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仲临终时为何坚决反对鲍叔牙接任相位?

管仲临终时为何坚决反对鲍叔牙接任相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4/1/9 10:28:11

在我国春秋时期,有“管鲍之交”的故事,即鲍叔牙管仲之间的友谊故事,千百年来被后人广为传诵,管仲曾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对于他们二人的故事,历代的文人墨客均大加赞赏,如同钟子期与伯牙的故事,人们为此常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力荐管仲担任相位,可是管仲却在临终之时,面对齐桓公询问谁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却极力反对鲍叔牙接替自己为齐相,这是为何呢?如果您不清楚此事,请继续阅读下面的文章。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齐国人,他们俩年轻的时候已经就是至交好友,早年还曾一起合伙做过生意,后来双双步入政坛,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公元前685年,鲍叔牙骗过召忽、管仲二人,力助公子小白即位,公子小白即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

网络配图

管仲和鲍叔牙虽然各为其主,在各自的政治立场上互不相让,但是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鲍叔牙帮助齐桓公即位,可以说功不可没,于公于私,他都应当做齐国之相。何况齐国有“鼎之三足”的说法,说的便是才能享誉天下的三人:召忽、管仲、鲍叔牙,世人都知道鲍叔牙的治国才能和人品,他的才德、功劳无人能及。

从长期复杂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文韬武略来看,鲍叔牙绝对具备齐相之能,但是鲍叔牙拒绝了齐桓公的册封。从长远来看,鲍叔牙认为自己现在要做的不是任职为相,而是要为国家举荐人才,在他心目中,齐相由管仲担任更合适。

叔牙虽然力荐管仲担任齐相,但是齐桓公对于曾经敌对阵营的管仲不满,何况齐桓公还差点被管仲一箭射死,齐桓公一直都想杀掉管仲呢。鲍叔牙多次极力推荐管仲,不断地疏导齐桓公心中积存的怨气,终于说服了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在管仲的全力辅助下,齐桓公终于成就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可以说,如果没有鲍叔牙,管仲就不可能在齐国大展宏图,齐国也就不可能成为最早强大的诸侯国。可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管仲担任相位后,却从未提拔重用过鲍叔牙,鲍叔牙在齐国政坛上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

网络配图

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管仲在临终前还不断叮嘱齐桓公,不能让鲍叔牙接替自己的齐相之位,这是为什么呢?

什么是知己?知己就是完全了解对方的脾性,深知对方的为人,能分清什么对他有利,什么对他不利。管仲临死坚决反对鲍叔牙,不是知恩不报,更不是忘恩负义。他之所以不让鲍叔牙接任齐相,正是为了报答鲍叔牙。

管仲曾说过:“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鲍叔牙为人正直,行事光明磊落,疾恶如仇,很难在勾心斗角的官场立足。

管仲也明白,失去自己的齐桓公也不会有好的下场,如果鲍叔牙接替自己为齐相,就等同于把他置身于危机中。果不出管仲所料,齐桓公在管仲死后,错用奸臣,于次年悲惨的死去。

当时的奸臣易牙得知管仲临终时与齐桓公的对话后,便跑到鲍叔牙跟前去离间他和管仲的关系。鲍叔牙闻言后,哈哈大笑:“管仲公而忘私,不讲私人交情,推荐公孙隰朋为齐相,那是为国为民考虑的啊。”易牙碰了一鼻子灰后,这才明白管仲对鲍叔牙了解有多深,羞愧地溜走了。

网络配图

友谊的基础是彼此相知,因为相知,鲍叔牙坦然让出相位之职;因为相知,管仲至死不荐鲍叔牙为齐相。“管鲍之交”相知之深,让人感动,让人深刻领悟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真谛。

史家之韵——借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韵味!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最大功臣是鲍叔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鲍叔牙

    齐桓公继位之后,非常感谢师傅鲍叔牙的协助,要让鲍叔牙做自己的宰相,这么好的位置,鲍叔牙直接拒绝了不仅拒绝了还把位置让给了齐桓公的死对头管仲。这个人不仅辅助自己的竞争对手,还差点射杀自己。难道仅仅因为是管仲的朋友,就推荐给了齐桓公。这么一个人齐桓公只想杀之而后快。但是鲍叔牙知道齐桓公的志向不只是想治理

