘,据专家分析,此墓并非张耳之墓。

标签: 张耳司马迁

更多文章

  • 秦末汉初的大功臣,张耳一生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耳,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张耳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张耳,也是西汉之初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重建了赵国,反抗暴秦,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张耳年轻时,家里贫穷,张耳曾亡命到外黄(今河南民权县)。外黄有个富家女,不光家里富有,而且人也长得漂亮,但是她的婚姻不尽如意,嫁了个很不争气的老公,这个富

  • 历史上并不出名的张耳,他与刘邦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耳,汉朝

    张耳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张耳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不过要是提到他的祖父,那可就称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张耳的曾祖父正是战国时期提出"连横"学说,并成功在战略层面让秦国实现独霸的著名纵横家张仪。那么,这位有着一位厉害先祖,却不被人们所熟知

  • 从一个居无定所的遗民到诸侯,张耳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耳,汉朝

    刘邦为了化解鸿门宴上的危机,提出与项羽的叔父项伯结为儿女亲家,明眼人都知道刘邦是在利用项伯,并非真心诚意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事实上,与刘邦结为儿女亲家的是张耳,张耳本来是一位四处飘荡、居无定所的遗民,然而他却很幸运,不仅后来成为一方诸侯,还跟刘邦结为儿女亲家。那么张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邦为什么这么看

  • 陈余和张耳本来身为好友 为何最后会落到反目的下场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楚汉,陈余

    陈余和张耳身为好友为何会反目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楚汉时期发生不少的恩怨故事,张耳跟陈余的之间的恩怨,还是从他们两个自从巨鹿之战后开始反目成仇,让原本亲密的兄弟一下子变成了仇恨的死对头。当初陈余以试探的口气假意想要辞去自己的兵权时,没曾想到的

  • 张耳和陈余不是一对好友吗 为什么他们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秦朝

    张耳和陈余的小船为什么会翻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上次说到张耳和陈余是一对好朋友。因为张耳岁数比陈余大,并经常教导陈余如何做人,陈余把张耳当父辈一样,很尊敬他。因为被秦朝通缉,俩人改名换姓藏到了陈县,充当里门的守卒。有一回,里吏因为陈余犯错而鞭

  • 常山王张耳为何叛逃项羽投靠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耳,刘邦

    [导读]“张耳之贤,有声梁魏。”张耳是秦朝末年汉代初期的一个十分出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是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名鼎鼎的常山王,后来张耳叛逃项羽投靠了刘邦。“张耳之贤,有声梁魏。”张耳是秦朝末年汉代初期的一个十分出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是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名鼎鼎的常山王,后来张耳叛逃项羽投靠了刘邦,韩信为其奏请了刘

  • 揭秘:项羽手下的常山王张耳为何要投靠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

    “张耳之贤,有声梁魏。”张耳是秦朝末年汉代初期的一个十分出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是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名鼎鼎的常山王,后来张耳叛逃项羽投靠了刘邦,韩信为其奏请了刘邦将张耳封为了赵王,后来张耳助刘邦打败了项羽,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大功臣!从张耳在两主之间的经历和封号,地位应该都不小,但是为何他要叛逃项羽易主刘邦呢

  • 本是好朋友的张耳与陈余为何转眼做了仇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耳,陈余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怨无爱的恨。历史上有很多机缘巧合的事情,有些人因为某些事而相互仰慕,而又因为某些事分崩离析。比如张耳陈余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后来又因为相互指责和埋怨疏远了对方,最后甚至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故事是这样的。当时张耳是魏国公子无忆的宾客,曾经一贫如洗,可是一位土豪却发现张耳很

  • 揭秘:项羽的常山王张耳为何要投靠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张耳之贤,有声梁魏。”张耳是秦朝末年汉代初期的一个十分出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是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名鼎鼎的常山王,后来张耳叛逃项羽投靠了刘邦,韩信为其奏请了刘邦将张耳封为了赵王,后来张耳助刘邦打败了项羽,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大功臣!从张耳在两主之间的经历和封号,地位应该都不小,但是为何他要叛逃项羽易主刘邦呢

  • 历史上张耳与陈余如何成为仇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耳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怨无爱的恨。历史上有很多机缘巧合的事情,有些人因为某些事而相互仰慕,而又因为某些事分崩离析。比如张耳陈余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后来又因为相互指责和埋怨疏远了对方,最后甚至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故事是这样的。当时张耳是魏国公子无忆的宾客,曾经一贫如洗,可是一位土豪却发现张耳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