  • 管仲告诉我们:为什么说交友应如鲍叔牙?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

    管仲,中国古代的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历史评价为“华夏第一相”,“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圣人之师”等等极高的荣誉。我们知道,这是齐桓公给管仲提供了一个好平台,但齐桓公为什么要重用管仲呢?曾经齐桓公还被管仲射伤,险些丢失性命,按理说齐桓公应该立即处死这个敌对仇人。网络配图公元前686

  • 揭秘鲍叔牙和管仲友谊的小船为何总不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鲍叔牙

    近日,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突然成为网络流行语,这句网络流行语其实来自于漫画作家喃东尼最开始创作的“友谊的小船”。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友谊真的经不起考验吗?绝大多数的友谊应该如此,然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还是有个别友谊的小船能够经受考验的,以至于成为一种传奇,这其中就应该包括鲍叔牙与管

  • 揭秘管仲临死前为何不推荐鲍叔牙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管仲

    现如今的社会只要涉及到利益,就算是亲人也可能在利益面前而变得六亲不认,而在千百年前的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两个身份各异,地 位不同的人却能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利益上即使不是对等关系,也没有丝毫纠葛,感情一如既往,管仲凭借才华闻名于史册,而鲍叔牙 则因为诚实做人,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 管仲不荐鲍叔牙接替相位原因:太清白廉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管仲

    孔子与子贡说“往之贤者”,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而不言“齐有管仲,郑有子产”,这使子贡大惑不解。孔子反问子贡:是“进贤为贤”还是“用力为贤”?子贡给出的答案在孔门中大概是不言而喻的,叫做“进贤为贤”,于是孔子说:“对呀,我就听说鲍叔荐过管仲,子皮荐过子产,未曾听说管仲、子产荐过什么人。”这件事,见

  • 管仲和鲍叔牙是什么关系 他和乐毅又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管仲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现在,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 一钜子也。”官拜至丞相又是个成功的商人,他的一生不可不谓精彩。而他的一切成就都仰仗于一个人,此人就是鲍叔牙。世人都以“管鲍之交 ”来形容朋友之间要好的关系。管仲(约前725

  • 揭秘管仲临死前为什么不推荐鲍叔牙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管仲

    现如今的社会只要涉及到利益,就算是亲人也可能在利益面前而变得六亲不认,而在千百年前的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两个身份各异,地 位不同的人却能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利益上即使不是对等关系,也没有丝毫纠葛,感情一如既往,管仲凭借才华闻名于史册,而鲍叔牙 则因为诚实做人,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 揭秘春秋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管仲与鲍叔牙,管仲与鲍叔牙是什么关系

    管仲在齐国任相国期间推动了中原地区的发展,所以管仲在这方面的评价很高。在说起管仲时人们常常会提起鲍叔牙,鲍叔牙以知人善交闻名。管仲曾说生他的人是父母,但是了解他的人只有鲍叔牙了,那么管仲和鲍叔牙的缘分是怎么开始的呢?管仲与鲍叔牙管仲,是周王室后裔,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管仲被人称为管子,春秋时期法

  • 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牙:朋友间心心相惜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管仲与鲍叔牙,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

    管仲与鲍叔牙可谓是古代朋友中惺惺相惜的一代典范,两人相互知心,相互成就对方,堪称一对佳话。尤其是鲍叔牙宽宏大量的高尚品质最让人敬佩,管鲍分金的故事千古流传,鲍叔牙不计较个人私利的品质在当下的物质社会,世态炎凉中真是难得一抹温情。人们常说势利是一种常态,世态炎凉、人走茶凉是人之常情,谁能不自私不爱钱呢

  • 历史上鲍叔牙是谁 鲍叔牙与管仲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鲍叔牙

    只要是人们一提到管仲,都会想到他身边站着的另一个人,那便是鲍叔牙。可以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的今天,鲍叔牙处处谦让、包容管仲,让观众甚是感动,曾经动情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因二人的关系极好,此世称管鲍善交也。鲍叔牙真心待友,让后世人感叹交友就该和鲍叔牙这样的人做朋友,鲍叔牙也因而被称